與來時不同的是,此刻的馬車內,王福再也不敢訓斥蘇殷表現不敬。
定北王入城前,蘇殷已召集十六幫派當家人開會,想不到的是並未多費周折,十六家當家人竟在此役過後齊齊表示願追隨于她。
隨後定北王城外喊話,願招安城內話事人,命其隨軍進京面聖。
在蘇殷的授意下,韓必烈站了出來。
自此,韓必烈帶千余人對抗遼軍,一戰成名。
「韓某人此役無功受祿,外人只知我韓必烈,卻不知背後有個蘇子殷,我絕不能安然受之!」
「少爺,韓某人這條命都是你給的!您吩咐了,我韓某人就去做,但早晚有一天,韓某人會將這一身榮耀歸還少爺!讓天下人知道這此役是少爺的榮耀!」
想著韓必烈出城前執拗的模樣,蘇殷就忍不住搖頭一笑。♀
榮耀?她蘇殷要的可不只眼下這麼點榮耀,以日後大計來看,蘇殷也看不上眼下這小打小鬧來的榮耀。
掀開簾子,外面已是夕陽西下,金黃色的光芒灑遍大地,一列列騎兵護衛左右,再前面些,便是定北王的大軍。♀
這些軍人全都是附近州府聚集的游勇散兵,沒點軍人素養,走起路來都不見鏗鏘有序,個個頂著歪帽,提著大刀。
……大刀?
蘇殷眉角微挑,怎地沒見這些軍人用長矛?兩軍交戰時,往往沒有任何花哨的過招,只有刺!拼命朝前,刺死敵人。
無論是步兵以密集隊形對抗騎兵,還是騎兵集團沖鋒,長矛的作用顯然遠遠高于大刀,且不說大刀更加地造價高昂,就說殺敵時亦是沒有長矛實用。
可是蘇殷來到這已經經歷了兩場戰爭,並無看見長矛,士兵們無不手提大刀沖鋒陷陣。
這樣一來,步兵對騎兵吃虧就不是一星半點,怪不得每次騎兵上陣後,出現的形勢往往都是一面倒的殘酷屠殺。
再來設想,兩伙騎兵對陣沖鋒,若一伙人手持大刀,一伙人手持長矛展開陣型,人未到矛先刺到,又會起到怎樣的效果?
蘇殷抬頭遠望,就見夕陽西下,元翊單騎策馬行在大軍側方,周身除了黑騎衛外,還有韓必烈。
「少爺,您真打算瞞著這事?」王福有些不解,如若蘇殷承認這一仗是她帶頭打勝的,宰相必然會重視于她,說不定定北王都會為她報功。
這樣一來,蘇殷在蘇府的地位不就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蘇殷看向王福,搖了搖頭。
王福想的她不是不知道,但往往事情並不會如人們所想的那樣簡單,她現在只有十三歲的年紀,一旦傳出她帶著千余人擊敗遼國大軍守住了廢城,那麼無形之中該增加多少敵人?
再說蘇世宗,蘇殷上次觀察他已經看得出來,他根本就不願意青北城的兒子走上仕途,而他在京城已有家眷,正室乃是當朝長公主,兒子們亦是各個能文能武,如若她今次冒了頭,又將引起多少人的不滿?
無形招惹那麼多敵人,對這小身板兒來說多不利于成長啊……
還得暫時瞞著,時機成熟前,就當當這被宰相拋棄在青北城老家的落魄少爺又有何妨?
ps︰寶貝兒,你們的收藏、點擊、推薦,都是我前進的動力,為了本書使把勁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