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韶華 第8章 鍛煉身體

作者 ︰ 看泉听風

「阿祈,你真不要接下世子之位嗎?」姜凜待眾人都離去後,開口問姜凌道,他和姜凌都不是造作之人,他也就直入主題。

「阿兄,你知道我隨性慣了,若將來真有我繼承了爵位,說不定沒個幾年就被聖上奪了。」姜凌對著大哥從來不顧忌,這話要是放在姜恪面前說,肯定被姜恪一頓好罵。

「若你不肯要世子之位,三郎便要過繼到我名下了,你舍得?」姜凜問。

「舍不得,可即便我得了世子之位,三郎我也要過繼到阿兄名下,五郎過繼到二哥名下。」姜凌道,他怎麼忍心看著兩個兄長絕嗣?

「若是擔心我們死後無祭祀,你無須把三郎、五郎估計,我和長嫂已經商量過了,再過幾年就從族中找個子嗣旺盛的族人過繼,兩房兼祧即可。」姜凜對絕嗣與否並不在意,青史上多少名人身後絕嗣,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該是自己的強求也無用。

「過繼的哪有三郎、五郎貼心。」姜凌不以為然的反駁,「我的孩子還不是阿兄的孩子?難道過繼後你和阿嫂還會不讓我們同三郎、五郎親近?」換了其他情況,姜凌不一定能舍下自己兒子,可自打姜律出生後,全家人都做好了他過繼給姜凜的準備,姜恪和王夫人平時教育三個孫子也是讓他們同時認姜凜和姜凌為父,要是姜凜現在突然說不要他們過繼了,說不定姜律還會困惑呢。

姜凜听著五弟的話心頭暖意更重,只是他不動聲色慣了,也做不出小兒女之態,只對姜凌道,「待阿識滿了周歲後,就開始準備過繼之禮如何?」

「我一會同三郎說。」姜凌平時不怎麼管教三子,但遇事總會跟他們商量,他算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明的父親,姜律三人尊敬姜恪、姜凜,可最親近的還是姜凌。

姜凜點頭,他也挺困惑的,按說他對三個佷子都很和善,平時也從不打罵,可三人就是對他親近不起來,他們對阿弟倒是親近的很,莫非這就是所謂的父子天性?

「阿兄,等三郎和五郎過繼後,我想外放。」姜凌說。

「外放?」姜凜挑眉。

「對,我想去揚州外放。」姜凌道。

揚州是富庶之地,阿祈過去到也不會吃苦,姜凌沉吟了一會道,「我會替你留意的。」

「多謝阿兄。」姜凌大喜。

「等你們離去後,就把阿識留在我們這里吧,別去叨擾阿娘了。」姜凜道,他第一次動了養女圭女圭的心思。

「什麼!我們要帶阿識一起離去的!」姜凌大驚,連忙解釋道,他就知道阿兄要搶阿識!

「胡鬧!」姜凜呵斥道,「自古江南就是瘴癘之地,阿識一體弱幼兒,焉能去此等窮凶僻壤?」姜凜這會早把之前認為揚州是富庶之地的想法給拋棄了。

「揚州早無瘴癘。」姜凌據理力爭,堅決不肯放棄女兒。

姜凜懶得跟弟弟爭執,不允便不允,何須理由?他低頭見小丫頭正望著他們,他莞爾道︰「阿識怎麼了?」

姜凌也擔心說話太大聲嚇到女兒,反正他是要帶著阿識走的,大哥不許,大不了他偷偷帶走好了。

哥哥要過繼給大伯、二伯?二伯是誰?她怎麼沒見過?姜微困惑的想到,耶耶要外出當官嗎?唔,她當然要跟爹娘在一起。

姜凜見被姜微擺的七零八落的拼圖,「阿識想玩拼圖?」姜凜握著姜微的小肉手幫著她移動著小木片,姜微卻哼哼唧唧了起來,她餓了。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嬰兒,姜微小盆友是從來不哭的,最多有需要的時候哼哼幾聲。

「怎麼了?」姜凜關切的望著懷里的小女圭女圭。

「是餓了吧?」姜凌好歹也養了二個多月的女兒,喚來丫鬟讓她們抱女兒去妻子哪兒,他還要同大哥商量三郎和五郎過繼的事宜。

謝則也同沈沁商量著過繼的事宜,女人間說話和男人不同,謝則性子清冷,可她也知道讓母親讓出兒子,跟父親讓出兒子是不同的,所以她一開始就說了她和姜凜的決定。沈沁舍不得親兒子,但對過繼一事也不抵觸,這麼多年她和大哥、大嫂親如一家,她和阿祈兩人日子能過的這麼順遂還不是大哥、大嫂的幫襯?

「阿姊以後三郎過繼過了,你也要讓他叫我阿娘。」沈沁靠在謝則身上悶悶道,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天,可真到了,她心里還是空空的。

「那以後讓他還喚我世母就是。」謝則對虛名從不在意,過繼也只是一個名分,姜律又不能真成為自己兒子,不叫她阿娘能讓阿文開心,謝則不介意佷子如何稱呼自己。

「那可不信,三郎可是我們兩人的兒子。」沈沁得了長嫂的安慰,心里好過多了,「都叫阿娘。」

「好。」謝則又跟沈沁提起了一事,「這次趁著三郎和五郎過繼,大家想給二弟娶個妻子。」

「冥婚?」沈沁訝然道。

「對。」

「家翁同意嗎?」沈沁問。

姜恪是純正的儒門弟子,不信鬼神,更不會讓去世的兒子去結冥婚,姜況去世已有十多年,要是姜恪願意早在姜況去世之時就給他娶妻了。

「這是大家的意思。」謝則說的很簡單。

沈沁卻懂了謝則的意思,姜恪和王夫人是表兄妹,大部分都是表妹听表哥的,可表妹真要做什麼,表哥也只能讓步,「那大家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姜況是姑舅唯一早逝的兒子,又是為了救大兄而逝的,哪怕是冥婚,妻子人選都不可能大意,不然當初姜況去世,上門要求結冥親的人也不少,就是沒合適的,所以王夫人才拖到了現在。

「崔中書令家的小大娘。」崔中書令是姜準妻子崔氏的伯父,也是目前清河崔氏的領頭人,他長孫的長女兩個月前剛剛夭折,崔小娘子不滿周歲夭折,不能入祖墳,也不入序齒,她的母親怎麼都不甘心唯一的女兒走的這麼委屈,冥思苦想兩個月突然想起了姜況,也不顧崔氏和姜氏都是經儒傳家的書香門第,給尚在行宮的王夫人寫了信。

時下幼兒夭折的不在少數,可在門第出生上能跟女兒相配的寥寥無幾,大多為幼兒,唯獨姜況去世時候已有十四,是在戰場上同敵軍苦戰而亡的,文武雙全且有官職在身,也只有這樣大義英武的男子才能在陰間好好照顧她可憐的小女兒。崔家娘子也是世家女出生,換個環境她也不至于真信世上有陰司,但人在絕望的時候總需要一個信仰的。王夫人本就一直在考慮次子妻子的人選,崔家的來信讓她又動了心思,清河崔一直是和天水姜並稱的大族,崔小娘子還是崔家的長女。

「崔家小娘子?難道她——」沈沁失聲驚呼,崔家那個小娘子她是知道的,只比阿識早出生三天卻——沈沁思及此一陣後怕,只想現在就見到女兒,正好丫鬟抱了姜微進來,她不管不顧的將女兒摟在懷里,「阿識,阿娘的小阿識——」

姜微見阿娘臉色蒼白,不知她發生了什麼,只伸出小手摟著她脖子,小臉貼到她臉上安慰阿娘。

謝則安慰沈沁道︰「阿文,你別擔心,阿識氣血充足,將來定是個壯女圭女圭。」

「縣君,小娘子餓了。」侍女提醒沈沁。

沈沁放開女兒,讓紫蘇給姜微喂女乃,她抱了女兒一會,情緒平靜了些,繼續同謝則商量這門冥親,「那大家要什麼時候去提親呢?」

「就這幾天吧,崔家說這幾天會請聖上在給二弟在追封個官職。」謝則說,崔小娘子的母親是蘭陵蕭氏女,其祖父、父親也在朝中任要職,崔小娘子又是她第一個孩子,夭折了就跟挖了她心頭肉一樣,一門心思的想要給女兒討個尊貴的誥命。崔中書令不提倡冥婚,可真落在自家身上,他又怎麼真會反對,好好玉雪可愛的孩子突然沒了誰不傷心,就跟姜恪一樣,如果家中女眷堅持要結冥婚,他們只有支持的份。

「二哥不已經是大都督府司馬了嗎?崔小娘子也能得個郡君的誥命,蕭娘子莫非想要冊封夫人?」沈沁問。姜況去世前只是驍騎軍任職,並無明確的官職在身,直到二十三年前那場震驚整個大秦朝野的碎葉之戰中戰死,才被追封為安西大都督府司馬。

「嗯。」

「可憐天下父母心。」沈沁長嘆一聲。

謝則不語,她沒生過孩子,還真不太理解母親的心思。

正廳里,沈奕含笑對姜恪道︰「吾私自給阿識取名為‘微’,莫多加考慮,賢弟莫要怪罪。」姜家的女兒即便是姜皇後都沒有按著兄弟的字排名。

姜恪冷冷的掃了他一眼,「取都取了,提這些廢話作甚?」兩人相交多年,姜恪不信他取名的時候還會考慮他的想法,姜凌的任性可不是他寵出來的。

「也是,想當年皇後的名字不也是王家世父取的。」沈奕道。

姜恪和王夫人生姜皇後時,姜樸尚未去世,他因舊事同兩個兒子感情都不大親近,不過得了孫女兒他還是開心的,他大筆一揮,就給孫女取名「凝」。姜恪接了父親的手書嘴上不說,轉身就撕得粉碎,帶著妻子抱著女兒去找自己舅父兼岳父取名了,王家大哥本就不滿妹夫的負心薄情,立刻給外孫女取名「長暉」,等姜樸知道的時候都已經是上族譜的時候,老人家氣得差點連鼻子都歪了。可見姜凌這麼熊,絕對不是基因突變。

王夫人見兩人爭鋒相對,抿嘴微笑,「姊夫,你這次要在京城住多久。」沈奕的妻子是王夫人的長姐。

「這幾年應該不會離京。」沈奕說。

「姊夫離京數年,也應該在京城休息一會了。」王夫人道。

「是啊,我也應該多陪陪你阿姊了。」提起亡妻,沈奕依然有些黯然。

王夫人默然,姜恪道︰「待阿識滿了周歲,我就將三郎、五郎過繼。」姜律、姜衡是沈沁的兒子,他們過繼畢竟要沈奕同意。

「我會到場的。」沈奕沒多說話,這件事兩人在十幾年前就有默契了,「你家那位太夫人——」

「這件事我會解決的。」大房和二房斗了多少年,當年長子重傷、次子早逝,幼子尚且是垂髫幼兒時,他都沒有輸過,更別說他現在長孫都已經是快說親的年紀了。

沈奕也不再多言,有些事點到即可。

姜恪夫妻趕了一天的路,沈奕也沒多同老友敘話,簡單的商量了些重要事宜後就讓老友去休息了。

王夫人早一步先去梳洗了,等姜恪梳洗完畢回房的時候,王夫人正在讓丫鬟給自己擦拭濕發,她低頭正在翻閱著書卷。

「你在看什麼?」姜恪問,他和王夫人夫妻多年,對她的脾性了若指掌,她極少在晚上看書,晚上看書太傷眼。

王夫人將手中的書卷遞給姜恪,姜恪低頭一眼,居然是聘禮,他眉頭微皺。

「我是不會讓二郎一個人孤零零的在下面的。」王夫人板著臉對姜恪說。

姜恪無奈︰「我還什麼都沒說吧。」

王夫人听丈夫這口氣才轉嗔為喜,「那你看我給崔家這點聘禮如何?」說是聘禮,實則就是給兒子、兒媳婦選的陪葬。

「你高興就好。」在次子問題上,姜恪絕少提意見,旁人都以為當年不給姜況結冥親是姜恪反對,實則另有隱情。

「崔家說要給二郎的官職再提下,這樣他們身份又不同了,聘禮也不能——」王夫人絮絮的同姜恪說著。

姜恪挑眉,「給二郎提官職?」

「你說崔中書令會讓聖上給二郎什麼官職?」王夫人問。

「我孩兒何須他來操心。」姜恪平聲道,見妻子似笑非笑的望著自己,「我說了二郎事一切順你,你又何必試探我?」姜恪苦笑搖頭。

王夫人嫣然一笑,風華自現,她靠在了姜恪懷中,將手中的巾帕放在姜恪手中,「我何曾試探你,只同你說崔家的決定罷了。」

姜恪神情嚴肅依舊,但手下極輕柔的給妻子擦拭著頭發,「阿凝最近如何?」姜恪說的阿凝是兩人唯一的女兒姜皇後,姜皇後小名阿凝。

「挺好的。」王夫人用角梳一下下的梳著頭發。

「她叫來的那幾個姑子也該回去了。」姜恪語氣比之前低了幾分。

王夫人抬眼望著姜恪,姜恪神色不變,王夫人道︰「阿凝在宮中寂寞,難得找到了打發時間的事,我們做父母的又何必攔著她呢?又不是什麼壞事。」

「她就僅僅只是打發時間?」姜恪挑眉。

「不然呢?」王夫人反問。

姜恪淡淡一笑,伸手攬住了妻子的腰,「沒什麼,天色不早了,早些安寢吧。」他性情嚴肅,不喜言笑,也就對著妻子的時候會溫和些,「過幾日我讓人找幾匹馬來,等我休沐了,我們去騎馬吧。」

「怎麼想到騎馬了?」王夫人不解。

「覺得自己這些年功夫落下了許多,需要好好練練了,我得好好保重身體,爭取活的更久些。」他低頭輕嘆一聲。

「你好好的說這話干嘛?我不愛听。」王夫人蹙眉嗔道。

姜恪輕笑一聲,將唇附在了妻子光潔的額頭上,「放心,我會活的長長久久的,不然誰來替你們收拾爛攤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重韶華最新章節 | 九重韶華全文閱讀 | 九重韶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