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羅達勝油鹽不進的樣子,羅達榮父子倆心里都惱火得不行了,只是不能把事情弄得更糟糕了,又礙于有外人在一旁,才不得不壓下怒火,無可奈何地離開。♀
而羅達勝見羅達榮能親自上門來道歉了,不管怎麼樣內心還是舒服多了,心想他二哥還是在乎手足之情的,他那剛剛冷下去的心就又有點熱乎了起來。他哪里想得到,人家根本只是在擔心會因此遭人詬病,影響了羅志全的前途。
事後,自己一家人獨處的時候,羅達勝就跟周氏和幾個孩子解釋說,他都沒有跟他們商量,就自個兒做了決定不要那東屋了,希望他們不要怪他們。周氏明白他是不想自家一家人因為這兩間屋子一再地鬧心不已,干脆就舍棄了。她是有點兒不服氣,但也沒有太難過,畢竟在她進門之前,那屋子實際上就不屬于他們的了。幾個孩子見爹娘都是一副「屋」去人安樂的態度,自然就不會再說什麼了。
羅達榮兩父子上門來的事情在下午的時候就傳遍了整個村子。村里人先是冷嘲熱諷了一番他們這幾個人的厚臉皮,能把無理的說成了有理的。再來,就是這上門道歉一事被眾口紛紜說成了,是這兩父子,一前一後,一唱一和,先威逼後哄勸地要羅老四,他們自個的親弟弟/親叔叔給四十兩銀子買下兩間原本就屬于他的屋子,逼得羅老四親口說不要那屋子了,還要躲避著他們,這事才作罷。
于是,羅達榮兩父子如意算盤落空了。他們本想借著有外人在場,努力地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又把上午羅志全說的丑話圓得好听些,希望能夠挽回些名聲的,結果越描越黑了。
羅達榮氣得在家里破口大罵這些多嘴多舌,挑撥是非的人,但他也只敢在家里關著門罵上兩句解解氣,無論如何是不敢出去大罵的。
這事一議論起來了,可就不是他能夠壓得下去的了。他只好命令家里的人這段時間都夾著點尾巴做人,等村里人都淡忘這事了再說。又叮囑羅志全在陳府里也要多些注意身邊人的言語,有不對的苗頭就要馬上給滅了,雲雲。這次,羅達榮也對老四羅達勝怨恨起來了,給臉不要臉,非得要看他們一家人的好戲。
不過這些議論並沒有給羅達榮的一家帶來太大的影響,只不過是被村民指指點點,議論了好一段時間而已。羅志全雖然沒有爬上大管事的位置,但原來小管事的位置還是穩穩當當的。他也沒有听到府里有人提起這些事情來。這下他們才放下心來,然後又後悔起來了當初因為太過小心翼翼而放段去賠禮道歉了。王氏便又開始罵罵咧咧地,因為不滿圍牆是從門口邊上過去的,擋住了門口,擋住了光線,從此她還只能從後面的小門進出東屋了。這兩間屋子的事情當然也還沒有結束。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
圍牆終于蓋好了。這天上午完工後,羅達勝一家人和幾個幫工的漢子吃了頓更豐盛些的午飯。飯後算好了工錢給他們,臨走時,一家人又再三地感謝他們。
等幾個漢子走了後,羅喜兒就忍不住在院子里繞著牆走了一圈,這里瞧瞧,那里瞧瞧。雖然之前天天都在里面走著的,每個角落都熟悉得很。但現在四面圍起來了,再去看,感覺就不一樣了,她感到心里踏實多了。以後,這里面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小天地了,要能把一切紛擾都擋在牆外才好呢。
院子的西面,寬度要窄小一些,東面的又少了一塊,但總得來說,整個院子是顯長方形的。西面靠近牆體,蓋了兩間屋子,一間是磨房,一間是灶間,以後就到這邊來做豆腐花。離得遠一些,還有間驢棚。
東面這邊也做了些改變,雞舍更寬敞了,還跟茅房換了個位置。這也是羅喜兒建議的。接下來就要把幾棵果樹圈圍起來,以後就在里面放養雞,那雞舍在這圈子里面,才更方便晚上趕雞進去。
轉回到屋門前,看到周氏和羅小玉已經在整理菜園子了,羅達勝和羅志順就在另一邊圍果園子,兩個小的也在一旁幫忙,羅喜兒就過去幫她娘的忙了。
周氏和羅小玉在前面翻地,羅喜兒跟在後面把那些菜頭,雜草撿起來,放到一邊。母女三人時不時地說上幾句話,討論著要補做些啥菜,哪些能長得快些……
羅喜兒抬手擦了一把汗,看著忙得不亦樂乎的家人,笑得很舒心,心里又想著要過段時間再跟爹娘商量蓋新房的事。這房子太舊了,與其再費那功夫去翻新屋頂,不如推倒了蓋新的呢。就蓋青磚瓦房的,亮敞又牢固。現在已經進入七月了,天氣越來越熱,不適合蓋房子。
等天色微黑,一家人要坐下來吃晚飯了,大家才有空聚一塊兒說說話。
周氏一邊往羅秋兒的碗里添豆腐魚湯,一邊眉開眼笑地說︰「看著這四面的高牆,娘覺得心里踏實呀。」其他人紛紛點頭說是,原來不單單是羅喜兒有這種感覺,一家人都有著相同的感覺呢。
羅達勝看了看羅喜兒,笑道︰「我還真是不敢想,這麼快,咱們家也能蓋個這麼大的門樓呢。」他們把門樓開得能進出一輛大馬車。
羅喜兒曉得她爹是想起了,清明節過後不久她問他的那個問題——家里啥時候也能蓋個大門樓。她嘻嘻一笑,並沒有接過這話頭,而是說起了另外的事。
「爹,娘,這院子都圍起來了,那咱們就把屋後的地給整出來,等明年多種些番薯,還能把菜地挪到後面去呢。」羅喜兒說道。
周氏和羅達勝對視一眼,問道︰「嗯,屋後那里看樣子還能整出三四壟地來。喜兒,為啥要把菜地挪到後面去呀?」
「我就是想著,這不是要開條小路出來,方便走到磨房那邊去麼。那不如以後就在屋後種菜好了,還方便咧,不用圍籬笆了。這屋前的地以後再種些別的。」羅喜兒答道。
「這倒也是哦。還省功夫了。行,就听喜兒的,咱們從明兒開始,先把地整出來。」周氏說道。
「我想著,咱們不是也存了些銀子了麼,要不咱們再買些地吧。這要種豆子,又要種些別的,咱家那兩畝地恐怕是不夠種了。」
這里附近一帶的旱地的價格都是,上等的地是六兩銀子一畝,稍差一點的是每畝五兩銀子,中等的要四兩銀子,下等的要三兩銀子,如果是荒地,則是視地況的好壞,從四兩到一兩的都有。而水田的價錢,是在地價的基礎上,按照等級相應地再往上加一兩銀子。
他們手上現在還有四十多兩現銀子,即使是上等地,也能買七八畝了。而且每過十天,他們就跟黃老板結一次賬,那就又有四十兩的銀子收入了。
羅喜兒仔細地思量了一下,說道︰「爹,先別急著買。咱們每天要做豆腐花,有空了又要收拾屋前屋後的地,眼看著又要夏收了。現在馬上就買下來,怕是照應不過來了。要不,咱們先緩一下,等細細地想好了買哪種地劃算些再說。不過,咱們眼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兒,可就不能再等了。」說到這,她就沒往下說了,故意地掃視了一圈。
「啥重要的事兒呀?」幾雙眼楮都盯著羅喜兒看。果然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來了。
「就是讓哥哥和小九去學堂的事呀,這是不是很重要的事兒呀,」羅喜兒的聲音抬高了些,「以前咱家是負擔不起,但現在完全沒有問題了。」
周氏和羅達勝眼前一亮,對呀,這可是件大事呀。這段時間他們忙這忙那的,都沒有往這一方面想呢。羅達勝更是心動不已,他小時候沒能進學堂念書,現在家里有這個能力了,首要的就是要支持兩個兒子去念書。
羅志順當然也是激動不已,但是,他想到了村里的學堂還沒有找到先生呢。羅志成呢,也很高興,他只是覺得能識字會寫字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可是,咱們村里的學堂從過了年到現在都沒開學呀?」羅志順提出了疑問。
「咦,我想起來,前些天,長福叔給我送屋地契過來時,我要是請他進屋喝喝茶,但他說要去忙,沒空了,說啥家里要來客人,他要帶著人去看看村里的學堂,安排些事情啥的。這是不是說,村里請到先生了?」羅達勝回想著那天里正急匆匆走之前說的話。
「那明兒我和哥哥就去里正爺爺家問問,要是村里的學堂開了,那哥哥和小九就不用去到鎮上的學堂念書了,可是要方便多了。」羅喜兒馬上就說道。他們兩個早點去念書,她也能跟著早點學一學。
一家人又說好了,明兒就去鎮上再買多一些紙張筆墨之類的回來,這些以後都要經常用到的了。然後,又說了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事兒,這才結束了這頓晚飯。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