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這里不高興了一場,林家也不怎麼受影響,林如海高高興興地帶著女兒回家過年去了,上皇說了,讓黛玉過了元宵再回去!
但是賈家眾人都是不高興了幾日,賈母覺得林如海不識好歹,賈政覺得寶玉過于不爭氣,讓他在妹夫面前沒了臉,而王夫人的情緒最為糾葛,一邊兒高興寶玉不用去林家和黛玉有了聯系,可又覺得林如海有眼不識金瓖玉,自己的寶玉是何等樣人物,等以後出人頭地了看她怎麼笑話林家。
不過不管情緒到底怎麼個復雜,看著眼下要過年了,祭祖了,這才壓下了這一腔的心事。
康熙興致勃勃地看著別人忙亂,過年時皇帝比平日里還忙,不過現下麼,自己看著別人忙,他更高興了。自己只要祭祖的時候出現就是了,而且有皇帝在,他也不是主祭之人,更是樂得清閑了。
黛玉放回家去跟著她老子去過年了,雖然稍有些孤單,但是他還是能自己找到些子樂趣的。
找了會西洋畫法的女畫師,每日里去長畫下兩個「無齒小兒」的行狀,在慈和宮找了個屋子,裝裱了都掛起來,自賞自樂。
再就是他趁著年前打發了太後娘娘去了十四阿哥府里。當然,理由一定是高大上的,完完全全地體現出了老聖人和太後娘娘愛護關心十四阿哥的一片心。不過知情的人都露出了嘲諷的表情。
「這位太後娘娘自作自受了吧!該!」這是皇後的念頭。听的烏蘇嬤嬤說太後娘娘的人趁著她生產時想動手腳,卻被上皇的人直接拿住了。皇上也氣了個半死,她就忍不住的害怕和憤恨。這下,這口惡氣總算是出了。
十四阿哥是皇子,不能折騰他,可烏雅家根基卻不深,讓承恩公府在低下悄悄給他們使使絆子,下下黑腳什麼的總成吧!總是要出了這口惡氣才是,她如今手段寬和了,為的是給自己的一雙兒女積德,可並不是為了讓人白白算計不還手的。
記得這位太後娘娘看著康熙拿出她謀害皇後的證據時,臉色好看的緊。知道這些後宮**的不能放在明面上處理,他早早就打發了宮人,整個慈寧宮內室也只就他二人。不過皇帝在外室偷听沒偷听的他就不管了,他只要通知到了就行了。
隨後,那位太後娘娘也是個硬氣的,承認自己不喜歡老四,就看不上他成日里一副感念佟佳氏的做派,自己才是他的親額娘。
她在這深宮的傾軋中生下了他,她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不是。這深宮哪里又能有那麼簡單呢?吃了多少的苦頭,受了多少的惡氣,才生下了他。
只3天就被佟佳氏那個女人抱走了,她在月子里差點哭瞎了眼,可佟佳氏也是個沒福的,才四五年的光景就死了,她興致勃勃地為老四準備了住所,準備了他愛吃的吃食,忠心伺候的下人,心心念念地想著兒子終于回到自己身邊了。
可惜,看著一臉淡漠的老四,常常在她面前發呆的老四,半夜偷哭著喊「額娘」,她所有的力氣都被抽去了……再以後,她就越發地看不上老四了,而不被親額娘記掛的老四卻是越發想念著佟佳氏了。所以,母子倆因著這一時的偏差,竟走到了這個地步。
康熙听完了這整個的故事,卻不知道該去怪誰,只能嘆一聲,「清朝這奇葩的規矩」心里默念了這幾句。便也沒了跟太後娘娘計較的心思了。
只是告訴她,以後去十四府上吧,能少進宮就別進來了。省的大家都不好看。
太後娘娘也知道自己這下是沒翻身的機會了,再說能去小兒子府上也是皇上開恩了,歡歡喜喜地收拾了體己,帶著幾位伺候的宮人老嬤嬤地走了。
她走的那天,路過雍正時,輕輕說了句,
「當年,我也曾期待過你的降世的。」
雍正頓時放下了心中大部分的怨恨,到底意難平。只是,造化弄人,再也沒機會了,他們誰也沒機會回到過去彌補這份遺憾了……
宮里熱熱鬧鬧地過年,宮外熱熱鬧鬧地省親,在清朝的這幾年里,康熙只覺得這過年就一個字兒,累!
大年初五,舉辦完了家宴,雖都是兒子,沒一個女眷,也沒宗室之人,只康熙的兒子們在一起毫無節制地醉了一場,算是給幾位即將離開的兄弟們送行了。皇帝開筆後他們就要準備出發的一切事宜了。或許忙忙碌碌的也就顧不上其他了。所以雍正就做主舉辦了個小型家宴。
一眨眼兒地,就到了元宵這日,想起來紅樓里元春省親時的光景兒,他帶著十六阿哥偷偷地出了宮,去了林如海府上。讓人抱著黛玉去看燈了。
至于宮里的燈會也好,宴席也罷,不是還有皇帝麼?雍正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這位父皇,如今他老人家只要看著別人比他忙,比他倒霉就高興了。
哪里還會管什麼朝政,後宮的。不過他也暗暗高興,父皇自放權後他總算能撥動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了。等著吧,宮妃省親後就是和那些勛貴清算之日了。
難不成自己信佛,就要變成佛爺了不成了?再說佛家不也要怒目金剛?如今自己收斂了性子,都只當自己好性兒,是吧?讓他們再領教一下當年那個「鐵面王爺」的風采還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
看著勛貴們欠的國庫銀子,還上了可不就有五成了,再听著這些日子粘桿兒跟他報告的宮妃省親的奢靡,越發生氣了……
不急不急,就快了……
這廂林如海看著魚龍白服的上皇和十六夜,再看著眼里只當沒自己這個人,直接去內院去抱黛玉的宮嬤嬤,雖然心里有些擔憂上皇的安危,不過也只能仰頭嘆息一番,認命地讓管家挑了幾個護院家丁地,換上了便服,跟著貴人們一起出門了。
看著大街上熙熙攘攘地人群,花里胡俏地各色花燈,成千過百的種種燈謎,康熙一手牽著黛玉,邊走邊和黛玉嘀嘀咕咕,鑒賞了一番這民間的熱鬧。
黛玉哪里見過這些盛景,眼楮都快不夠用了。走馬燈,兔子燈,蓮花燈,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剛剛老聖人送她的那只,一個大胖女圭女圭抱著咬了一口的湯圓兒,直樂!那元宵里的黑芝麻還流出了幾滴,讓人看著就覺得想吃。
再看看外面的這些等,好看是好看,卻沒幾個能比得上自己手里的這只有意趣兒,頓時心中美極了。
又走了半個時辰,上皇年紀大了,黛玉年紀又小,走不動了。十六阿哥這個半大的小子只能跑動了。帶著人去收拾他們早先訂下的酒樓了,林如海在後面默默擦了一下頭上的虛汗,真是人擠人的,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看,好玩的。
後來,幾人在京城最大的「太白樓」的包廂里坐了下來,看著上皇讓人吩咐買的各種路邊的小吃食,林如海咬著牙梆子忍下了要勸說的話語,因為那一老一小,外加一個十六阿哥,已經開吃了,不亦樂乎的樣子真是讓人不忍直視。
皇上啊,我替你委屈啊,宮里是能吃的飽的吧!
這里其樂融融,賈府那里也是一番折騰,從早上起來,用過了早飯後,大家都盛裝打扮起來了,男人們、誥命們穿起了朝服,其他人也都穿的繁復麗景的,總之賈家彌漫著一股子喜氣洋洋的味兒。
可是,從早上等到中午,也沒見賢德妃的車架,只能讓人去打听宮里的消息,等著差不多晚上才能出宮,支撐大家的那股子勁兒都有些散了。
邢夫人不高興了,一大早這麼折騰,累死了,卻也不敢在賈母面前放肆,借著更衣的借口,去了後面休息去了。就算沒別的事兒,吃口熱茶,歇歇腳也是好的呀!
王熙鳳又帶著人檢查了各色器具,擺件兒的,這才出了園子,施施然地帶著平兒去了前面兒。
伺候著老太太、太太的用過了簡便的午飯,她剛吃了一口熱茶,想著稍微眯一會子,結果衣服還沒換呢,就又要小蘇拉上門了,嘆口氣,沒法子,也只能硬撐著去了。復又想著,雖累,可也是自己展才的好時機。
一直到了晚上,才听了靜街的聲音,大家急忙按照品級大小,站好了,迎接娘娘的駕臨。
然後賢德妃就開啟了她的回家之旅。 赫赫,五光十色,燦爛極致的大觀園也登上了舞台……
二更時,恭送走了賢德妃,大家心里雖美,但是身上經過昨兒的那一番折騰,都有些不得勁兒,都厭厭的,只好在屋子里歇息。
只王熙鳳強撐著收拾大觀園里的各色貴重擺件了之類的,再加上昨兒省親時的後續也要處理,還要給闔府上下,大小主子,爺們姑娘的,請太醫,問問藥,忙了個仰倒。
第三日,賈家又開了宴席,請了親朋好友,官場盟友,左鄰右舍的來家里吃了酒席,也算是慶祝,也算是答謝大家對元妃的支持。
賈母早早地派人去請黛玉和林如海,結果黛玉進宮了,林如海要上朝,林家沒去參加賢德妃省親就已經讓賈母不高興了,不過她也沒膽子跟上皇要人,現在林如海又不來賈家,這不是打臉是什麼
讓人知道了這是跟賈家生分了不是,她絕不會讓林如海跟賈家劃清界限的,于是賈璉帶著寶玉傍晚時分帶著一大車子的禮物去了林府……
十六這日,上皇一大早就讓人去了林家,接回了黛玉,二人組又成立了。黛玉去給宮里的各位主子請安見禮去了,不過因為身上有孝,怕沖撞了,也不狠進去,只在外面行個禮也就是了。
皇後娘娘一直記掛著小黛玉,讓她先去別的宮殿,最後來長,讓她進去陪她說說話兒,再看看小阿哥,小格格的。
黛玉是知道皇後娘娘的一片心,可更記著自己身上有孝,小孩子眼楮干淨,更怕沖撞了,依著禮再長外行了禮,送上她給龍鳳胎求的護身符,便回了慈和宮。
省親之事一直進行到了這年的二十三。好容易年完了,可是還是不能動這些蛀蟲,皇帝有些等不及了,可是上皇說了,再過幾日就二月二了。過了龍抬頭皇帝要干什麼都行。于是他只好去默念了一番「金剛經」。
二月初五這日,新進的御史賈雨村在大朝會上折子彈劾江寧織造李煦,總共擬了二十條罪狀,包括「虧欠兩淮鹽課銀三百萬兩」,「拖欠內務府買人參的錢」,「縱奴行凶」等大大小小的罪名。
不過,康熙雖然因著曹雪芹的關系,早早地摘出來了曹家,曹顒罷職,家產也是一半兒充公,一半兒收回國庫,不過賈雨村依舊牽扯上了李家的姻親——曹家。
皇帝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嘩然的朝堂,清咳了一聲,大家立即噤聲。現下,上皇的阿哥們只剩下十三、十六、十七幾個還在朝堂上,這些人都是妥妥當當地當今死忠。
沒了老對頭的掣肘,皇帝直接讓刑部,大理寺幾個部門成立專門的理事衙門,清查李家。
當然李家的罪名和證據早早地就被皇帝捏在手里,現下只不過是把他們拋出來罷了。
短短五日,李家的罪狀就證據確鑿地呈上了皇帝的案頭。于是,皇帝旨意,李家查抄,李煦押解進京。除了李煦的母親,文老太君外,其他李家的家眷都重入內務府當差。他家的奴才也是先抄家後就地發賣。
李煦那位年近八旬的文老太君早就看不慣兒子的奢靡,可是兒子不听她的,她也沒法子,只能吃齋念佛,希翼佛祖保佑李家,卻不想,李家還是坐下了這等抄家滅族的罪事兒。
她沒法子了,只好把自己的體己嫁妝幾十萬兩都交給了皇帝,還上李家的一部分欠款,希望皇帝能看在自己的這一片忠心上,開恩李家。
而老太君硬撐著老邁的身軀,帶著李家的大小主子們上了回京的船只。兩個月後,李煦押解進京。李家人也進了京,不過唯有老太君帶著幾個老僕留在了通州的祖宅里。
其他的大小主子,爺們,夫人小姐的都被送進了內務府的皇莊上,等待他們的肯定不會是錦衣玉食的日子了。像賈家那樣一只茄子要十幾只雞來配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在刑部,還沒上邢,單獨關押的他對自己的罪證供認不諱。只祈求皇帝看著李家幾輩人江南盡忠的份上放過他的幼子弱女。
皇帝看著李煦的認罪態度還是很端正的,再加上老邁的文老太君和她的快一百萬兩的私庫,心里一高興,帶著折子去了慈和宮,征求一下老聖人的意見。
「皇帝啊,我想著,李家人雖該死,可罪不及子女。15以下的孩子就讓文老太君帶回去教養吧。也算是給李家留一條後路。
其他的你看著辦,朕不管。過幾天你讓皇後娘娘派人去通州看看文老太君,老太太是有春秋的人了,朕怕他撐不下來。帶個御醫過去,帶些藥材吃食的,調養□子。」
于是,再半月後,江南抖三抖的李佛發配寧古塔,家產充公,15以上的女眷子女重入內務府當差。
這樣的處罰並不重,朝堂上下都感念皇帝的仁慈,不過老狐狸們從皇帝成立專門的處事衙門就知道這怕是才開始吧!有些子人家還是早早地劃清界限為妙,省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被牽扯上了。
李家的事兒剛了,文氏老太君就派人來了賈家,索要他們前幾年寄存在賈家的十萬兩銀子。這是世交們的常態,偶然有大筆的采買之類的,帶著大筆的銀錢不安全,所以每年都往故交老親家寄存些銀子,以後取用也方便不是。
而賈家寄存的銀子早在他們給元春建大觀園時就拿走了,去買什麼尼姑戲子的了。
面對李家老嬤嬤的話語,王熙鳳愣住了,什麼李家的錢,她是丁點兒不清楚,她陪著這位老嬤嬤閑磕牙,讓平兒去問太太了。
而王夫人是知道這筆錢的,不過賈母大頭,她小頭都裝在了私庫罷了。前幾日她還想著李家倒了,這錢就變成自己的了。沒想到還有人來要。不得已,只好去榮慶堂請示賈母。
听說了是文老太君派人來的,賈母二話不說,讓鴛鴦拿了鎖,開了私庫,拿出了7萬兩交給了王夫人,讓她還給李家。
結果王夫人雖詫異賈母的慷慨,但也沒多想,拿出了2萬兩,讓人拿著5萬兩交給了王熙鳳,王熙鳳又讓平兒拿出了1萬兩,交給了那老嬤嬤4萬兩。
老嬤嬤雖然不高興,但是能拿回這些已經不錯了。這些錢儉省著用,也夠支撐好些年的了。
好幾家都昧下了這錢,賈家能還4萬兩已經很好了。于是想通了老嬤嬤帶著銀票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吧,昨晚太困。直接存才存稿箱,忘記設置發表時間了。剛起來看著存稿箱里的稿子。一臉郁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