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收起了狙擊步槍,將剛才的彈殼撿了起來,隨後面無表情地將他趴了一晚上的地方收拾好,隨後便離開了,沒錯,楊崢,劉和珍就是被楊崢干掉的,但不會有任何人知道,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因為這是見不得人的行動,或者說是——黑色行動,任何國家都會有一些檔案上從不記載僅僅存在于高層及行動人員腦海里面的行動,這是無法避免的,即便是自詡正義的國家。
楊崢迅速的在城牆上移動,伺機撤離,並且始終保持面無表情的神色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
而廣場上已經亂成了一團,劉和珍的死猶如一團熊熊烈火徹底點燃了學生們的憤怒,殺人了!北洋政府殺人了!學生們在一瞬間便仿佛瘋了一般口里大喊著︰「報仇!」向士兵們沖去。
蕭雨看見學生們中間既然倒下了一個也嚇得夠嗆,好像自己人沒有開槍啊!可眼下已經沒有時間再給他思考了,他掏出了手槍朝天鳴槍示意,並上了一發空包彈向學生們射擊!
其實他手槍里面都是空包彈,但空包彈卻擊中了一個人!沖在最前面的一個人胸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血洞,鮮血從中涌了出來,很快染紅了黑色的學生服!
「陰謀!」這兩個字瞬間出現在了蕭雨頭腦里面,但就算知道又如何,現在已經黃泥巴掉褲襠不是泥也是泥了,哎?貌似剛才還有閃光燈,蕭雨這下是徹底郁悶了,而北洋射擊學生這罪名是徹底坐實了,而蕭雨也僵在了那里,隨後又是幾聲槍響又是幾個人倒了下來,當然這些士兵是朝天放槍,還是血靈放的,當然倒下的也是血靈的人。♀
而趁蕭雨依然毫無動作,閃光燈再次亮起,而且這次閃的更多了,起碼有好幾十!這次蕭雨火了!
一塊石頭砸在了蕭雨頭上,讓他清醒過來,隨後一塊板磚從蕭雨的臉龐擦過,蕭雨從頭涼到了腳下意識地喊道︰「**!他們意圖謀反!向他們開槍!」
幾百北洋士兵就被萬余學生沖鋒的場景嚇住了,听到了開槍的命令不假思索地舉起了起來向前放槍射擊,但馬上所有士兵面如土色,他們干什麼了?
「嚓!嚓!嚓!」又是閃光燈曝光聲。♀
很容易看破的陰謀,容易到是人就能看出來的,但北洋軍依然一步步陷了下去,現在蕭雨已經預見,明天全世界的報紙都會刊登他與手下的士兵的「英姿」但現在已經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跳長江或許有點幾率。
南書房,袁世凱已經怒發沖冠了︰「誰開的槍!是誰!」
馮國璋以及一眾軍官低頭不語誰也不想承受袁世凱的怒火,一時間書房內陷入寧靜,而外面則槍聲大作,既然箭一射出已不回頭之可能,蕭雨以及一眾士兵以經開始向學生們射擊了,當然不是用水槍,用的是真槍,190幾年世界上有沒有水槍我不知道但是中國絕對沒有高壓水槍,自然北洋也不可能用水槍驅散人群,而又由于剛才楊崢放冷槍打死了一個學生,學生們正紅著眼向士兵們沖去!
解釋?怎麼解釋?解釋不清了!
雖說如此可士兵們個個都有槍,但是讓學生們進不了大門還是有點把握的,因為學生們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
可事與願違一個個塞著燃燒布條的啤酒瓶從學生群中飛過來,在一個士兵面前爆炸了!
燃燒瓶?蕭雨並不知道這是什麼,他只看見了一地的玻璃碎渣以及一個渾身是火的士兵正痛苦地嚎叫,並向四周的士兵撲去,四周的士兵撲去,四周的士兵沒有辦法只能用刺刀捅死這個隨時有可能威脅他們生命的「火人」!但卻沒有一個士兵意識到玻璃瓶在中國只有廣州神力飲料公司的玻璃廠才能生產。
一個燃燒瓶干掉一個士兵之後,無數個燃燒瓶又從學生群中扔過來,雖是下午但太陽依然掛在空中,但天上的燃燒瓶的火光依舊照亮了士兵們的臉。
「朝天上射擊!」蕭雨馬上反應過來。
士兵們馬上調轉槍口向天上射擊,事實證明這樣還是有效果的,丟到士兵中的燃燒瓶數量大大減少丟進來的也因為士兵早有防備閃躲開來。
正當北洋士兵們暗自慶幸之時,學生們已經沖到了他們的面前,北洋士兵還沒來得及反應,學生們便開始奪槍了,前面的幾個士兵手上的槍已經被奪了!
「造反了!他們這是要造反啊!不要再有顧慮!殺光這群反賊!」蕭雨立馬喝道。
幾百個士兵立馬反應過來,用刺刀刺死了幾個學生,這更加激起了學生們的怒火,一時間槍聲罵聲四起,門口鬧成一團,而楊崢也趁亂腳底抹油了。
不管怎麼說北洋士兵們手上可是有槍的,而學生們則是手無寸鐵,北洋士兵們馬上穩住了陣腳逐步擊退學生,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一時間廣場上慘叫不斷,鮮血直流,尸橫遍野
第二天廣州《自由報》頭條新聞︰
1909年2月8日,北京爆發大規模群眾愛國游行,各大學校罷課商場罷市,工人罷工,游行隊伍一度靠近北京紫禁城,但北洋士兵率先開槍擊殺學生,激起了學生們的憤怒,引發了北洋軍與群眾的沖突!三萬學生最終有一半倒在了北洋的槍口下,各大醫院收容傷者不計其數,所有醫院慘叫不斷,北京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下。
廣州自由政府領導人李學宇公開痛斥北洋政府外弱內強,對學生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獸性!李學宇對此次事件所受傷的學生表示慰問,對所有死亡學生的家屬表示遺憾,並嚴令自由軍加強攻勢,盡快推翻北洋政權,並用了半個小時痛罵日本與沙皇俄國不顧中國主權之行為。
李學宇的演講一開始不算什麼,只是後來的痛罵日本與俄國的片段讓民眾們激動不已。
同日,自由軍攻入桂林,廣西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