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有兩種動物不能惹,第一是女人,第二是發了飆的女人.
江夏捂著自己手臂上的傷口,懷中抱著那方僅僅用四十兩銀子就買回來的古琴往逍遙山莊的方向走。
江夏所不知道的是,在乾清宮中七位內閣大臣和朱厚照坐在一起已經吵翻了天。
回到皇宮朱厚照就立刻傳召了內閣的七位大臣,等到七位大臣一到朱厚照開口就說出河南大旱過後恐怕會有一場規模不小的蝗災,希望七位大臣先行想好應對的策略。
剛剛才解決了河南賑災銀的七位閣老頓時嚇了一跳,河南旱災一事已經讓他們寢食不安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全靠皇上自己想辦法才渡過難關。如今災銀都才剛送出去,旱災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好居然又鬧出了一個更加恐怖的蝗災?這還讓不讓人過安生曰子了。
靳貴二話沒說就上前一步對朱厚照行禮問道︰「敢問皇上,為何如此肯定河南會有蝗災?」
靳貴這個問題朱厚照之前就想到了一定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他自然不能照實回答,只能扯一些玄之又玄東西出來才行。朱厚照道︰「朕昨夜入睡以後在夢里見到了父皇,父皇告訴朕蝗神降臨河南,河南必有蝗災,讓朕注意。所謂百善孝為先,朕不可拂父皇之意,所以今曰召七位卿家前來商議該如何提前預防。」
「這」七位閣老都一下沉默了,他們全都沒有想到朱厚照將他們叫來如此言之鑿鑿地說河南之後會爆發蝗災居然是因為一個夢。
夢這個東西虛無縹緲又豈可當真。但難就難在那個夢的內容,朱厚照說蝗災一事是先帝的夢中警示,若是七位大臣表示此事不足信則是質疑先帝,對先帝不敬。而一旦點頭說是該提前預防吧,那肯定又是一番勞民傷財。如果真的做了,若是最後蝗災真的起倒還好說,但是如果蝗災沒有起,那麼這就是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白忙活。
為了一個夢,去動用那麼大的精力,內閣的七位大臣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整個朝廷之中願意為一個夢去興師動眾的也不多。
吏部侍郎梁儲斟酌了一下話語後開口說道︰「皇上能得先帝托夢,實乃祖宗庇佑。不過這蝗災一事實在太過于事關重大,自古蝗災一起,飛蝗遍野,食稼殆盡,大蝗、絕收、人相食、餓殍載道。提及蝗災,天下百姓無不談之色變。如今如果僅因先帝一個夢就將蝗災一事大肆宣揚出去,恐怕河南災民會徹底絕望,屆時保不準有心之人暗中挑撥河南恐怕會有變。」
梁儲能夠坐上吏部侍郎之位絕非偶然,這麼一番話不僅說的七位內閣大臣微微頷首,就連朱厚照也有些動搖起來。
河南發不發蝗災這個其實朱厚照也說不準,他就是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會那麼相信江夏。總之他認為江夏說的就一定是真的,可是如今梁儲這麼一說,朱厚照又感覺事態嚴重不敢如此輕率魯莽行事了。
正當朱厚照準備點頭時他心里有隱隱升起一個聲音︰「如果如果大哥一語即中,河南真發了蝗災又如何?」
朱厚照想了想後說道︰「為了朕的一個夢讓眾卿家勞心勞力,讓百姓們提心吊膽這自然不對。但是眾卿家有沒有想過,若是河南真的發了蝗災又怎麼辦?」
七位內閣大臣相互看了看,這話誰也不敢開口接茬。接了,萬一後面真的發了蝗災,那秋後算賬的時候恐怕面臨的就是萬劫不復之地。
潛意識當中,大家都將目光投在李東陽身上。
作為內閣首輔,李東陽乃是當之無愧的文官之首。此刻大家都沒了主意,所以只能希望李東陽能站出來說幾句話。
眼下這樣的情況李東陽不說也是不行的,如果遇事就躲那還怎麼做人的老大?
李東陽沉吟片刻後道︰「皇上,河南河北等地的確發過蝗災,規模有大有小,但並不普遍,約十年方有一次。對于蝗災,歷朝歷代無論是預防還是救治,效果都不顯著。多數時候都是等氣候變冷,蝗災自除,若說真要找出什麼預防之法,恐怕也就是及早組織百姓捕殺蝗蟲,除此之外恐怕真無其它可用之法。針對皇上所說先帝托夢一事,臣認為不可置之不理。近來烏斯藏法師即將前來京師面聖,干脆就讓烏斯藏法師做一場法事祭天,求天佑大明,讓蝗神離去算了。」
絕了!六位內閣大臣听完李東陽的話後心中頓時贊嘆了一句。難怪人家能夠歷經兩朝不倒,反而坐到了內閣首輔之位。
李東陽一番話基本上已經將蝗災這件事給堵死了。
他沒有正面與朱厚照交鋒,沒有說朱厚照憑借一個夢就要弄得人心惶惶顯得太荒唐。反而他提出的很多還是以假如真有蝗災我們能做什麼來提的。
首先李東陽就先表明,蝗災的發生幾率不高,暗示朱厚照不要太過于相信那虛無縹緲的托夢。然後他又說預防和救治的手段太少,這也的確是實情。別說是明朝,就算到了後世新華夏剛剛建立的時候對于蝗災人們照常是束手無策。最後李東陽最絕的是那句「先帝托夢一事不可置之不理。」
如此一來,李東陽既反對了因為一個夢而大肆宣揚蝗災將發,以弄得人心惶惶。同時又摘掉了那個對先帝無理的帽子。此一招,不可說不高。
但是朱厚照並不是傻子,李東陽一番話將蝗災一事全都堵死,這對于朱厚照來說比勸他去質疑先帝托夢一事還要令他難受。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先帝托夢,這只是朱厚照的托詞而已。
朱厚照看了看李東陽,目光平靜。而李東陽則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沒有注意到朱厚照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近來朱厚照心中對于李東陽已生芥蒂,李東陽派人跟蹤他,又處處針對江夏,這讓朱厚照本就有所不滿。如今又來了這麼一出,朱厚照心中更是不悅。
不過朱厚照也不是第一天當皇帝的人了,他听後沉默了一會兒便微微點頭道︰「太傅所言極是,就依太傅所言吧。」
說完朱厚照也沒能忍住內心的興致缺缺擺手道︰「好了,今天就到此為止,散了吧。」
七位大臣听後立刻跪在地上向朱厚照行禮道︰「臣等告退。」
說完,七位大臣退出了乾清宮。
見七位大臣離開,守在乾清宮外的張永進了乾清宮。到了朱厚照身旁,張永道︰「皇上,甘陝總督楊一清楊大人候宣已經多時,您看是不是宣他覲見?」
「楊一清?」朱厚照念了一遍這個名字以後立刻想起此人來。
弘治時期的陝西巡撫,自己即位不久時就遭逢數萬蒙古大軍入侵固原,當時曹雄拒絕派兵救援,全靠楊一清帶領著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趕到,最後才擊退了蒙古軍。自那以後楊一清便一直在負責延綏、寧夏、甘肅三地軍務,每年吏部考校時給楊一清的評價都是優,足見他在那邊做的不錯,不知這次進京來是為何事。
朱厚照先行將李東陽的事放在了一邊,點點頭道︰「宣他覲見吧。」
「是。」張永應了一聲後退下。
每過多久,楊一清來到了乾清宮。
見到朱厚照楊一清立刻下跪行禮高呼萬歲。
朱厚照讓楊一清起來說話,楊一清謝恩之後起身。朱厚照問道︰「楊卿家總制三鎮軍務令得蒙古大軍不敢輕犯,做的非常不錯,不知此次進京見朕所為何事?」
楊一清對著朱厚照行了一禮道︰「回稟皇上,微臣在陝數年,實地考察了當地山川形勢,悉心研究了邊防布置要略。微臣想陝地邊境沿邊築城牆、墩台,設衛所,募守軍。在陝地修築統一城防連接山川險要之地,如此陝地將成為一個鐵桶再不會給蒙古人任何可趁之機。僅此一項,微臣認為至少可保陝地百年無憂。請皇上恩準。」
楊一清說完從懷中取出了一本奏折,在遞交到朱厚照手中時他有些激動。
如同楊一清自己所說,他在陝地這麼幾年的時間里出了訓練邊軍以外就是在考察當地的山川地勢。如今他所提出的建議如果被朝廷采納,那麼陝地百姓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會再遭逢蒙古騎兵的襲擾。這是一份足以流芳千古的事業,所以楊一清才會如此激動和緊張。
朱厚照打開楊一清的奏折看了看,首先他看出來了,這一份奏折楊一清是的的確確下了功夫的,上面不止有文字,並且還有配圖。配圖里面有地形圖,也有各方勢力標注圖,同時還有邊防修築示意圖。有了這些讓朱厚照一眼就看明白了修築此邊防的重要姓。
朱厚照本身就是個尚武之人,對于軍事他也頗為精通。僅僅看了前半部分朱厚照就忍不住微微點頭,他知道這邊防十分有修築的必要。
但是緊接著朱厚照就愣神了,奏折的後半部分說的是修築邊防所需的銀兩物資以及時間。所需銀兩︰八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