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界傳說 第八十七章 佛門聖地

作者 ︰ 長博

第八十七章佛門聖地

少林閣,坐落于昆侖山頂之上,終年雲起霧繞,讓外人無法查找其真正的方位,或者說少林閣之入口是移動的也不為過。

忽然,空間一陣波動,先後出現了一批人。他們其實就是文斌大師親自到昆侖山莊迎接的四派參賽弟子。

這時,文斌大師忽然道︰「少林閣包括少林閣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等。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少林閣常住院。少林閣常住院是少林閣的核心,是主持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築。現在隨我先去參觀一下少林閣,以方便在接下來方便走動,不然只會迷路或找人帶路。」

說完,文斌大師揮手幾下,眾人周邊空間波動,就消失了了,再次出現的是在少林閣的山門。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文斌大師的修為有多高。

少林閣山門是上古建築,門額上的「少林閣」三字是少林閣第一代閣主親手雕刻而成,據說上面蘊藏著無上的大道。

山門殿台階下兩側分別有一座石獅子,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上古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山門殿佛龕後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閣碑林,這些都是自上古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側是慈雲堂舊址,現為少林閣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少林閣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閣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閣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是全閣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同一年建造。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在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閣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築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它們是少林閣的固定建築。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閣特有的護法神。這里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又名法堂,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在藏經閣月台下有一口大鐵鍋,是上古鑄造的,據說是當時少林閣閣主用來煉丹的藥鼎,現在還能聞到一股藥香味,由此可以想象到少林閣當時是多麼的強大。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文斌大師帶眾人參觀並解說完少林閣的主要構造後,道︰「弊寺比較簡陋,怠慢之處請各位諒解,我已經給各位安排好客房,今天先休息一天,明天上午五派會盟正式開始。」

欲知下事如何,請听長博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十界傳說最新章節 | 十界傳說全文閱讀 | 十界傳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