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金手指 第一百零九章 成就陝西王

作者 ︰ 狂妄之龍

都說人多好辦事,科考結束,各個州府城鎮的政府機構得到了最大的補充,開始正常運轉。早些時候被迫實行的軍管,總算是以告一段落了。

至于新的公務員業務不熟練的問題,這點倒還不需要太擔心,畢竟各部門主事的都是有經驗的前任考生。

而且他們面對的不是已經自成規則的老城鎮,乃是剛剛飽經災禍兵亂的白地。在空白之中重建,比在原有規則之中徐徐修改要容易得多了。經驗差一點也無所謂,畢竟能夠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預備公務員學校又堆滿了將近三萬名新生,他們都是在落榜的考生之中選出來的預備役公務員。原本張弘斌是打算過兩年再舉辦一次公務員考試的,奈何如今征服整個陝西已經開始拉上議程,那麼新佔據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新一批的官員,這是時不我待的東西,故而事先準備一下,省得到時候又得大規模軍管。

大凌河之戰,讓張弘斌對後金多有不滿,但同時也現了一條新的財路,那就是軍火買賣。

後金在火器方面吃虧,提出用物資或者金錢交換一批火銃,張弘斌同意了。按照初級型號的自產火銃,配合最原始的鉛彈和比較落後的火藥配方進行搭售,價錢比正規途徑的成本價還要便宜三成,真正的良心價。

其實只有火器作坊的人,才知道這玩意的價錢,通過統一標尺和流水線裝配工藝加速之後,這樣的初級產品,其成本不超過十兩銀子,但卻以二十兩的銀子出售。當然,這樣質量過關而且威力不俗的火銃,在大明沒有三四十兩銀子只怕都打造不出來,後金那邊就更不用說了。

五千桿這樣的火銃直接賣了出去,換回二萬匹馬,奈何合格的軍馬只有五千多匹,後金也不是傻子……不過沒關系,反正這種自產火銃,尤其還是初型的,救世軍的士卒那是看都不看一眼的。

目前張弘斌手中最先進的自然是系統出產的魯秘銃,其次是‘沐氏崇禎三年式五型’。前者主要裝備在主戰部隊,後者則是裝備給地方武裝民兵,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回爐報廢的存在,甚至報廢都屬于虧本的範圍。

自第一批火銃出售之後,拿破侖炮也賣了出去,用的是落後的火藥和實心彈,開花彈自然是不會出售的。拿破侖炮或許威力比不上紅夷大炮,但優勢在于便于攜帶,對于後金來說卻是最適合的火炮,尤其他們也沒有多少鑄炮的工匠,現有的那些,都全力打造紅衣大炮去了,但火炮部隊總不能就只要紅衣大炮吧?拿破侖炮卻是一種不錯的補充。

後金購買火器的消息,也經過大明的錦衣衛,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中。

奈何皇帝也沒錢,再加上自己以生產,只能當做沒有听到過。不過地方的軍隊尤其要和流寇和韃子交戰的新軍和邊軍,其將領卻是偷偷和商會進行磋商,秘密購買了不少火銃和火炮。

尤其是遼東的邊軍,他們購買的量那才叫做大,直接購買了上萬桿火銃,上百門大炮。想來,上次火器的應用讓他們打了一場勝仗,這點使得他們開始重視火器的投入使用,同時對朝廷打造的那種火器,徹底是不放心起來。

若是放心,何必要千里迢迢,和一個反賊勢力交易?

救世軍出售火器的消息,同樣為流寇和其他勢力所知,結果**也罷,遠一些的阿拉伯地區也罷,甚至暹羅這樣的東南亞國家,也想方設法弄一些火炮回去。畢竟,比起紅毛販賣的那種火炮,張弘斌的火炮不僅輕便適用于他們的地形,重要的是價格和相對便宜許多,不買回去當核子彈一般擺放起來作為威懾之用的,那就是純粹的傻x。

很多人都嘲笑張弘斌,居然把那麼重要的火器都拿出來販賣,但唯有少數聰明的,才會知道,張弘斌只怕手里面有更好的火器,否則自然是不會輕易把這樣的利器出售。

只是張弘斌的火器作坊,在早些時候經歷了一次搶劫,使得這里的防衛變得更加的森嚴,甚至所有的工匠上下三代都被查探過,家人親友甚至還得到內衛明里暗里的保護,使得別國的間諜根本無從下口。

至于自己研,很多人悲催的現,自己造的還不如買的便宜,而且質量也差。從實用性來說,從張弘斌這里購買火器,遠遠比自己造火器要劃算得多。在這個年頭,自主研什麼的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

他們也不想想,若是和張弘斌開打,他停止出售火器給該國,在國戰這個必然的持久戰背景下,根本不具備自行生產火器的己方,到底能夠在張弘斌的火器打幾下,支撐多久?

公元1631年六月,救世軍開始對陝西剩余的地盤進行出征,出動了五萬人馬分散成若干部隊,四處征討。實際上到了這一步,已經沒必要打硬仗了,在陝西這里,已經沒有膽敢和救世軍作對的勢力。或者說,不少的百姓,還希望救世軍早日到來,解救他們于危難之中。

到了七月下旬,陝西全境已經落入了張弘斌之手。

張弘斌自此也不再是一個小小的反賊,開始具備了稱王的資格,若是膽子大一些,直接稱帝也沒什麼不以。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的臣子,上書請張弘斌稱帝,至少也要稱王。從文書的來源以看出,都是剛剛考上公務員的那批考生,這幫家伙打算借助勸進的這個名頭,在張弘斌的面前混混臉熟而已。至于成不成功,他們原本不抱任何希望。成功了,自然有他們的一份功勞;若是沒成功,那一切照舊他們也沒有任何損失。

「媛媛,你說我到底是該稱王呢?還是不稱王呢?」張弘斌苦笑著向朱存媛詢問到。

這小丫頭有著未來的知識,甚至她這段時間對政治的學習也有很大的進步,作為一個政治顧問那是絕對夠格的。

「就算沒有稱王,難道您就不是陝西王了?我們不是流寇,而那些大一些的流寇,比如高迎祥、王嘉胤之輩,也在一步步月兌離流寇,朝著逐鹿中原的勢力展。若是他們率先稱王稱帝,到時候和他們見面,我們是否會低他們一兩頭?再則,你打算讓那些從一開始就跟著你,看好你的部下們,等到什麼時候?」朱存媛想了想回答到。

答案已有,已經沒必要再深入討論了。

八月初,張弘斌登台祭天,正式稱王,號曰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金手指最新章節 | 明末金手指全文閱讀 | 明末金手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