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蕭子衿覺得這太子有些難纏,但內心深處還是挺喜歡這個口硬、心善、聰慧,明明只是個小孩子卻愛擺大人架子的小太子。
遂道︰「太子殿下,許多東西並不是書里能夠學到的。您首先要多聞、然後要多問、多思。多聞,指的是書本之外,您要多了解外界的事情,比如大蒙因何會入侵,我南楚國又為何總會節節敗退。遇到不懂,你則要多問,問您的父皇、母後、太傅等等,然後再多思,想想看他們誰的觀點更有理。漸漸的,你便能知道個中道理。等到下次你父皇再考校你的時候,你必然就知道怎麼回答了。」
太子問道︰「那本宮能不能問你?」
蕭子衿點了點頭︰「但凡殿下想問的人,都可以問。因為學無所限,哪怕只是個掃地宮女,或許也有不同的見解。孔有雲︰三人行必有我師。說得便是這個理。」
太子眼眸一亮,道︰「好!即如此,你且告訴本宮,大蒙入侵,國中無將該如何?」
這臭小鬼,居然考她起來了。
蕭子衿微微一笑,道︰「那得看國中是真無將還是假無將。」
「什麼是真無將,什麼是假無將?」太子原本只是覺得好玩,可是現在好奇心卻被漸漸勾了起來。
「真無將,指的是朝中將領確實沒一個可用,一個個都是吃白飯白拿俸祿的。假無將嘛,則是指,其實還有幾個可以領兵的將材,但是有些人因為時局不好,或者是覺得模不準上面的意思,不敢貿然出頭。這種人固然有才,卻也可恨,一心只顧自身安危,雖說上了戰場。貪生怕死的可能性大,但好歹也總算可以頂一頂。當然還有一部分是被埋沒了的人才,他們或許地位低下,根本不會引起上邊人的注意。即使有才,即使一心報國,但卻得不到重用。這種是最為可惜的。」
「那又該如何區別哪些是有才卻貪生怕死的,哪些又是被埋沒不得志的人才?」
蕭子衿剛想回話,卻忽然發現這個聲音並不是太子稚女敕的童音。
她側過臉一瞧,頓時大吃一驚。////明黃的龍袍、高高束著的紫金皇冠,豐神如玉卻帶著帝王不容蔑視的霸氣,不是當今皇帝又是誰?而他的身後,還跟著皇後、德妃等一眾後妃。這麼多人,可恨的是。蕭子衿居然都沒听見腳步聲。
「兒臣見過父皇!」小太子倒是很從容,大方地行著禮,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奴婢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蕭子衿趕緊跪下去,嘴里山呼萬歲的聲音听著還算是冷靜。但實則心里早已將自己罵了個遍。真是大意!在皇後這里,居然放下了警惕心,和太子談論這些事情。後宮不得干政,這可是南楚祖上就傳下來的規矩,何況只是個小小的五品女官?
「平身。」李基的語氣里沒有一絲怒氣。蕭子衿抬頭偷看了一眼,卻正好對上李基審視她的目光,遂又趕緊垂下了頭。
「你還未回答朕方才的問題。」
還問?
難道李基沒有動怒?但此時蕭子衿卻不敢再妄談了。
「奴婢區區女官。不敢妄議國事。」
「你方才不也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無論是朝臣還是掃地宮女,但凡有想法,皆可直言不諱,即使說錯了。今日朕也不會怪罪。」
連這些他都知道了?老天啊,皇帝到底听多少?事到如此,如此再刻意藏著掖著,不但不能自保,反而還會惹得皇帝不高興。即如此。干脆豁出去了!
蕭子衿以最快的速度略略整理了下思緒後,道︰「回稟陛下,其實區別並不難,只要細細考校便可知道大概,而觀其言形必能知道其是否是貪生懼事之徒。至于被埋沒的人才,大多地處低下,他們或許是剛正之徒,不欲巴結權貴,所以郁郁不得志,縱有心報國,也投報無門。或是先前朝堂之臣,因某些原因選擇隱退,雖是身處山野,但也心系國家。對于這些人,陛下若是想要起用,只需大開選賢之門,無論身份如何、年紀如何,先前又有何過錯,皆可直接面聖,由陛下親自選取。這樣的好處有三︰第一,可讓天下有能之士看見陛下求賢若渴的心;第二,可另那些欲從中謀私的官員無法插手,便可避免庸才魚目混珠;第三,選中之人必會感念陛下恩德將來為國謀事也必能盡心盡力。」
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後,蕭子衿又暗吸了一口氣,深深一拜︰「此乃奴婢之淺見,思慮不周之處,還望陛下見諒。」
「好!好!好!」李基听罷,居然連聲稱贊。
如果說,皇帝之前听到她和小太子的對話,而一時起了好奇之心,所以才問了那麼一問,那麼後面這番話,便足以讓皇帝震驚的。這些困擾了皇帝許久,即使在朝堂之上、眾臣之間,也無法找到解決之道的事,居然就讓這個小小的女官三言兩句就給解決了。
事實上,並不是滿朝文武都不如蕭子衿的見解厲害,她所說的那番話,很多官員也都能想到。但想到,並不代表可以說出來。比如,想推薦自己的人上位,哪怕只是庸才,但對于自己這一方有利,也會極力推薦。比如,明知廣開賢路于國有利,但如果撇開官員,而讓皇帝親自選取,那麼這些官員將少了多少撈錢的好處?于是在利益面前,有些人開始裝啞,有些人開始裝庸。如此,才在這個時候,襯托出了蕭子衿的見解獨到來。
「若能找到才德兼備的可用將才,那麼糧草之事又該如何解決?」此時的李基,真是把蕭子衿當成了可以解難的人了。
蕭子衿道︰「戰時,糧草確實是極為重要的。若無糧草,那麼再多的軍隊也無法指揮。而籌糧之法,亦有三條︰第一、民間借調,這是歷代君王都會做的事,雖說如今戰事頻頻,民不聊生,好在南方一帶尚未被戰火波及,若是派清明之官前去辦此事,或許能解決部分糧草問題;第二、官員借調,恕奴婢說句不該說的話,亂世之中多**,國庫雖窮,但那些權貴豪官們,卻個個肥得流油,若是陛下能說動他們,那麼糧草之事又能解決一部分;至于第三……」
說到這里,她掃了眼李基及他身後的眾妃們,道︰「第三條,奴婢卻是不敢說。」
她雖沒說,但皇後卻懂了。從民間到朝臣,那麼接下來,自然是後宮了。
皇後微笑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臣妾身後後宮之主,也理應為國表忠。陛下,臣妾願獻出所有手飾、財物,作充實糧草之用。」
「好!皇後果然是深明大義!」李基贊嘆著,看皇後的眼神也比之前更多了一份柔情。
其他的後妃們見此情況,哪里還有其他選擇,一個個便都爭著搶著獻出自己的家私來,深恐落後一步,便顯出小氣來,惹李基不高興。
蕭子衿看在心里,嘆在心里。她明白,自己這番話非但動了滿朝文武的權益,還動了皇宮嬪妃的權益。莫看這些後妃們此時一個個都巴不得把自己頭上的手飾也扒下來獻給皇帝,但實際上,心里必然是極為心疼的。哎,明明不想惹事生非,明明只想明哲保身,可是卻還是成了出頭鳥!
感覺到袖子被扯了扯,蕭子衿低下頭,便看到小太子沖著她擠眉弄眼,那意思似乎是說︰看,都是因為本宮你才能在父皇面前露臉!
蕭子衿扯了扯嘴角,回了他一個無可奈何的笑來。
「蕭子衿,朕若沒記錯,你是叫蕭子衿吧?」李基對蕭子衿的印象越來越深,連他的名字都能叫出來。
「回陛下,奴婢是叫蕭子衿。」
「嗯,從即日起你就調到未央殿來,做太子的貼身伴讀。德妃,朕調你的人,你不會有意見吧?」若非蕭子衿是個女兒身,李基少不得要提她入仕。而現在,他卻用了折衷的方法,另她做太子的伴讀。太傅一般選的都是學問深厚的人,但往往學問極深的人,太過專研學問,陷入書本里的條條框框里,而對于時下的事,卻還是稟持著老一套的迂腐之氣。所以,太子需要像蕭子衿這樣能看得懂時局,又有自己想法的人在身邊時時指導。
楚靈兒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道︰「子衿能得陛下賞識也是她的福份。」
「奴婢謝陛下恩典。」
蕭子衿謝罷了恩,側眸間又看到太子一臉的歡欣雀躍——這小子,八成是想著,以後有蕭子衿陪著,就不會悶了吧?
李基又問了太子一些課業上的事情後,便離開了未央殿,其他的後妃們也都各自散去。
蕭子衿因還要回德儀殿搬自己的東西,所以拜別了皇後的,便隨著德妃一道回去了。
一路上,德妃都沉默著,蕭子衿知她因自己過于出風頭而難免心生不悅,也不多言,只管靜靜相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