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之間,時光匆匆如流水,歲月如梭似青煙。
不知不覺、尤風鳴已經十歲了。不過,從他七歲起就開始把玩樂器。到如今他以將父親從各地帶回的多種樂器依依熟練,並且可以流利的將其演奏,其中一支出至名師之手的竹蕭、與她尤為投緣。因為他覺得這是一支君子之蕭,用它演奏樂曲可以抒發自己的韻律之風,可見,他對這蕭是情有獨鐘。
除此之外,他還通讀百家諸子的音律理論,和聖人先哲的樂律文學。其中令他最具感悟的當屬孔子《樂記》中的︰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 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後動•;•;•;•;•;•;」據說他現在已能將「樂記」倒背如流。
不過,更加奇趣的應當屬他的悟性。父親四處托人收集的聖人曲譜,只要經他雙目、他都能用樂器依依演奏而出,就當做自娛自樂吧!久而久之他也就將先人的思想一覽無余了。小小年紀的他、竟有此番音樂才情,真是難等可貴啊!
一個暖和的初夏,陽光明媚,伴隨著一陣晨風,鎮上今天出現了一幕趣事,街道上人群紛紛聞訊趕去。
此刻尤風鳴正和母親行至回家的途中,娘家之行只令母子二人心情愉悅。馬車上,
正當丫鬟與夫人有說有笑高興之余,一旁的尤鳳鳴突然听聞馬車外那一道道紛繁差亂的叫音,立馬就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隨後他急忙扯著娘的手吵道︰娘,我要看看外面發生什麼事了,好像熱鬧的。
娘親勸阻道︰孩子,不要看了,我們還是趕緊回家吧。
尤鳳鳴撒嬌道︰不,娘,我就要看。
娘親見他如此淘氣,實在沒有辦法、也就只好答應了。
說完,母親連忙掀開一旁的白色繡花紗簾,然後抱著尤鳳鳴一起朝車窗外望去。眼簾中,只見一塊長長的白布豎立一旁,上面四個黑黑的大字寫道「听曲譯名」看到此等趣事,母親心頭也不禁覺得好奇,于是連忙對車夫叫道︰︰小虎「快停下馬車」。
僕人一听,隨即將馬車停靠于路旁了。
台階之上,琴架之旁,一名衣冠整潔,頭挽垂發,面相秀氣的中年男子,正拉開嗓音喊道︰「感謝各位鄉親父老,和樂師們的到來。我想各位三天前已經看過台前這張告示吧。
只因我家老爺七十出頭,而膝下之子又不堪此道•;•;•;•;•;•;
隨即轉過頭面向架上的古琴,深情的用手輕輕撫模著琴弦,惋惜道。可嘆這古琴雖好可是後續無人駕馭,真是可惜。
續而拿起古琴,一手挽琴,一手彈撥,一段惋惜的旋律,可謂感人之極。
尤風鳴正趴在母親的肩膀上通過馬車那扇小小的窗子看的炯炯有神。
旋律在柔和中平息。
那僕人又開口道︰此古琴乃出自于燕國民間樂師「高漸離」之手。
大家都只知他善于擊築。
其實他對古琴的技藝也甚是了得。
當年他刺殺秦王不成,而遭毒手,便留下了這具價值不菲的古琴,後來經過種種緣故,至今便成為我家老爺的家傳之寶。
正所謂寶劍贈英雄,美酒贈烈士。為了能讓千里馬找到伯樂,我家老爺特地舉辦了這個「听曲譯名」的答題贈琴平台。目的、就是希望這個古箏能贈于有緣之士,恰得其位。這樣我家老爺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