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听到那僕人最後喊出的名字,興高采烈道︰夫人,少爺被入選了。
听到那僕人就要他們講解高山流水的來歷,其他四人頓時埡口糾舌,不知從何說起,
唯獨,只听一個洪亮的嗓音喊道︰我來回答。
母親听到是尤鳳名的聲音也就放心了許多,正和丫鬟站在一邊聆听。
那僕人一看尤鳳鳴,只感一驚,連忙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在下尤風鳴。尤鳳鳴回答道。
你今年多大。僕人繼續最問道。
十歲剛過。尤鳳鳴不厭其煩的回答道。
小小年紀你竟能听懂「高山流水」並且還要將其解說?僕人面帶疑惑道。
古人雲,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尤鳳鳴自信道。
看到尤鳳鳴那信心滿滿的樣子,那僕人也不好多問了,不過他還是以一種輕浮的語氣道︰小兄弟、有志氣,那就請小兄弟來給各位說說這「高山流水」的來歷吧!僕人說完。
只听尤鳳鳴那洪亮的情操隨即而起,據說此曲來至于先秦時期著名琴師俞伯牙和鐘子期的一段感人故事。
記得當日,年親英俊,滿懷濤志的俞伯牙拜在高人門下,聰穎好學的他一學便是數年,可卻總感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先生知他所思之後,便帶她乘船來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之美,傾听大海之聲。
此刻,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听的音律。情不自禁,他取琴而奏,音隨意鳴,心隨境轉、大自然的美妙以緩緩融進了琴聲中。就這樣一首優美的「水仙操」便誕生了。
經此以後伯牙的琴藝大增……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再次撫琴而起,琴聲悠揚,漸入佳境。恰巧樵夫鐘子期經過,听聞那美妙的琴聲,
隨即吟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听罷,頓覺知音涌現。
嘆道︰「善哉,子之心與吾同。
于是一拍即合,兩人便在船上彈曲輪道。
多年後,伯牙听聞子期的死訊。
只感痛失知音,頓時神色大變,
繼而碎琴斷弦,立誓終身不操。事後,此番高尚之舉便伴隨著「高山流水」之曲,被人們傳送至今……
話音剛落,那撫琴老者隨即笑道︰不錯,真乃是後生可畏。
听聞尤風鳴的解說,眾人紛紛感慨萬千。
僕人因此,也只感要對他另眼相看。
然後說道︰看來這小兄第的確有些本事,不過以下還有兩題,是否能夠走人最後還不一定呢。請各位務必安靜,接著聆听下一題吧。
安靜之中那老者即刻再次彈奏而起。
伴隨著愈加炎熱的天氣,
樂曲剛開始,仿佛是若有所感或所思,更有種推敲和辨認的等待,沉穩、倏然,音色悠揚清澈、不著塵污。但是僅略做遲疑,音色陡然下落,情緒隨即一層層推開,雖然節奏依然有條不紊,但揉弦絲毫無遲疑,充滿了決斷和帷幄。行至樂曲中段,音調突然上揚,並很快將此樂句做以反復,似用來強調語氣,仿佛一石擊開千層浪,一種凜然的霸氣、一束清矍的孤傲,躍然而出。曲中的頓音似是斬釘截鐵之念已捻熟于胸。隨著樂曲的推進,琴聲變得蕭瑟、激昂,帶有一種撲面而來的氣勢。到**時,琴弦彈撥得密不透風、節奏急促、氣氛緊張,音律振蕩之間有種遮掩不住的兵戈戎馬之氣,流露出一派昂揚不屈的氣節。像烈酒盈杯後一飲而盡的颯爽,像灑酒于足下方寸之地以敬鬼神的悲切和決然。勾、挑、揉、打、抹等手法的變化,揉在琴聲中,令樂曲有了萬般變化著的豐富音色和跌宕起伏的氣韻,讓人目不暇接,神魄隨之飛揚。那些鏗鏘的音符,仿佛是從琴弦上飛濺而出,夾雜著力量和激情噴涌迸發,一瀉千里,有種擲在耳中都感疼痛的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