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早朝後文華殿視事時間已經結束,張學顏想了想,決定到內閣去一次——
兵部就在棋盤街上,從御街一側坐轎趕到午門,憑牙牌可以出入,每個夠資格進入宮廷的京官都有一個象牙牌掛在身上,包括錦衣衛等親軍各衛在內,每人一塊,遺失牙牌者要受重懲,守門禁軍認得張學顏,根本沒有仔細驗看就放行了。
內閣就在會極門內,文武百官並士人遞送奏疏都是在會極門遞入,張學顏過來時,看到會極門附近聚集著不少官員,正在交頭結耳,議論紛紛。
以他的身份,不好找這些中下層官員打听消息,但知道必然發生了不小的事情,當下加快腳步,急速進入閣中。
最近兵部事務直接交申時行分管,按慣例兵部的部務奏疏事前都要知照申時行這個大學士,這就是大學士兩大權力之一,然後申時行將兵部奏議票擬處斷結果,兩大權力就全部實行。
張學顏進入申時行的朝房後房中並無人,雜役將他引到書桌對面坐下,待房中無人後,張學顏站起身來,偷偷瞄了一眼申時行桌上的奏疏文稿,別的沒看清,最上頭的正是兵部的奏議,是穩定遼鎮局勢和催促舍人營就道的奏疏,他知道票擬是如部議,再看最下頭有一行紅字,仔細一看,是「如閣議照準」的字樣,知道司禮監已經批下來了,頓時心中一陣舒服。
他這個本兵,令行禁止,內閣支持,司禮這樣批復說明皇帝也沒有成見,這個大司馬應該能做的穩了。
原本張學顏應該在戶部尚書王國光致仕後接任戶部,梁夢龍這個薊遼總督接掌兵部,但歷史在這里發生了細小微妙的變化,主要原因當是馮保在此前的布局中為了拉攏李家,將張學顏這個壓制李家的文職官員調走,為了不使李家反感,又將張學顏降抑一等,不使其掌戶部,而是放到了兵部。
此中微妙情形,張學顏心中也是明白,他巴結申時行,無非就是要在朝中有人罷了。
他退回自己座位後不久,申時行便是一臉官司的走了進來,兩人已經算是同黨,又是同年,彼此拱一拱手,便算見禮。
「瑤泉公,怎麼了?」
以前張學顏總是稱申時行為汝默兄,或是年長兄,後來申時行入了閣,就改稱為老先生,老大人,閣部大人,閣老等等。
再下來兩人交誼漸漸深厚,官稱太疏遠,便又稱申時行的號,長輩稱名,同輩稱字,晚輩或下官稱號,申時行則仍然稱他的字。
「出事了。」
申時行說話向來言簡意賅,簡單道︰「南京兵部主事趙世卿上書言事,奏陳匡時五要。」
「匡時?」張學顏駭然道︰「這廝怕是失心瘋了吧。」
申時行其實很贊同匡時這個名頭,在他看來,張居正施政除了少數可取之處外,其余皆可更改。催逼賦稅,雖然充實國庫,但卻傷損了士紳大戶的元氣,同時也使這些中堅的階層與大明朝離心離德,難道府庫充盈能抵的過人心?
還有刑獄上的不講人情,亦非德治美治,還有驛傳上的斤斤計較,更是叫人覺得小氣,非盛世之象。
所謂匡時,就是拯救危急時政,匡扶良政美政,使大明重復舊章。
當然,身為主政者的元輔張居正,他的施政措施和諸多引為驕傲的成就,在這些人眼中也就是不值得一提。
張學顏問︰「是哪五要?」
「廣開取士之額,寬驛傳之禁,減少死刑,征收賦稅不能太急,同時廣開言路,赦免沈思孝,艾穆等上書言事,攻訐元輔而被入罪流放者。」
「這廝怕是瘋了。」張學顏駭然道︰「這是除了條編法等諸法外,幾乎將元輔的施政措施全盤否定了。」
其實士林和官場之間,對張居正減少徭役負擔,減免一些不合理的苛捐雜稅,禁止士紳和勛貴兼並土地,清理官莊等行為也是不贊同的,在他們看來,朝廷的收入應該有常,夠用則可,只要不興兵,不多事,賦稅何來不足之語?儉省些也就過去了,嘉靖幾十年間,賦稅常年不足,嚴閣老和徐閣老先後主事,國家也沒有弄到撐不下去,而張居正秉國,不說繼續前人舊制,還想方設法從士紳和勛貴頭上搞錢,逼的地方官雞飛狗跳,實在是一無可取之處。細民百姓,原本就該完糧納稅,這才是千年不變的道理!
「大司馬表態不要太快。」申時行冷然道︰「這里有一封信,你看看。」
「哦?」
張學顏將那封「八行」接了過去,先掃落款,一看就是一驚,道︰「是徐華亭。」
徐華亭就是前內閣首輔徐階,明朝的官場權術高手最少能排前三名的一位超級牛人,可惜晚節不保,在張居正主持的清理丈田的大政下被搞了個灰頭土臉,如果不是張居正念及師生提拔栽培的舊情,徐階恐怕免不了要牢獄之災,一生功業盡付水流。
徐家在江南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有二十萬畝地,這是招禍的最大由頭,也是徐家自忖徐階是二十年次輔和首輔的身份才敢這麼做,固然里頭有不少是別家的寄田,這數字也足夠驚人了。
但在張居正主持和海瑞的操作下,徐家灰頭土臉,田土退出大半,徐階兩個兒子充軍,可想而知,徐階對張居正會是什麼看法。
果然,在張學顏看到的信中,徐階對這個所謂的匡時五策大加贊賞,雖然沒有對張居正大攻特攻,但言語間的不屑也是顯而易見的。
申時行是蘇州人,徐階是松江府人,兩府士風相同,幾乎就是完全的同鄉,加上徐階的身份,資歷,可想而知會對申時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學生不以為然。」張學顏在政治上和張居正相近,當下抖著徐階的書信,十分反感的道︰「邊疆多事,若非府庫充盈,拿什麼去養九十萬邊軍,這些虎狼之士若無軍餉羈縻控制,豈不就是盛唐時藩鎮之禍的潛因?」
申時行瞟了張學顏一眼,沉聲道︰「所以居上者,當思以仁為甲,德為櫓,而不是只知催取賦稅,蓄養甲士,遠人不服,當以德服之,以仁撫育之,如俺答者,順義降服,中外安靜無事,豈不比連年征戰要強的多。當然,兵甲亦是國之大事,不過,凡事的出發點不同,則結果必然不同,年長兄,愚弟說的對否?」
此時申時行說這樣的話,無疑就是一篇政治宣言,也就是說他未來的施政路線,將會與張居正截然不同!
張學顏滿頭大汗,幾乎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若論公,他歷任封疆,非申時行這種讀書應考後就一直在京的京官可比,空言仁德可以御邊,簡直是笑話,是奇談怪論。
論私,則現在他已經算是投了申時行,若堅持前論,兩人將會產生無可彌補的裂痕。
政治人物,私誼只能算第二,政治態度才是第一位的。
「非瑤泉公提點,學生幾乎自誤。」
張學顏是有機斷的人物,當下立刻拱手道︰「受教了。」
申時行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不過轉瞬即去,他道︰「我們私下談談也罷了,現在這個匡時五要是必然要駁回的,趙世卿這個人怎麼安排,元輔自有主張。」
「元輔可有什麼態度?」張學顏忍不住問道。
「當然要駁,不過趙世卿只是論事,不是彈劾,元輔不必避位在家,下一步怎麼做,還得再看看。」
這一次趙世卿的辦法十分巧妙,上書言事,只是在就事論事的範疇,沒有彈劾張居正私人,這樣的話,朝廷的反制會十分狼狽,公然打壓,等于堵塞言路,總不能人家論政的權力也沒有罷?只能用巧妙的手段來做一些事情,使很多有心學趙世卿的人看到代價和風險,這才能杜絕更多人有樣學樣。怎麼操作,就得看張居正的手法了。
如果是在馮保在位與張居正合作密切時,這件事很輕松就辦了,現在就有些為難,想到此處,張學顏猛然一驚……這一次趙世卿抓的時機簡直太好了,很難想象這是一樁個人的隨機行為,這其中蘊藏的東西太多,別看他是兵部尚書大司馬的身份,以他在朝中的根基要參與進去,資格簡直是差太遠了!
再看申時行時,一臉的雲淡風輕,但也是一臉的置身事外的模樣。看來申時行已經是到張居正處說明與此事無關,可以置身事外了。
「學生此來,是要說張惟功的事情。」
張學顏也醒悟過來,忙著說明來意。
「這件事辦的很好。」申時行不知怎地,對掌握精銳兵馬,膽大妄行的張惟功在內心深處極具惡感,雖然當年他在文華殿講書時與張惟功常見,彼此並沒有利益沖突,但此時的他一想起那日午門外的情形時,就感覺不寒而栗。
這是文官天生的對武臣的不信任感,所以他要將張惟功安插在邊鎮,並且限住他的手腳,牢牢釘死他!
這樣,才能真正叫申時行放下心來。
「就這麼辦去吧。」申時行淡淡吩咐著,一邊撢著自己紅袍上的一些浮塵,對他來說,張惟功也就是一些浮塵,現在可以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