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殤 第四卷:秦宮驚變——太子督軍(文)

作者 ︰ 秋之慕楓

第四卷︰秦宮驚變——太子督軍

蒙驁領兵十萬,出函谷關,直奔太原而去。蒙驁用兵如神,戰法虛虛實實,令人無法捉模。死在他手中的三晉名將不下數十名,提到蒙驁的大名,三晉士兵無不膽寒。

太原趙國駐軍不過六萬,以太原為中心的河西之地駐軍幾十萬都不成問題,趙國只駐防了六萬軍隊,可見長平之戰之後趙國兵力衰竭地有多嚴重。而且燕趙大戰之後,趙國雖然在廉頗和李牧領導下取得了大勝,但是付出的傷亡也不少。按理說以幾乎兩倍的兵力進攻,縱然太原易守難攻,以蒙驁的手段,也應該輕松取勝才是。

但是戰事已經進行了三個月,蒙驁損兵折將,依然不見勝算。趙軍雖然也損失慘重,但是依然沒有棄城的打算,這麼打下去肯定是兩敗俱傷。因為守城的正是趙國第一名將廉頗!廉頗和蒙驁兩人用兵旗鼓相當,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殺得難解難分也在情理之中了。

趙王此次下的決心不小,從在邯鄲的細作傳來消息,趙王又增兵三萬支援太原了。

此次請戰攻打太原的是蒙驁沒錯,但是向趙國開戰則是嬴政提議的。如果敗,嬴政難辭其咎,所以太原必須要打下來!秦國王庭上,以韓夫人、夏太後為首的韓系外戚不斷施壓,提出太原就是一個泥沼,秦國不能越陷越深,應該及早撤兵。

但是如果撤兵,就意味著秦國輸了,嬴政輸了!呂不韋此時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力排眾議,簡直可以用獨斷專行來形容,他一方面力挺嬴政,支持蒙驁繼續打下去;另一方面,壓住張唐一派要求換將的提議。

太原之戰已經變成了一個賭局!勝,嬴政對姬冰的承諾可以繼續順利進行,自己在秦國的威望得到進一步提升,鞏固秦國太子的地位;敗,就給了韓夫人一黨乘機發難的口實,動搖自己的太子之位,讓成蛟有機可乘。

趙國增兵,秦國既然要繼續打下去,那必然也要繼續增加兵力,支持蒙驁!秦王打算派遣五萬援兵支援蒙驁,但是關于這五萬援兵的主帥問題,朝堂上陷入了激烈爭論。張唐為首的一派,武將眾多,幾乎是秦國半數的名將,而嬴政呂不韋這邊,能用得上的只有王氏將領,以王翦為首的王氏將領多被分配在邊關駐防,王翦更是駐守在武關,武關與楚國接壤,縱觀天下諸侯,不談戰斗力,但是兵力能和秦國抗衡的只有楚國,楚國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國君,國君心性多變,對秦的政策陰晴難料。

太原戰局已經陷入僵局,秦國很可能在太原戰場投入大批兵力,楚國似乎有心乘火打劫,在武關附近的邊境秘密屯兵,如果此時把王翦調走,恐怕楚國會乘機攻打武關,得不償失。

又是一天朝議,關于援軍主帥的問題,已經拖了三天了。嬴政原本預測這一天也會是一樣難分高低的一頓亂吵,什麼都解決不了。但是誰知道朝堂上有了新提議,有人提出嬴政為督軍主帥,將兵五萬支援蒙驁。提出此建議的正是張唐,那就意味著這個謀略是韓夫人一黨的核心決策權討論出來的對策。他們提出這個並不難解釋,他們普遍不看好太原之戰,算準了太原之戰必敗,所以所幸讓嬴政帶兵支援,這樣如果敗了嬴政的責任會更大!

但是沒想到呂不韋竟然同意了!呂不韋是一位天生的豪賭客,他當初賭贏異人「奇貨可居」,他賭贏了,贏異人真的做了秦王,他也因此一朝得勢,如今權傾朝野;剛開始他既然選擇支持嬴政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賭了,就不在乎賭得更大一些!如果太原之戰勝了,那嬴政可以憑借此戰的軍功,鞏固太子地位,而成蛟一派也會因此大受打擊。

兩方吵得如火如荼,誰也沒問當事人嬴政是什麼意見。嬴政突然被傳喚到秦宮大殿,跪在大殿里,看著周圍茫然了,他盡可能從群臣的只言片語中了解情況,很快就推測出了韓系外戚和呂不韋一黨各自的盤算。

「子政,你看如何?你可願擔任此次太原之戰的督軍主帥?帶領五萬鐵甲支援蒙老將軍?」秦王見雙方爭論許久,聲音平靜下來了,才緩緩問嬴政道。

嬴政心中嘀咕,自己還有選擇嗎?太原之戰是自己倡議的,此戰事關嬴政對姬冰的承諾,許勝不許敗。既然呂不韋都敢賭,自己有什麼不敢的!

「為國盡忠乃嬴氏子孫應盡之職責,兒臣願意為國殺敵,建功立業!為大秦奪下太原!」嬴政眼珠微微一轉,「不過兒臣有個請求。」

「你是想有個有資歷的副將從旁指導是吧,寡人已經為你物色好了。」秦王也早就盤算好讓嬴政帶兵了,兩方吵得如火如荼,誰也壓不住誰,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太原戰局越來越吃緊,再不派援軍難道真讓蒙驁戰至最後一人嗎?好不容易雙方有共識了,秦王自然再高興不過了,他只盼望早日能派出援兵,所以早在他們決定讓嬴政督軍時,秦王早就計劃好一切了。

嬴政暗暗嘆氣,既然都決定好了,何必傳喚自己來詢問自己意見呢,純屬走一個過場嗎?

「啟稟父王,兒臣出征並不想任用朝內武將,請父王把中軍各個將領的頭餃都讓出來,讓子政自己安排,不知父王能否答應?」嬴政知道此戰的重要性,打戰豈能兒戲,如果自己的中軍大帳里藏了幾個敵對陣營或者別有用心的將領,那輕則貽誤戰機導致戰敗,重則自己可能被自己人背後放冷箭。朝中各個勢力犬牙交錯,嬴政算得準誰是誰一派的嗎?與其被人安排,不如自己安排人!

「準!」秦王答應得很爽快。

下朝之後,嬴政走出宮門,心中感慨萬千,這是他第一次帶兵,恐怕自己是秦國有軍餃的將領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了吧。當年白起打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傾舉國之力支援白起,也只是發動國內15歲以上青年參戰,可嬴政如今離12歲還差數月呢。

「樊於期。」除了宮門口嬴政突然喊樊於期道。

「太子,有何吩咐。」樊於期行禮作揖等候嬴政命令。

「沒什麼大事,就想和你聊聊。」嬴政思忖再三,「本太子記得你說過,最大的夢想就是領兵血戰沙場,天天跟在我**後面保護本太子是不是很無聊?」

「末將不敢,身為黑龍軍副將,听從黑龍令安排是末將的本分。」樊於期一板一眼地說道。

「本太子想讓你帶兵,你覺得可以嗎?」嬴政想了想,「只有你一個還不夠,你還需要從黑龍軍之中挑選幾名信得過,靠得住的將才!本太子馬上就要督兵五萬支援蒙驁將軍了,已經想秦王請旨,把任用副將和軍中各個將領職權的權力全部交給本太子,本太子想任用你為副將。」

「什麼?!」這是樊於期第一次做出如此錯愕的表情,這可是他從軍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在秦軍編制中,士兵的最高等級應該算是樊於期這個地位了。秦軍中最優秀的士兵莫過于鐵鷹銳士,如同兵王,而黑龍軍是從鐵鷹銳士中千挑百選出來的菁英中的菁英,也就是兵王中的兵王,但是說到底還是個兵。雖然樊於期在黑龍軍中已經升任到了副將,但是那充其量也只是個護衛營的頭目,和他夢想的帶領千軍萬馬,血戰沙場有很大的出入。

職位升到黑龍軍副將,再高就是主將了,一輩子都會呆在黑龍軍,加入黑龍軍就意味著永遠離開正面戰場。樊於期以為這輩子應該就這麼過下去了,沒想到嬴政此時提出,讓自己上戰場!

見他遲遲不作答,嬴政撇了撇嘴,「莫非你還不樂意?」

「末將寫過太子知遇之恩!樊於期必定為大秦開疆擴土,血灑疆場,肝腦涂地,在所不辭!」樊於期太激動了,一時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如此甚好!」嬴政微微遲疑了一下,「不過你要改個名字,秦王現在還在尋找黑龍令呢,我可不希望他知道我任用了黑龍軍的副將做我的援軍副將,你平時和我出入都是以什麼假名自稱?」

「稟太子,桓齮!」

「好!桓齮將軍,如今你就是太原之戰援軍的副將了!如果此戰勝了,我會向秦王請功,讓你做一位真正的將軍,讓你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樊於期有帥才,嬴政早就發現了,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貼身護衛實在太過于屈才了。

況且蒙驁、王翦這兩位名將出身顯赫,都是秦昭襄王留給自己的托孤之臣,可以信任!但是自己已經過多次借用他們的勢力了。朝中早就有人發現他們兩人是站在自己一邊的。而且呂不韋似乎有意把他們收入自己勢力,對蒙驁的拉攏做得已經初具成效。嬴政如今如果想要在各種勢力之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培養完全屬于自己的勢力。

他現在幾乎都是靠著呂不韋、趙姬、華陽太後,夏太後,韓夫人,請莊襄王,幾方勢力相互制衡,相互利用的縫隙中生存的,游刃其中,雖然暫時沒有什麼性命之憂,但是畢竟他們當中沒有一方勢力是絕對屬于自己的。一旦平衡打破,嬴政就死無葬生之地了。

ps︰關于樊於期的真實身份,歷代史書中都沒有太多記載,《史記》中只描述了他兵敗于李牧,逃往燕國投奔太子丹。秦王以黃金千斤,食邑萬戶懸賞樊於期人頭。從秦王的重視程度和如此高額的賞金看,樊於期肯定在秦國有相當高的影響力,肯定不是一個無名將軍。《戰國策》和《戰國史》中提出樊於期和桓齮其實是同一個人,本人也贊同此看法。桓齮是秦國名將,功勛卓著,他的人頭配得上黃金千斤,食邑萬戶這樣的高額懸賞。而且他的消失時間,和路線與樊於期驚人相似,也是兵敗于李牧,畏罪潛逃燕國。戰國時期各國方言文字有所區別,很可能桓齮入燕以後,由于燕國方言被叫成了樊於期,兩個名字其實模糊念法很相似。所以本文中,小楓支持樊於期和桓齮是同一個人這個觀點了!希望秦史專家不要拍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殤最新章節 | 秦殤全文閱讀 | 秦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