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寺,藏經閣密室,一名老者端坐蒲團上,方丈玄智大師站在一旁。
這位老者面容清 ,神態平和,須發皆白,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看上去到像是鄉村里的教書先生,可只要你看著這位老者的眼楮,就能夠感受到安詳,躁動的心也能夠平靜下來。
大名鼎鼎的法門寺方丈都站在老者的身邊,恭恭敬敬,可見這位老者身份不簡單。
老者正是法門寺前任方丈同遠大師。
「玄慧可有什麼消息。」
「弟接到了師弟的幾份來信,師弟在山南西道一帶活動,目前如何暫時不知。」
「恩,說說李儒沛的情況。」
「是,按照信所說,師弟到達火龍村,未能見到李儒沛,只是在牆上發現了三首詩詞,後師弟到武陵縣,機緣巧合之下,遇見了李儒沛,李儒沛隨身攜帶的包裹,里面有玉佩、聖旨等等,皆可以證明身份。」
「信函都拿來,某看看,玄智,你已經是法門寺方丈,日後見到某,不用多禮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徒兒不敢壞了禮數。」
玄智連忙遞過早就準備好的信函,態度同樣恭恭敬敬,也沒有坐下,待到同遠大師接過信函,立刻退到一米開外站立。
同遠大師仔細看著信函,臉上沒有表情,但眼楮里面不時透露出精光。
良久,同遠大師放下了信函,慢慢開口了。
「玄智,玄慧突然離開了法門寺,你可能有些不解吧。」
「師傅,弟的確感覺突然,險些不知所措,弟一直都認為,玄慧師弟凡塵未了,遲早是離開法門寺的。」
「你恐怕是有些責怪為師了,當初為何會執意要求玄慧擔任本寺的知藏了。」
玄智看著同遠大師,沒有直接回答。
「玄慧之前的經歷,你是清楚的,為師也知道,佛門不是玄慧的歸宿,不過玄慧這次離開法門寺,乃是為師的意思,依照他本人的想法,還是不想離開的,畢竟遁入佛門這麼長時間,多多少少也收到佛法燻陶了。」
玄智看著同遠大師,很是吃驚,既然玄慧願意留在佛門之,師傅為什麼要將其推出去。
「玄慧的經歷很特殊,就算是長時間留在佛門之,也難以徹底領會佛門精義,玄智,你已經是法門寺住持,切記這一點,弘揚佛法,需要有靈性之人。」
「師傅,徒兒記住了。」
「你沒有徹底明白啊,法門寺被外界視為皇家寺院,也是大唐佛家寺院之首,地位很是特殊,所謂樹大招風,法門寺不平靜啊,天下即將大亂,法門寺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都說佛門是清靜之地,可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的清靜。」
玄智低下頭,這方面他很是清楚,不要說外界,就算是法門寺內部,都不可能完全清靜,一些進入到法門寺的弟,不一定完全是想著追求佛法的。
「為師閉關期間,頗有頓悟,法門寺恐怕會遭遇滅頂之災,到時候能夠拯救本寺的,怕就是你的師弟玄慧。」
玄智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按說成為了法門寺的主持,道行不一般了,基本能夠做到不怒不嗔了,但听到同遠大師如此說,也是一場震驚,按說不管外界紛爭如何,作為寺院,應該是不會受到牽連的,畢竟沒有誰敢隨意的毀壞寺院,如此做是要遭受佛祖懲罰的。
「師傅,弟以為,法門寺名氣很大,那是因為在佛法研究方面著述頗豐,得到了諸多同行的認可,這些年來,弟一門心思弘揚佛法,對寺內弟嚴格要求,決不允許沾惹塵世俗事,他們專心修煉,就算是皇室動蕩,亦或天下大變,法門寺也能夠置身事外。」
同遠大師微微嘆了一口氣。
「玄智,你專心佛法,追求大同,這方面玄慧是比不上你的,但你過于沉湎佛法之,一切皆以佛祖教誨為準,不關心世外之事,難免見識偏頗,這方面玄慧是比你強啊。」
玄智再次低頭不說話了,這個觀點,通遠大師早就說過,其實這也是同遠大師讓玄慧擔任法門寺知藏的理由之一,玄慧一直認為,既然身為佛家弟,就要一門心思鑽研佛法,追求佛道,世俗間的事物,還是不要關心的好。
「好了,玄智,為師的這些觀點,你不贊同,為師也不勉強你了,總有一日,你會明白這個道理的,為師想著听听你對李儒沛的評價。」
「魏王殿下來到法門寺之時,李儒沛年紀尚小,弟看不出來什麼,不過從玄慧師弟寄來的信函之,看到了李儒沛所做的詩詞,很是吃驚,想不到李儒沛小小年紀,能夠承受滅頂災難,還有如此巨大的抱負,真是不簡單。」
「世間諸事,總是有因果報應,李儒沛小小年紀,遭受如此大的災難,能夠屹立于災難之,必是有著不一般心智的,你一定奇怪,為師為什麼會看好李儒沛,甚至斷言這孩不簡單,為師當年看見李儒沛,就感覺這孩與佛祖很有淵源,若是遁入佛門,他日必能弘揚佛法,成為一代宗師,為師崇敬玄奘法師,認定李儒沛來日的成就不會低于玄奘法師,可惜一場災難,沖破了這緣分,一切皆有緣啊。」
「師傅慧眼識劇,弟不如。」
「為師很想見到李儒沛,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不過你一定會見到的,為師有幾句囑托,你一定切記,為師有預感,他日你見到李儒沛和玄慧,定是法門寺遭遇劫難之時,他們必能夠拯救法門寺,你不可托大,一定請求他們出手。」
玄智的臉上沒有表情,盡管沒有質疑同遠大師的話語,但內心是不認同的,他一直都認為,憑借自身的力量,一定能夠讓法門寺安然無恙,繼續成為寺院之首,至于說他日見到了李儒沛和玄慧,那也是佛祖顯靈。
玄智很快轉移了話題。
「師傅,近日壽王殿下就要代表皇上到法門寺祈願了,弟听聞,黃巢作亂,南方兵災不斷,朝廷疲于應對,壽王殿下是來乞求佛祖保佑大唐興旺的。」
「佛祖慈悲,慧眼如炬,皇上應該想想魏王殿下和涼王殿下,因果輪回,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師傅的意思,皇室會有劫難。」
「玄智,你若是多注意凡塵之事,亦會有這等認識,多年來,朝都是宦官主政,歷朝歷代,凡是宦官專政,皆是亡國之預兆,漢朝末年,宦官亂政,導致大漢覆滅,秦朝宦官趙高指鹿為馬,直接導致大秦王朝大廈傾覆,諸多教訓,歷歷在目,如今這一切都要成為現實,這等時刻,佛祖豈能保佑。」
「弟愚鈍,懇請師傅指點。」
同遠大師再次輕輕搖頭,其實他的意思已經明確,可惜法門寺也和朝廷一樣,過于依靠皇室的扶持,以至于在天下人看來,法門寺儼然就是皇家寺院,依靠法門寺自身的力量,恐怕也難以擺月兌這等的依靠了,世事無常,一旦皇室遭遇災難,法門寺豈能幸免。
「玄智,為師能夠提醒的不多,有些事情,需要你自身去領悟,此次壽王殿下到法門寺祈福,該如何的把握,你自己去斟酌,為師說了那麼多,還是一句話,因果皆有輪回。」
說完這些話,同遠大師閉上了眼楮。
玄智雙手合十,給同遠大師行禮之後,離開了藏經閣密室。
玄智離開之後,同遠大師睜開了眼楮。
此刻的同遠大師,眼楮里面流露出來了憂郁。
離開藏經閣密室的玄智,盡管神色平靜,但內心也是忐忑的,其實同遠大師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那就是壽王殿下來到法門寺的時候,一定要低調接待,最好是當做一個普通的香客來到法門寺祈福,可這樣做是不行的。
壽王殿下來到法門寺,是為皇上和朝廷祈福的,這絕不是小事情,皇上想著得到佛祖的庇佑,法門寺必須要顯露出足夠的虔誠,感動佛祖,這就預示著法門寺必定要大動干戈,若是低調處理,引得皇上震怒、壽王不滿,法門寺馬上就會遭遇到災難。
其實皇上本不重視佛教,登基之後,從來都沒有來到過法門寺,甚至長安城內的大安國寺都沒有去過,和先皇比較起來,皇上只是沒有打壓佛教罷了。
這次皇上派出壽王殿下來到法門寺,其實是法門寺的一次機會,咸通十四年,因為魏王和涼王的事宜,皇上對法門寺是有看法的,甚至派人到法門寺來查證,自那以後,前往法門寺祈福的朝廷官員也慢慢減少,一直到乾符三年,這樣的情況才好一些。
玄智想著抓住這次機會,改善與皇室之間的關系,但同遠大師的意見完全不一樣。
這令玄智有些疑惑了,到底該做什麼樣的決定。
現實戰勝了感情,玄智最終做出來了決定,按照最高的禮儀迎接壽王殿下,這是法門寺的機會,作為主持,他必須為法門寺的將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