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通緝 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備與備戰的時光

作者 ︰ 老螃蟹

出自羅正道之手的這艘新式戰艦,與新世界流行的傳統木制風帆戰列艦存在眾多差異,在帆裝方面,四根**的主桅棄用了傳統軟帆而采用帶有竹篾和加強筋的硬帆,三角帆維持舊貌。這種內含骨架結構的魚骨式帆裝是那位前輩穿越者曾經在新世界著力推廣的造船技術,不僅節省材料且易于操控,大幅減少對的操帆手需求數量。只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這種典型的華夏式硬帆對搶風航行不太好用,跑得也不是太快,小型的漁船和近海商船比較喜歡硬帆,海軍戰艦仍然以軟帆樣式為主。

在新式戰艦設計圖的船尾部分,可以明顯看出一個類似多管炮筒狀的突出物,見識過水上飛機的火箭發動機,不需要羅正道再詳細介紹,福爾•肖邦也能猜出這裝置的用途。

設計圖上另一個引人矚目之處在于船身部分,從繪制的圖示上能清晰分辨出一格一格的方塊形物件。較為熟悉造船的人都曉得受制于木料的天然尺寸,造船使用的船板不可能切割成正方形,非要這麼干是極大的浪費,這些特殊結構顯然另有所指。

航海經驗豐富的老福爾,結合文字說明不難看懂這些方塊代表著什麼意思,他不由得撇了撇嘴,嘟囔著說道︰

「伯爵大人,這麼多的鐵甲裝上去,您覺得這條船出海能不沉嗎?」

凡事總歸是看花容易繡花難,那些不懂裝懂的外行人最喜歡干的就是,拍腦袋干涉具體事務,最後拍拍**不負責任。譬如說當他們參與設計某款戰艦,最常犯下的常識錯誤是拼命堆積武器和裝甲,致使戰艦的船體浮力儲備失去平衡。這種徹頭徹尾的樣子貨從紙面數據上來看無比強大,可惜出于臆想的玩具只適合存在于夢境之中,在船台上抖威風也就算了,一下水立馬就原形畢露,無需踫到什麼大風大浪就直接奔海底而去。

盡管貴族子弟威爾•尼達姆沒受過什麼船舶設計的教育,身為穿越者的羅正道好歹是半個內行,即使半瓶水讓他攆不上馬林溪的大能,類似于一加一等于幾的低級錯誤,他還不至于明知故犯。

當即,羅正道微微一笑,充滿自信地對福爾•肖邦打包票說道︰

「放心吧!我已經計算過了,造船時增加一點五倍的海浮木用量,這艘鐵甲艦的適航性沒問題。」

考慮到海浮木的生長區域分布極廣,采伐量也不低,這種新世界的主要船材品種很難被某個國家或商會壟斷,所以在價錢方面不能說多昂貴,鐵甲艦需要消耗更多海浮木的額外開銷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只是相較于橡木和柚木、紅木之類的優良硬質木材來說,海浮木在強度方面差強人意,超額使用了海浮木,那就意味著必須在船體結構方面加以補強,避免強度下降難以抵抗大風大浪。這缺點對鐵甲艦而言似乎構不成多大缺陷,船體外殼都能用鐵甲覆蓋,難道說龍骨和肋材部位不能用金屬增加強度嗎?

建造鐵甲艦所需鐵料來源也有了眉目,佐拉•黑格爾驅使那些灰矮人奴隸在威克礁地下進行挖掘隧道,努力擴展地下生存空間,不分白晝與黑夜地挖個不停。

托福威克礁這塊位于沙漠戈壁之下的干燥土地名不虛傳,這里確實旱得夠徹底,別處司空見慣的地下水層都找不到影子,不管怎麼往下挖下去,踫到的不是沙子就是石頭,也算免除了灰矮人礦工們許多危險。

這些在皮鞭激勵下努力工作的家伙,除了挖掘出許多可以用作培養蘑菇、可食用苔蘚等等幽暗地域農作物的漆黑隧道之外,它們找到了一處小型鐵礦。即便是礦石品位不高,在金屬相對匱乏的新世界,隨便開采冶煉什麼金屬都能變成一項很有價值的戰略資源。于是乎,素來勤勉的佐拉•黑格爾又費了一番功夫「說服」灰矮人合作,羅正道隨後便獲得了將近一萬磅的生鐵原料。單靠這些金屬建造鐵甲艦肯定是杯水車薪,終歸能免除一部分經濟負擔,這座鐵礦後續還會出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財政支出的巨大黑洞

「當!當! ! ……」

逐個說服了手下的重要人物,羅正道費了不少氣力擺平來自內部的不同意見,鐵甲艦項目得以上馬動工,這件事立馬就成了威克礁的頭號秘密工程,羅正道每天都要前往船塢督查進度。當他走進造船廠,附近的施工現場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枚足有成人拳頭大小的鍛鐵鉚釘放置在火爐中加熱到櫻桃紅色,隨即被等候旁邊的工人用大鐵鉗夾住從爐中取出,以最快速度塞進鐵甲艦船體上預留下來的孔洞。在船體的另一側,一組工人則抓緊時間用鐵鉗等工具固定住鉚釘。隨即,兩邊的工人交替掄起大錘砸向這枚熾熱的鉚釘,趁熱打鐵這話說得沒錯,得趕在金屬冷卻變硬前將裝甲板與起到支撐作用的金屬框架穩固地結合起來,否則所謂鐵甲艦就是個一敲便散的地攤貨。

在造船工藝中,鉚接不是最理想的方式,類似電焊那樣能融合金屬器物的煉金術在新世界花樣繁多,其中比較高端的技術,甚至能將兩種特性截然不同的金屬完美焊接融為一體,在金屬表面連一絲加工痕跡都不會留下,仿佛天然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些煉金術被普遍應用在貴金屬首飾加工和精密儀器制造,以及生產魔法奇物等方面,不屬于什麼保密技術。

羅正道考慮過是否直接使用煉金術建造鐵甲艦,在開支費用的價目表面前他喪失了進取心,不無遺憾地宣布暫時棄用煉金焊接技術轉而采用看似粗笨的鉚接技術加以替代。扭轉他想法的根本原因還是成本,所謂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大規模動用煉金術的代價貴得離譜,若是焊接個三塊五塊鐵板,這點小錢不算什麼,把鐵甲艦全船上下多達上千塊鐵板的焊接用量加起來算一算,即便是羅正道這種不太看重金錢的穿越者也要頭疼不已了。

戰爭與征服之神班恩的神諭言猶在耳,地精第二帝國方面拖延的時間越久就越證明它們圖謀很大,至今地精未有行動跡象,合理的解釋是它們正蓄勢待發,終將到來的攻擊必定猛烈得超乎想像。

羅正道很清楚時間不等人的道理,第一條鐵甲艦沒時間慢慢調試完善性能,從頭開始新建的話,在時間上也趕不及了,于是他選擇了折中方案。利用一條躺在船塢中的在建戰艦,經過程序繁瑣的結構強化改造後,從內到外進行重建,最終使其成為新世界的第一艘鐵甲艦。

在艦體外面包覆金屬,談不到什麼高科技,雅靈戰艦經常會選擇青銅,或是黃銅包覆在戰列艦的船底,籍此防止戰艦航行在水域環境中遭受船蛆等害蟲的侵蝕,順便也能便利進入船塢清理藤壺之類的寄生物,而且在戰艦的船舷部位包裹白鐵也是常有的事。然而,把一條戰艦從頭到尾用金屬保護起來,即便設計師可以這樣異想天開地構思,如此奢侈到敗家的想法也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的財政部門認可。

要知道,新世界的金屬價格可比工業革命之前的舊世界還要來得夸張,打個比方說,在舊世界的新聞節目里突然听說某個二貨敗家子盤算要給長城貼瓷磚;給黃河圍欄桿;替珠穆朗瑪峰修電梯;替長江作防滲防水。

假設面對著如此揮金如土又前景不明的敗家項目,估計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混合了驚嚇與困惑的愕然表情與新世界听說有人開建一艘鐵甲艦的听眾們的神情會是極其相似的,同樣是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坦白地講,這已經不能說是工程技術能否做到,妥妥地是個智商問題呀!

眾所周知,福祿伯爵威爾•尼達姆是地精刀口下的漏網之魚,他是地精第二帝國的眼中釘,地精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次又有班恩的神諭降下,地精們絕無退避不戰的道理。

面對著如此名正言順的開戰理由,地精第二帝國的大佬們自是遏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湊齊了手頭上的殘余海軍,甚至連為了補充前期無敵艦隊損失而建造的那批新戰艦幾周後即將下水這點時間都等不及了,急吼吼地向威克礁殺來。在大佬們看來,人類流亡貴族的最大威脅在于他們勾結主大陸的人類奴隸,煽動奴隸造反,又或是利用那個該死的預言尋機搞破壞活動。要說依靠真實軍力來顛覆地精第二帝國,乃至于反攻主大陸,這種荒謬絕倫的念頭真不是一般人頭腦中能想象出來的圖景。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最高通緝最新章節 | 最高通緝全文閱讀 | 最高通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