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這里的山山嶺嶺。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為天下百姓治病。哪怕是有毒的草藥他也會親自嘗一嘗,然後觀察自己的水晶肚,根據來親自治療,他把治療的方法寫了下來。
神農嘗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醫病的草藥,來到回生寨,準備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桿,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為難,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了下去。
往回走時一日被一群毒蛇圍住。毒蛇一起向烈山氏氏撲去,有的纏腰,有的纏腿,有的纏脖子,想致烈山氏氏于死地。烈山氏寡不敵眾,終被咬傷倒地,血流不止,渾身發腫。這時嫦娥與後羿來到了神農的面前,施展法力趕走了毒物,拿出一枚丹藥救了神農,神農感激涕零,高聲向師傅道謝,哪知,一張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發芽長出一棵青草,草頂上長出一顆紅珠。神農氏仔細一看,與仙丹完全一樣,放入口中一嘗,身上的余痛全消,便高興地自言自語︰「有治毒蛇咬傷的藥方了!」于是,給這味草藥取名「頭頂一顆珠」。後來,藥物學家給它命名為「延齡草」。
神農回到陳都後,開始專心書寫《神農本草經》。可他的兩個女兒,卻相繼出事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瑤姬,小女兒叫女娃。她們一直和父親一起幸福地生活著。有一天,女娃駕著一只小船去東海游玩。突然大海變的波濤洶涌,白浪把她的小船打翻。女娃因為太小沒有經驗,來不急施法術自救,就被海浪無情的吞噬了。
她的姐姐瑤姬在一旁看到,急忙趕往東海邊搶救。但,大海茫茫,哪有妹妹女娃的蹤影?女娃雖然溺水,她的哀怨、不平的靈魂化作一只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鳥,棲息在西方的發鳩山森林里,因為經常發著「精衛、精衛」的鳴叫,人們就管這種鳥叫精衛或精衛鳥。棲息在西方發鳩山上的森林里,然後開始它一天的工作,餃取一顆小石塊,或是一段寸余長的樹枝,從發鳩山飛往東海,把石塊和樹枝投入當年溺水的海面上,發誓要把東海填平。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衛鳥一直在填平著東海。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著,一定要把東海填平。大海奔騰咆哮著,一條金龍飛來嘲笑它說︰「小鳥呀,你就是干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精衛在高空中答復金龍︰「哪怕是干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我也要把大海給填平!」
原來這條金龍乃是東海龍王三太子,兩人曾經有過這麼一段過節。一次三太子跑到陸地上來游玩。走累了,就想騎馬,看到一旁的玩耍的幾個小孩。三太子將讓他們給自己當馬騎。而剛好路過的女娃,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就憤怒了。喜歡打抱不平的精衛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麼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面前說「我是東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麼人?竟敢來管我!」精衛說「東龍王的兒子有什麼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干。」
龍王三太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龍王三太子見打不過精衛,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而就在不久後的一天,精衛到東海中坐著小船游玩,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東海龍王的三太子發現了。他游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麼錯。」龍王的兒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
神農听說了女娃的事情後,淚流滿面,卻是毫無辦法。而瑤姬親眼目睹自己的妹妹被海浪淹死,也是自責不已。回來後,就一病不起,臥倒在床。來勢洶洶的病魔很快就將她擊倒在地。從此,她就只能躺在病榻上了,顯得非常憔悴。漸漸地,瑤姬已經病得站不起來了。
溪流邊,沒有了瑤姬梳妝的身影,溪流仿佛在嗚咽著;微風里,沒有了瑤姬靈動的身姿,微風仿佛也在呼喚著。漸漸地,瑤姬已經病得站不起來了。神農心急如焚,但卻束手無策︰自己雖是醫藥之神,但藥能醫病,卻不能讓人起死回生。
不久,瑤姬就死了,被安葬在巫山上。瑤姬是神農之女,有大氣運庇佑。就像精衛落水身死而化精衛鳥一樣,她的香魂飄到姑瑤山化作芬芳的瑤草。瑤草花敕黃,葉子雙生,果實似菟絲子。女子若服食了瑤草果,便會變得明艷美麗,惹人喜歡。這瑤草在姑瑤山吸收日月精華,千年後慢慢的修煉成了人形,就是人們一直以來所說的巫山神女——瑤姬。
神農的兩個女兒都要死了,雖然悲傷難過。但為了人族早日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還是毅然決然的繼續書寫藥典。三年後終于完成了這部醫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天際間,功德金光飛落而下,落在了神農的身上。瞬間神農的修為就超越了準聖,達到了聖皇之位。
而在陳都感應到天降功德,便知自己的徒弟功德圓滿的嫦娥,也欣慰的笑了笑。就在她和後羿要回歸蓬萊島的時候,有接到簡雲的傳音。來到了人族的一個名叫白水的地方,來收她的第二個徒弟,此人名喚倉頡。
在此那個時候,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
嫦娥收下倉頡後,便讓他去神農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會顯得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神農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挺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神農見倉頡這樣能干,有心栽培他成為下任人皇。于是叫他管的事情也是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只鳳凰,嘴里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听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征,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想通之後,倉頡高興的手舞足蹈。
而不遠處的一座山峰上,出現一只鳳凰和一名獵人。鳳凰化作嫦娥,獵人化作後羿的模樣。嫦娥看著手舞足蹈的倉頡,笑著感嘆道「真是笨死了,我怎麼就收了這麼個徒弟啊!一點都不讓我省心,真是太不孝了。」後羿把嫦娥攬在懷里,刮了刮嫦娥秀美的鼻子。贊同的說道「的確,跟神農比,確實是比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