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唐 第291節︰遙指長安城

作者 ︰ 營候鼓

杜伏威道︰「這位便是當今母儀天下的蕭皇後,在下與蕭後相處這些日子,听其言、觀其行、辨其情,覺得它實在不是尋常婦人,引見給大將軍,請您三思。」

「那你都了解到什麼?才有這樣的決定?」李棟雖然知道蕭皇後的所作所為,她確實有圈可點之處,還是想听一听杜伏威的意見。這也考量得出,杜伏威的精神境界高低深淺。一個凡夫俗子肯定識不出神仙駕臨,一個不具備政治家眼光的武將,充其量也只是一名武將。

從章丘一別之後,杜伏威的年齡也見長,滿面胡須如鞭,管理江淮義軍這麼多年,他的精神境界提高到何種程度,一直有心探測探測,忙于其他事情,來不及與他細談。現在終于有了時間,借此機會不防了解一下。

經杜伏威介紹,李棟了解到,蕭皇後的父親是梁孝明帝,她出生在二月,在江南的風俗中,二月出生的人被視為不吉利,便給梁孝明帝的弟弟收養。可惜天不假年,沒過多久,蕭後的叔父及其妻子雙雙亡故。蕭後便由其舅父收養。她的舅父家族貧苦,蕭後自幼便自己動手做家務等苦活粗活,與舅父一家人共同勞作,目睹了許多民間的疾苦悲涼之事,深刻懂得下層人民真正需要什麼,討厭什麼。

開皇二年,隋文帝楊堅給楊廣選妃子,選了許多家都都不滿意,後來听說金陵蕭氏非常賢慧。一見之下,果然非常滿意,便迎到宮中使他們成親。隋統一全國以後。把原來梁朝的官員全部罷免,從洛陽長安派大批官員,到梁朝境辦管理所有事物。

北方的官員不懂南方的民風民情,又沒有南方官員幫助參考出主意,他們便把管理北方的一套全盤照抄,去管理南方的一切事物。比如南方種水稻,北方種小麥。北方的官員便要求南方人民不許種稻谷都改種小麥,南方人善于經商以補貼家用,北方官員規定所有人不允許離開所統轄的州和郡署。

這惹起了南方人民普遍和強烈的不滿。南方于是遍地起義,造大隋的反。隋文帝便派左僕射楊素帶大軍平定南方。雙方的戰爭持續了近一年時間,能征善戰的楊素也沒能平定南方。

這時蕭後便讓楊廣向隋文帝請諫,主動到南方去平亂。楊廣當時十分信任蕭後。果然請來軍令。帶大軍開到原梁朝的境內。沒過多久,天下便大定,再也沒有發生過戰亂。

隋文帝大喜,覺得楊廣非常有能耐,在滿朝文武大臣面前十分有面子,大長皇家威風!連楊素搞不定的事情,他也能搞定。便要楊廣說一說,他用什麼辦法解決了這個難啃的骨頭。

楊廣便把原因講了一遍。說南方人種稻谷經商的風俗,而北方去的官員不問青紅皂白搞一刀切。損傷了江南人民的感情和風俗。農民起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穩定性。楊素帶大軍趕到時,農民月兌下戎裝扛起鋤頭繼續當農民。大軍一走,放下鋤頭穿上盔甲又是士兵。

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這種情況。看似平定了一方,其實民怨仍然存在,並沒有從根上解決問題,屬于治標不治本。而楊廣的方法就是尊重南方人們的風俗和民情,他們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勤肯勞作,憑自己的真本事給國家交納稅賦便行。

這個時候,楊堅便覺得楊勇比不上楊廣的才華,私下里甚至和一些大臣議論過廢楊勇的太子,立二兒子楊廣為太子。其實皇帝楊堅根本不知道,楊廣采用的一套全是蕭妃幫他出的主意。

因為蕭妃自幼在民間長大,太了解農民需要什麼,討厭什麼,官家怎樣做才能收攏他們造反的心。楊廣自此以後,便引蕭後為知己!

在楊廣和楊勇爭奪帝位的時候,蕭後也出了許多主意幫了很大的忙。可當登基以後,做出了許多對不起天下的事情。蕭皇後便坐不安穩了,屢次委婉進諫,可是不見效果。

在楊廣最後的日子里,那些宮女和驍果知道蕭後賢慧,屢次向她透風,自從那兩個驍果和宮女被楊廣交給宇文化及和虞世南處理之後,蕭後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再有人向她進諫,她主動勸那些人放棄︰「天下大勢已去,就不要再給聖上增添煩惱了,讓他清靜清靜吧。」

這又是一個境界和檔次。明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便不再去挽回,順其自然,這等于是一棟房屋,明明知道它的頂梁柱已經斷折,不再做無所謂的修修補補,任其自然倒塌。然後在原來的宅基地上,重新建立一個新房屋。

因為蕭皇後知道,越是挽回,越要發生戰爭,而最終深受其害的一定是天下勞苦百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非常的困難。畢竟大隋是楊家的天下,是蕭後的丈夫的天下。而重新建立的天下,一定不再屬于楊家。

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把江山拱手讓給別人,誰有這等寬廣的胸懷?楊廣沒有,蕭後有。因此上說,蕭後是一個比楊廣還要聰穎的政治家。

杜伏威把這一段時間和蕭皇後呆在一起了解的前前後後全部和李棟講完以後,建議道︰「所以我才決定把蕭後留下,希望能留在你身邊,希望在你攻取天下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李棟了解一些內容,但不像杜伏威了解得這樣詳細,听完以後,半晌沒有說話,在驛站內來來回回的走動著,思考著。

不得不說蕭後的所作所為確實是非常有胸懷,可是楊廣能走到今天這種地步,畢竟還是失敗了。如果拿蕭後和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比一比,甚至和李制的武則天比一比,還是遜色了不少。這兩女人幾乎可是說是以她們的強悍,改變了整個歷史走向。

蕭後沒有,坐觀其變,順其自然,是攻天下的而不是守天下的才女。與其說留下蕭後,還不如和李世民奪取長孫,這樣打下天下,也能守穩天下。

李棟便對杜伏威說︰「蕭後是聖上楊廣的皇後,既然我們要給聖上以體面,就不能強奪他身邊相濡以沫的愛妻。在這樣困難的時刻,我們這樣做,便有持強凌弱的嫌疑了。」

杜伏威還想再說什麼,李棟一擺手要他不要再說了,杜伏威只得作罷。

蕭後站在一邊只是看著他們二人,從頭至尾幾乎沒有講過一句話。

李棟覺得,杜伏威的意思是留下蕭後,納入自己的後せ宮。可是蕭後的年齡太大了,做自己的母親幾乎都是可以的。她比楊廣還要在二歲,比自己幾乎大了二十歲,這怎麼能行呢?所以,蕭後是楊廣的皇後,自然從哪來就還回哪里去。

不過李棟听完杜伏威介紹以後,想起一件事,便對蕭後道︰「我現在就送你和聖上團聚,我絕不做對不起你們的事。只是我想勸一勸,讓聖上看開一些,天下到了這種地步,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夠解決的。如果可以的,我希望聖上能幫助我戰敗李淵,攻取長安。」

蕭後的身體顫了一下,不過仍然沒有說話。

「然後,洛陽和長安,這兩座都城,你們任意選一座,我答應你們,讓你們白頭偕老,只要聖上願意替我把道義爭取到我這邊。不管你答應還是不答應,我都會讓你們呆在一起。當然了,答應是最好的選擇,不是麼?」

蕭後仍然不動聲色,只緩緩說道︰「我知道了,我盡量努力試試吧。只要你答應給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

李棟也沒有直接回答,使勁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她。

杜伏威見事情已經無法挽回,非常失望,不過還是送蕭後到楊廣身邊,使她們夫妻團聚。楊廣見到蕭皇後,大喜過望。在這一段獨居的日子里,天天想找一個人說話都沒有。曾經不或一世,說一不二,天下所有人都順從著的皇帝,現在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那處境可是非常的淒涼。

現在李棟把他的愛妃送到了身邊,就算是全天下都造反了,只要還有一個最深愛的陪著,也覺得幸福。可惜楊廣感悟出來這個哲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早三五年有這樣的想法,天下也不會那麼快的眾背親離,潦倒如此。

杜伏威把蕭後送到楊廣身邊以後,幾乎是氣憤著回到李棟身邊,問李棟為何不听勸告。

李棟笑了,笑著勸他要看開一些,有些事情不是憑某個人的力量就能逆轉的。蕭後畢竟沒有真正的勸止楊廣的暴行,畢竟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天下落入他人之手。因此上,她並不是真正的賢後,而真正的賢後現在還在長安,年齡也不大。

杜伏威迷惑了,問道︰「你的意思是,想奪取李淵的老婆?李淵的老婆比蕭後還要年長幾歲!恐怕現在已經長皺紋了,你口味不會這麼重吧?」(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唐最新章節 | 竊唐全文閱讀 | 竊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