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b。更新)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5︰更新時間︰24-4-2:42:4。當信陵君的書信快馬加鞭到達平原君手上的時候,韓國使團的車隊也踏著最後一抹夕陽緩緩駛入了邯鄲城。小……
張平一行的一舉一動全在趙勝的掌握之中。734977
看過信陵君的飛鴿傳書,趙勝自然清楚韓國為何會派出如此隆重的使團了,也知曉了魏國與韓國結盟在即,現在雙方不過是就賠償一事有所分歧。看來,真是天助趙國也!如此一來,三晉結盟大勢已成。
即便趙勝對于韓國使團的到來欣喜若狂,但還是矜持地沒有去約見張平一行。哪怕趙勝明知道趙國比韓國更渴望結盟。
這是一種再明顯不過的外交策略,先主動的一方不自覺就落在了下方。這樣的伎倆趙勝玩的不能再熟了。
韓國使團不緊不慢地打點行囊,一番飲食過後,入住了驛舍。隨後張平輕車簡從前往平原君府上。
雖然趙勝的封地在東武,但身為趙國的丞相,趙勝在邯鄲自然有專門的宅院。
在戰國時期,但凡有封地的王公大臣,他身處何地往往反映了他是否受**。很明顯的道理,一個受國君倚重的人是不會有什麼空閑時間待在封地的。
遞上證明自己身份的信物,張平便帶著侍衛安心地等待司閽(看門之人)的回話。
名刺自己是沒有的,如果不是為了盡快見到趙國的實權人物—平原君,張平不會有**份地未經預約冒昧來訪。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平原君的正門就緩緩打開。司閽畢恭畢敬地將張平引至中門,中門處,趙勝滿面春風地笑道︰「不想張丞相大駕光臨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啊!」
雖未見過平原君,但張平還是從他一身雍容華貴和語氣中知道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平原君了。
當下,張平也是客氣道︰「今日一見名揚天下的平原君,果真名不虛傳。倒是在下無禮了,深夜打攪平原君,還請贖罪啊!」
「哪里哪里,張丞相何出此言。今夜正值十五,月色正高,勝正欲小酌一壺。丞相來得正好啊!你我一起煮酒賞月,豈不美哉?」
「固所願,不敢請耳。」
說完,兩人默契地哈哈大笑,攜手步入平原君府。路過的行人倒是驚訝地看著平原君府漸漸合攏的大門,心想到底哪個權貴值得平原君親自開中門迎接呢!
兩人閑扯了一番風花雪月之事,趙勝屏退了婢女,出口言道︰「張丞相不遠千里而來,不知有何計較?」
張平心下一喜,對方終于按耐不住了。也是正色回道︰「平自新鄭而來,是為趙國安危大計而來。」
「哦?」趙勝面帶笑容,問道,「不知丞相何出此言?」
「韓國對趙國執禮甚恭,諸國皆知。如今貴國師出無名,聯合魏國犯我華陽。如此背信棄義之舉,不但令韓國寒心,亦令諸國深以為戒,此舉豈不是自絕與諸國?」張平當即先發制人,意圖搶佔道德的制高點。
听得此言,趙勝當即反駁道︰「丞相此言差矣。趙、魏、韓同為三晉,唇亡齒寒之理趙國上下皆知。秦國屢次越過貴國侵犯魏國,致使魏國生靈涂炭。我王仁慈,不願魏國百姓受刀兵之禍,故在魏王再三請求下,出兵協助魏國駐守邊境。」
略微解釋了趙軍兩萬騎兵南下的緣由後,,趙勝卻是話鋒一轉,反駁說︰「近日,有密報稱秦國欲在新年之際進犯大梁。考慮到貴國一而再再而三地讓秦軍通過邊境,我們才不得不駐兵韓國境內,嚴防秦軍進犯。倒是貴國一戰使得我大趙損失兩萬精銳,我王甚是憤怒啊!」
反正趙、魏聯軍還未開始打華陽就戰敗了,趙勝干脆就先狡辯這是一場不該有的意外。
歸咎起來是韓國神經過度緊張,釀成這一慘劇。同時趙勝話語之中影射韓國立場有問題,放任秦國進犯魏國。趙、魏即便有錯,也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听得趙勝近乎蠻不講理的言論,張平也不生氣,微微一笑,放下手中酒杯,言道︰「即使阻擊秦軍,貴國卻不通知我國,如此作為,怕是不妥啊!貴國與魏國十五萬大軍,如此氣勢洶洶,難免令韓國上下驚恐。」
「平臨行前,朝中爭論不斷。有人說趙國勢大,如今聯合魏國侵犯韓國,韓國唯有依附秦國才能生存;有人說,秦國狼子野心,這次的華陽之戰是個意外,唯有趙國才值得信賴。但如平原君所說,這次的華陽之戰是個誤會對嗎?如果是誤會,我想,我倒是可以建議我王親近趙國,疏遠秦國了。」
趙勝神色一喜,剛要出聲應許。張平卻是不給平原君說話的機會,繼續自己的言論︰「但是平原君,你也知道我們韓國積弱已久,尤其是前年秦國攻魏,韓國出兵援救,損兵四萬,趙國卻漠視不管。有的大臣就說了,趙國不敢和秦國抗衡,韓國依附趙國也討不到好處。平很為難啊!」
趙勝尷尬之色一閃而過,誰都清楚如果不是楚國的落敗,趙國還在繼續自己低調的和平發展大計。如今為了自保,才不得不抗秦。
「丞相說笑了。前兩年匈奴犯我邊境,我國大軍北征。丞相不在北疆怕是不知匈奴厲害之處,匈奴逐草而居,來去如風。又人人善騎射,殘暴如豺狼。實為我趙國北方之大敵啊!因為北征一時抽不出兵力,這才無法及時救援魏國。對于來自秦國的威脅,我們趙國上下是很警惕的。」
張平也不揭穿平原君的謊話,只是問道︰「如今秦國大勢已成,國力雄厚。齊、魏已衰,楚國新敗,不知趙國有何打算?」
「無他,唯誓死抗秦矣。如今我大趙上下一心,君臣效死,秦不犯我尚好,秦若犯我,我必迎頭痛擊。」平原君正義凜然地說道。
張平卻是笑了,問道︰「不知趙國國力較之秦國何如?」
「不如多矣。」趙勝有些灰心喪氣。
「那秦、趙兩國開戰,平原君認為趙國勝算幾何?」
「不過四成。」趙勝更加失落。
「若加上韓、魏,三國齊心,不知又有多少勝算?」張平終于說出三晉聯合之意。
「若三國齊心,毫無齟齬,勝算少則有七成,多則八成。足以立于不敗之地。」趙勝一臉驚喜。
「如今魏國已同意與我國結盟,趙國若肯加入,三晉則重修于好。于內震懾宵小之輩,于外令諸國不敢小覷。」張平當下建議。
「平原君賢達之名遍傳諸國,自然清楚趙國如今聲威揚于關東,看似風光,其實如履薄冰。秦國席卷天下之勢已成,韓、魏兩國必首當其沖。韓、魏若亡,趙國必步韓、魏之後塵,此乃唇亡齒寒也。當今存亡之秋,三晉非聯盟無以求存,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勝亦如此看,但若果真聯盟抗秦,各國卻又互相推諉,何解?」平原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今時不比往日。昔日六國伐秦壯志未酬,皆因六國徘徊不前,心不齊也。齊國一心謀取宋國,燕國意欲疲弱齊國。蘇秦仗口舌之辯,所謂合縱,不過使齊國自絕于諸國,非為伐秦也。」
「今趙、魏、韓三國,源出一國。同為抗秦第一線,邊境不安,結盟以自保。如今之勢,孰不敢親心盡力?平原君所慮可消矣。昔有韓獻子義助趙文子于水火之中,重興趙氏(趙氏孤兒的事情),今有韓、趙共進退,合力抗秦。豈不美哉!」
「善。先生肺腑之言實乃勝之心聲也。明日上朝,勝必全力促成趙、韓結盟一事。」趙勝終于不再做作,表明態度。
「為了明日上朝順利,以勝之見,不如我們連夜去拜訪藺上卿,李丞相如何?」
「如此再好不過。」張平本來還擔心請不動李兌,畢竟李兌基本上不理朝中之事。如今平原君肯親自出馬,那是極好的。
兩人同乘一輛馬車先前往藺相如的府邸。
藺相如何其聰明,平原君投來的一個眼神就讓這位趙王面前的紅人瞬間明了趙、韓聯盟一事已經大定。當下也不推月兌,三人連夜前往丞相府。
丞相府,李兌正要休息。
畢竟年齡擺在那里,已經古稀之年的李兌身子骨遠不如從前。
想想這輩子,少年從軍,中年發跡。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沙丘之變挽救了趙王的政治生命。
這把賭博自己賺了個滿堂彩。哪像肥義,愚忠于主父,卻是兩邊都不站隊,最後落得一個可憐下場。
趙王卻是念舊情的人,提拔自己為丞相。即便自己已老,不能為趙王分憂,趙王也是對自己優待有加。
這時,管家老李急匆匆地走了近來。
外面來的都是大人物,雖然天色已晚。但對方選擇這個時候來訪顯然有大事相商。因此丞相府的管家一刻不得耽誤前來報信。
「老爺,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韓國丞相張平在外面求見。」
「快快有請。」李兌放下回憶,當下趕忙修整下儀容前往書房。三人聯袂而來,聯想華陽之戰的結果,他們此行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老丞相,勝深夜拜訪,實屬冒昧。擾了丞相的清夢,勝先告罪了。」趙勝一進門就先是抱歉。
李兌卻是擺了擺手,笑道︰「平原君何出此言,老朽巴不得平原君天天叨擾呢!平原君,你可還欠老朽一壇美酒呢!」
趙勝心下尷尬,自己上次前來不過順了老丞相一壇酒,就被念叨至今。李兌為相這麼多年,賺取的錢財近可敵國了。
「這位就是韓國張丞相吧,老朽有失遠迎罪過罪過。」李兌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卻是打量起張平。
「老丞相言重了,是晚輩考慮不周,此乃張平之過也。」
面對著這個比自己大三十多歲的官場不倒翁,張平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說話間,雙方賓主坐下。李兌率先開口︰「平原君與藺上卿深夜來訪,加之張丞相在旁,怕是為趙、韓結盟而來吧?」
張平神色一詫,贊道︰「老丞相料事如神,晚輩拜服不已。」
「你們的來意我大概也猜的出來。楚國一倒,秦國南方之威脅不復存在。勢必加倍征伐三晉,三晉不結盟無以自保。明日上朝之時,我會建議王上同意結盟的。」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