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看著林瑾瑜皺眉疑惑著,又回過頭看看常旗,常旗知道林瑾瑜是個不錯的謀士,誰若能得到林瑾瑜的指導,將來必成大器,不得不承認常旗在于專業上很欽佩林瑾瑜。
宗見常旗思緒了一下後沖著自己點點頭,便與林瑾瑜、常旗、文斗,到了一間普通的書房里說話。
「你有什麼話要說,還需借一步?」
「敢問太子殿下,可是因皇上下旨讓太子殿下監國,所以太子殿下便將朝臣議事之地,定在了奕興宮的寧陽樓?」
宗看著林瑾瑜點點頭,一旁的常旗覺得好奇便問︰「林兄,不知道可是有何不妥?」
林瑾瑜深吸一口氣後說︰「太子殿下可知寧陽樓為何名喚寧陽?」
「本太子當然知道,山南為陽,寧陽樓面向面向南方,故取名寧陽樓。」
林瑾瑜淡淡一笑搖搖頭說道︰「不,太子殿下。」
宗皺眉問道︰「什麼意思?難道不是嗎?」
「寧陽樓原名為閱經樓。」
「本太子從未听說過。」
「七十年前,惠琮帝當年還是孩童,一日惠琮帝頑劣,欲將一棵古樹燒毀,宮女、太監跪地勸告說那古樹是有靈性的,在這奕興宮里百年有余,一直保佑著住在奕興宮的每一任太子,可惠琮帝偏偏不信,命人放火燒毀古樹。」
「惠琮帝……太祖父?那後來如何?」
「緊接著狂風席卷而來,火勢越來越大,整個奕興宮瞬間燃燒起來,無數宮女、太監被燒傷、燒死,當時惠琮帝的近身小太監,帶著惠琮帝準備逃出火海,卻步步難行,最終被困在了閱經樓里。」
「我好想記得父皇曾經說過,太祖父兒時本來十分頑劣,後經一事便開始變得有擔當了。」
「大火整整燒了一天一夜,後來,終被熄滅,可整個奕興宮被毀了,老皇帝痛不欲生,自己最愛的皇子葬身火海,在面目全非的奕興宮里跪地痛哭著,可卻有個小太監從遠處跑來說著奕興宮還有一處地方完好無損,那便是閱經樓。」
宗與常旗皺著眉,林瑾瑜傳了口氣繼續說︰「惠琮帝被救了出來,他深感自己闖了大禍,立刻跪地向老皇帝請罪,老皇帝見惠琮帝小小年紀雖然闖了禍,可竟知道承擔責任,便沒有責罰他,可惠琮帝依然心感自責,便決定與那些工匠一起修復奕興宮,直到他十六歲那年被封為太子,奕興宮才完全重新修復。」
「那據你所知,閱經樓為何要改名為寧陽樓。」
「惠琮帝登基後,對閱經樓一直懷著感激之心,如果當時閱經樓也燒了起來,或許他的小命便不保。」
「這就是閱經樓改名為寧陽樓的原因?」
「不,這只是一半,惠琮帝登基數月後,閱經樓時常鬧鬼,奕興宮里不少宮女、太監時常夜里見到鬼魂與哀鳴、哭泣聲,這事久而久之傳到了惠琮帝的耳里,他想到了當年被自己無辜害死的宮人,心里感到十分愧疚。」
常旗突然緊蹙雙眉問︰「為何在閱經樓有鬼魂出現,奕興宮枉死的宮人不都在別處嗎?怎麼死後變成冤魂會在閱經樓出現?」
「那是因為,那些鬼魂認為閱經樓是福地,若是那場大火自己也能躲在里面,便不會往死了,所以,才會在夜晚于閱經樓附近游蕩。」
宗好奇後面的故事,便問︰「那後來呢?」
「惠琮帝為了贖罪,便跪在閱經樓外,那天夜里,就連他自己也見到了所謂的冤魂,他們哀鳴著,哭泣著,身為恐怖,伺候在旁的太監、宮女紛紛嚇得,逃的逃、昏的昏,可惠琮帝卻紋絲不動,一直在為自己兒時的頑劣闖了大禍懺悔著,冤魂襲擊惠琮帝,把他撞到,可他依舊爬了起來一直念著《地藏菩薩本願經》。」
宗搖頭好奇的問︰「為什麼這些事,我一直沒听說過?那後來呢?」
「惠琮帝一直念叨天亮,那些冤魂漸漸消失,後來就再也沒有冤魂出現過,可惠琮帝依舊每年的火災那天跪在閱經樓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後來惠琮帝駕崩,太子繼位,朝臣上奏將閱經樓改名,新帝思來想去便將閱經樓改名為寧陽樓。」
「為什麼要改成寧陽樓?有什麼意義嗎?」
「惠琮帝年幼時被封為寧郡王,‘寧’是他的封號,而‘陽’字,取義正氣、明亮之意,二字結合便有光明正大、長久不衰之意。」
宗點著頭說︰「原來如此?可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一點,太子殿下就不要多問了,瑾瑜自然有瑾瑜知道的道理,瑾瑜想說的是,如果太子殿下要在寧陽樓與朝臣議事,只會惹來非議。」
宗不明,皺眉問道︰「這為何?」
「皇上患病,只是一時,讓太子殿下監國是為了國家,雖然太子殿下將來會是景國新帝,但是,現在恐防會有小人作祟,在皇上面前參一本。」
宗看著常旗,常旗嘆了一口氣後說︰「太子殿下,林兄的意思,恐怕是想說,若太子在寧陽樓與大臣們議事,有名正言順、光明正大之意,而之後也會一直這樣子下去,有人會說太子殿下是在詛咒皇上早日駕崩,自己長久不衰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