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商號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辭舊迎新

作者 ︰ 夏慕言

聞言,婍姐兒也緩緩頷首,釋懷道︰「別的時節也就罷了,只是年節里不得團聚,不免遺憾。好在姑母身邊還有他們兩個小的在,只憐我與哥哥是天各一方,都不得與家人聚上一聚了!」

想到這里,不免看了一眼身邊的大丫鬟文竹︰「當年你是家中再無親近之人,如今更似半個親人一般,只是她們幾個也有好幾年沒能回家團圓了。等出了年節便叫她們四個輪流,回家小住上一段,也好叫家里的父母雙親瞧瞧,跟著我這小主子過得還算不錯。」

「何止不錯哦,要不是扮個小廝出門便利,只怕她們幾個身上的穿戴,就得讓一般的丫鬟羨慕的很!」一旁的陸娘子,倒是說的實在話,本來在京城的買賣中就有布莊一間。再加之,婍姐兒原也是個極懂得生活的,這些年來但凡是負擔得起的,自是絕不虧待了自己,連帶著身邊的大小丫鬟們,也都受益匪淺。

倒不是尋常人眼中那般奢華無度,而是一切遵循著穿著舒適的原則。尤其是貼身的穿戴,更是如此。無論是貴家不怎麼瞧得上眼的細棉布也好;還是夏日里那些大戶人家,也都愛不釋手的葛布也罷,只講求舒服二字。

至于外裳卻不能這般的隨心所欲,只求不太突兀便。實則,這自從入京後,自己從他霞光閣中訂購了幾身衣裳,卻也不全是為了自己備下的。原本想著,兄長年內就會悄然抵達,便早早將這一切必須之物,都陸續備妥了。就連這京城眼下的一多半成衣鋪中,都能售賣的男子衣袍,婍姐兒也在打听清楚後,預備下了三、四套的樣子。

雖說兄長許多年不曾在京中露面,能一眼認出他想來也是為數不多。保不齊就有那原先與自家相熟的主,當面遭遇時略有遲疑。或許正是因為這個遲疑,便會仔細回想過往。就算不能完全肯定所遇之人,就是當年國公府中的那位三公子,只要要有一絲的消息走漏。便極有能將二房引了來!

惟有將自身融入這京城的繁華之中,方才不會如此突兀。此事在這入京後的數日內,婍姐兒已是了然于胸,單看每日需進出宅子辦差的丫鬟們口中,便一目了然。

自己雖是極小出門閑逛,但這些細微末節,對于本就擅長觀察事物的丫鬟們而言,卻是必要的很。這地道的京城口音一時半會兒,或許還難以掌握,但每回細心觀察周圍的人與物。便是她們的看家本事。

早在離島後,就隨著自家小姐走過不少地界,不比陸家姐妹到底已在南方住了好些年,但听了小姐之言,跟著山莊里那些佃戶們用功了一陣子。還真是成效顯著。

畢竟是年歲尚小,學起來也不算費勁,如今想來有這一口地道的南方口音,作為借口有時還真是便利非常。正如同自家小姐一直提醒的那般,好些看著實在尋常不過的難耐,但在必要之時,或許就是你能依靠的關鍵所在。

眼下無論是守在城門前。觀察有關之人進出的情形也好,還是尋南方客商打听消息時,都成了必備之物。至于,原先那四個本就會說上一、兩句,京中人士慣用官話的小丫鬟,婍姐兒反倒有過叮囑。莫要人前顯露。常言道說者無意,听者有心,一旦露出能說會听,有時未必就是好事一樁,或許還會因此壞了事。

又拿當年的幾樁親身經歷。教導了一番,才擺手讓她們幾個回去好生思量思量。到底還都是半大的孩子,自己要不是兩世為人,此刻只怕比她們也強不了多少?

因此上,對于丫鬟們的教,之前也多半都是林媽媽的事兒。只是如今到了京城,身邊僅有陸娘子一人勉強能勝任此事。然而,自己與姑母早已有過商定,只等陸家父子順利入京後,便陸續放了她們姐妹與家人團聚。

如此一來,時不時教導小丫鬟們一二,便又重新落到了婍姐兒主僕身上。實在是文竹年後就要出嫁,自己此刻又無大事理,便順便將教導幾句。

想著等文竹再度回來時,便直接升了她做個女管事;余下的四個小丫鬟也都順理成章,升作一等的大丫鬟;而原先在廚房里的兩個丫鬟,也已算是當用之時,也要隨著升了來自己院子里當差的。

剛才與陸娘子提了年後,讓四個小丫鬟輪流回家探親,此刻不免提及了采買人手之事。

「年後升了廚房那兩個來院子里,總不好空著外院都雇那些臨時做活的婆子,此後在內城住下,只怕更是不妥!」想到,內城之中既有二房的存在,又得提防著郡王府中那一位再度回京,所以將自家這里里外外箍得鐵桶一般,的確是必要非常!

听得小姐這旁言及添置人手,一旁的大丫鬟文竹,也已隨之頷首附和道︰「外加廚房里也不好空著,到底還是采買來的丫鬟用著讓人安心些!」

陸娘子也是深受方鄭氏的影響,雖不及婍姐兒用功學習醫理,但對于那廚房中以鬧出的紕漏,也是深以為然。隨之點了點頭︰「怕是還得留她們倆在廚房看顧一陣,畢竟不是采買的廚娘,單是灶上的活計就夠她們忙活的,還得熟悉了小姐您的口味,總得教一二,才放手一用。」

听她提及這句,婍姐兒才含笑穩穩放下茶盅,頷首道︰「我本就有意日後等她們倆成親後,索性就管著內外兩個廚房。只怕等我兄長入京後,單是咱們院子里這個小廚房,便不夠使了。他們少說也得有四、五個人的樣子,或許為了避人耳目另尋一安身之處,也是未嘗知。如今已都能獨當一面了,有她們分作兩處看顧廚房,才能安心。」

被自家小姐這般直言道明,那旁的陸娘子已然點頭贊道︰「的確有她們看顧著,便萬無一失了,以老帶新必定出不了大錯。再說三爺的口味,她們兩個也都是知道的,比起外頭尋來的廚娘靠的多!」

「正是如此,我才要讓她們先在院子里當幾日差,好好留在身邊教導上一段,也免得日後不懂規矩,惹惱了我家兄長。」提及這樁來婍姐兒也是頗為無奈。

她自己原是半路到來的,哪里曉得初來乍到,還未等習慣了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就險些叫人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因而是遠遠不及自幼過慣了富貴日子的兄長。

所以,在確定了日後的人手安排,便開始著首此樁了。畢竟自家還有兩個弟弟在姑母身邊,只等兄妹聯手將京城自家的產業奪回,便安排了他們同姑母,遷往更為理想之處了。

無論是婍姐兒自己,還是鄭清如都不曾想過,要將底下兩個小的牽扯進此事之中。一來,那二房的凶殘手段,他們都是有目共睹,更是親身經歷過的,哪里還敢讓弟弟們以身涉險;二來,便是留出他們倆在姑母身邊,也是為防萬一!

如今這朝中的局勢頗讓人不安,倒不是單單為防備二房那頭,只是兄妹倆不敢明說與人罷了。此刻就連姑母方鄭氏,也未曾獲悉一二。

實在是事關重大,自己兄妹倆也不過是私下猜度罷了,哪里敢胡亂出口的。只是在將手中所有資料匯集一處後,陡然現了不少細微的變化,正在緩慢的進行,這才有了盡快拿回自家產業的念頭。

待京城事畢,他們兄妹便功成身退,先在尋個安穩的所在暫留一段時日,等朝中大局穩固後,方才要用心打理自家的產業。至于是否回去京城,此刻說起還為時過早,就連自家的產業都不曾奪回,其余之事還是暫且擱置一旁,才好。

但在婍姐兒自己看來,寧回去南方尋個安靜的小鎮,安逸度日。

在莫名其妙來到此世後,唯有在南方自家山莊里的那段,一家骨肉守在一處的時光,才最為溫馨。別看鄉野之地遠不及京城繁華,就連之前所住的京畿境內,也是多有不如,但無須擔憂被人使了手段暗害了,怎不輕松愜意!

再一料想到,自己本是女兒家倒還罷了,只惜了自家兄長恐怕無望承襲了祖業,這口惡氣便難以咽下。且不說,好端端一家子骨肉叫他們生生拆散,就是斷送了哥哥的前程,便不能容忍。

要知道,鄭家本就是世代行伍出身,當年兩個弟弟尚還年幼,終究不曾被教導過許多,但自家的兄長卻是不同。他們兩個年長的,自幼便被父親領在身邊,而自家長兄更是被祖父親自教習的拳腳。

由此見,老爺子是早有打算,這國公府的爵位還得由長房長孫承襲才好。不單因為,繼室所出的次子,早年開始就棄武從文,一心要走科舉仕途之路。其中只怕另有緣故,只是老爺子如今已然不在人世了,此中秘辛也隨之無跡尋了!

直到臘月上旬,以侍衛劉芳為首的一行人,在早已被安排妥的陸家田莊內安置後,婍姐兒這里也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因為就劉芳口信中獲悉,自己兄長也已安然折返了渲州城中,至于那方人馬卻已不見了蹤影,只怕另有要是去辦,才肯收回了耳目,繼續上路。

此刻听著外面聲聲炮竹響,再看了一眼自家院中,也已是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婍姐兒也之輕笑著搖了搖頭︰「如今已安然在這內城落了腳,眼看著離功成身退的一天,也已為時不遠了。所以,這一家子團圓的日子,也必定是指日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有間商號最新章節 | 有間商號全文閱讀 | 有間商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