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騙局 第62章 江湖到處有

作者 ︰ 李ど傻

我說︰「你們先別著急笑,我把這段古經講完了,你們就笑不出來了。這是我們老家的真事,辦這件事情的人叫溫純,是明朝的工部尚書,我們老家的人呢。」

他們都向我跟前湊了湊,支起耳朵傾听。我問︰「你們都見過磨盤嗎?」

冰溜子說︰「我見過。」

大眼和小眼搶著說︰「我也見過。」

對眼說︰「磨盤誰還能沒見過?我不但見過磨盤,還見過碾盤。」

我說︰「那你們說磨盤和碾盤是干什麼用的?」

對眼說︰「磨盤是磨面用的,兩個圓形的石盤合在一起,凹槽剛好能夠對住,把小麥倒在中間的空隙中,一個石盤不動,一個石盤轉著圈動,就把小麥磨成了面粉。碾盤是一個碌碡,一邊大一邊小,小的那邊固定住,把紅薯片倒在碌碡下,碌碡轉動,就碾成了紅薯粉。我家都有哩。」

我對對眼說︰「那你家日子過得不錯啊。」

對眼說︰「那當然,半村人都借我家的磨盤和碾盤用哩。」

冰溜子說︰「趕緊講,我想听蛤蟆怎麼個聰明法。」

于是我講起了在老家流傳甚廣的一個故事。

我說︰「我們老家有一個人叫溫純,在明朝做過工部尚書,是個清官。有一年,他準備在家鄉的河上建一座橋,為城南城北的人出行解決困難。建橋之初,他帶人下到河邊查看地形,選擇橋址,突然看到草叢中躍起了幾只蛤蟆,在他腳前一跳一蹦,呱呱亂叫。溫純沒有在意,繼續向前走,而那幾只蛤蟆跳到他的前面,又對著他叫。他走,蛤蟆就攔住他;他停下來,蛤蟆就跳到他身後。溫純覺得事情蹊蹺,就往回走,蛤蟆就在他的前面帶路,一直把他帶到了一片蘆葦叢中,蛤蟆撲通撲通跳入水中。」

大眼問︰「是不是水里面有什麼東西?」

我說︰「是的。溫純派兩個水性好的人,跳入河中。過了一會兒,他們浮上水面,說下面有一個死人,被繩索綁在磨盤上,因為綁的是死結,無法解開。溫純就讓他們把死人和磨盤一起撈上來。你們看看,蛤蟆都知道溫純是大官,所以就只給他報案,你說蛤蟆聰明不聰明?」

冰溜子說︰「其實每種動物都很聰明,它們也會說話,只是我們听不懂它們說什麼。」

對眼問︰「這個死的人是誰?誰把他綁在磨盤上沉水了?」

我說︰「你問的很好,溫純也是這樣問的,可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死者是誰。溫純找到縣衙,想知道最近是否有人報案,縣衙也沒有接到報案。縣令提議說,把這個死者放在廣場,讓全縣人都來辨認,先要弄清死者的身份,才能夠尋找破案的線索。溫純說,這樣不行的,會打草驚蛇。」

大眼問︰「那怎麼破案?」

我說︰「你甭著急,往下听。溫純看到死者背上捆綁著磨盤,就想了一個主意,從這個磨盤開始下手,尋找線索。他說,磨盤都是成雙成對的,兩扇磨盤合在一起,才能夠磨出米面。現在這扇磨盤出現了,那就尋找另一扇。另一扇出現了,凶手也可能會出現。縣令听溫純這樣說,就建議套上大車,拉著這架磨盤,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尋找,看誰家的磨盤和這扇磨盤能夠對上。溫純說,這樣也不行,風聲傳出去了,如果凶手把那扇磨盤丟出去,又怎麼尋找?再說,全縣成千上萬扇磨盤,要找到猴年馬月。」

大眼說︰「這個溫純說的很對。」

我說︰「溫純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他讓衙役在全縣貼出告示,大量征收磨盤和碌碡,建橋用,論斤收購,一斤半錢銀子。溫純想把那扇磨盤引出來。縣令說,你收購磨盤就行了,干嘛還要收購磨盤?溫純解釋說,如果單純收購磨盤,會引起凶手懷疑。縣令又說,一個碌碡或一個磨盤,重達一千斤,一斤半錢銀子,一個碌碡或一個磨盤,就要支付五十兩銀子,全縣這麼多碌碡磨盤,縣衙里哪里有錢支付啊。溫純說,剛開始的時候,你先支付給他們,到後來,你就以磨盤和碌碡太多為由,暫不過稱,到時間統一過稱,統一發錢。」

冰溜子說︰「這個溫純太聰明了。」

我說︰「告示貼出來後,人們只是觀望,沒有人送磨盤和碌碡過來,一扇磨盤五十兩銀子,一個碌碡也五十兩銀子,怎麼可能呢?沒有人相信。第三天,城外一個村子有一個二蛋,吆著牛車送來了一扇磨盤,衙役們當場就給了五十兩銀子。圍觀的人一看,這是真的啊,沒有哄人,于是前來送磨盤和碌碡的人絡繹不絕,排隊的人從城南到城北。這時候,縣衙不再當場付錢了,說是稱量忙不過來,先登記下來,到時候統一稱量,統一付錢。幾天後,城外來了一個人,拉來了三扇磨盤,衙役一查看,和死者身上那扇磨盤和這三扇中的其中一扇嚴絲合縫,就把他捉拿了。」

大眼問︰「死者是誰呢?」

我說︰「經過審問,凶手說死者是一個外地客商,當晚住在他家,凶手見財起意,就殺了他,背上綁了磨盤,趕了十幾里牛車,沉入河底,本想著這事情做得人不知鬼不覺,沒想到才過了十幾天,就被查獲。」

大眼說︰「這個溫純真是人精,這麼絕妙的主意也能想到。」

我說︰「關鍵不是溫純多麼足智多謀,關鍵在于凶手太貪心。他要不是貪心那五十兩銀子,也不會把剩下的另一扇磨盤拉到縣城。人,做什麼事情,過得去就行了,千萬不要貪心。」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師父凌光祖的話,算命是騙局,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騙局,但是責任不在行騙者,而在于受騙者,受騙者不貪,行騙者哪里會有機會?凶手要是不貪圖客商的錢財,就不會殺人;凶手要是不貪圖那五十兩銀子,也不會自投羅網。

冰溜子問︰「縣衙給那些送磨盤的人怎麼支付銀子的?」

我說︰「縣衙讓人們按照排隊的先後順序,領取銀子,每天只發十個人的,每人一兩銀子。那麼多人大老遠跑來,住的吃的都是錢,算下來等到自己領取銀子,光食宿費就要花費好幾兩銀子,干脆不要錢了,跑回家去。那麼多的磨盤和碌碡,在河流兩岸堆積如山,溫純就讓用這些磨盤做成橋面,碌碡做成橋基。做成了一座石橋。」

我剛剛講完了這個故事,突然看到城牆邊有一個鬼鬼瑟瑟的身影,想走過來,又有所顧忌。這個人身材矮小,正是那天晚上把假印章和假玉佩賣給胖瘦老頭的坎肩小伙,盡管他今晚沒有穿坎肩,但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他來到這里干什麼?他在找誰?莫非他已經知道了,是我和順娃從中作梗,攪黃了他們的生意?

來到寶興縣,我做成了兩單生意,一單是把冒充八大山人的花鳥圖賣給了省城來的那對夫妻,一單是把冒充唐伯虎的仕女圖賣給了京城來的胖瘦老漢。在這兩單生意中,我都是充當條子的角色,和買古玩的人套近乎,帶他走進圈套中,因為我是少年,他們對我自然沒有防範之心。

其實,我已經是一個老江湖。

這幾天,我在字畫店里總是能夠見到那個滿臉皺紋,皮膚粗糙的老頭,他沉默寡言,很長時間都是蹲在牆角抽旱煙。我發現不但楚潤軒對他很尊重,而且順娃對他也很尊重,那個專門制造假字畫的老頭對他也很尊重,他是誰?莫非他就是傳說中的老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國式騙局最新章節 | 中國式騙局全文閱讀 | 中國式騙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