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今華夏有著多少隱患,或是取得了多少進步,也不管世人有著什麼樣的生死悲歡。
不管李家人如何的驚奇,也不管董義的修為如何的讓人匪夷所思。
總之不管這個世界如何的改變,2014的chun節仍然如期而至。
……
chun節前,董義強迫地被馮開言拽著去了一趟馮家。
馮開言當ri要去趙家支援董義,被自己的老爸馮建國硬生生揍了一頓,關進了「小黑屋」,後來好不容易跳樓跑了出來,為此還差點摔斷了胳膊。
後來的發展,當時令整個馮家,甚至整個京城高層的圈子都目瞪口呆。
威風一時,甚至有著隱世門派支持的趙家竟然轟然倒塌。
而在更小的圈子則流傳著,那個敢一人單挑整個趙家的神秘年輕人則是李家的後代,而在這一切都是李家老爺子,那個傳說中的「狡狐」背後cao縱的結果,只有少數幾家以及當ri身在現場的才清楚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馮開言當然不會向家族隱瞞,甚至還將董義傳授自己「煉心決」的事情講出,惹得又被老爹暴揍了一頓,原因就是有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不早說。
惹得馮開言一陣冤枉,心說我還沒來得及說呢,就被你仍進小黑屋了。
馮家與李家本就是政治上的同盟,而且又有聯姻,李家老三李義國取了馮家的女兒馮靜。
當ri不知事情真相,自然不可能隨意地去和趙家樹敵,即使雙方本就不是一路,也只要在背後「捅刀子,下絆子」即可,也用不著當面撕破臉。
誰會想到,馮開言這隨便認識的人,竟然會是李家的嫡孫,而且竟然有著先天的修為,甚至還有許多神奇的本事,因此,馮家人也是再三讓馮開言邀請董義,以便解開當ri的誤會。
馮家老爺子馮易唐只有一子一女,兒子馮建國,女兒馮靜,馮建國也只有兩子,老大馮開言,老二馮開明。
董義上門,老爺子馮易唐親自招待,馮易唐和董義爺爺李解放曾是老戰友,也算是董義的爺爺輩,要知道這幾個老頭子,如今在華夏也是僅剩下幾個,地位之高,平時也只有華夏高層親至才會露下面,如今親自招待董義,可見馮家對董義的重視和誠意。
馮家父子均是豪爽之人,董義一上門,剛來得及打了個招呼,便被馮家四人,馮易唐、馮建國加上馮開言兄弟倆,請到桌上開喝,菜都沒有幾個。
老爺子馮易唐身體看著比李解放要好上很多,馮建國則做代表,帶著馮開言兄弟倆,直接向董義敬酒表示歉意,連干三杯。
董義本就視馮開言為手足,也理解當ri馮家的打算,連說,「伯父言重了!」陪著也連干了三杯。
老爺子馮易唐看著幾人一臉的笑意,也陪了一杯,並說了聲,「好!」
從上午喝到下午,哪怕馮家是修行家族,還是全部被董義放倒,馮開言想跑都跑不了。
只有馮易唐老爺子喝的少,看著董義將自家人全部放倒,後來將馮家很多人全都叫來陪董義喝,甚至連自己身邊的jing衛都上了,就差將廚房做飯的廚子叫來了。
看到喝到最後,全部被董義喝趴下,董義仍然一副沒事人的樣子,老爺「哈哈」大笑,沖董義直豎大拇指,至此馮、李兩家誤會盡去,當然本身也不存在什麼太大的誤會。
這一頓喝,可以說更加拉近了兩家的關系,尤其是董義,在馮家的名聲比在李家的還大,畢竟一個人喝掛一個家族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來的,董義「酒桶」的名聲一時間在京城少數圈子里也是「名聲顯赫」。
從馮家回來後,董義再次幫李解放做了第三階段的治療,此時由于老爺子整個身體的機能已經慢慢開始復蘇,董義便開始幫老爺子去除這些年一一留下的病患。
李解放的腿疾屬戰爭時受傷所至,曾經反復發作,李孝國失蹤時更是致使直接攤倒,二十幾年來可以說很頑固也很嚴重,以目前李解放的身體狀況,董義還不適宜用強烈的手段治療,只有慢慢等李解放的身體恢復的和常人差不多,董義才可一治而愈。
如今,除了腿疾,李解放經過董義的治療,身體已是大好,很多毛病都沒有了,雖說還坐在輪椅上,但身體、jing神都變得強健了很多,讓李家眾人都驚喜不已。
而李解放也再不是一副垂垂老矣,暮年將逝的樣子,每天在兒孫子女的陪伴下笑聲不斷,甚至每天晚上還能喝上一杯,當真是解了數年來不能喝酒之苦。
……
1月30ri,宜祭祀,農歷臘月三十,除夕,再過一晚,便是大年初一,chun節。
chun節,可以說是華夏民族最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ri。
無論現在有多少人或是批判,或是贊揚,或是覺得年味越來越來淡,或是覺得傳統的東西越來越少……
卻都阻止不了無數華夏人在這一ri歸家的急切心情,改變不了無數華夏人在這一ri圍聚在一起,合家團圓的習俗,哪怕只有一晚,哪怕奔波成千上萬里的距離。
上到高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無分富貴,不論貧賤,無論善惡,甚至不分生死。
而chun節最重要的一個習俗便是「祭祖」,在這一ri,整個華夏民族,基本所有的的華夏人都要拜祭祖先,祭祀天地。
「天地君親師」五個字深入人心,此時華夏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情懷,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獨具韻味、古樸而厚重。
在華夏北方,除夕早上四五點鐘,各地便都會響起「 里啪啦」的鞭炮聲,鞭炮聲中是對天地,對祖先的告慰。
說起「鞭炮」,可以說「煙花爆竹」作為華夏一種獨特的符號和載體,見證了華夏無數個年歲的興衰,然而近年來卻是被褒貶不一,甚至被有些人喻為近些年越來越嚴重的「霧霾、污染」的罪魁禍首。
這與那些整ri濃煙不斷,四處林立的煙囪,與那些污水肆意,惡臭連連的排污口相比,這存在了數千年「 里啪啦」的響聲,真的讓人感覺到是一種「諷刺」。
……
清晨,董義等一眾李家子孫,在老爺子李解放的帶領下了開始了祭祖。在華夏,「先人」總是要先過年的,而後被子孫也都是以「神三鬼四」的數量,「磕頭跪拜」表示敬意。
以前每年董義都是在父母的帶領下祭祀董家的先祖,如今拜倒在李家列祖之前,董義突然感覺自己的生命仿佛圓滿了很多,而董義的父親李孝國則再一次望著母親的名字而淚流滿面。
祭祀之後,便是一天不停地忙碌,在民間很多普通的老百姓甚至要一天從早忙到晚,蒸饅頭、蒸包子、做年糕、炸丸子、包餃子、準備年夜飯等等,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幸福的忙碌。
本來按傳統,華夏的chun節一般都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要持續到次年的元宵節,正月十五,各種習俗規矩也是眾多。
比如比方就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來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chun聯,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滿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等等說法,只是如今已沒有了這些嚴格的規矩,但是很多習俗還是有的。
如今董義便被幾個弟弟妹妹指揮著,滿院子里貼chun聯。
「貼chun聯」在華夏很多地方都有很多不同的講究,比如有些地方講究每一個「門」和「窗」都要有一個橫批,每一個大門還都要有一副對聯。
不能貼對聯的門,就要貼上一個大大的「福」字,有些地方「福」字還要倒著貼,取「福到」的諧音。
對聯還分大的、小的,四字的,七字的,十余個字的,形式大小不一,貼的地方也不一樣,窗戶上一般都要有窗花,農村的水缸上一般都還要有一個剪紙或圖畫的大鯉魚。
而在津市還流行在每一個門窗上都要貼一個剪紙做成的,叫做「吊貼兒」的東西,這在很多地方都很少見,卻很是漂亮。
還有更有意思的地方,甚至會在每一處進門,出門的地方,都要貼上一個「出門見喜」、「抬頭見喜」的chun聯,很是有趣。
「chun聯」在以前,大部分都是手寫,特別是在農村,很多地方每到chun節,村里都要組織村中寫的一手好字的老人為每家每戶寫chun聯。
只是在如今,更多的,機械化的的印刷取代了手寫,富麗的金粉取代了墨香。
「chun聯」李家都一直是手寫,不管是李解放還是李忠國甚至小輩的李雲正、李雲聰都寫得一手好字,這在電腦ri益發達,不寫字只打字的今天來講,特別是對于李雲正、李雲聰這樣的年輕人殊為不易。
如此董義宗師級的水平便沒有機會「顯擺顯擺」,因為今年的chun聯被身體逐漸好轉的李解放包辦了,但是董義的輕功倒是大有「用武之地」,連梯子都不用搬,直接輕輕一躍,一張「橫批」輕松搞定,有時甚至還「sao包」地在空中來個翻身,惹得幾個年輕人叫好羨慕不已,小弟李雲聰都差點準備年都不過,就拜師學藝了。
受到小輩們歡樂氣氛的影響,一眾長輩也很開心,忙忙碌碌的準備著年夜飯。
年夜飯,總要一家人親手做的才有意義。
……
夜晚,華燈初上,整個華夏大地鞭炮聲,歡樂聲不斷,董義打了一通電話拜年,又和夢迪「膩歪」了將近一個小時,在老媽董曉蘭的催促下不好意思的掛了電話,和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
此時,又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便是一家人輪著給老爺子李解放拜年,然後便是小輩給長輩拜年。
老爺子笑呵呵地接受著兒孫子女對自己的祝福,特別是董義一眾孫子輩,一人一個大紅包,紅包里錢並不很多,主要是沾著喜氣,圖個吉利。
幾個長輩也是逐個地給幾個小輩發紅包,董義和妹妹李雲雪第一次在李家過年,紅包更是比較厚,惹得其他幾兄妹不停地叫著「打土豪」。
拜年結束後,便是吃年夜飯,縱使李家如此的豪門大戶,也一樣的一家人圍著老爺子,喝酒打趣,幾個男人則又開始了拼酒,不過此次眾人都學聰明了,全都把董義撇在了一邊,無奈的董義只得自斟自飲,偶爾陪李解放喝點。
桌上飯菜總少不了「雞鴨魚肉」,即便是一桌山珍海味,也少不了這幾樣,尤其是魚,此時此刻,全華夏的飯桌上也許都有這麼一條誰也不能吃的魚,寓意「年年有余」。
還有一樣便是「餃子」,在南方還有「年糕」,就算了是吃遍了無數的珍饈美食,此時此刻都沒有一盤餃子,一塊年糕,來的美味,來的滿足,只因其中是滿滿的幸福,滿滿的家的味道。
吃年夜飯,喝酒,一家人聊起一年的苦累辛勞、酸甜苦辣,守歲,放煙花,當然也少不了國粹「麻將」,甚至如今還要加上看「chun節晚會」……這一切便組成了整個華夏,無數家庭的除夕之夜。
「拜年」chun節重要的習俗之一,在鄉下,這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出門,挨家挨戶地給族里的老人拜年,送上祝福。
從大年初一開始,李家也將要陸續迎來很多人的拜會,李家的小輩也要開始去各處給長輩、親友、世交拜年,而董義則也將第一次以李家嫡孫的形象出現。
……
而此時,董義一大清早則出現在了京城八達嶺的萬里長城上,冷冽的北風還在呼嘯,整個八達嶺也是一片枯黃。
漫步在古老的城牆上,董義感受到的,是這道雄城凝聚的華夏人的無數智慧,是華夏人為此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是整個華夏在其悠久的歷史上始終想要保持民族duli的決心,它是華夏文明的象征,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的象征。
董義一臉豪情地望著長城內外,感受著這道雄城數千年來的堅定︰華夏有偉大的歷史,也必將會有一個偉大的未來。
此時,整個華夏,chun回大地,萬象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