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覺得明華長公主會有一個盛大而華麗的及笄禮,京中高層的貴婦人們都早已準備了華麗的服裝和珠寶,期待著哪一日的登場。
然而整個五月一滴雨都沒有下,進到六月,京城以及周邊幾千里的州、縣盡皆大旱,偏偏南方這時候發洪水,旱的汗死,澇的澇死,多少人淹死,房屋被沖毀,多少人逃荒流離失所,朝廷上下一片焦頭爛額,獨孤晟直接御駕親自出外巡視,督查各地。
這種情況下,宮中用度也大為縮減,京城到處都在捐款賑災,皇家自然要以身作則,宮里縮減用度,發動後妃捐款,阿蘅的及笄禮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低調的舉辦了,只邀請了澤陽大長公主以及一些宗室的夫人來觀禮,三加用的簪子一根是顧曠小心翼翼地通過顧微送了一根來,一根是崔華辰送的,還有一根居然是獨孤晟遣人特意在外地送過來的。
七月二十二,日有食。
剛剛結束巡視回京的獨孤晟素服齋戒,貶膳廢樂,退避正殿,反躬自責,宣布大赦,並在全國頒布了罪己詔,宣布自己身為人主,布政不均,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因此天示之災以戒不治,為彌補自身罪過,將皈依于佛祖,素服齋戒,遣散後宮,以己之修行,換上天之垂憫百姓,平息災禍。
罪己詔頒布當日,京城普降甘霖,三個月的干旱終止,群臣百姓一片歡騰振奮。
獨孤晟因此請了高僧弘光法師替自己主持了受戒儀式,因身為帝王之身,仍有統治天下之天命在身,因此帶發修行,法號上弘下照。
遣散後宮之事算不上順利,便是受戒,朝中大臣都紛紛擾擾,反對的人不少,畢竟如今皇上依然無嗣,卻被獨孤晟一句話塞回去了︰「朕已許諾于上天,豈可失信?若朕違信後上天仍降禍于人間,諸君哪位可擔此責?」
一言既出,反對的臣子們盡皆緘口不言,笑話,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賢明的帝王在世,那天災也是免不了的,日食這些哪朝哪代不是裝模作樣反省一下,撤個宰相便罷了,如今皇上要較真,誰又敢跳出來正大光明的說災難和帝王無關,皇上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如今獨孤晟話都說絕了,他們哪個不怕死的再出來勸阻,將來再來個洪水日食旱災,皇帝必然將他拿出來祭上天,天下怨望所系,誰擔得起這個罪名?
而後,被召回京的秦王以一種心照不宣的姿態開始進入到了大臣們的視野中,溫文爾雅,好學謙虛,比起親手打下天下,勇武而鐵腕的開國帝王,這位秦王「孝友仁慈,出于至性」,深受文臣們的歡迎,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儲君人選了,萬一皇帝真的無子,這還有一條後路,當然若是過上一段時間皇帝回心轉意了,那也還來得及。而武將們跟從獨孤晟一道打下天下的,對獨孤晟俱都是忠心耿耿說一不二,自然是獨孤晟說什麼都好。
朝廷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暫時對任性而強勢的帝王妥協的微妙平衡狀態。
而後宮的妃嬪在接到旨意可自擇出路後一開始驚慌之極,不知所措,然而四妃之一良妃主動站了出來,自求歸家。獨孤晟欣然同意,厚厚賞賜了一份,並賜其婚姻自擇之權,榮耀歸家,回去沒多久,良妃便風光出嫁了,出嫁那日,皇帝又另外有了賞賜。這下後宮的妃嬪們紛紛上表辭宮,獨孤晟一律批準,一下子後宮走了七七八八,最不甘心的是貴妃譚可容,先去隆福太後那邊哭了一場,沒用後又去哀哀怨怨的求見獨孤晟,願意在宮里住著,為皇上守身,其言甚憫,連隆福太後听了都有些動容,對阿蘅道︰「倒是個有些良心的,不像那個良妃,哀家平日里看著是個溫順大度的,沒想到竟是第一個站出來辭宮的。」
阿蘅臉上真不知作何表情,良妃自進宮就一直低調,誰都不攀附,哪個派別都不沾,不爭寵不出風頭,直到有一次她與宮外私相傳遞被崔華儀拿到了證物,原來良妃在外早有私情,不得已才進了宮,卻一直藕斷絲連,外頭那男子聲稱將為她終身不婚。當時自己心如死灰,看到那信有些動容,最後將此事壓了下來,悄悄將那私信送還了良妃。然後兩邊一如既往從無交往,從未再提此事,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直到她死前,反復籌謀如何保住崔家,自己死後,在宮里的人手必然全數要被清洗,而最合適的托付人,居然是從前和自己從無交往的良妃,而她也確實沒有辜負她的托付,在她死後依然冒著被帝王猜忌的危險將信送到了御前。
想必她如今應當得償所願幸福美滿了吧,阿蘅滿心復雜難言的滋味,通過崔家送去了一份厚厚的結婚禮物。
譚可容一番義正辭嚴哀婉情重的話卻是明月照了溝渠,獨孤晟連見都沒有見她,只回了一句︰「朕已向上天許諾遣散六宮,你若是要守,便也出家為尼吧,朕可賜你法號。」
譚可容掙扎了數日,終于哀哀怨怨的出了宮回了譚家。
隨著妃嬪們的散去,宮里大量放出宮女,除了露華宮和慈懿宮,其他地方宮女極少,只留著內侍伺候。整個宮里一下子空曠起來。
隆福太後有些郁郁,好在秦王日日過來趨奉,倒也還好,阿蘅有次听到她悄悄和來診脈的御醫打听,是否獨孤晟身上當真有隱疾,想必只有這樣想,她心里才能接受這一切。
也的確是,誰會相信一名正當壯年的皇帝肯遣散六宮,不近,不食葷腥?什麼上天降禍都是假的吧,皇帝實際上已有一段時間未曾寵幸過妃子了,如今只怕是借機正大光明的遣散六宮,朝中有此猜測的臣子們不少,然後都新生領會的接受了皇帝的托詞。
阿蘅當日親耳听到獨孤晟與隆福太後說了打算,如今看著這些事情當真一一發生,心中之震動前所未有。他,當真做到如此地步?
這些日子她自覺心不淨,心法上幾無寸進,索性夜里悄悄出了宮,想去定北侯府見見大哥。哪怕什麼都不做,下下棋也好。
深院沉沉,螢火輕悄,阿蘅輕輕落入大哥的院子里,輕輕叩了叩大哥房門,卻听到里頭有茶壺打碎的聲音,她大吃一驚推門進去,赫然看到崔華辰倒在床前地上,旁邊翻倒著茶壺,他手上也被碎片擦出了血。
阿蘅連忙搶身上去扶著大哥道︰「哥哥怎麼了?為什麼不叫下人進來?」
崔華辰身上僅著中衣,臉上有些蒼白,大概被妹妹看到自己狼狽不堪的一面,臉上有些不自然,待被扶起來坐穩後才低聲說道︰「我讓鐵辛出去替我辦個要緊的事了,其他人已去睡下了,我忽然想喝茶,所以……」
阿蘅一邊替他用手帕按住了傷口,一邊在崔華辰的指點下找到了藥箱,替他包扎好,一邊卻又眼圈紅了,崔華辰只得強打精神道︰「今晚怎麼忽然出來,有什麼事情麼?」
阿蘅看到哥哥又恢復了從前那高高在上的威嚴神色,之前流露的那一線荏弱無奈已被完美的掩蓋,心中卻酸澀不已,低聲道︰「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最近武藝研習上有些不通的地方,想問問大哥。」
崔華辰便道︰「那你說來听听,哪里不順。」
阿蘅看他臉上掩飾不住的一股疲倦,心中一酸道︰「夜已深,我忘了大哥身體不好了,還是先歇息吧,改天再和大哥請教。」
崔華辰正色搖頭道︰「習武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豈可輕忽,你且說來。」
阿蘅只得細細說了一下,崔華辰一邊拿著她的手腕,將內力注于其中,隨著她經脈走了一圈,察覺到凝滯之處,才細細替她分析了一番,又揀了幾個著重要訓練的項目給她布置了,才停了下來。
阿蘅看他面有倦色,心中暗悔,一邊扶了他上床道︰「大哥先歇息,我改日再來看你。」
崔華辰淡淡道︰「嗯,不過,算算日子也快近了。」
阿蘅呆了呆,崔華辰道︰「南滇那邊有消息傳來,二皇子段雍篡位就在這段日子了,這些日子大寰動蕩得很,段雍身邊有我們埋的樁子,听說他登基後便會大舉進攻大寰,他手下有不少良將,又是備戰了多年,大寰接連災荒,軍糧必定不同,若是南滇速度夠快,獨孤晟會有很大的麻煩,必然會御駕親征,到那時候,我也該走了。」
阿蘅垂下睫毛,手微微發抖,崔華辰安慰地拍拍她的手︰「這是早計劃好的,你也別做此兒女之態,以後有機會還會來看你們的,你和顧家小二好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