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江山 178章︰科考風雲

作者 ︰ 一景之月

此時,紫禁城外廷的武英殿內,大明帝國的太子朱瞻基端坐在寶座上,面色冷峻,凝听自己的心月復重臣說這一件極為重要的大事。

朱瞻基為人性子溫和,也能信任下屬,很多國事他都願意交給屬下去完成,自己再給點批閱意見,這樣的不斷他這個太子不會事事躬親,而下屬也能他的信任,而賣力的為國事操勞,所以,從四月到南京,一切政務都在他的處理下,一切有條不紊,彰顯章法。

但今日的這件大事,是關乎國運,那些文武百官可幫不得忙,所以他要親自過問。

南京各地的文武百官,勛卿國戚蹕集,待太監呼喊後,百官行禮站定。

太子監國可以東宮官屬為處理全國政務之官員,采用太子系統的恭公文格式向全國發,南京作為陪都,官職比北京的官員也多了些,朱瞻基今年雖二十八歲,但自小就受到永樂皇帝喜愛,對其悉心教導,心智,威嚴,早已不只是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相反早慧的他,早已具備了一個帝王應有的威嚴,心智,此時他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略顯稚女敕的臉頰上,透著一股剛毅,眼里透著自信,讓人不敢小視。

文武百官沒人因為太子年輕生出小視之心,相反,他們神色更加謹慎,禮儀更加周到,沒人因為這位太子的年輕,而有一絲的怠慢,文武兩班群臣,按照官職大小,整齊站立,躬身行禮。

朱瞻基居高臨下的掃視了一眼腳下站立的百來個大大小小的官職,心頭涌出一股自豪之感來,重重的吐了口氣,對著身旁的太監道︰「開始吧!「

你太監上前一步,將手中佛塵揚起,高聲道︰「議事開始!「

尖銳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里久久回蕩,原本寂靜無聲的大殿,因為這太監一句話,微微有了幾分生氣,不少人竊竊私語起來。

今日朱瞻基議論的一件大事,是為了今年的科考案。

大明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所謂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考生能否高中,取決于八股文的優劣。

科舉自洪武三年實施以來,經過不斷改進,到洪武十八年明tai祖定下考官人數,主考二人,同考官八人。其他又有會試提調官、收掌試卷官、彌封官、眷錄官等等,體制十分完備,可以說在這種完美的制度下,大明的科舉相對于唐代科舉要公正得多。

但世間哪有絕對的公正,科舉聯考,說來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是平等取士,其實不然,別說按省分配錄取比例,便是試提調官、收掌試卷官、彌封官、眷錄官等等就有不少漏洞,這一次的科舉案就因為南北不均引起來的。

說起來,這種案子不是第一次,洪武三十年就發生過震驚天下的「南北案「。

洪武十三年三月初五,京城南京舉行了明朝開國以來的第九次科舉考試。考試之後,在貢院街放榜。熙熙攘攘的舉子都在看榜,落選舉子中忽然有人高聲質疑︰「錄取的貢生全為南方人,北方人上榜的一個也沒有。」

大家仔細一看,果然如此。

落榜中有人便想到了主考官,便在人群里大聲叫到︰「正副主考都是南方人,是南方人壓制北方人!」

這一喊,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群情激憤的士子到禮部衙門討個說法,禮部初始不以為意,但很快,南京的街頭巷尾貼滿了匿名的傳單,指責主考官員只選拔南方人,其中必有隱情。人人不滿,在禮部門前鬧事,事件越演越烈,禮部官員不敢隱瞞,向皇帝上了奏本,陳述此事。

朱元璋知道這樣的考試結果,心中大怒震怒,同時也懷疑三名南方籍的主考官有徇私舞弊的可能。

^^^^^^^^^^^^^^^^^^^^^^^^^^^^^^^^^^^^

但經過思考後在奏折上批道︰「南人盡佔黃榜,舉子群情激動,著禮部官員將試卷再閱來報。」這批示所暗示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也得錄取一些北方考生。以平息北方舉子的不滿,爭取他們的擁護,以利于明王朝的鞏固。

朱元璋把主考官劉三吾召進宮中問話。這位年已八十五歲翰林學士是個正直但脾氣倔強的人。他回答朱元璋說︰「會試榜發,北方舉子大嘩,臣已盡知。然臣在閱卷之時只以文章優劣定名次,並不知所錄取到底是準,哪里人氏……」他把閱卷的認真和公正過程說了一遍,並告知朱元璋說,受元朝統治之影響,北方舉子文學根基遠不如南方。

對于這個說法,朱元璋也十分的同意,無奈,天下士子鬧騰不已,為了盡快安撫北方士子,朱元璋有心想讓劉三吾拔幾名北方士子,以鼓勵北人之心!「

誰知劉三吾是個硬骨頭,對朱元璋說︰「臣為國取才,只能以試卷文字優劣為標準,不以南人、北人為依據。」

朱元璋有些不悅,但也不好發作,正好繼續勸說︰「依朕之見,不妨在北人中擇優選上幾名,以安定人心,平息眾怒、」

劉三吾抱住「死理」不放,說道︰「會試榜次已定,當選人名副其實,不能更換了。」

這一下,朱元璋頓時火了,說道︰「先生執意不換,朕以為其中必有私弊。」劉三吾不服,賭氣請另委大員重新審閱試卷。朱元璋大怒,立即撤了劉三吾的職,另委翰林院張信主持復閱全部試卷。

按說事情到了這一份上了,這些老學究也應該听出了點聖意,可這幫老學究不但沒听出聖意,反而一意孤行。

張信領旨復卷之後,朱元璋親臨奉天殿,召集文武百官及被罷黜的劉三吾等一起來听取復卷的結果。

由于這一次的結果關乎南北士子的穩定,所以朱元璋格外的重視,怕張信等人不明白自己的苦心,率先宣布說︰「本科會試盡取南人……但應試舉子只能以文章定優劣,這又是朕取士的標準……務要求得公道,以服天下」。

到了這會兒誰都听出了皇帝的意思,可偏偏奉旨復查的張信不懂聖意,先把幾份經過評點的北方舉子的試卷呈給朱元璋時奏道︰「遵照萬歲旨意,已仔細復審,特別留意北方舉子的試卷,這幾份試卷文章通順,韜略可行,實為北方舉子中之佼佼者,不能不算是國家的人才了,若論才華臣等以為均可入選。」說畢,又呈上一疊南方入選舉子的試卷呈上,補充說道︰「臣將方才幾份試卷與前榜中試試卷相對照,才發現南北考生成績相差實很懸殊。前榜最末一名其才學文章也遠遠高出北方學子中的佼佼者,萬歲方才言道,開科取士當以文章定優劣,臣等深體萬歲之意,中選人員實應皆依前榜,北方舉子不得不落榜了。」

這個結果,不但朱元璋沒有料到,就是文武百官也沒想到經張信復閱後的結果也是這樣,朱元璋沒想到竟敢不理會自己的意圖,還敢在文武百官面前替被罷黜的大臣說話,氣得半天沒有說出話來。緩了一會他冷笑著說︰「張愛卿真會演戲!就在你復閱試卷時,朕已得到密報,劉三吾跟你串通一氣蒙哄孤家。」

對于朱元璋的責問,張信辯解說︰「自奉旨審卷以來,臣及所有閱卷官均未與外有任何接觸,且貢院內外防護森嚴,家丁密議當找隱蔽地方,何以光天化日之下在臣的家門前密議呢?」滿朝文武及眾閱卷官對張信處事的周密和辯解有力均甚佩服。

朱元璋惱羞成怒,拍案怒吼道︰「翰林院官官相護,不以公正為懷,反而互相包庇。著刑部將張信、劉三吾等緝拿下獄嚴加追問。張信復閱結果無效,待朕親自批閱以定取舍,退朝!」

劉三吾、張信等人不了解聖意,刑部可是將皇帝的話兒听得明明白白,心里如何不清楚,既然士子的試卷沒錯,那麼一定是主考官有錯了,為此刑部連夜嚴審劉三吾、張信等人。

^^^^^^^^^^^^^^^^^^月中了,求啊,訂閱求啊,諸位請給力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 | 逍遙江山全文閱讀 | 逍遙江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