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之死 第六章 血淚之仇

作者 ︰ 勞奴

張皮綆夜間鬼嚎,搞得整個童子軍中集體意癥,在捻軍大營中引起了一番波動。第二天早晨,王二坎與張皮綆一班童子軍聚集在一起,議論起昨夜發生的事,有的說他們夢見了張大盟主了,張大盟主招集雉河集保衛戰犧牲的各路捻軍將士,決定幫助張宗禹所率的十萬大軍與僧格林沁決戰,那嚎天的叫聲,就是與僧軍廝殺的叫聲。王二坎說,他使用了長矛、大刀、齊頭鏟,將僧軍先扎倒,再剁胳膊剁腿,然後用齊頭鏟斷頭,並在黃河岸邊樹下標桿,將那僧軍的人頭一個個的都掛在上面,這黃河夾河套變成了僧軍的鬼門關。

「皮綆,你做了啥夢,你是第一個叫起來的,講給我們听听。」

張皮綆低下頭,不聲不響,卻不象大伙那般興奮。

「怎麼啦?你做的夢與俺大伙兒的夢做的不一樣嗎?」

張皮綆沉沉地呼了一口氣,眼淚卻流了下來。

「怎麼啦?皮綆?你怎麼哭啦?」

「我、、、、,我夢見我娘了。」

听張皮綆說到這個事情,王二坎一時不好再問,他知道皮綆現在正在傷心,便勸道︰「皮綆,也別再傷心了,事情都過去那麼些年了,該忘的就忘去吧,活下來了,咱就好好地向前走。」

皮綆擦了一下眼,說︰「我不是傷心,我是大仇未報不甘心呀。」

「是的,是的,這個仇總得報。現在梁王已在這里布下了開羅地網,僧格林沁老兒我看他是跑不了啦。」

張皮綆說︰「我在夢里夢見我娘。她見了我,說。你還好嗎?我說,娘,我很好。我娘又問我,你受過傷嗎?我說沒有。我娘不信,你參加那麼多的戰斗,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怎麼沒受傷呢?我說真的沒有。我娘還是不信,就拉開我的衣服,要查看我倒底受過傷沒有。我不讓他看。就跑了。我娘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說,孩兒你可不能受傷,更不能死,你若是死了,或者受了傷,你爹娘還有你哥的大仇就沒有人報了。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從夢中嚎叫著醒來。」

王二坎繼續勸皮綆︰「有梁王的深智多謀,你家的血海深仇一定能報,我猜測也不會太遠了。這一仗就差不多了。」

「唉,」張皮綆嘆了一口氣,「當初大漢盟主能听梁王叔一句勸,也不會有今天這個樣子了。僧格林沁也許活不到今天。」

听到皮綆說大漢盟主不听梁王的勸,王二坎有點不明白︰「大漢盟主不是一向都決策英明嗎?梁王勸他做什麼了呢?」

張皮綆說︰「有些軍中機密之事你有所不知,現在事情過去了。我說出來也不要緊了,反正大漢盟主也就義了。」

「那你說說。我還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張皮綆「唉」了一聲。

張皮綆說︰「二坎,你不知道。我就是梁王張宗禹的族佷。對于盟主張樂行,我得叫他爺爺。你知道不?盟主為什麼要起事嗎?」

王二坎說︰「不知道,他起義的時候我還穿著**呢。」

「張大盟主在沒有起義之前他並不是位窮人,他有上千晌地啊。」

王二坎感到有些吃驚︰「咱們捻軍不都是繳不起皇糧和苛捐雜稅的貧苦農民嗎?怎麼首領倒是位地主呢?」

張皮綆說︰「我們的家鄉在雉河集北十二里的張老家,之所以叫張老家,因為這里十里八鄉的人都姓張。張盟主張樂行是張老家最大的地主,他家里佃戶也都是我們張姓的族親。我爹娘就是他們的佃戶,雖然我家也有二畝多地,但種的不夠吃的,還要繳皇糧國稅,所以,我家就種一些張盟主家的地。」

「那他張盟主都有那麼多的地,吃不完用不盡的,干啥子還要拉隊伍造反當捻軍頭目呢?」

「說的也是。我也想不明白,可多年以後,特別是我父兄跟著張盟主戰死,我娘被僧格林沁冤殺,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張大盟主不是為財富而活著,而是為大義而活著。」

在那一廣闊的淮北平原上,有一個鎮子叫張老家。它位于渦河北岸偏西十二里的地方。這里都是豐厚的沙質土地,養育著純樸善良的一方百姓。可是,到了晚清年代,不知怎地天變了,人變了,社會也變了。天變得十年九災,糧食減產,不是風條雨順,而是不澇則旱。人變得生不如死,吃糠咽菜,面黃肌瘦,不得不出去逃荒要飯。社會變了,苛捐雜稅接重而來,官逼匪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就在這時候,出來一位好漢,他就是後來的捻軍領袖張樂行。張樂行家有良田千畝,他是能過上好日子的,可他卻看不慣官府欺人,苛捐雜稅太重,雖說他樂善好施,靠家里的那些底子也是杯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他就結交好友,行俠仗義,為窮人謀利。張樂行因家庭富裕,有良田千畝,但要與眾多的朋友結交,沒有錢還是不行的。那些年月,淮北平原連年遭災,百姓無法生存,四處逃荒。為了幫朋友們弄點錢花,過上飽月復的日子,張樂行便拉隊伍販私鹽。由于鹽在清朝政府的嚴管之下,犯私鹽就要坐牢。但張樂行並不怕那些**的官府,輕者睜只眼閉只眼,重者則刀兵相見,官府的捕快也拿他沒有辦法。

在渦陽縣沒有建縣之前,雉河集是蒙亳兩州縣管轄之地。說是兩管,其實是鞭長莫及,兩州縣都管不好,或者說是放任不管,于是,這個集上就成了英雄展現能力的地方。因為雉河集是渦河、雉河的、南楚河的交匯處,水上運輸都在這里中轉裝卸貨物,商賈雲集。街上商店林立,戲園、飯莊、賭場、妓院、澡堂什麼都有。有了錢。張樂行也愛賭兩把,並在這里開設了他的專設的樂園。賺錢聚財。

可就在這時候,官府來剿,清理張樂行的賭場,言語之間少不了動手,動刀,結果犯了命案,加之張樂行又犯私鹽,又為救好友圍城劫監獄,清府便通輯要捉拿他。可是。清政府也是個弱國政府,哪里還有力量斗這一地之強龍呢。這時,由于淮北地區久雨成災,以致餓殍遍野,甚至出現以死人肉充饑等慘不忍睹的景象。然而,當地的官吏不但不采取搶險賑災、休養生息等措施,反而勾結豪紳、地主,強迫農民照舊完糧納稅,並通過放高利貸、兼並土地等手段。敲骨吸髓地盤剝農民。苛捐雜稅多達數十種,連耕畜、農具、樹木、房屋、家禽,以至婚喪嫁娶等都要納稅。官府橫征暴斂,凶狠異常。「差役橫行,殘酷的壓迫與剝削,迫使皖北廣大勞動人民進一步地起而反抗。許多城鎮的農民和失業的手工業者、船夫、碼頭工人以及被裁撤的兵勇。紛紛結捻而起,開展「打糧」、「吃大戶」、抗糧抗差和殺富濟貧的斗爭。由于皖北的亳州、雉河集屬于「三不管」的地方。統治力量比較薄弱,這就為捻黨的活動提供了客觀有利條件。此外。皖北一帶也有不少人結捻進行販鹽活動,組織了不少保運私鹽的武裝集團,和鹽巡作斗爭。這些集團經常往返于皖北各地,甚至遠及河南、山東、江蘇三省,與那里的人民發生聯系,對當地的捻黨起義起了推動作用。于是,他們就在1855年秋,豫皖邊的捻軍首領齊集亳州的雉河集,舉行了著名的「雉河集會盟」。會上,公推張樂行為盟主,並決定建立五旗軍制,推舉了各色旗的總首領。會後,張樂行發布告示,痛斥清政府地方官吏「視民如仇」,殘酷搜刮民脂民膏,闡明起義的目的是為了「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起義的大旗樹起來了,張氏家族的佃戶也好,親朋也好,數千人的族親都加入了張樂行的旗下。大旗挑起來了,就要干一番大事業了,可是,身邊卻少了一位搞文秘的師爺,正愁著找不到人,有人就向他推薦,為什麼不讓你的佷兒張宗禹相助呢?張樂行這才恍然大悟。

張宗禹是張樂行的族佷,家有良田百畝,自幼苦讀詩書,一心想取得功名,光宗耀族。可是,由于官府**,屢考不中,這時正在家中苦讀,決心屢敗屢戰。

這天,張樂行來到張宗禹家。張宗禹不敢怠慢,急忙放下書本,給張樂行請安。張樂行道︰「都是自家親戚,不必多禮,我們的捻軍成立了,要救我百姓,除奸誅暴,想請你這位秀才出山,你看如何?」張宗禹說︰「叔為大漢盟主,為百姓除暴安良,佷兒實在欽佩,只是宗禹乃一文弱書生,難擔大任,望叔收回成命。」張樂行听宗禹這樣表態,也不感到意外,必竟宗禹是一介書生。張樂行便說︰「叔我知道你是想中舉進士,光宗耀族,可是清朝已不是原先的大清,**無能,卻對百姓百般苛刻,如此昏君,還能長久?望佷兒三思,過兩天我再听你的回話。」說罷,張樂行就走了。過了兩天,又來勸說,張宗禹只是笑而不答,張樂行也笑了,說,明兒吧,明天我再來請你。

第二天,張樂行又來了。這次來,張樂行不是笑容滿面,求賢若渴,而是以長輩的身份對張宗禹說︰「想好了沒有?擺在你面前的路只有兩條,一條是跟著我去殺敵,為百姓造福,將來平定天下,共享太平。另一條路就是死路一條,不從我就殺你全家!」

迫于無奈,張宗禹跟隨張樂行加入了起義隊伍的行列。

雖說張宗禹在參加捻軍時是被迫的,可到了捻軍隊伍中,他漸漸認識到了原先的想法糊涂,便立志要跟著盟主大干一番事業,拯救天下苦難百姓。經過數年南征北戰,張宗禹成長為一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起義軍將領。張宗禹遠遠要勝過張樂行許多。只是,張宗禹的計謀很難讓張樂行接受。張樂行,那目光很農民。他的同盟者江台靈、孫葵心、劉烈王、吳雲生等,除了龔德樹瞎子之外。都是只顧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利益之輩。張宗禹主張與太平天國聯合作戰,張樂行的核心層卻不願意接受他的建議。太平天國北伐。張宗禹建議會同北上,但他的主張提上去,總是久議不決。後來,張宗禹又分別做各捻軍頭目的工作,雖然他們口頭上答應了,卻不願意親自帶隊出征。龔德樹與張宗禹再次商請于張樂行,張樂行才答應撥五萬人馬,由任柱率領,隨太平天國林鳳祥北上。但不久林軍戰敗。僅部將賴文光一支部隊尚存。由于賴文光是楊秀清派系的,這時候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內訌中被殺,他也不敢回天京,遂與任柱在山東活動,這就是史稱的東捻。在僧格林沁攻打張樂行時,張宗禹為張樂行獻上一計︰不要與僧格林沁決戰,可將隊伍拉到雉河集周圍,兵分四路退守,待僧格林沁進了雉河集。會認為攻克了捻軍的老巢,必然會慶功祝賀,這時候再進行反攻,必然將僧軍一網打盡。張樂行以及他的各大捻旗主都不接受這個計策。反認為張宗禹年輕氣盛。就這樣,捻軍大敗,導致復滅。最後。還是張宗禹重招舊部,編組黨羽。淘汰老弱,換步為騎。才使捻軍又重振雄風。

王二坎說︰「那時張大盟主要听梁王的就好了,咱捻軍的勢力就會更大。」

張皮綆說︰「咋不是呢,最少可以保留咱的實力,不會讓那麼多捻軍兄弟白白送死,也包括我的父兄。」

「你的父兄?他們也不在了?」

「唉,」張皮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們要都還活著,我還會出來報仇嗎?」

「那你原先沒有準備參加捻軍?」

「不是我不想參加捻軍,是我年齡太小。盟主起事的時候,我父親和我哥哥都參加了捻軍隊伍。他們跟著盟主轉戰南北,立下不少戰功。那時我還小,家里只有我娘一人。我父親明白,參加了捻軍,上了戰場,很難說能活著回來,張家總得有個留後之人。于是,就將我留下,囑咐我娘將我養大成人,在家種地養家,等待他們凱旋而歸。所以,給我起個名字叫皮綆,意思如套牛的皮綆那樣堅,經得起風風雨雨。哪知在雉河集保衛戰中,我哥哥與僧軍騎兵廝殺,慘死在僧軍馬下,我爹爹為掩護盟主突圍,在南淝河被亂箭射死。血海深仇未報,僧格林沁又血洗張老家,將捻軍家屬斬盡殺絕。僧格林沁駐扎在渦陽縣城(雉河集),以此為營盤,繼續對捻軍的余黨進行清剿。為了斬草除根,僧兵對沿渦無辜的百姓開展了血惺的屠殺。一時間,渦河兩岸,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原先曾國藩在鎮壓太平軍時有個外號叫曾剃頭的外號,僧格林沁在鎮壓捻軍時也同樣有個僧剃頭的綽號。」

說著,張皮綆眼角里流下了淚水。

那是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如果沒有這戰亂的日月,那可是一個好日子。藍藍的天空中飄浮著一團一團的白雲,渦河水清清,岸邊蘆葦下開著蘆花,地里的莊稼一片金黃。秋風涼涼的,吹得人們十分狹意。

可就是在這樣的好天里,空氣中卻裹協著陰陰的殺氣。

這時候,張皮綆已十五歲了,他就是在這一天給戰死的父親和哥哥上完了墳,躲過了僧軍的清剿,與娘一道走上了逃飯之路的。

遠遠地,他們看見前方有一座廟宇,皮綆知道,這是天靜宮,也稱作老子廟。這是漢代皇上為紀念老子誕辰而建造的。

皮綆與娘來到老子廟,老子廟內落滿樹葉,風一吹,形成一個旋風,直把那樹葉草霄卷入高空。

看到這旋轉的風卷著草宵,好象是一冤鬼來襲。

皮綆娘對著那旋風下拜︰「是我夫和我兒來了嗎?你們在那里與張大盟主過得可好,我和皮綆給你們送的紙錢你們都收到了嗎?」

那旋風呼嘯著在皮綆娘的頭上掠過,草渣子落了她一頭,然後就遠去消失了。皮綆知道,娘的瘋病又犯了。自打父兄戰死後,娘就以淚洗面,多少次尋死上吊。要追他們而去,可看到皮綆還小。又不忍心丟下這個孤兒。皮綆幫娘整理了一下頭發,安慰娘說︰「這不是爹爹和我哥哥。咱們不才為他們上過墳嗎,你剛才在墳前不也跟他們說過話了嗎?他們在那里靜靜地睡下了,娘你就別擔心了。剛剛這刮起的旋風,不過是一群被僧剃頭冤殺的野鬼而已。」說罷,他挽著娘躲進了老子廟,暫閉一下風寒。

戰亂兵禍,連老子廟也未能幸免,有一次清兵追殺捻軍,捻軍將士躲進老子廟與其清軍對峙。清軍點火焚廟,幸虧捻軍援軍趕到,清兵撒退,捻軍撲滅了大火,才保住了老子廟沒能燒完。老子廟曾佔地數千畝,食業數千人,如今卻空空蕩蕩,房倒屋塌,除了那座正殿外。剩下的全是殘垣斷壁。幾位老道也不知去向。正殿之內,老子這位大聖人依然被人們當作太上老君在那里供奉著。皮綆娘竟直走進老子廟的正殿,進去給老子磕了個頭︰

「太上老君在上,民婦給你磕頭了。如今天下大亂。清妖禍害百姓,我夫我子為民除害,反被清妖奪去性命。如今一家人只剩下我們娘兒倆。望太上老君對我母子多加保佑,待我躲過僧格林沁的追殺。我一定為你年年晉香,歲歲朝拜。讓老子廟香火更旺。」

大殿內一片寂靜,殿梁上布滿了灰塵,牆角里結滿了蜘蛛網,只有那老子的石象,依然大智若愚地固定在那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天上天下,唯道為尊。」此時,院牆外驚飛幾只麻雀,嘰嘰喳喳地擄過了大殿的上空,也打破了廟宇的寧靜。

休息了一會兒,他們覺得在這里雖然能閉風擋雨,但這必竟是一個大目標,容易引清軍和團練前來巡查,若是被清軍捉到,必是凶多吉少。如今僧王爺破了雉河集,又在雉河集設立了渦陽縣,為了鞏固其勝利,防止捻軍再起,他們對沿渦一帶的百姓進行地毯式地排查,寧願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反屬。

皮綆和母親一塊兒朝東走,他听說張宗禹正在宿州一帶活動,就決定投奔張宗禹避難。

皮綆娘雖說才五十一歲,可喪夫失子的痛苦巳使她老了十歲,頭發白了近半,滿臉布滿了皺紋,看上去卻象個上了年歲的老婆婆了。

村莊一個一個地被清軍殺光燒光,留下的是殘垣斷壁。剩下的被圍起來的寨子,那里只有少數沒有參加捻軍的百姓,里面還駐扎著團練,他們是清軍的準軍隊,是剿殺捻軍的幫凶。那寨子外挖著深深的壕溝,里面灌滿水,四面的村口設有吊橋,或設有團練把手,想進村子里討口水喝都難上加難啊。

可在那荒效野外,成片的良田大卻沒人耕種,就是種上的一些田地,也因為沒人管理,莊稼長得可憐巴巴,玉米桿細細的,結出的棒子巳經枯黃,卻找不到一半的籽粒。紅芋秧兒蓋不嚴地,扒開地下,露出的紅芋也只有雞蛋大小。

皮綆娘是小腳,走一會兒就走累了,也餓了。

皮綆說︰「娘,你累了吧。」

皮綆娘抹了一下額上的汗珠兒,說︰「娘不累,綆兒,你累嗎?」

皮綆知道娘是在鼓勵自己,他看到娘的步子越來越重,就說︰「娘,你不累,我可累了,咱弄點吃的吧,吃飽了肚子,也歇好了腳,咱再趕路也不晚。」

皮綆娘笑了,她知道皮綆在心痛娘呢。皮綆娘打了個眼罩,看了看天,天上藍藍的,太陽巳偏西了,往常這個時候,他們也早吃過午飯了。就說︰「好,咱就弄點吃的。你去拾點干柴來,我去打點青,咱就在這兒燒點吃的吧。」

皮綆說︰「好。娘,我剛才發現咱走過的那塊紅芋長得不錯,我去挖幾個紅芋烤著吃,順便再拾點干柴來。娘你就歇著吧。」

皮綆一溜小跑,去挖紅芋去了。

皮綆娘從懷里掏出火石,又取出火紙,攬一堆枯葉,用火石擊出火花,點著火紙,又點燃枯葉,一縷藍煙便升了天空。

遠遠地,听到一陣馬蹄響。

那是一行六人的馬隊。

為首的就是僧格林沁王爺,身後緊跟著的是則他的部將陳國瑞。只見那王爺,身高五尺。五十上下年紀,渾身上下長滿橫肉。粗壯有力,兩眼如鷹。傲視著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他身後的那個陳國瑞呢?精瘦強干,身手輕捷,一看就不是等閑之輩。

這天中午,幾位副將與王爺共宴,酒酣,王爺抽出腰刀便當眾舞了起來。這刀,可不是一般的器物,而是御賜寶刀,名為「納庫尼素光」刀。它是名師打造上貢給乾隆皇帝的貢品,砍石如灰,削鐵如泥。咸豐三年八月,太平天國北伐軍大敗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由臨銘關入正定地區。九月,咸豐帝黜納爾經額,授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並在乾清宮親自頒發關防。將這御用貢品「納庫尼素光」刀親授予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受命後立即率清軍急速進入天津南王慶坨與北伐的太平軍展開激戰,北伐軍損失慘重,撤退到連鎮一帶。咸豐帝又賜僧格林沁「湍多羅巴圖魯」稱號。咸豐四年八月,命僧格林沁管理奉宸苑事務。同年。僧格林沁在直隸鎮連用計大敗北伐軍,首領林風祥兵敗被俘,一萬余人全軍覆沒。咸豐五年正月。皇帝著加恩封僧格林沁為「博多勒噶台親王」,並親加慰問。賞朝珠一盤、四團龍補褂一件。

這時候,只見僧格林沁揮刀上前。寒光直閃,忽而向前猛刺,忽而向後斜砍,忽而大劈而來,忽而游刃而去,只舞得眾將官眼花繚亂,拍手叫好。

歇息下來,侍從給他遞上汗巾為他擦汗。僧王爺卻說︰「平日打仗,都是眾將官前赴後繼,我只有在後督陣的份兒,這刀可是有些日子沒試過血了。真到了戰場上,騎在馬上,躍馬揮刀,一刀一個人頭落地,那才叫痛快!」

話未落音,部將陳國瑞拱手道︰「王爺,末將早就听說王爺有殺人不見血的絕技,今日何不給奴才們作一示教?」

僧王爺笑了︰「哈哈,我那有那麼高的武藝?你莫不是听誰傳錯了?只是這刀好罷了。」

「王爺武藝高強,世人皆知,王爺也就不必自謙了。吾等學會了這一招,也好戰場上多殺捻賊,報效我大清皇上!」

「哈哈哈……國瑞說得有理,那我就給你們獻獻丑?可哪里有人可試呢?」

陳國瑞說︰「王爺,這個不難,酒後咱們溜馬,我順便去捉幾個捻賊的反屬,既滅了賊根,又為王爺一解心頭之快!」

就這樣,僧王爺和他的幾個部將一一跨上戰馬,踏過渦河上的浮橋,來到渦河北岸,前來尋人試刀。可是,渦河兩岸早巳被僧軍象梳頭發蔑蔑子一樣蔑了好幾遍了,村村被他們血洗,活著的早巳逃散,哪里還能找到人呢?正犯著愁,陳國瑞看到了一縷冉冉升起的藍煙︰

「王爺,那里有人!」

皮綆娘正生著火,沒注意遠處的馬隊,待她听到馬蹄聲,看到那浮土狼煙,知道大事不好,但她還是本能地跑了起來。可她那雙小腳怎能跑得動?很快,她就被僧格林沁圍了起來。

「臭婆娘,見了王爺怎麼不跪?怎這般無禮?」陳國瑞喝問道。

「軍爺,俺是農家婦女,哪見過世面,誰知道你們是王爺?」

「看看,這娘們肯定是捻賊的家屬,說話如此難听,對我大清毫無敬重之處,我問你,你男人呢,你兒子呢?他們都在干什麼?」

「我沒有男人,也沒有兒子。」

「哼哼,狡辯,誰會信你的?」

「你信不信隨你們的便,反正就我一人。」

「那你身為婦道人家,跑到這荒郊野外干什麼來了?」

「莊子被你們燒了,家沒有了,出來要飯來了。」

「莊子被我們燒了?哪個莊的?好人家的莊子我們會燒嗎?說,哪個莊的?」

「張大莊的,咋啦?」

「張大莊?那不是捻首張宗禹的老窩嗎?還敢在王爺面前 嘴,告訴你,張大莊、張老家、沿渦造反的全部該殺,你還不服?」

「你殺我一個孤老婆子,算啥能耐?有本事去殺張宗禹去呀?」

說罷,陳國瑞一伙跳下馬來,將皮綆娘架起來,又猛跺一腳,強迫皮綆娘跪下。

此時,僧王爺策馬來到皮綆娘面前,問陳國瑞︰「這說是你找的捻賊的反屬嗎?」

陳國瑞得意地向王爺稟報︰「王爺,這個娘們是張大莊的,張宗禹的老家,你說他那個莊上還有誰不是捻賊?」

僧王爺看了看皮綆娘,說︰「也就一把老骨頭了,好吧,讓我試試。」

說著,他抽出他那腰刀對諸將們說︰「看準了,刀要揚起,速度要快,用力要猛,一刀下去,要在空中繞個弧圈,對準脖子,不要砍在衣服上……」

「你你……你們要干會麼?」皮綆娘嚇得渾身發抖。

她的話還未落音,只見僧王爺手起刀落,半空中弧光一閃,皮綆娘的頭顱從空中「 」地一聲落在地上,而她的身子卻絲紋不動,也不見血,諸將看得目瞪口呆。

只一會兒,卻見一個血注從皮綆娘的脛部噴發而出,如一紅色噴泉,染紅了半個天空。

「好!」「好!」「王爺好刀法!」

陳國瑞和諸將夸著僧王爺,又贊揚著那把御賜的鋼刀,在一陣狂笑中翻身上馬,一會功夫便消失中一片狼煙中。

皮綆挖了幾個紅芋,撿了一抱干柴,興沖沖地趕回來,卻不見了娘的蹤影。他喊了一聲娘,卻不見有人應。走過一片玉米地,他看到身首各異的娘︰

「娘……」皮綆頭一暈,便昏了過去。(未完待續……)

ps︰僧格林沁曾經是位愛國戰將,但在鎮壓捻軍起義中又犯下滔天罪行,殺人無數,也有「僧剃頭」的惡名。《僧格林沁之死》第六章有細節描述。u./ny3uqf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僧格林沁之死最新章節 | 僧格林沁之死全文閱讀 | 僧格林沁之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