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裸婚 第1章 如果你迫不得已要裸婚,先要考慮如下問題(1)

作者 ︰ 子航

在一些人看來,「luo婚」是追求個性自由的80後玩的又一個新概念,可實際上,許多年輕人luo婚都是迫于經濟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你也因此生出luo婚意願,一定要謹慎思考——luo婚,可不僅僅只是花9元錢「買」兩個結婚證那麼簡單。

01luo婚,說到底luo的就是錢

一個朋友正在籌備婚禮,每天忙得團團轉。

一天,我們得以安安靜靜地坐在一起說兩句話。我預祝他新婚幸福,他卻長嘆了口氣︰「幸福什麼呀,為了這個婚禮,我花錢花得肝疼!」

「那就省著點花唄!」

「從哪兒省啊?新房裝修、珠寶鑽戒、拍婚紗照、租婚紗禮服、請婚慶公司、預訂酒店婚宴、買喜煙喜酒喜糖等等,你說說,哪一樣能省?」

以他的婚禮預期來看,哪一項都省不了,而且還得把錢大把大把地往外掏。距離他的結婚日期還有半個月時間,可這籌備費用就已經10萬元開外。不過,看著他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兒,我一點都沒表示同情。誰不想在結婚時有房有車又有錢,風風光光地隆重地舉辦這場說不定只是唯一一次的人生大事?可問題是,得有錢花不是?能在結婚時花錢花到肝兒疼,這本身就已經是件幸福的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如是說。這是個真理,即便在婚姻中也能得到驗證。早在20世紀50年代,男女結婚還充滿了革命的斗志與精神,兩個鋪蓋卷到一塊,就算完事,還一副非常光榮的樣子。可自打60年代起,男女結婚可就有點講究了,至少得湊夠36條腿,即大床、衣櫃、書桌、椅子這幾件木頭做的家具。到了70年代,男女結婚得有「三轉一響」,即自行車、電風扇、縫紉機再加個收音機,這是結婚的必備條件。改革開放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結婚的門檻也高了起來,至少要有電視、冰箱、洗衣機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而自90年代到現在,物質門檻高得使男女結婚變得越發困難起來,房子、車子成了結婚的必備要素之一。

如今,結婚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結婚的門檻究竟有多高?估算出來的結果,當然是因人而異的。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添置新房的成本逐年上升,而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卻在相對減少。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的房子、車子,愁煞了一些適婚的年輕人,沒房沒車又沒多少積蓄的,總要佔大多數。現實的困境,便將一眾進入適婚年齡的男女逼上了luo婚這條路。

當然,在一部分選擇「luo婚」的情侶中,也有人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不喜歡結婚大操大辦,或者認為積蓄有更迫切的投資需要,因此選擇luo婚。他們說,luo婚與錢無關,「談錢多俗啊,我們愛情至上!」可現實是,有錢而luo婚的男女,實在是少數。大多數選擇luo婚者,都是迫于無奈。他們的年齡多在20至35歲之間,以80後居多。他們沒房、沒車、沒鑽戒,不辦婚禮,不度蜜月,也不宴請,只花9元錢領兩本紅彤彤的證書,大大方方地就把婚結了。他們luo婚,luo的就是錢。如果可以,他們也希望能有個安居的小窩,有個熱鬧的婚禮。可問題是,這一切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

所幸的是,窮人也能結婚,而且luo婚與婚姻的幸福度沒有直接關系。就譬如「卓文君夜奔相如」,這小兩口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嘗試了回luo婚。司馬相如雖是個才子,可是家徒四壁,兩個人無以為生,卓文君便以千金之身和夫君當壚賣酒,維持生計。好在,這司馬相如是個潛力股,後來被漢武帝重用飛黃騰達,終于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不過,世間的潛力股是稀缺產品,大多數luo婚家庭都得靠自己的奮斗白手起家。所以,我們必須以一種理性的態度看待婚姻,看待luo婚︰婚姻,不要過分強調物質,似乎與對方在一起就是為了索取;也不要過分強**感的非物質性,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感情深厚,luo婚並無不可。在我們買不起房,結不起婚時,luo婚以一種「**luo」的方式呈現出一股暖暖的愛,可以給我們力量,給我們努力的勇氣與理由。這種相濡以沫,彌足珍貴。但是,我們也不必為了強調感情的非物質性而匆忙luo婚。一個人有能力買房結婚,卻偏要「全luo」著進入婚姻殿堂,他們會沾沾自得于自己超月兌的生活態度,至少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可如果我們沒有經濟能力,迫不得已要luo婚,接下來艱難而瑣碎的生活,恐怕會讓你的內心不時地感受到一絲無助和無奈。

02別急著luo婚,你到了必須結婚的地步沒

我總想不明白,一些20剛剛出頭,又一窮二白的男女,干嗎那麼急著結婚。

前幾天,我听朋友談起一位新新小女子ada。ada剛滿22歲,大學畢業1年,婚齡已達1年半,不過這陣子正在鬧離婚。

ada的老公是她的大學同學,大四那年的情人節,男友帶著她前往一片無人的海灘,點篝火吃烤肉喝紅酒。篝火、紅酒,是最適合在情人節這一天營造氣氛的,小酒微醺的時刻,男友突然冒出一句︰咱們結婚吧!

ada微微一愣。大學生結婚雖說早已解禁,可真要讓她現在結婚,她可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可望著男友那深情的雙眼,再加上酒精的刺激,ada竟然鬼使神差地點頭應允。第二天,兩個人各自回家偷出了戶口本,跑去民政局領了結婚證,連家人都沒有告知。

既然已是夫妻,兩個人就在校外租了房,購置了生活用品,開始了所謂的婚姻生活。最初的一段日子里,兩個人的日子過得還挺甜蜜,可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兩個人也犯起愁來。原來,兩個人臨近畢業還沒有簽到工作單位,迫于經濟壓力,ada只好去做業務員賣保險,老公也找了份臨時工作,可他吃不了苦,稍不順心就跳槽,小日子越過越緊巴。眼看著兩個人的生活捉襟見肘,ada開始抱怨、哭訴,老公的情緒也愈加暴躁,二人互相指責,爭吵不斷。

最終,ada不堪重負生出了離婚的念頭,可一想到自己連份正經工作都沒有,竟要帶著離異的身份去找工作,用人單位還不得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她?ada真是欲哭無淚,逢人就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你luo婚時怎麼那麼瀟灑?如今怎麼連當初一半的勇氣都沒有了?」

在她第三次向我那位朋友抱怨時,一向忍而不發的朋友竟然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ada又一愣,隨即哭喪著臉說︰「如果能夠重新選擇該多好啊!我一定不會這麼沖動。」

如今,ada仍舊在離與不離之間猶豫不決。其實,ada老公本身沒有什麼硬傷,雖然兩個人都是一窮二白,但很多夫妻都是白手起家,一起努力,幾年後為自己創造了穩定的生活基礎。不過,白手起家是有前提的,首先這對夫妻要有努力打拼的信心和能力,還要有對彼此的堅定的信任和對未來的頑強的信心,這二者缺一不可。而ada和老公,更像是兩個孩子。他們害怕責任,也無法承擔起任何責任。他們那麼匆匆忙忙luo婚,無非是為了證明對彼此的好感而已。而結婚,卻是對戀愛雙方負責任的一種行為,當兩個人能夠互相了解、理解,基本上能夠容忍相處、能夠擔負起生活重任時,結婚才是順理成章。如果你本身還未成熟,懼怕責任,那麼結婚這事還是盡量往後放一放吧!別急著用luo婚來證明你的愛,你們未必能擔負起愛的責任,而且對方值不值得愛,或許還有待考驗。

與年輕女孩相比,一些大齡女青年也有著一股子luo婚的勇氣,這勇氣就源自于「恨嫁」。

女人一到了30歲,多多少少就有了一點「恨嫁」的情緒。當然,很少有女人承認自己是「恨嫁女」,但「不好嫁」的事實就在眼前。男人可以在上下20歲的女人中游刃有余地精挑細選,而女人在任何一個年齡層中,似乎都很難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這種惡劣的輿論環境中,我們周圍的恨嫁女人一直不少,只用看如今婚介的相親的行情就知道恨嫁女的暗流有多麼洶涌,就連最時尚的hbo電視劇《****城市》,也是圍繞著4個時髦女人的恨嫁情緒而展開的。

我曾與一位恨嫁女聊天,她一來就大大感嘆結婚不易,還對我講了幾次她的相親經歷。

這位恨嫁女34歲,美術老師,模樣清秀,氣質高雅,應該說條件非常不錯。年輕時,這女人心高氣傲,對男人正眼瞧都不瞧一眼。如今過了34的門檻,行情漸落,心里終于也著急起來。

起初,她並不「恨嫁」,認為以自己的條件,34歲又怎樣?可相了兩次親歸來,她的自尊受到強烈的刺激。

恨嫁女見的第一位男士有過婚史,40多歲,有房有車有事業。起初,恨嫁女還有些猶豫,認為以自己的條件找個離異男士,實在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可人家畢竟事業有成,至少婚後在物質生活上虧不著她,她也就打算嘗試交往一下。可誰知,那男人對她根本提不起興致,幾次往來後竟提出斷絕交往,因為他另有了意中人。而他那位意中人剛剛20出頭,據說還是虛歲,連法定結婚年齡都不到!

恨嫁女當場大受刺激,但卻不知道更大的刺激還在後面︰朋友熱心地將她介紹給一個35歲的男人,恨嫁女欣然赴宴,卻听到男人無意中向中間人抱怨︰「你真能坑害我,竟然給我介紹這麼大年齡的女人!」

恨嫁女听罷,差點暈過去……

于是,恨嫁女決定降低擇偶標準,經人介紹與一個30出頭的小伙子談起戀愛來。那小伙子一窮二白,沒房沒車也沒半點積蓄,更重要的是,這男人沒一點奮斗的想法,整天沉迷于電腦游戲,似乎自己就是生活在電腦里的人,外面的世界與他無關。

恨嫁女說,自己很想和他結婚。

「雖然他的各方面條件都一般,對我的感情也是那麼不咸不淡的,可到了我這個年紀,能嫁給這樣的人應該也還不錯了吧?」

她這樣的想法,比之朱德庸筆下的「結婚狂」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女人再怎麼恨嫁也好,在挑選對象時也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底線,別隨隨便便就把自己luo嫁出去,那跟自我賤賣沒有兩樣。而且,你的「自我賤賣」未必有人領情,當初那個買主很可能認為自己買了便宜貨,隨便把你擱置一邊。即便偶爾想起,也只記得自己曾經零成本投資過一段感情,對女主角卻未必帶有一絲感**彩。

當然,是不是要luo婚,由當事人自己說了算。但結婚是大事,在婚前,尤其是luo婚前適當思考一下,總是有好處的。「luo婚」的意義不是草率地選擇、盲目地跟隨時尚潮流,或者擔心嫁不出去把自己賤賣,只有你們真正相愛,並能一起為彼此的幸福承擔責任、共同奮斗,「luo婚」才能真正跳出形式捆綁,在「luo」的形式下,成就一段真正幸福的婚姻。

03寧願高築債台,也要享受幾天新婚大喜

一位前同事向我大吐苦水︰他剛與戀愛5年的女友結了婚,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因為結婚,他不但花光了老爸老媽的積蓄,還害得父母抵押了房子,向銀行貸款100萬元,幾乎傾家蕩產。

為了結婚,他前前後後花掉了近200萬元︰按揭了一套90平方米的二手房,這就是160多萬元;婚房裝修、購置家具家電,前前後後花了20萬元;然後還有結婚酒宴,加上酒和飲料、香煙、喜糖以及酒宴上分給女方親屬的各類大小紅包,這幾項支出就花掉了10萬元;還有結婚的鑽石戒指、各類首飾、婚紗照、結婚宴上的婚慶及婚禮錄像、租婚車以及各類零碎雜費支出就有7萬元;結婚後,兩人到海南度蜜月,這一項花費也有1萬元……

結婚那幾天,真是他有生以來最風光的幾天。參加婚禮的人,不無為他體面的婚禮發出由衷的贊嘆。可蜜月還沒過完,這股子熱乎勁兒剛一退,那高達百萬元的債務無時無刻都在壓迫著他敏感的神經。

「你這又是何苦?沒錢又何必那麼鋪張浪費?你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沒有辦法啊!女友說了,她的好姐妹結婚時,排場一個比一個大,她可不想落在人後,我也不想虧待了她,只好打腫臉充胖子了。」

哎,又是女人的虛榮心在作祟,在女人看來,婚禮的排場就決定了她的身價。

這年代什麼都講究個身價,明星出席活動露個臉得有出場費,去醫院看病掛個專家號也得花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專家門診費。那麼,你我平常女子該以什麼來體現自己的身價呢?顯然,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里,結婚時的排場是最能體現一個女人的身價的。在結婚這個節骨眼上,你派幾輛寶馬來迎親,遠比你說一萬句愛她重要得多。這是女人的原則問題,在婚禮上,面包就是要比愛情重要一百倍。

于是有人說,結婚就是一種「燒錢」的娛樂。不過,你得有錢可「燒」,而且「燒」得不讓你心疼,這樣你才能在「燒錢」時體驗到快感。如果你明明沒錢可「燒」,卻要高築債台,享受幾天新婚大喜,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有很多年輕夫妻為了婚禮能像樣一點、為了更有面子,不切實際地舉債操辦,結婚之初就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被債務壓迫得氣都喘不過來,生活還有什麼幸福可言?由于債務負擔過重,而導致新婚不久即解體的例子,在生活中真是隨處可見。

結婚畢竟是件大事,如果我們不想luo婚,偏偏手里積蓄又不多,也不是非得在漫長的等待里把自己慢慢熬成剩女,讓自己干剩著。走入婚姻,建立家庭,就相當于創造了一個新的社會經濟單元,其中涉及的「經濟」因素也在所難免。如果以「結婚即負債」為名抗拒婚姻,這樣不免又有些因噎廢食。只要我們能樹立新的結婚理念,摒棄過多的繁文縟節,從未來生活的舒適及和諧出發,在經濟能力範圍內選擇、支付各項結婚開銷,精打細算,追求個性而不鋪張的婚禮,也就達到了婚禮原本的目的。

在這一點上,我很佩服朋友amy的做法。

amy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月薪3000元,男友是中學教師,收入比amy要高一些。兩個人****3年準備結婚,可積蓄只有10多萬元,買房是不夠了,男友便建議風風光光地置辦酒席,沒房沒車,好歹也讓婚禮看起來體面一點。可是,amy堅決不同意。婚禮再風光都是給別人看的,可日子卻是要自己過的。于是,amy用那10多萬元作首付款,憑著不錯的信用記錄,以夫妻名義在銀行申請了住房貸款。在償還貸款的計劃上,amy出乎意料地選擇了長達30年的還款計劃。

「在很多人看來,以我和老公的收入水平,應該選擇短一些的還款計劃,以減少利息成本的支出。可我不想苦了自己,期限長的貸款,月供壓力相對小一點,我們還能保證生活質量。」

如今,amy已經結婚5年,小日子正過得風生水起,夫妻感情也很不錯,是周圍朋友圈里的模範夫妻。看來,結婚負債也並無不可,如果手頭積蓄實在不多,可以嘗試理性地「負債」結婚。結婚即負債沒有那麼可怕,因為真正能夠托起整個幸福婚姻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兩個人共同的奮斗、細心的經營。

不過,我們在「負債」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以下幾個問題︰我們能夠承受的債務範圍是多少?要把這筆錢用在哪些地方?要采用什麼樣的償還債務方式?債務償還的期限是多長?思考之後,相信你對自己的債務籌劃和償還計劃都會有一個初步的方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悲喜裸婚最新章節 | 悲喜裸婚全文閱讀 | 悲喜裸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