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遠,我受首長的委托,來你們市里接接頭,提前安排一下首長未來的活動行程。根據首長的指示,這事兒就完全由你來牽線,不宜公開。這樣吧,你抓緊聯系一下你們的市領導,看看能不能安排我見一見。」蘇志川直截了當道出了來意。
駱志遠嗯了一聲,蘇志川要來他早知道,事干重大,當然也不會怠慢。
他抓起電話直接撥通了安知儒辦公室的電話。
電話良久都沒有人接,駱志遠遲疑了一下,又往市委辦的大辦公室打了過去。
「你好,市委辦吧,請問安秘書長在不在?」駱志遠笑著問。
那邊哦了一聲,「你稍等,安秘書長在。」
安知儒似乎在安排工作,見有電話打過來找他,就接起來︰「哪位?我是安知儒。」
「安秘書長,我是民興縣鵬程鎮的駱志遠啊。」駱志遠的聲音有意帶出了幾分恭謹。
安知儒听了有些古怪,因為駱志遠一向是稱呼他安叔叔的,只有公開場合才喊他的官方職務,但安知儒是何等之人,立即明白駱志遠此刻說話肯定是有所避諱,就也沉聲道︰「哦,有事嗎?」
「有點急事,安秘書長,京城那邊來人了,您看鄧書記今天有沒有時間……」
安知儒聞言大驚︰「來了?你等一會。」
說完,安知儒就掛了電話。
不多時,安知儒就打了過來︰「志遠,人在哪?」
「呵呵,在我的辦公室呢。」駱志遠笑了笑,「您幫我安排一下,看看鄧書記能不能抽出時間來。」
「鄧書記肯定有時間,志遠,你馬上帶客人過來,我馬上去向鄧書記匯報。」安知儒扣了電話。
鄧寧臨的所有活動安排都出自安知儒的手,鄧寧臨今天一天都沒有重大安排。而就算是有安排,京城姜老身邊的人下來,他也會更改日程,抽出專門時間來見對方,這可是當前工作日程上的頭等大事。
所以,安知儒當機立斷替鄧寧臨答應下來。
駱志遠放下電話︰「蘇主任,我們過去?」
蘇志川站起身來,「嗯,我們過去。」
中午11點多,雖然還不到中午下班的點,但有些市委機關的干部就開始溜號回家吃中午飯了。但進進出出的干部突然發現,市委書記鄧寧臨與市委副秘書長見市委辦主任安知儒並肩站在了市委機關辦公樓前,似乎在等候著什麼人。
鄧寧臨和安知儒連續等候了大概有20多分鐘的樣子,沒有絲毫不耐煩。
這種反常舉動讓市委很多機關干部都愕然不已,到底是什麼客人過來,能讓市里的一把手給予如此禮遇?能讓鄧寧臨如此的顯然是省里的大領導,可沒听說今天有省領導下來檢查指導工作喲?況且,如果是省領導蒞臨,市委其他領導也該出面啊,怎麼只有鄧書記和安知儒兩人出迎?
微風拂過,古舊辦公樓上爬滿的綠油油的爬山虎藤蔓搖動,發出輕微的噗嗤聲響,也給人一種夢幻的錯覺。而在眾人眼里一向是高高在上的鄧寧臨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里,一朵粉紅色正在迎風綻放的牽牛花就在他的頭頂,似乎風再一吹,就要落在他半數都已花白的頭發上。
從安知儒的這個角度望過去,鄧書記的老態已經隱現了,畢竟他的年紀擺在這里。只是往昔這種蒼老都隱藏在權力的威嚴之中,很少有人認真審視和觸模。
安知儒心里很清楚,鄧寧臨這個年紀如果在兩三年之中再越不過副部級的門檻,那麼他必然就再無進步的空間,基本上要在安北市市委書記的崗位上退居二線了。
或者,再調換一個同級的、職權差不多的崗位,調到另外一個地級市去干市委書記,直至到點。
這是鄧寧臨高度重視姜老此行的關鍵所在。而事實上,這也正是鄧寧臨的一次彌足珍貴的機會。
而相應地,對于安知儒而言,這也是機會。
只要鄧寧臨向上走,他才能水漲船高,解決副局級(副廳級)。要知道,安知儒在正縣處級的崗位上停留的時間也不算短了。
無論是鄧寧臨還是安知儒,兩人的政治前途都需要一個微妙的突破契機。
所以,當駱志遠將這個機會拱手送過來的時候,鄧寧臨大喜過望,旋即如履薄冰。
不成功則成仁。
此時此刻,沒有人想到,更不會有人理解,鄧寧臨默然站立,心里涌蕩著的竟然是這樣一種悲壯蕭索的情懷。
官場變幻莫測,世事險惡,在官場之上,到了一定的級別,要想繼續往上,無比的艱難。到了副部級以上,那就是真真正正的高級干部,對于一個從政的人來說,這幾乎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鄧寧臨這些年斷情絕欲,舍棄金錢和美色,一直潔身自好,所圖的就是政治空間。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直至佔據高位,居高臨下俯視眾生,這種權力所帶來的無上榮耀和快感,遠非金錢美色所能及。
市委副書記夏翔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紀寧並肩走出辦公樓,正要去機關食堂吃飯,見鄧寧臨和安知儒竟然等候在門口,有些意外。
「鄧書記,等客人?」
「鄧書記,吃過飯沒有?」
鄧寧臨向兩人揮揮手,微微一笑,也沒有開口解釋什麼。他這種態度,夏翔和紀寧自然不敢多問,就笑著擦肩而過。
不多時,駱志遠的那輛黑色普桑駛進市委大院。安知儒迎了上去,主動打開了車門。
駱志遠和蘇志川下車來,簡單跟安知儒略一寒暄,就向鄧寧臨走來。
鄧寧臨微微上前一步,面帶微笑。
蘇志川的級別雖然比他低,但身份卻不一般,他的身後是中央老首長姜老,這是鄧寧臨親自出迎的重要因素。
對于鄧寧臨的出迎,蘇志川顯然十分滿意。為了規避他人耳目,鄧寧臨也沒有跟蘇志川在外過多寒暄,徑自說笑著走向鄧寧臨的辦公室。
不過就算是如此,這還是落入了不少人的眼中。
這人到底是誰?是什麼神秘的大人物亦或者是鄧書記的親屬朋友?能有資格讓鄧書記親自出迎、態度殷切還帶有一絲絲的恭敬?
至于駱志遠,則被很多人自動忽略了過去,將之當成了神秘大人物的跟班隨從。
這一幕,同樣也被夏翔和紀寧看到。兩人在食堂匆忙吃了幾口飯就出來,就是要看個究竟。
見鄧寧臨和安知儒迎著一個30多歲的男子走進辦公樓,態度非同一般,夏翔遲疑了一下,回頭望著紀寧壓低聲音道︰「老紀,這位是何方神聖?」
紀寧搖搖頭︰「不知,來頭應該不小吧,能讓鄧書記等候了這麼久,怎麼能是一般的客人。」
兩人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眸光中讀到了某種震驚和狐疑。
最近一段時間,鄧寧臨突然主導推進「王家岔子起義系列紀念活動」,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還親自出席起義紀念碑的揭幕儀式,還作出批示,要求市里批建起義紀念館。與此同時,還親自撰寫紀念文章發表在市委機關報上,顯得很是重視。
「走吧,夏書記,估計也很快要有個分曉了。」紀寧笑了笑,長出一口氣。
夏翔默然點頭,抬步行去。
夏翔走了兩步,突然停下腳步又道︰「剛才是不是鵬程鎮的駱志遠也在其中?」
紀寧點頭,「嗯,是鵬程鎮的駱志遠。」
夏翔哦了一聲,再不多言,就上了辦公樓的台階。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夏翔隨意翻看起最近市委研究室和民政部門聯合搜集整理出來的關于王家岔子起義的材料,眉頭輕輕皺著。
夏翔其實對鄧寧臨的做法有點不以為然。革命先烈當然值得紀念,對于王家岔子起義的歷史地位進行新的官方評價也未嘗不可,但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
鄧寧臨何以突然對這次並不起眼的歷史事件這麼感興趣?這其中定有不為外人所知的內情。夏翔苦苦思索著,卻是沒有一個清晰的結果。
夏翔百思不得其解,索性就摘下眼鏡,不再去想。
反正這安北市還輪不到他來做主,鄧寧臨作為市委書記,他所做的一切都無人可以阻擋,作為市委副書記,排名第三的三號人物,他靜觀其變就是了。
與他相比,宣傳部長紀寧似乎隱隱猜出了些許眉目,只是頭緒太多、太亂,不敢確定。而且,這種猜測他也只能深藏內心深處,不敢說出口來。即便是到了他這種級別和權力等次,也不是可以「暢所欲言」的——其實,在政治上的各種顧忌更多、更大、更深。
紀寧抓起電話,本想跟夏翔私下里溝通兩句,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卻猶豫著又放下電話听筒。
他跟夏翔的關系是不錯,但在他們這種層次上,沒有私交只有政治利益的結盟。有些話,該不能說的還是不能說,不要說是夏翔,就是回家面對老婆孩子,紀寧也斷然不能敞開心扉。
不能像普通人那樣工作生活,連家庭氛圍都難以擺月兌政治氛圍——大抵,這就是高位者的無奈和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