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里娜在拉杰家呆到深夜,沒有留宿,回了她在城里的住處。只是因為她孤身一人,又是年輕美貌的女子,拉杰不放心她的安全,特意堅持開車將卡特里娜送了回去。
因此,駱志遠對拉杰的印象更佳。這是一個典型的印國忠誠憨厚又極具有文化修養和教養風度的五好男人,賈娜真是有福了。
第二天早上用早點的時候,听到駱志遠對自己的丈夫贊不絕口,賈娜笑吟吟地招待駱志遠更加殷切。
夫妻倆似乎知道駱志遠初來乍到,顯然吃不慣印國的傳統飲食,特意用跟大使館廚師學來的華夏飯菜,蛋炒飯,還加了印式的火腿。
盡管賈娜將這盤蛋炒飯炒得色香味俱無,而且看上去也勾不起任何食欲,還隱隱有些淡淡的咖喱味,但駱志遠還是硬著頭皮全部吃掉。吃不完,顯得很不禮貌,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對不住主人一番盛情。
見駱志遠貌似吃得香甜,賈娜非常高興。
她彬彬有禮地再三詢問駱志遠夠不夠,需不需要她再去準備一盤蛋炒飯。駱志遠暗暗苦笑不已,連連婉言謝絕,稱已經非常飽了。
吃過早餐,賈娜馬上又送上了味道醇厚的咖啡和牛女乃調制的飲品,然後又送上水果和甜點。
看著女主人忙來忙去,駱志遠感覺非常過意不去,不住開口道謝。
听說夫妻倆有意去華夏學習華夏文化,駱志遠笑道︰「拉杰,賈娜,你們如果願意去我國留學,我可以幫你們聯系學校,同時安排好你們在華的住所。」
從拉杰的家境來看,駱志遠判斷他的經濟條件雖然在印國還算不錯,但應該還是缺乏相應的經濟支撐。難得遇上一對熱愛華夏歷史文化的印國夫妻,人又極真誠好客,駱志遠願意結交這兩位異國的朋友。
拉杰眼前一亮,但旋即又黯淡了下去。
他們夫妻正在努力工作積攢出國費用,但一直沒有攢到多少錢。夫妻倆雖然出身中小貴族家庭,但家道中落,財力有限。
賈娜則在一旁幽幽嘆息一聲。
駱志遠掃了夫妻倆一眼,笑了,他剛要說什麼,就听見門外傳來卡特里娜爽朗清脆的聲音。
人隨聲到,卡特里娜笑吟吟地走進來道︰「駱,拉杰和賈娜正在攢錢,準備去華夏求學旅行,不過,費用不低,一時半會恐怕很難成行的。」
駱志遠笑了笑,他剛要說自己可以承擔拉杰夫妻的全部費用,但想起這對受過高等教育極有自尊和修養的青年夫妻絕無可能接受自己的資助,又想起當初唐曉嵐跟自己提起過的康橋集團準備在印國上馬電動車項目、設立投資公司的戰略構想,就靈機一動道︰「拉杰,我國有一家大企業已經在跟貴國政府洽談貿易項目,不久後就要設立一家分公司,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們去這家公司工作,然後與公司簽訂培養工作協議,由公司出資委派你們去華夏國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返回印國為公司效力。」
拉杰愕然,遲疑道︰「這,可以嗎?」
駱志遠笑笑︰「具體的合作正在推進,你們可以通過大使館方面進行了解。這樣吧,等項目談妥,我會通過大使館的張雪麗參贊向你們發出邀請,如果你們同意,則就可以跟那家大企業簽訂培養工作協議。我可以保證,你們在那里不僅獲得免費去華夏國游學的機會,還會有不低于現在的薪酬收入。」
拉杰和賈娜大喜,連連道謝答應下來。
夫妻倆長期在大使館工作,知道駱志遠是華夏國政府安排來印國的訪問學者,似乎還兼具特殊的外交使命,這種層次的人不可能隨隨便便開玩笑,既然駱志遠這麼說,顯然就很有把握的。
況且,成與不成,對他們的生活工作現狀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大不了,駱志遠放了空炮,他們繼續留在大使館工作就是了。
卡特里娜見駱志遠是一片真誠幫助拉杰夫妻,沒有摻雜一絲雜念,眸光中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她在香港留學三年,經常去華夏國內旅行。本來,駱志遠不過是她華夏游學之旅中的一個陌生的不起眼的過客,但人生機遇奇妙,在印國與駱志遠這個有一面之緣的人重逢相遇,她心頭彌蕩著某種古怪的感覺,覺得與駱志遠好像是多年的朋友,對他如此的放心,如此的信任。
幾乎是與駱志遠前後腳,唐曉嵐和薛萍也抵達了印國首都d城,下榻在一家星級賓館,當晚,與印國貿易部門的官員有過一次接觸和初步的交流談判。
正如前面與駱志遠交流的那樣,印國的電動車市場雖然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但要拿下來卻也並非易事。一方面必須要征得印國官方的貿易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會不會受到印國企業界的抵制和排斥,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但唐曉嵐既然想進軍印國市場,想必已經對印國市場和政治環境有了充足的了解,也有自己相應的對策。駱志遠相信唐曉嵐,這是一個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女人,別人不敢去攻克的市場她敢去,而這種超乎常人的魄力必將為康橋集團帶來豐厚的回報。
洗完澡出來,唐曉嵐見薛萍捏著一瓶瓶裝水正在皺眉苦笑,忍不住笑了起來︰「薛萍,入鄉隨俗,不要太講究了,適應幾天就好了。我們要在這里長期投資做生意,如果連飲食問題都不能解決,那以後還怎麼得了?」
薛萍嘆了口氣︰「唐董,這是什麼水啊,感覺味道怪怪的,喝了後肚子里翻江倒海,可愁死我了!」
「對了,唐董,我問過大使館的人了,駱總已經到了這里,我們要不要跟他見個面,听听駱總的意見?」
唐曉嵐搖搖頭︰「不用了,志遠馬上就要趕去蒙麥,我們談我們的,等事情談妥之後,我們飛到蒙麥去跟他匯合,那時再談也不遲。」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要想在這里做成電動車項目,難度不小。他們的貿易排斥政策,是一個巨大的障礙。」薛萍嘆息著。這一次跟唐曉嵐趕來印國開拓海外市場,她感覺壓力很大,印國的情況遠遠比她想象中的更艱難。
這的確是一塊處女地,但在開拓出來之前,卻又是一塊「蠻荒之地」,舉步維艱。
「我看只能走最後的一條道了。與印國的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由我方控股,共同投資建設電動車基地,只要有對方的企業參與進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薛萍猶豫了一下︰「唐董,合資公司,又是在印國這種地方,恐怕我們投進錢來會打了水漂啊。」
「沒事,只要操作得當,一切皆有可能。薛萍,你想想看,美國人、歐洲人、甚至日本人都能在這里做生意,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根據我的了解和觀察,印國人的勞動力成本其實比我國更低,我們大可以大量雇佣印國人,使用印國人管理印國工人。」
唐曉嵐眸光中掠過一絲堅定︰「搶先佔領印國市場,是集團今年的重大戰略決策,如果不成功,我們大不了退回國內,不至于有太大的損失——或者說,這種損失還在公司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發展;但一旦成功了,那就會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
薛萍知道唐曉嵐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她擬定了進軍拓展印國市場的決定,就不會再有任何改變。她就會圍繞這個戰略目標,持續努力,直至最後的成功。而事實上,正如唐曉嵐所言,哪怕是最終努力失敗,康橋不得不退回國內,損失也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任何對外投資,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如果不冒風險,企業談何資本運作和市場拓展,那些不斷到海外開發新市場的跨國企業,也就不會存在了。
「好的,唐董,您先休息,我們明天繼續跟印國人談判。」薛萍笑道。
唐曉嵐嗯了一聲︰「你也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天繼續跟印國人奮戰。記住我們的最後底線原則,可以合資合作,但必須由我方控股,我方提供資金和技術、推行我方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對方提供勞動力、土地和一切與官方有關的資源投入。」
而此刻,就在唐曉嵐下榻的酒店大堂里,兩個印國人正在交流,一個是官員模樣,一個則是典型的印國商人,穿著打扮西方化,操著一口本土化的蹩腳英語。
他們交流的正是跟康橋集團的項目合作。
唐曉嵐一開始提的是己方獨資,但這個名叫維基的印國企業家嗅覺非常靈敏,他洞察到電動車項目的潛在利潤和巨大市場空間,就想攙和進來分一杯羹。
而負責與唐曉嵐進行項目談判的貿易部官員,正是維基的親戚。
維基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官方向康橋集團施壓,從而達到他的公司參與進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