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濤是薛萍唯一的弟弟。薛濤有事找上門來,而且要求也不算過分,看中康橋的潛力和空間,想要來此干點事業,心態很正常,也在情理之中。
薛萍不願意安排自己的弟弟,但駱志遠不能不管。
見駱志遠這麼表態,薛萍立即高興起來,也放松下來,他湊了過去,笑道︰「駱董,謝謝你啊。我是想來集團鍛煉鍛煉,我是學經貿的,我想干點事,也學點本事,就像我姐一樣。」
駱志遠笑了︰「你願意來,我很歡迎。但是,我不建議你來。」
薛濤畢竟還是一個大四的學生,他的心性焉能跟駱志遠相比,駱志遠這句話又讓薛濤臉色一變,聲音變得失望起來︰「為什麼?」
「我剛才還在跟你姐說,我給你兩個建議。一個是來康橋,在我們身邊鍛煉兩年,然後條件成熟了放下去,獨擋一面。還有一個建議是,從政。從基層干起,一步步扎實上升,謀個一官半職,不說光宗耀祖了,起碼比干企業體面,是不是?我可以替你安排。」
「你好好考慮一下,不要著急回答我。」駱志遠笑著揮了揮手。
薛濤一怔,陷入了暫時的沉思之中。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從政的事,因為他們薛家就沒有任何社會關系和權力背景,他自覺自己進入官場不會有靠山,沒什麼發展前途。但駱志遠肯幫忙就不一樣了。
見薛濤開始慎重考慮自己的建議,駱志遠忍不住笑著起身道︰「不要這麼著急做決定,你有充分的時間衡量。走吧,薛濤,你來京有兩天了,我還沒請你吃個飯——薛萍,我們出去吃飯。」
薛萍有些感動,她知道駱志遠禮遇自己這個毛頭小子的弟弟,完全是看在了自己的情面上。他這般做,無疑是內心中對她柔情的某種體現。
駱志遠是真心誠意地建議薛濤走仕途。人生有很多種選擇,有的人適合經商,有的人不適合從商,駱志遠看人很準,盡管薛濤滿月復豪情,但實際上他並不適合從商,時間久了,必然厭倦——所以,他建議他從政。
最起碼在20年以內,在國內而言,從政仍然是最佳的就業選擇。
而過了這幾年,公務員考試日漸火爆,到時候,想進官場上混,門檻都很高了。
三天後。康橋集團公開競聘大會舉行。
競聘的程序是這樣的︰報名參加競聘的人,按照崗位來劃分,分組進行答辯。答辯分佔80分,剩下的個人業績和軟硬件條件對號入座,佔20分值。也就是說,能不能競聘上崗,當天公布分值就基本定了。
比如說9個人競聘3個副總裁的崗位,九選三,淘汰六人,按照成績來進行篩選,其實說穿了很簡單。
報名的人坐在一個區域,而會議室里剩下的席位都被總部的員工佔據。這是康橋集團的大事,所有的員工都想親自參與和見證。
駱志遠、薛萍、馮國梁三人走進會場,會場上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兩個被推選出來的員工評委,一個叫張大年,一個叫李建國,都是總部機關上很普通的管理人員。兩人紅著臉,有些不好意思地跟在三個集團領導者身後,走上了評委台。
今天,將由他們五個人,來確定和決定所有報名者的命運。
趙寒跑過來,伏在薛萍耳邊小聲道︰「薛總,開始?」
薛萍搖搖頭︰「先等等,駱主席要講話。」
駱志遠一把抓過話筒,站起身來,揮了揮手︰「大家安靜一下,在競聘開始之前,我先簡單說兩句。今天,是我們集團發展歷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日子。你們在座的這些人中,將有三個人走上高層管理的崗位,有7個人將走上二級集團總裁的崗位,這意味著在我們集團,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管理體系將初步構建起來。」
「這兩天,我听到不少謠言,說什麼的都有。有人在背後議論,說集團在搞形式主義,所有人都被內定好了,搞公開競聘就是表演給大家看的。」
「這些話,非常不負責任,甚至可以說居心險惡、其心可誅!」駱志遠猛然揮了揮手,聲音沉凝而有力︰「說句不好听的話,康橋集團里,我是老板,我駱某人說了就算,如果我想用誰,直接聘任就是,何必走這種形式?我有必要表演給什麼人看嗎?有這個必要嗎?」
「我一直在努力營造一種氛圍,一種文化。康橋不是我駱志遠一個人的康橋,也不是我和唐總兩個人的康橋,而是大家的康橋。在座的各位,都是康橋的一員,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我們一起努力,將來的成果屬于大家,而不是哪一個人。」
「康橋的發展,不是為了我駱某人發家致富——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未來!我希望將來我們康橋的每一個人,都能跟康橋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一起奮斗打拼!」
「如果這說是私心,這就是我的私心!」駱志遠慨然揮手,然後手勢在半空中定格︰「再次強調,康橋是我們共同的事業,願不願意為共同的事業打拼,全看你們自己!」
「共同的事業!」駱志遠這個嶄新的提法,極大得調動起在場員工的心。眾人激動地站起身來鼓掌,掌聲雷動。
薛萍在一旁暗暗點頭,心說志遠不愧是天生的領袖,他輕描淡寫的一番話,不僅調動起內部員工的工作熱情,還將那些所謂的流言蜚語堡壘粉碎一空。這就是水準和氣魄啊——在當前,有哪一個大老板會公開對自己的員工說,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企業的未來屬于大家?
而作為駱志遠的女人,薛萍深知駱志遠絕不是放空炮,賣弄口舌之利。
駱志遠的氣魄非常人可及,有一種超常的人格魅力,這是薛萍對他死心塌地明知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的關鍵所在。
「好了,競聘開始。」駱志遠緩緩坐下,面帶微笑,向一旁的趙寒揮了揮手,示意可以開始了。
有了駱志遠先前的「戰斗動員」,今天的競聘非常成功。上午,三名高管月兌穎而出,而下午,則選拔出了7名準高層——將分別去三級集團和海外上市公司任職。
正如駱志遠的預判,這三名月兌穎而出的高層正是他提前考察物色的人,沒有意外。
一個是總裁辦主任孟倩茹,一個是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伊通河,一個是京城分公司的總經理鄭陽林。
三人即將走馬上任。而隨之,空出了三個中層要害部門和分公司一把手崗位,很多符合條件的資深員工都躍躍欲試。
但隨即,集團董事局就做出決定,在聘任孟倩茹、伊通河、鄭陽林為集團副總裁的同時,聘任趙寒為集團總裁助理,兼任總裁辦(董事局辦公室)主任。
這樣一來,駱志遠領導下的康橋經營團隊正式調整成型。
駱志遠︰董事局主席。
唐曉嵐︰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兼任二級集團康橋投資集團總裁,主持集團全面日常工作和經營管理。
薛萍︰董事,執行總裁,兼任二級集團康橋實業集團總裁,協助唐曉嵐主持集團全面工作和經營管理,同時兼顧六大產業板塊實體公司的統籌管理。
謝婉婷︰董事,監事會主席。
馮國梁︰董事,副總裁,兼任二級集團康橋控股集團總裁,分管集團海外業務和上市融資。
易綱:副總裁。
孟倩茹︰副總裁。
伊通河︰副總裁。
鄭陽林︰副總裁。
趙寒︰總裁助理,兼任總裁辦(董事局辦)主任,總部機關行政後勤管理。
駱志遠是董事長,不參與具體管理,謝婉婷是監事會主席,也不參與管理,那實際上,唐曉嵐真正的經營團隊只有8個人。
兵在精而不再多,駱志遠覺得8人足矣。
實際上,這事也不復雜。
就是唐曉嵐一人負責管理,薛萍輔佐她。而其他的副總裁,除了馮國梁獨擋一面之外,新聘任這三個副總裁加上趙寒這個總裁助理,還有易綱,其實都是圍繞著唐曉嵐和薛萍進行服務的。
趙寒被任命為總裁助理,僅次于副總,這讓他有些驚喜。如果論起實權,副總遠遠不及。
他就相當于是康橋集團總部的大管家,行政管理和後勤保障于一體,何等的實權在握啊!
在很多人眼里,趙寒其實成了最大的贏家。趙寒心里知道,越是在這種時候,自己就越加要小心謹慎低調謙卑,否則位置也坐不穩。
因此,面對紛至沓來的各種諂媚的「趙總」稱呼,他倍加溫和,見了誰都主動打招呼。
而此時此刻,他又為自己之前片刻的動搖而心生慚愧。
他的思想波動,駱志遠其實心知肚明,只是沒有挑破而已。駱志遠有容人之量,他對趙寒有基本的了解,知道他的性格缺陷,但他的優勢更明顯。將機關交給他,駱志遠放心。畢竟總裁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崗位,統籌調度,高效運轉還要兼顧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