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日既然是「過小年」,當然全家人也要吃一頓比日豐盛的晚餐。一般都是從這天開始準備過年。而且家在外地的人,也都在此後陸續歸來,準備團團圓圓地「過大年」了。
劉家根和佟語聲把準備好供品,擺放在「灶王爺爺」前面,除灶糖外,供品還有一把谷草、高粱米一碟、一碗清水,這是給灶王爺上天的時候騎的坐騎準備的。還放上紙和用箔疊的元寶,再擺上用紙粘的錢袋子、糧袋子數條(準備灶王從天上返回時裝錢、裝糧用)。稍等片刻後,劉家根主持著連同「灶馬」,以火焚之。劉家根和佟語聲的嘴里一再念叨著︰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了,灶王爺爺、灶王女乃女乃,你們要回宮了,上西天後,少說閑言碎語,多捎點糧食多帶點錢。再等七天,我們請你們回家過年。」送灶時,特意用秫秸(高粱桿)做成馬、狗、雞擺好,馬用來給灶王爺代步之用,狗用來給灶王爺領路用,雞用來給灶王爺報時用。隨後,燒香、跪拜、抹糖等諸項儀節結束後,就把灶神像取下,連同這些狗、馬、雞一起焚燒「升天」,並放鞭炮為之「送行」。等到紙化為灰燼,劉家根從「奠壺」里倒出「奠酒」(實際是水)橫著灑一道,全家人向灶王再磕仨頭。辭灶儀式結束,全家人分吃那些供品了。
昨晚,一場告別年的大雪喜涮涮的飄舞了整整一個晚上,洗涮淨了屯子里的塵埃、污垢,這場大雪也裝扮了榆樹林,淨化了榆樹林里的空氣。一場大雪過後,臘月底兒年根兒的小村長沉浸在歡喜的年的氛圍內。小村莊里的人們開始過年了。于是,孩子們便唱起了那首流傳了千古的童謠︰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發灶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三十掛門神。」
屯子里的年,顯得十分熱鬧,也十分講究,掃屋、粉牆、掛年畫、貼春聯、放鞭炮、吃好的、穿新的、看大戲、走親訪友、壓歲錢……灶膛里的火燒得旺旺的,滿屋熱氣騰騰的,對面看不見人影兒。大人孩子都小心著呢,生怕說出不吉利的字語……這麼多的好事,人們的心里能不興嘛。過年嘛,就是一個樂呵!
在屯子里,東瞅瞅西看看,誰家也沒有劉家忙的熱鬧,年味足。
昨個兒下晚,劉冬寒和劉秋寒就把磨好的黃米面和好後,用大被捂在了炕頭上,等著發酵。今早上面發酵好了。劉秋寒端來了早已做好的豆餡。豆餡最好提前做出來,放到外面,凍硬了後再包,是比較好包的,特別適合現在的江米或黏米。和劉冬寒開始包豆包了。揪一小塊面團在掌心壓扁,放入雞蛋黃大小、圓圓的、甜甜的豆餡,一手拖住面團,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面團至合攏;將面團收口向下,兩手將面團旋轉團圓即可;包好後,鍋中水開後,放入包好的粘豆包,蒸十五分鐘左右即可。火不要太多,蒸的時間不要太長,否則粘豆包容易裂。粘豆包出鍋了,吃上一口,粘粘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極了。
佟語聲可顧不上和孩子們包豆包。會剪窗花的她去年春節的時候,她剪了兩幅窗花貼在了窗戶上,屯子里的人都說好看,他們約好今年春節要佟語聲給她們也剪窗花,佟語聲滿口的答應了下來。今天早上,天還不亮,張媒婆就來到了家里,求佟語聲剪窗花。雖說佟語聲挺煩她的,可是過年了,在說人家也是求上門的,佟語聲也就滿口答應了。吃完早飯,佟語聲就一面教張媒婆剪窗花,一面也給自己家剪窗花。不一會兒,又來了一些人求佟語聲剪窗花,佟雨聲剪窗花的手法很熟練,剪出的窗花內容新穎,寄予了人們吉祥美好的願望。
佟語聲忙的不亦樂乎!劉春寒更是忙的滿頭大汗。她在忙著給人們寫對聯。榆樹林屯的人們,每逢過年,以前都是找錢來運寫春聯,自打去年,人們都知道劉春寒會寫春聯了,就都來求劉春寒寫了,劉春寒寫的一手好字,比錢來運的強,再說也比錢來運好求。人們都知道,寫春聯的人多,就想著提前來寫,人們都想到一塊去了,都趕早寫,結果把劉家家的小屋擠了個滿。劉春寒在里屋的炕上放了一張桌子,忙著給家家戶戶寫春聯,她用心的在給每一家寫著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她給張媒婆家寫了「門迎四季福,家進八方財」,給李滿囤家寫了「迎新春天賜鴻福,賀佳節日進萬金」。給保管員家寫了「戶對青山搖錢樹,門盈綠水聚寶盆」,給老王家寫了「發福吉祥生財地,堆金積玉幸福家」,給老杜家寫了「四面來財,八方進寶」……
今天有一點時間的錢冬梅領著孩子也來湊熱鬧了,她一進屋,直奔里屋,就把一張紅紙給了劉春寒。喊著︰「劉春寒,快點把我家的春聯給寫了。」
劉春寒停下筆,看著她笑了。「嫂子,干嘛這麼急啊!」
「能不急嗎,人家等著呢?」錢冬梅說。
劉春寒不解的說︰「誰等著呢?」
「財神爺啊!」
「財神爺!」劉春寒還是不解其中的意思。
「這不嘛,財神爺扛著搖錢樹,在村口等著呢,可他看著誰家第一個貼上對聯了,喜慶人家,他就先到誰家去,我著急回家貼上的,要不財神爺該去別人家了。」
劉春寒笑了。「嫂子你可真逗,你要著急你就自己去寫吧,你的文化比我高的。」
「可得了吧,文化高不一定能寫對聯,要是扎針,我閉眼楮扎,寫這東西就是睜眼楮也不會的。你慢慢的寫吧,年前寫出來就行,我去和她們包豆包去。」
「嫂子,你家的寫啥詞啊。」
「咋寫你說的算。但別忘了給我家的廁所也寫一副春聯啊。」
「那里也寫啊。」
「寫啊,我也難為難為你這個才女,看看你有啥好詞。」
劉春寒抿嘴一笑。「這不太簡單了嘛,就給你寫上,進去三步急,出來一身松。在不就寫上‘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帶。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稱臣。’再不就寫,‘男女有別,來此方便,需看清方向。大小均可,入內輕松,注意衛生。’橫批寫上‘輕松山莊’。你看咋樣?」
錢冬梅哈哈大笑,沖劉春寒數了數大拇指。「得,我本想難為一下你,沒有難為住,還是你有學問,好,我服了,徹底的服氣了。」
錢冬梅洗了手,和劉秋寒、劉冬寒包豆包。錢冬梅家的小兒子趙旺和劉夏寒屋里屋外的跑著,像是劉家根的兩個小尾巴似的,一刻不離的跟著劉家根,等著劉家根給做燈籠。劉家根到趙有才家找來了幾個裝罐頭的小玻璃瓶子,小心的把瓶底弄掉,在找來一塊小方木塊,圓的也可以,用鐵絲做一個底托兒,放上沒有底的罐頭瓶,找根光滑的榆木棍一挑,栽上一棵小洋蠟,一個小燈籠就做完了。等到天一黑,家家戶戶的小孩子就會提上這樣的燈籠,仨一群倆一伙的走在街上,就像從一只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個接著一個的小天使。鬧嚷嚷、快樂樂的唱起那首民謠︰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傻閨女請女婿,小外孫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鬧呀鬧,跳呀跳,新年要來到。閨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閨女嚇一跳,快快逃,炮傷人不得了。老女乃女乃說︰女孩可愛手頭巧,男孩上房愛爬高,老爺爺過年要戴皮氈帽,老女乃女乃過年要穿花棉襖,小閨女過年戴紅花好,小男孩手揚香火去放炮。過年平安要走順道,老老少少歡樂度逍遙。」
趙樹山手拎著兩瓶酒喝兩包糕點,過了磨房屋,向劉家家大門口走來。在大門口玩耍的劉夏寒看見了,小燕子般的飛到了屋里,一進門就喊著︰「大姐,大姐,大姐夫來娶你來了。」滿屋里的人都笑了。劉秋寒的臉兒微微一紅,剛剛被人們鬧哄的有了一點歇息時間的一顆心也隨之惆悵了起來,她沒有動地方,繼續心不在焉的在團啦著手里的豆包。劉冬寒把手里還未團啦好的一個豆包往盆里一扔,出門去迎接趙樹山……
說來,老劉頭兒還真不善勁兒。他沒用小毛驢兒,自己在中午的時候,也把錢來運的黃米磨成面粉了。他背著黃米面先跑到了屯子里的保管員家,他說錢會計現在是屯子里的隊長了,兒子在縣醫院住院,孩子要吃豆包,還沒時間蒸,他求保管員家幫忙把豆包給蒸了,保管員二話沒說,就答應把自己家的豆包給拿上一些,面也不用留了。老劉頭兒很是高興。他又來到了大車老板家,又是這一套話,大車老板一听,麻溜的告訴老婆也給裝了一些豆包,黃米面也沒有留,並且還給抓了兩只老母雞給錢來運。老劉頭兒又來到了屯子里的周三家,還是這一套話,周三家也給了一些粘豆包,還給了一只大公雞。就這樣,老劉頭兒沒用一會兒的功夫,他就給錢來運要來了黃橙橙的粘豆包。回到磨房屋里,關好門,老劉頭兒把自己家老閨女拿來的那些黑黑的、很是牙磣的粘豆包裝在面口袋底下,上面裝了點要來的好豆包。他給錢來運裝好了一面口袋的豆包,余下的豆包就是自己的了。老劉頭兒將剩下的豆包藏在了板櫃里,又將錢來運的那半口袋黃米面藏了起來。老劉頭兒剛剛把黃米面和豆包藏好,錢來運就在外面砸門了,老劉頭的心那個跳勁兒就甭提了,開了門,紅著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