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狙擊手 初戰淞滬(21)

作者 ︰ 獨孤手

抗日戰爭期間,中**隊曾大量仿制這種擲彈筒,給日軍造成殺傷。

?捷克造輕機槍——即著名的zb—26輕機槍,原產于捷克,為抗日戰爭時期中**隊主要裝備的輕機槍。

該槍口徑7.92毫米,全槍長1165毫米,全槍重9千克,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為550發/分鐘。

該槍全槍重量較輕,槍管可快速更換,射擊精度也相當好,性能優于日本軍隊裝備的歪把子機槍。

?八二迫擊炮——當時國民革命軍主力部隊普遍裝備的是二十年式八二迫擊炮。該炮由中國的金陵兵工廠生產,由法國的brandt八一式迫擊炮仿制而來。

該迫擊炮為曲射火炮,彈道彎曲。

?歪把子機槍——正式名稱是「十一年式輕機槍」,由于該槍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故得名「歪把子」。它是當時侵華日軍主要裝備的輕機槍。該槍口徑6.5毫米,全槍長1100毫米,全槍重10千克,初速756米/秒,表尺射程1600米,理論射速為500發/分鐘。

該槍結構怪誕,供彈系統設計復雜,人機工程性相當差。

?胸牆——修築工事的時候,用泥土或石頭築成的用以保護士兵的防護牆。一般位于戰壕、掩體的上沿。

?淞滬會戰期間,日軍的炮彈常出現「啞彈」的情況。比如國民革命軍第98師294旅旅部附員龔傳文、上海保安總隊第2團第2大隊重機槍中隊隊長楊俊,都曾親身經歷過類似的情形。

?昭和十二年,即公元1937年。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自來得手槍」,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auserilitarypistl)。德國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該槍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于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

?當時日軍有規定,前沿各部隊在夜間不許點篝火,以免暴露自己的方位。因此日本兵在晚上盡量找民舍,關起門來燒火做飯。

?蕭劍揚他爹的「夜視法」是有科學根據的。

人的視網膜中有兩種感光細胞,即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錐體細胞是明視細胞,專門感受強光和顏色刺激,但在暗光下不起作用;桿體細胞是暗視細胞,對弱光很敏感。

錐體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中央部分,而桿體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的周圍部分。

?「山里經」——指好獵手多年積累的在山林里打獵的經驗。

?南部十四年式手槍——由日本人南部在東京炮兵工廠設計出。到了1925年,日本陸軍為了要大量配發手槍到部隊,將簡化設計後的南部式手槍定型為大正十四年式。

本槍為日軍在侵華戰爭中裝備的主要手槍。它使用的是日本獨有8毫米子彈。南部手槍不但樣子怪,威力也小,與中**隊廣泛使用的自來得手槍(即駁殼槍)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東西。總的來說,南部式手槍不是很成功的手槍。由于這槍的皮套有個圓形的蓋子,所以中國民間俗稱其為「王八盒子」。

?當時國民革命軍士兵的手榴彈袋是掛在前胸的。一般一左一右,每邊各一顆。

?「花機關」——德國的柏克門沖鋒槍。淞滬會戰期間,中日兩軍都裝備了這種槍。

早在1932年的「1.28」淞滬抗戰期間,日軍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中就有它的身影。

1937年的「8.13」淞滬會戰中,日軍在上海市區的巷戰中也曾使用過它。

?那酸酸的東西是日本人的「梅干」(日語讀作uebshi)。

梅子于公元八世紀日本的奈良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日語中梅子寫成「梅」,讀作「ue」,這個發音就是從漢語「烏梅」的發音變化而來的。

日本人喜歡把梅果腌制成梅干,釀制成梅酒。尤以大阪以南紀州一帶的梅子最出名。

?利用植物的睫葉做偽裝,把植物的汁液涂在身上,這是中國民間獵手的傳統做法。

獵手偽裝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沒有一定之規。

?內爆效應——當高速飛行的彈頭射入人體時,體內氣體在超壓——負壓作用下產生內爆效應,使含氣組織(如肺泡)發生損傷。肺是沖擊波作用的「靶器官」,較之其他髒器損傷機會多,程度重。

?這種含有甜汁水的睫稈,叫做「蘆粟」,又稱作「糖高粱」,為粒用高粱的一個變種。其睫稈含有豐富的糖分,含糖量可與甘蔗相媲美。

這種植物在上海郊區比較常見。

?日本軍隊裝備的三八式步槍,使用的是6.5毫米有阪步槍彈。由于彈頭形狀、膛線纏度等原因,使得其飛行狀態非常穩定,彈道平直,射入人體之後,不容易發生翻轉、滾動,子彈射入口和射出口的大小基本一致,都比較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戰狙擊手最新章節 | 抗戰狙擊手全文閱讀 | 抗戰狙擊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