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三百九十章四十二歲的老頭

作者 ︰ 石板路

第三百九十章四十二歲的老頭

感謝書友全天龍的打賞!求票!

桂hu 鄉的黨委書記宋學紅今年已是五十二歲了,他從參加工作,就一直在這桂hu 鄉工作,算是桂hu 鄉的元老級人物,本來,他這樣的年紀,已不適合再擔任鄉黨委書記一職了,可是就憑桂hu 鄉這樣的條件,很多干部都不想來,所以,他只能堅持到現在。鄉長,卻是一位二十多歲的nv同志,名叫傅i 紅,名字很普通,原來是縣農業局的副局長,有一次到原來的縣長那里匯報工作,不知怎麼的,滿臉通紅的從縣長辦公室跑出來,結果沒過一個月,就被組織上以鍛煉為由,到了這全縣最窮最苦的桂hu 鄉來任鄉長了。

不過這傅i 紅也很倔強,也不向組織提條件,就帶著行李,直接到桂hu 鄉來,只是班車只通到桂溪鄉,到了桂溪鄉,竟是坐了一輛拖拉機,到桂hu 鄉來上班的。

這桂hu 鄉政 ,原來有一輛縣公安局淘汰下來的老北京吉普,就是俗稱反 皮鞋那種,不過,這車已是超期服役,躺在維修廠的時候比跑在路上的時候還多,鄉政 本來就沒有什麼錢,干脆就任它躺在修理廠,不去理它。

這不,桂hu 鄉竟然成了干部開會坐拖拉機去的唯一鄉鎮,每次到縣里開會,都是坐在最後的角落里,書記宋學紅那臉皮早就煉得比什麼都厚,倒不覺得,只是傅i 紅這樣的妙齡nv子,卻是感到十分的難堪,也想了不少辦法,準備改變桂hu 鄉的狀況,可惜成效都不大。

這次接到縣委辦和縣府辦的聯合下文,知道竟然是縣委書記劉思宇聯系他們這桂hu 鄉,以宋學紅為首的桂hu 鄉所有干部,一下都j 動地期盼起來,這不,听到聶青峰打來電話,說今天劉書記要到桂hu 鄉檢查工作,早早地就帶著鄉黨委班子成員,在公路邊等候。不過到了中午的時候,又接到聶青峰從桂溪鄉打來的電話,說劉書記中午在桂溪鄉吃飯,下午才到,于是大家又怏怏地回去吃飯,然後又到公路邊等候。

其實這也怪這桂hu 鄉太偏僻了,和外面的聯系,全靠幾部固定電話,而手機,就這里卻是擺設,根本沒有信號,所以也不知道劉書記倒底什麼時候才能到。于是大家只能采取最笨的辦法,就是在公路邊傻等。

終于,看到遠處的公路上突然出現了一輛軍用越野車,宋學紅一下跳起來,對坐在一邊店里的鄉干部喊道︰「劉書記到了。」

于是大家一窩蜂地從屋里跑出來,靜靜地站在公路上,i 李看到前面站著一大群人,就把車慢慢停在這群人面前。

聶青峰敏捷地跳下車,迅速拉開車 n,用手護在上方,等劉書記下車後,宋學紅早迎了上來,對劉思宇熱情喊道︰「劉書記,歡迎你到桂hu 鄉檢查指導工作。」

「老宋,你好!」劉思宇笑著伸出手去,和宋學紅緊握了一下,對宋學紅這樣一輩子工作在這里的老干部,劉思宇還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隨後,一個一頭秀發,青h n靚麗的nv孩迎了上來,宋學紅介紹道︰「劉書記,這是我們桂hu 鄉的i 傅鄉長。」

劉思宇伸手握住傅i 紅的i 手,打趣道︰「早就听說i 傅鄉長年輕漂亮,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劉書記說笑了。」傅i 紅不好意思笑道,然後劉思宇和其他的鄉干部握了手後,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跟著宋學紅書記,向鄉政 走去。

這鄉政 並沒有大院什麼的,而是一幢只有三樓的磚木i 樓,當然,旁邊還有一些只有兩層的i 樓什麼的,看這鄉政 的條件,比之當年劉思宇在黑河鄉時還要差。

走進政 的會議室,還是先听宋學紅的工作匯報,這桂hu 鄉的基本情況,在劉思宇被確定聯系桂hu 鄉後,劉思宇就讓聶青峰把資料找來,詳細研究過,這桂hu 鄉,在仙峰山腳下,整個鄉就在這幾灣幾埂當中,桂hu 溪就是在前面不遠的山里發源的。因為這仙峰山一帶,桂hu 樹特別多,不知道怎麼的,就取了個桂hu 鄉的名字,全鄉的人口並不多,只有八個村,五千人左右,但幅員卻是十分的遼闊。

當然因為自然條件惡劣,人均年收入遠遠低于全縣的平均水平。有一半的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

宋學紅的匯報,條理十分清楚,不過听在劉思宇的耳里,其心情比在桂溪鄉還要沉重,那桂溪鄉,一則經濟條件比桂hu 鄉要好一點,二則那是康水平縣長聯系的鄉,自己倒用不著 太多的心,而這桂hu 鄉則不同,自己可是擔負著改變這里落後面貌的使命的。

听完匯報,劉思宇抬腕看了看表,說道︰「宋書記,現在離天黑還有一點時間,我看我們是不是到村里去走走?」

說是商量,其實就是決定,宋學紅沒想到劉書記的j ng神竟然這樣的好,當下說道︰「劉書記,您今天坐車已累了,要不,我們休息一下,明天再下去?」

「不用,宋書記,我是當兵的出身,這點苦不算什麼。」劉思宇笑道。

既然劉書記都這樣說了,宋學紅還有什麼好說的,于是和傅i 紅陪著劉思宇、聶青峰到最近的五坳村走去。至于i 李,則安排在鄉政 的招待所休息。

五坳村的名字,是因為這個村有五個山坳,而桂hu 鄉政 ,就座落在五坳村,宋學紅在前面帶路,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在田間勞作,看到宋學紅,都親切地向他打招呼,更有幾個老人,還喊他三娃子,而宋學紅則神情自若地問候這些老年人。

走了十多分鐘,來到了五坳村支書宋成長的家里,沒想到是鐵將軍把 n,宋學紅看到不遠的地里有人勞動,就徑自從屋下抬起幾條木凳,放在壩中,讓劉書記幾人坐下,自己走過去,讓那個勞動的 nv替自己把宋成才叫回來。

劉思宇打量了一下宋成長的房屋,這宋支書的家不過只有四間屋子,土牆房頂上蓋的倒是i 青瓦,但好多地方已l 出了窟窿。

一個村支書的家都成了這樣,其他人的家里,那就可想而知了。

劉思宇和宋學紅在壩子里說了不一會,宋成才就回來了,這宋成才是一個干瘦的老頭,听到宋學紅介紹說面前這個年輕人就是縣委的劉書記,他一下子顯得j 動不安起來,將手使勁在衣襟上擦了擦,這才握住劉思宇伸出的手。

「宋支書今年多大歲數?」劉思宇親切地問道。

「劉書記,我今年四十二歲。」宋成才不安地回答道。

「四十二歲?」劉思宇一下愣住了,這宋成才,怎麼看,都應該是五十**六十歲的人了,怎麼才只有四十二歲。

宋學紅看到劉思宇驚異的神s ,苦笑著解釋道︰「劉書記,這宋成才,按輩分,還是我的叔呢,他真的只有四十二歲,只是這些年過得太苦了,農村人容易出老。」

「讓你們受苦了,都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劉思宇內疚地說道,他沒想到,自己治下的順江縣,竟然還有這樣窮的地方,這在外面,哪里還有人穿補著補丁的衣服啊,而這宋成才,身上的衣服竟然有四五個大大的補丁。

「劉書記,這不怪你,你也是到縣里才幾個月,要怪,只能怪我們這里太偏僻了,偏僻得一年都難得見一位縣上的領導。」宋學紅在一邊安慰道。

或許就是因為太偏僻了,偏僻得都成了被上面遺忘的角落,劉思宇不是因為搞這個縣領導聯系鄉鎮的措施,不是也不了解這桂hu 鄉的狀況。

想到這里,劉思宇不由自責起來。

隨後,劉思宇詢問宋成才,村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靠什麼,還有這五坳村有什麼特產等等,問得十分詳細,直到太陽要落山了,才和宋學紅一路回到鄉政 ,不過一路上,劉思宇不再有說有笑,而是低頭想著事,宋學紅和傅i 紅看到劉書記的表情,也不敢多說。

到了鄉政 ,宋學紅帶劉思宇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是里外兩間相通的,外間是辦公室的格局,一張老式辦公桌放在那里,椅子倒還是一把皮椅子,桌上放著一部電話。里間雖然 n關著,但劉思宇還是猜到應該是休息室之內。

宋學紅把劉思宇讓到皮椅子上,聶青峰自然殷勤地替二人倒了開水,劉思宇喝了一口,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宋學紅,說道︰「老宋,這桂hu 鄉到縣城的公路有多少公里?」

「四十四公里。」宋學紅對這公路,倒是十分熟悉,一口就報出了數據,四十四公里,也就是說,除了十五公里的大公路外,還有二十九公里的公路,是簡易公路,而這二十九公里的公路,又有十九公里,也就是大公路到桂溪鄉那段,雖然路面較差,還有班車跑,而這桂溪鄉到桂hu 鄉這十公里,簡單不能稱公路了,劉思宇在來的路上觀察了一下,除了幾輛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之外,就再也沒有看到一輛像樣的車了。

「老宋啊,這公路都成這樣了,你們沒有想辦法把他修一下?」劉思宇不滿地問道。

「劉書記,我們怎麼沒想過?其實我做夢都想把這公路修好,為此我還專 n到縣里找過ji 通局的莫局長,找過分管ji 通的凌副縣長,可是我們鄉的人口只有五千多一點,凌副縣長說修公路投入太大,不劃算,所以一直沒有修成。劉書記,都怪我沒有用。」宋學紅自責地說道

,最新最快的小說文字更新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