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三百九十二章在旅游上做文章

作者 ︰ 石板路

第三百九十二章在旅游上做文章

一行人還沒有回到鄉政fu,劉思宇看到離鄉政fu不遠的鄉中心校,就提出到中心校去看看,去年在永樂鎮發生了校舍倒塌事件後,劉思宇對這學校校舍的安全就上了心,當時還責成分管教育的楊春蘭副縣長組織人員對全縣的校舍進行了一次排查,並讓縣財政擠出了三百萬元的資金,對危房進行了改造。

只是不知道這項工作,倒底進行得怎麼樣,宋學紅帶著劉思宇和聶青峰一行到了中心校,一走進校園,這個中心校就給劉思宇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兩排青磚青瓦的平房,顯得古樸大方,幾十株整齊的桂花樹在風里搖曳多姿,地面雖然是泥土的,但顯得十分干淨,再加上幾個花壇里開著不知名的鮮花,一陣微風吹來,芳香撲鼻,圍牆邊的幾處專欄,字跡工整,美觀大方。

劉思宇看得不斷點頭,宋學紅看到劉書記心情不錯,就在一邊解釋道:「劉書記,這中心校的吳華校長工作不錯,在他的領導下,整個中心校的教學成績,在全縣都是數一數二的。」正說著,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向眾人走來,宋學紅指著他介紹道:「劉書記,這就是中心校的吳華校長。」然後又對匆匆趕來的吳華說道:「吳校長,這是縣委的劉書記。」吳華看到眼前的年輕人,竟然就是縣委的劉書記,不由一怔,劉思宇伸出手來,和氣地說道:「吳校長,你這學校搞得不錯。」

得到縣委書記的表揚,吳華心里很是高興,急忙握住劉書記的手,說道:「這都是鄉黨委政fu重視和全體教職工努力的結果,我可不敢居功。」

「呵呵,」劉思宇笑了兩聲,說道:「走,吳校長,帶我們四處看看。」

吳華帶著劉思宇一行把整個校園看了一遍,順便還從窗外看了一下教室里上課的情景,這些山里的學生,都在教室里認真地听老師講課,只是身上穿的衣服,卻顯得老舊和破爛,讓劉思宇心里感慨不己。

到了校長辦公室,吳校長替幾位泡了茶,然後靜坐在一邊,劉思宇端起茶,喝了一口,感覺味道不錯,不由說道:「吳校長,你這茶味道不錯,哪里產的?」

「劉書記,這茶是我自個做的,這桂花鄉有幾株野生的茶樹,其中有一株就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每年春天,我都去采點回來,自己做成茶葉。」吳華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自己做的?」劉思宇不由好奇,又端起茶品了兩口,感覺這茶的味道比之那些名茶也不遜s ,于是饒有興趣地問道:「這茶葉的產量如何?」

「產量?」吳華低聲想了一下,說道:「劉書記,據我了解,我們桂花鄉這種野生的茶樹,一共有八株,都是些很有年月的老茶樹,本地的人並不怎麼喜歡它,也沒有人會做茶,好像只有我這種閑人,才會去摘的,因為大家都認識我,看到我喜歡這茶葉,所以,才沒有被人砍去。有時到了春天,那些家長還摘了鮮葉,讓學生給我送來,只是這種野生的茶樹,長得都十分高大,采摘很不容易,我每年只采十多斤,做點茶自己吃而己。」

談了一會兒茶葉,劉思宇就轉到五桂鄉的教育上來,這五桂鄉,並沒有初中,所有的學生,都要到離這里十公里的桂溪鄉去,雖然現在國家已完成了普九,但桂花鄉的學生,真正能上完初中的,不過50%而己,全鄉一共有一所中心校和兩所村小,所有教師,不過二十多人。

至于劉思宇問到的校舍排危情況,吳華說年前,宋書記和傅鄉長從縣里要了兩萬元回來,已把學校修整了一遍,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只是這桂花鄉的教室,還是平房,再加壩之類,沒有錢進行硬化,一到下雨天,學校就是一塊泥水田,希望劉書記想想辦法,爭取讓學校把壩等地面硬化了。

劉思宇听了吳華的匯報,不住地點頭,轉身對宋學紅說道:「宋書記,吳校長說的情況,也實在是個問題,我看你和教育局鄧局長聯系一下,打個報告,爭取點資金,先把這校園的地面硬化了,不然到了冬天,還真是一個問題。」

听到劉書記答應幫著解決地面硬化的問題,吳華的心里十分高興,邀請劉書記一行中午在學校吃飯,劉思宇想到還要回鄉里商量工作,就婉言謝絕了。

回到鄉里,看看還有一會才到吃中午飯的時間,劉思宇讓宋學紅召集班子成員開個短會。

不一會,班子成員都到了會場,聶青峰自然坐在一邊,做筆記。看到人都來齊了,宋學紅轉過頭來,低聲對劉思宇說道:「劉書記,人都到齊了,我們是不是開始開會?」

劉思宇點了點頭,宋學紅清清嗓子,說道:「好了,我們現在開始開會,首先請劉書記給大家講話。」

宋學紅並不知道劉思宇召集大家開會,有什麼目的,所以只好先請劉書記講話。

劉思宇也不推辭,他抬起頭來,用眼楮掃了一眼大家,看到這些干部都到目光轉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才說道:「同志們,關于縣委作出的縣領導聯系鄉鎮的決定,想來大家都知道了,我作為縣委書記,也不例外,根據縣委的安排,我負責聯系你們桂花鄉,幫著鄉政fu想辦法,搞好桂花鄉的經濟發展,昨天我來到鄉里,在老宋和小傅鄉長的陪同下,到下面的村里看了看,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下鄉里的情況,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大家都動動腦筋,看下一步我們桂花鄉的工作應該如何開展?」

听到劉思宇讓大家談談下一步的工作,這些干部都為難起來,這桂花鄉的工作,自然條件擺在那里,閉塞、落後,鄉里大凡有點姿s 和能力的女孩,都嫁到外面去了,或者就是到外面打工,不再回來,現在鄉里找不到老婆的男人,據不完全統計,有一百人之多。

不過既然劉書記讓大家談,自然還得老生常談地說一說。宋學紅作為主持人,自然不會先開口,傅小紅作為鄉長,為搞好鄉里的工作,都愁得不得了了,當下說道:「劉書記,這桂花鄉沒有搞好,我這個鄉長有責任,我請求縣委給我處分。」

劉思宇擺擺斷了傅小紅的話,說道:「小傅鄉長,我們今天不談責任,只談問題和方法。」

傅小紅听到劉書記這樣一說,秀臉一紅,說道:「我們鄉的經濟發展落後,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太差,就說我們鄉里到桂溪鄉的公路,哪里還像公路?從桂花鄉到桂溪鄉,短短十公里,一個小時還不能到,而且稍微好一點的車,就進不來,更不用說什麼大貨車了,這交通不改變,我們鄉里想干任何事,都很難成功。」

听了傅小紅談了交通的困難後,其余的幾個鄉干部,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桂花鄉的自然條件不好,除了鄉政fu周圍有點梯田以外,全鄉找不到幾處平的地方,全靠種點欲米和土豆維持生活,想要致富,難上加難。

看到這些干部都在談困難,宋學紅的臉上就有點掛不住,在這些干部都說完後,他站起來沉重的說道:「劉書記,我是土生土長的桂花鄉人,對這片土地,我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做夢都想著如何讓這里的父老鄉親走上致富的道路,可惜,我的能力有限,辜負了組織上對我的信任,不過,現在有劉書記聯系我們桂花鄉,我對前途充滿了信心,劉書記,我知道您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肯定能為我們鄉里找到發展的路,沒說的,劉書記,你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堅決跟著你走。」

听到宋學紅在表態,傅小紅他們也跟著表態。

「呵呵,大家想搞好工作的心情,我能夠理解,其實,通過這一天多的考察,我認為我們桂花鄉還是很有希望的,說句不客氣的話,你們是擁有一座寶山,卻找不到致富的路。」劉思宇說到這里,端起茶喝了一口。

宋學紅听到劉書記說桂花鄉是一座寶山,都不明就里地看著劉書記,等他揭開謎底,不過,心里還是不相信劉書記能談出什麼新的東西來。

「剛才小傅鄉長說了公路的事,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上面沒有把路修好,可能也有這樣的考察,我們桂花鄉不過五千多人口,而要想把這條公路修成三級水泥路,至少要八百萬左右,這還是指連通桂花鄉到桂溪鄉這一段,不說縣財政現在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就是能拿出來,可能都要先考慮回報率高的鄉鎮,畢竟,為了五千多人投入八百多萬,相當于每個老百姓投入一千多元,怎麼算,都不劃算,特別是現在縣財政還是赤字的情況下。說到這里,可能各位就要問了,那這路不是沒有希望了?」說到這里,劉思宇停下來,看了各位一眼,宋學紅和傅小紅臉上的失望之s 顯現了出來。

「那也不能這樣說,只是這路讓縣里出錢,那還是不現實的,不過縣里可以出一二十萬,把大公路到你們桂花鄉的公路修整一下,至少能跑過班車什麼的,暫時解決交通的問題,而要想真正解決你們桂花鄉的問題,我仔細想了一下,還得在旅游上做做文章。」劉思宇笑著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