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四百四十七章農民工要工資

作者 ︰ 石板路

兩人進了里間的辦公室,羅小梅翻出帳簿,對劉思宇說道︰「哥,今年我們的生意很好,這是今年的經營帳目,你看一下。」

劉思宇把帳簿推了回去,說道︰「小梅,我相信你的能力,看到這服裝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我也為你感到高興,只是哥不能給你什麼承諾,只能希望你過得好一點。」

羅小梅就偎依過來,柔聲說道︰「哥,這輩子能認識你,我就知足了。」

劉思宇感到一陣心疼,伸出摟過羅小梅,兩人靜靜地依在一起。

聶青峰和姐姐聶青梅在那個服務員的帶領下,仔細看了這店里的布置等情況,越看越感到這服裝店在順江縣應該有很好的市場,現在順江縣的經濟發展很快,外來人口和本地的務工人員也日益增多,這些人對服裝都很講究。兩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和羅小梅合作,在順江縣開個分店。

劉思宇和羅小梅在辦公室只坐了一會,因為怕聶青峰他們進來,羅小梅打開了房門。果然,過了不一會兒,聶青峰兩姐弟走了進來,聶青峰略有激動地說她決定在順江縣開一家分店,問羅小梅有什麼要求。

看到他們要談生意上的事,劉思宇借口有事,讓彭竣其過一會送聶青峰他們回去,自己打了一輛的士,離開了店子。

今年服裝店的生意很好,因為當初在羅小梅的要求下,這店算是她和劉思宇合伙,賺得的錢,兩人平分,這年的收益,除了羅小梅還準備在城北再開一家分店的資金外,一人分了五十來萬,劉思宇的那份,羅小梅已打到了他的卡上。

劉思宇因為和幾個戰友聯手入股投資了桂花山旅游開發公司,手里的錢,還真的不多了,當下也沒有客氣。

不過,劉思宇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來到了羅小梅的家里,他有家里的鑰匙,直接開門進屋後,看了看廚房里的菜,開始動手做飯。就到

羅小梅和聶青梅談好合作的事後,提出請聶青峰和聶青梅他們吃飯,聶青峰推出縣里還有事,和姐姐坐上車,直接回了順江縣。

羅小梅看到聶青峰他們走後,出門上了自己那輛QQ,開著回到家里。

劉思宇在羅小梅那里呆到晚上七點,才在羅小梅的戀戀不舍中,下樓離去。

臘月二十五這天,順江縣委辦接到市委辦的通知,讓劉書記和王縣長到市里開緊急會議,成潔向劉思宇匯報後,立即打電話通知了縣政府辦。

王強得到通知,打來電話,問劉書記什麼時候走,劉思宇抬腕看了一下手表,兩人約定半個小時後出發。

看看時間到了,聶青峰過來提醒,劉思宇和聶青峰下了樓,這時王強縣長已等在下面了,于是兩輛車一前一後,直向林陽奔去。

這次的會議,主要春節期間的維穩工作,參會的是區縣一二把手和相關局辦主要領導人。會議由常務副縣長林衛東主持,在這個會上,郭樸成書記談了維穩工作的重要意義,然後程延山市長談了具體工作要求,只是程市長在談到這個事的時候,對順江縣進行了點名批評,說什麼順江縣發生的農民工找老板要工錢,不但沒有要到手,還遭了毒打,這件事影響很壞雲雲。

其余的區縣領導一听這事,都把同情地眼光看向劉思宇和王強,劉思宇臉上還是保持平靜,可是內心去早已翻騰開了,听程市長的意思,這事是順江縣的工作沒有做好,而工業區正好是康水平和王志明在負責,其中的意味,就有點深長了。

果然,在會後,劉思宇接到杜健的電話,他趕到郭書記的辦公室,郭樸成指著沙發讓劉思宇坐下後。突然問道︰「思宇,那個林強,是不是你讓縣公安局到平西抓回來的?」

自己讓縣公安局抓林強,不過是一件小事,怎麼連郭書記都知道了,「郭書記,我當時也是被氣昏了,沒有仔細考慮,這事我要向你作檢討。」

「檢討就不必了,思宇啊,你現在是縣委書記了,你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一級組織的形象這林強是省人大代表,沒有經過人大的同意,你擅自讓人去抓他,這事人大方面已表示不滿了。」郭樸成語重心長地說道。

其實哪里只是不滿,在前兩次的常委會上,林衛東還就這事,向市委提議,是不是讓紀委進行調查,最後還是郭書記壓了下去。

現在的順江縣,經濟發展走上了正軌,自然吸引了有心人的注意,而劉思宇在縣里的強勢,也給了別人以口實。

「郭書記,我知道了,我今後一定注意。」劉思宇點頭說道。

回到縣里,由縣政府辦出面召集鄉鎮和各局辦負責人開會,在會上,王強負責傳達了市上會議精神,劉思宇作了專門的強調,特別是農民工工資問題,要求全縣的領導干部都要高度重視,特別是工業區管委會和舊城改造指揮部,更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務必保證這些農民兄弟,在過年前拿到工資。

隨後,就春節期間的治安、安全和交通等方面,進行了專門的布置。

第二天,縣政府組織人對全縣各個建築工地進行專項檢查,到了晚上匯總後,劉思宇、王強和梁光明不由大吃一驚,這全縣在建的工程項目,一共有二十多個,涉及農民工近兩千人,其中還沒有付清工資的項目,就有十二個之多,其中有三個工程項目,從開工到現在,只給工人每人每月發了一百元的生活費。

看到這手里的資料,劉思宇眉頭緊鎖,望著二人︰「王縣長,光明書記,都,這事如何處理?」

王強也沒有想到在縣政府連續下文的情況下,全縣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還這樣嚴重,這事如果不出亂子則罷,如果出了工人上街的事,這個年怕不能過清靜了。

「劉書記,再過兩天就要過年了,這些農民工還在等著拿工資回去買過年貨,我看是不是連夜通知這些企業的負責人開會,讓他們想辦法把這些農民工的工資付了,不然的話,如果這些農民工跑到政府來,那影響就大了。」

「光明書記你的想法吧。」劉思宇向梁光明和王強各丟了一支煙過去,然後自己點上一支。

「我看也只有這樣的,我剛才翻看了一下,這建築公司拖欠農民工的工資總額達四百萬,這可不是小數目,現在只有讓這些公司湊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梁光明點上煙,吸了一口,說道。

這沒有領到工資的,有很多還是他的鄉親,梁光明對此更有體會。

劉思宇狠吸了兩口,說道︰「現在看來也只有這樣了,不過,我們以後還得在制度上多想辦法,不然的話,明年還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既然三人統一的意見,由政府辦出面,把這些建築公司的負責人通知過來開會,誰知這些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好多都提前回去過年了,當然這是明里的理由,暗地里,有一部分是借機躲債去了。

最後來開會的,除了有三家公司來的是主要負責人來,其余來的都是留守人員之類,根本起不了作用。

看到會議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在王強縣長的建議下,縣委緊急召開了常委會,在會上,王強代表政府通報了全縣建築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然後劉思宇讓大家談談看法,最後形成了決議,決定由縣委常委分組負責做這些企業的工作,讓他們務必在過年前付清所欠農民工的工資,如果實在不能付清,也至少也付一部分,讓這些農民工能過一個愉快地春節。

于是,常委分成了三個組,一組以劉思宇為組長,康水平和易勝前為組員,負責做好永興公司、桂花山旅游開發公司、省建一司和郭易的郭達公司的工作,這幾個企業,其中省建一司所欠的農民工工資最多,高達五十萬之多,其次是桂花山旅游公司,拖欠了十來萬,永興公司和郭達公司,也各拖欠了十萬元左右。第二組則以王強為組長,馮麗娟、文國華為組員,主要負責林陽市的建築公司,這部分公司所欠的工資總額有一百多萬。第三組則由梁光明為組長,成員有陳遠川和秦大綱,負責順江縣本地的建築企業,這部分企業所欠的農民工工資最多,達一百七十多萬。這部分企業,他比較熟。

劉思宇負責的公司,雖說所欠的工資,只有一百零幾萬,但這些企業都是外地的大企業,平時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而劉思宇和這幾個企業打交道的時候要多一些,所以這幾個企業,自然就交給他來負責,當然這里面,王強和梁光明也存了私心,這幾家企業的負責人,早在幾天前就離開順江縣,回家過年去了,這個時候,人都找不到,還怎麼讓他們付農民工的工資?

其余的都是林陽市的企業或者是順江縣本地的企業,這些企業,要在順江縣或林陽攬生意,有些面子總是要賣的,雖然不能讓他們把所有的工資付清,但付一部分還是不成問題。

散會後,劉思宇回到辦公室,讓聶青峰把這幾個企業所欠工資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然後拿起電話,分別打了出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