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六百四十一章又是一年過去了

作者 ︰ 石板路

第六百四十一章又是一年過去了

「既然你們這四家企業,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立即上治污設備,達到國家環保總局的標準,要麼只能搬出經濟開發區,所以,我們現在也不用在過去的一些枝節問題上去糾纏,而是要討論接下來應該如何做。」劉思宇喝了一口茶,等著參會的人消化自己的話,然後又清了清嗓子,說道:

「其實,我覺得李總你們幾位,在思想上還是沒有轉過彎來,只看到政府這次逼你們上治污設備,讓你們企業背負了很大的負擔,卻沒有看到這次對你們幾家企業來說,還是一次發展的重要機遇。」

‘「機遇?」李家偉不由眼楮一亮,陷入了思索之中,而另幾次負責人,則是一片茫然。

「對,是機遇,如果你們能抓住這次機遇,對你們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劉思宇滿有信心地說。

隨後,在眾人有點疑惑的眼神中,劉思宇把這幾天自己思考的結果說了出來,這次燕北區讓四家企業要麼上治污設備,要麼搬出經濟開發區,表面上看起來,讓這些企業虧了不少,而那三家企業,據劉思宇的了解,本身就處于虧損狀態,他們找到政府說理,其用意只是想讓燕北區政府對他們進行補償,拿到一筆錢,而燕新電鍍有限公司,因為規模較大,現在還處于略有盈利的階段。更主要的,是李家偉並不想放棄燕京這個市場。

但是燕新電鍍有限公司因為生產設備並不是很先進,是幾年前從國外進口的老設備,在國外已屬淘汰貨,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並不強,所以李家偉一直為上不上新設備而糾結。

要更新設備,公司的資金有困難,而如果不更新設備,其生產工藝不能改進,產品的競爭能力不足,無法和一些大公司,或者是國外的品牌抗衡。

所以,劉思宇建議李家偉借這次機會,想法擴大規模,更新設備,特別重要的,是希望他拋棄以前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股份制企業,實現科學化管理。

至于那三家企業,本身的產品沒有什麼競爭能力,劉思宇建議他們干脆以廠房等折價入股燕新公司,大家合資對原來的企業進行改制和更新生產設備,這樣既能使新成立的公司達到國家環保總局的標準,而且還能讓自己的產品升級換代,更為重要的,這樣一來,他們還可以借這次機會,讓企業蓬勃發展起來。

李家偉听了劉思宇的描述,頓時心動起來,只是,他知道僅憑自己的燕新電鍍有限公司,想完成擴大大規模,更新設備,資金上還有很大的難處,當然,如果那三家企業也願意入股,人多力量大,其資金的壓力也小一點。

「劉書記,你說的不錯,我知道我們燕新電鍍有限公司,如果再不更新設備,采用新的生產技術,等待我們的,只是死路一條,不過,要完成這兩項,單憑我們自身的資金,不怕說句丟臉的話,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現在的銀行,他們只向國有企業發放貸款,對我們這些民營企業,他們根本不願貸款。」李家偉把自己的難處說了出來,如果劉書記能為自己解決資金問題,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內,把燕新公司做大做強。

「呵呵,李總說的也是實情,不過據我了解,民營企業融資確實困難,但合資企業,在這方面會有不少優惠。這就要看李總的胸懷大不大了。」劉思宇望著他笑道。

「劉書記說的是讓我和別人合資?」李家偉一下子听明白了劉思宇的意思,不過,讓他把自己一手做起來的燕新電鍍有限公司與人合資,心里還多少有點不願意。而且,一時之間,到哪里去找這合資的人。

現在的華夏國,有一個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對港澳台以及外國的公司,那是笑臉相迎,態度好得不能再好,而且這些公司,在國內融資也比民營企業好上十倍不止。

如果自己的企業,能和這些公司合資,這融資的問題,確實很容易搞定的。

「我只是給李總提一個思路,至于李總考不考慮,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劉思宇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李家偉在腦子里緊張地思考了一陣,咬了咬牙,說道︰「劉書記,我同意你的建議,不過雖然國外的公司我打交道的不少,但一時之間,還真不容易找到合資的伙伴,這方面還希望劉書記幫我們一把。」李家偉的腦子並不笨,他知道既然劉書記提到這事,肯定劉書記心里早想好了這一切。

「呵呵,既然李總同意了我這個建議,那就這樣,我們大家都想想辦法,爭取找到全適的合資對象,我相信,只要李總有誠心,這合作伙伴是肯定能找到的,困難總沒有辦法多嘛。」

另三家小企業,看到李家偉同意了和別人合資,想到自己的公司,現在每天都在虧損,而燕北區政府,看樣子也不會對自己進行補償,猶豫了一陣,主動提出願意把自己的公司折價,和燕新電鍍有限公司合資。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意向,就算幾人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也還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只是這些東西,劉思宇並不會去過問,他這樣的領導,只是把握一下大的方向就行了。

這次會後,在劉思宇的安排下,杜飛揚從香港飛到燕京,和李家偉進行了一系列談判,因為劉思宇的因素,杜飛揚並沒有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是很爽快地和李家偉談妥了一切。

到了要過年的時候,新的股份制企業在燕北區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杜飛揚出了三千萬的資金,佔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從國外購買歸新的設備,李家偉原來的資產,折價四千五百萬,佔了新成立的燕新股份公司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而另外的三家小企業,以廠房和土地等折價入股,最後佔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燕新股份公司成立後,又以公司的廠房設備等作為抵押,從銀行貸款一個億,實現了公司生產工藝和治污設備的飛躍,達到了國家環保總局的標準。

李家偉因為是最大的股東,成了法人代表,出任公司董事長,而杜飛揚則派了一個得力的干將擔任公司的總經理,具體管理公司。

市委王書記听了劉思宇的匯報,知道燕北區經濟開發區的幾家污染企業,現在已徹底進行了改制,成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合資企業,心里十分高興,感慨道︰「如果我們燕京市的干部,工作上都像思宇同志一樣善于動腦,我看很多事就容易解決了。」

這年的春節,和往年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過完年後,劉思宇帶著妻兒回到平西耍了幾天,反正燕北區的事,也不是很多,無非是領導值班,檢查一下什麼的。

這些事,他在初三以前,就做完了,所以這次回到平西,時間上比去年充裕,陪著父母回到青山鄉,住了兩天,到自己的祖墳上去祭奠了一下。

不過,知道他回到了青山鄉,曾經的老部下和朋友紛紛過來看望自己,弄得他每天應接不暇,幸好祝代、唐鐵、凌風三人全力張羅,再加上黑河鄉的那班部下,也跑上跑下,劉思宇除了陪客人說話、喝酒,其他的事倒不用去管。

春節過後,區委的工作,一下子忙了起來,關于企業減排的事,燕北區沒有多大的壓力,區所轄地只有一家大型央企,其減排的事,用不著區里關心,而原來那幾家污染企業,因為年前簽了合資協議,現在正在進行廠房建設之類,今年並沒有安排生產任務,所以,市里的任務,那是十分輕松地完成了,不像其他幾個區,忙得焦頭爛額的。

當然,這黨政機關的事,還是十分的多,不過,在過完的年的收心會上,劉思宇環視了一下在座的干部。

「各位,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又到了緊張工作的時候了,今年我們區里要做的事特別的多,第一是區里的在建工程,一定要在奧運會之前,完成基礎建設,別讓這些工程,影響了我們燕京市的形象,關于這一點,市里三令五申,一定要向國際友人,展示我們美好的燕京形象,說到這里,還要強調一點,我們區的那個體育館,一定要在七月份以前全面完工,保證的奧運會期間正常投入使用……」劉思宇在這次會上,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只是簡明扼要的談工作,而是極詳盡地闡述了今年工作的初步設想。

其實也不怪他,就在昨天,市委召集區縣的黨政一把手開會,在會上,王書記和沈市長就全市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點,提前吹了風,其核心一點,就是務必保證奧運會的圓滿成功。

所以,劉思宇回到區里,自然也不敢怠慢,傳達上級的指示不過夜,這是一種態度。

隨後幾天,劉思宇自然又是在听匯報中度過,新年伊始,總有做不完的事等著自己,政府那邊的政府工作報告初稿已出來,為此江百發還向他作了簡短的匯報,當然這個政府工作報告的最後確實,還得在常委會上通過才行。

(終于忙完朋友的喪事,熬了兩個通宵,今天下午睡了一會,今天只能一章,不過明天應該能多更,這個月還有二十四章的任務要完成,看來石板還得加油才行,感謝各位的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