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三十七章黨委會上的事

作者 ︰ 石板路

黑河鄉政府小會議室,鄉黨委會已開了兩個

前面的幾個內容沒有什麼異議就全部通過了,就連關于學校危房改造的問題,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雖然誰都不願意把大把的錢花在上面,但如果學校真的因為危房沒有改造,出了安全事故,那可是輕則挨處分,重則丟官坐牢都有可能,誰會在會上說這項工作不該搞?只是大家擔心的是鄉里沒有錢,怎麼改造?後面大家議了議,最後統一了意見,由劉思宇負責向教育局和縣政府反映情況,爭取資金,完成此項工作。

劉思宇看到形成了這樣一個決定,無奈地苦笑了一下,雖然事前他就這件事專門向張高武書記和陳杰生鄉長匯報了情況,當時兩位主要領導都在場,陳杰生就把鄉里的財政情況說了一遍,劉思宇這才知道鄉里確實拿不出錢來,張高武書記就說可以向縣上反映爭取一下,他原以為張書記會親自去跑這項工作,沒想到事到臨頭,張書記卻說要到縣里跑一筆款子,抽不出身,這件事就毫無懸念地又落到了劉思宇的身上。

不過在討論劉思宇提出的那個關于河對岸幾個村修公路的事,幾個委員卻明確表示不贊同。

鄉黨委副書記顧季年听完劉思宇關于這項工程的想法後,先沉默地吸了一口煙,然後慢悠悠地說道︰「听了小劉書記關于河對岸幾個村修公路的想法後,我對小劉書記這種事事為老百姓著想的精神很敬佩,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小劉書記到鄉里雖然時間不長,但工作積極性蠻高的嘛。不過對于這個事,我有點不同的想法。」他說到這里,看了張高武和陳杰生一眼。

張高武臉上沒有表情,看不出心里在想什麼,其實他心里在埋怨劉思宇,那天劉思宇向他匯報了這個想法,他就委婉地表示這個事先放一下再說,不知道是劉思宇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還是怎麼的,他又去向陳杰生匯報了這種想法,並希望鄉里認真討論一下這個方案。

最後張高武皺著眉頭答應在會上議一議,一直想通過這種方式給劉思宇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撲盆冷水,同時也可以敲打一下劉思宇,讓他明白自己的位置。

看不出張高武的表情,顧季年想了想,接著說道︰「大家知道,我們鄉里的財政收入在全縣處于倒數三位,鄉干部都半年沒有發工資了,根本拿不出錢來修路,這修路可不是一點點錢就能辦成了,況且如果照小劉書記的想法,這六公里長的路要修成雙車道,路基就有八米多寬,有幾處全是峭壁,每公里沒有十四五萬拿不下來,再加上總得修座橋吧,我估算了一下,至少一百多萬,這麼大一筆資金,到哪里去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意思,呵呵。最後說一句,年輕人有想法,是個好事。呵呵!」

他這番發言有點意思,表面上是表揚劉思宇工作上肯動腦筋,其實又何嘗不是說劉思宇不切實際。

孫繼堂副鄉長看到張高武把眼光從自己臉上瞟了一下,就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揉了揉自己的眼楮,看了一下在坐的各位,笑著說道︰

「呵呵,我也說兩句吧,劉副書記到我們鄉里不到兩個月,就不辭辛勞下鄉進行調查,並親自到全鄉最遠的統山村實地考察,他這種工作精神令我很是佩服,大家說是不是?」說到這里,他望向張書記。

不過他這話好像是在表揚劉思宇,讓劉思宇心里不舒服卻不好說什麼,只是在心里暗想這孫繼堂果真不地道,他這不是在挑拔自己與在坐的委員們的關系麼。

「就是,」「就是,」在座的好幾位鄉黨委委員都各懷心思地點著頭,好像在贊同孫繼堂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特別是顧季年,那張黑臉在擠出了一點笑容後,似乎更加黑了,而張高武也更加面沉如水,陳杰生的表情也有點僵直。

「說到修公路,我談了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呵呵,這條公路如果真的照劉副書記的設想,修成功的話,肯定能給河對岸的幾個村帶來很大的方便,不是有句話嘛,要想富,先修路,只是說到修路,那就是需要錢,這錢從哪里出,不知道劉副書記想好沒有?還有就是我們全鄉十五個自然村,河對岸包括統山村才七個村,而且山上的資源也不是很豐富,我們應該考慮一下這條路是不是有修的必要,我認為就把現在那條簡易公路修整一下,把河腳的三個村連通就行了。呵呵,當然如果劉副書記有辦法弄來修路的資金,我還是舉雙手贊成修這條路的。」

孫繼堂好像對自己的發言很是滿意,還自得的笑了兩聲。

後面的發言除田勇沒有表態外,其余的人都表示不贊成鄉里修這條路,李凱的發言還非常尖銳,指出有錢修路還不如辦個廠子,他認為現在鄉里的重點應該放在招商引資上,只差沒說劉思宇這種想法是本末倒置了。

听到李凱的發言,劉思宇起初一愣,這李凱對自己的態度怎麼突然來了過大轉彎,既而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這李凱的發言其實是替陳杰生表示對自己的不滿,自己到鄉里後,陳杰生就極力拉攏自己,而自己除了給他應有的尊重外,卻沒有一點表示靠攏的意思,反而好像與張書記走得越來越近,這自然讓陳杰生心生惱怒,這不,李凱開始借題發揮了。

不過劉思宇只是埋頭用筆在紙上記著什麼,臉上還是那種淡然的神情。

陳杰生看到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就用筆在桌上敲了一下,咳了一聲,等全體都把目光注視到他身上,這才說道︰

「剛才大家談了劉副書記想修公路一事的想法,我听了很受啟發,我也說兩句,」說到這里,陳杰生停了一下,看了劉思宇一眼,繼續說道,「劉副書記在會前也向我談過這件事,我認為劉副書記這種為老百姓著想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在座的各位學習,從內心想,這修路是一件好事,我是舉雙手贊成。不過啊,我作為一鄉之長,卻又不敢舉雙手贊成,為什麼呢?那就是我們辦任何事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看客觀條件具不具備,我們鄉里的現狀大家都是了解的,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這條路該不該修?該修!但不是馬上就修,要等到我們鄉里的情況好轉了,有錢了,各方面的條件具備了,時機成熟了,就動手修。在這里我表個態,等哪天鄉里有錢了,條件具備了,哪天就修通往河對岸的公路。」說完,陳杰生還對劉思宇笑了笑。

張高武看到各人都發表了意見,把眼光都盯著了自己,就端起面前的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又把茶杯放好,調整了一下情緒,這才說道︰「剛才各位同志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很高興啊,這說明我們今天這個會開得很民主,很成功,說明我們這個班子是很講團結,很講民主的嘛。關于劉副書記提出的修公路這件事,大家也議得很透徹,都對劉副書記的工作態度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我想如果我們鄉里的每一個干部都像劉副書記一樣認真工作,開拓進取,鄉里的各項工作一定能有一個大的提升。當然,劉副書記修路的想法是好的,雖然現在鄉里的條件不具備,但我認為有些工作還是可以做在前面不是,我看這樣吧,劉副書記過幾天去找一下交通局,看能不能派人先堪察設計一下,把圖紙搞出來,反正這也花不了多少錢,這樣如果將來條件成熟了,也可以盡快上馬嘛。這件事就定下來,大家還有什麼意思?」張高武笑著挨個看著大家。

那些委員听到張書記定都定下來了,還讓大家提意見,誰還會出言反對?那不是惹張書記不痛快嗎?當下眾人表面上都點頭表示同意,其實各人都在心里想著原來張書記不是有點反對修路這件事嗎?怎麼最後卻支持劉副書記先搞規劃,這里面有什麼玄機?

其實就在會前張高武也想著否決劉思宇的方案的,借此敲打一下劉思宇的,可是後來看來鄉黨委成員中除了田勇和胡大海沒有表示明確反對外,其他的人反對的態度非常堅決。

而面對這種情況,劉思宇的的臉上仍是淡定的神情,讓他心里一凜,又想到周副書記提到劉思宇時的表情,他就開始在心里想了又想,感到劉思宇的方案還不錯,操作性也較強,如果修成功了,自己不也多了一點政績?而且自己表態支持他,一定會讓劉思宇對自己心存好感,特別是現在沒有弄清楚劉思宇的背後是不是有人之前,還是支持一下為好,反正也不需要鄉里出多少錢。

于是他就在最後關頭放棄了原來的想法,表示出對劉思宇的支持來。

會後,大家說笑著離開了會議室,劉思宇沒有一絲的沮喪,依然笑著與大家下了樓。

(昨天因為喝酒醉了,今天特加更一章,以補昨天的欠債,感謝各位的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