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官場 第一百一十章謝謝你

作者 ︰ 石板路

感謝學士虛竹的打賞!

回到鄉里後,張高武專門召集二級班子以上干部為劉思宇接風洗塵,在酒席上,張高武對劉思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對那個寫信的人進行了一頓怒罵,孫繼堂在一邊听著,心里悔得要死,臉上卻沒有一點表露,好在他和趙坤平商量好死不認帳。其余的人都邊表示對誣告者的遣責,邊爭著向他敬酒,以示心意。劉思宇終是寡不敵眾,最後被幾個鄉干部抬回了住處。

第二天,凌風等幾人又在黑河酒家為他接風,這幾人相聚,酒到是沒有喝多少,更多的時間是談論劉思宇回來的事,他們望向劉思宇,眼楮里就多了一份尊重,畢竟,不是誰被雙規都會驚動市委書記的,從這件事上,他們看出了劉思宇不會是池中之物,早晚有一天要離開黑河鄉,跟著他絕對沒錯。

黎樹是劉思宇回到黑河鄉的第四天才到鄉里的,戰友相逢,自是少不了一番親熱,劉思宇把凌風、杜清平、田勇找來,好好陪他喝了一頓酒,兩人回到屋里又談到半夜,第二天,黎樹這才離去。臨離開時,他把劉思宇那一百萬元的收入證明交給了他。

蘇縣扶貧辦截留了扶貧款,導致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相繼撤離,黑河鄉幾個村的農民在鬧補助,就把縣扶貧辦主任曹建中叫過去,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曹建中一直緊跟著張中林,對蘇書記交待的工作,向來是能推就推,這次就是有了張中林的暗示,才敢把這扶貧資金捏在手里,沒想到由于一封舉報信,引出了一大堆的麻煩,連自己的靠山張縣長都有點自身難保,所以面對蘇書記的批評,一邊連聲諾諾,一邊不住的擦拭臉上的冷汗。

從蘇書記的辦公室出來,他立馬叫來扶貧辦的會計,讓他把那筆扶貧資金撥到黑河鄉財政所的帳上,不過三百萬卻早讓張中林縣長用去了五十萬。現在急切之間,張中林也沒有地方弄錢來填這個窟隆,最後被市委以挪用扶貧資金的過錯調到了市文化局任局長。

有這二百五十萬到帳,黑河鄉的萬畝茶園項目又熱火朝天地搞起來,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全部回到鄉里,整日在田地里忙著作技術指導,全鄉干部也分片包干,整日整日地泡在土地上。

劉思宇安排好一切,和張高武書記商量了一下,就帶著杜清平到全省各地去考察茶葉的加工生產。

張高武通過劉思宇被雙規的事後,知道這劉思宇的背後並不是那麼簡單,也就不再擺書記的架子,只要是劉思宇提出的事,他都大力支持,有他做榜樣,全鄉干部一時間空前團結。

縣委的班子由于張中林調走,李成達被移送司法機關,在一番不見硝煙的明爭暗斗之後,終于落下了圍幕,不過周承德和郭玉生都沒有得到縣長這個位子,還是原地不動,市委辦副主任王天成調到紅山縣,任縣委副書記,並被提名為縣長人選,童彪改任縣紀委書記,林均凡任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

十一月六日,紅山縣人大主席團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王天成縣長的任命。紅山縣的這場官場小地震才算最終塵埃落地。

劉思宇帶著杜清平和鄉企業辦公室的錢程萬,到幾個重點產茶區去參觀了幾家制茶廠,回到鄉里後,對制茶廠的事心里有了一定的底。

這天,鄉黨委班子開會,專門研究制茶廠的事。

會議剛開始,張高武就笑著讓劉思宇介紹考察的情況,對這個情況,劉思宇回來後就專門向張書記作了匯報,听到張書記點名,他把面前的筆記本放在桌上,掃視了大家一眼,笑著說道︰「既然張書記點將了,好,我就將我們這次考察的情況向各位匯報一下。」

幾個委員都笑著向他點了一下頭。

「這次和鄉企業辦的錢程萬主任、財政所副所長杜清平同志考察了山南市的茶業公司和石河市的一家茶業公司,這三家茶業公司各有特點,下面我分別介紹一下。

山南市的兩家茶業公司,一家叫四季春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業,有茶葉基地五千畝,不過他們實行的是公司加農戶的生產模式,農民負責茶林的管理和茶葉的采摘,公司負責收購新鮮茶葉,進行加工、包裝和銷售。知名品牌就是四季春。另一家公司是台灣老板投資建立的獨資企業,公司沒有固定的茶葉基地,靠收購當地小制茶廠粗加工的茶葉進行再加工,主要生產花茶和茶磚。石河市的那家茶業公司則是一家國有企業,不但規模很大,而且有自己的茶葉基地三千畝,職工上千人,是一家老牌茶業公司,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劉思宇說到這里,停住話頭,端起自己的太空杯,喝了一口茶。

看到眾人沒有言,張高武笑道︰「剛才劉鄉長介紹了這次考察的情況,大家都表一下看法,我們的茶園已基本成形,只等明年移栽茶苗了,但我們的制茶廠還沒有拿出方案來,昨天王縣長和蘇書記都打來電話過問這件事。」

張高武剛說完,顧季堂接過話題說道︰「剛才听了劉鄉長的介紹,我先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算是拋磚引玉吧。我覺得既然鄉里已確定把展茶產業當成鄉里的主要產業,萬畝茶園也基本完成了茶園建設,這制茶的問題,就要好好研究,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從劉鄉長的考察來看,要解決制茶問題,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引資建廠,鄉里只管鮮葉的生產,不管制作,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成立茶業公司,進行生產和銷售,至于哪一種方式更好,還是听听大家的看法。」

劉思宇沒想到這個平時不怎麼說話的顧季堂,這次卻第一個言對自己表示了支持,就用異樣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卻見顧季堂仍是不動聲色地低頭看筆記。

張高武看到大家都在低頭看自己的筆記本,就又笑著對劉思宇說道︰「劉鄉長,對于這個萬畝茶園項目,可以說是你一手搞起來的,你最有言權,你談一下你的設想。」

「張書記這樣說,我可不敢當,這萬畝茶園項目能落在我們黑河鄉,離不開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張書記你的具體把關,更離不開在座的各位和全鄉干部的大力支持,我只不過是在張書記的領導下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份內的一點小事,不足掛齒。

不過說到這制茶的問題,我也有點為難,如果搞招商引資,優點是鄉政府可以把制茶和銷售這兩塊甩出去,集中精力搞茶園建設和其他事情,缺點是先不說能不能招到商引到資,就算有老板來投資建廠,到時會不會給我們的鮮葉銷售造成麻煩,比如價格、數量等。畢竟那樣我們的鮮葉銷售要受制于人。如果自己組建茶業公司,先不說那些建廠資金,就是那生產和銷售,都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

不過我想就算前面是火焰山,只要我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張書記的領導下,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說到最後,劉思宇重重地捧了張高武一下。

隨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後覺得還是自己組建茶葉公司好,這樣雖然困難大一點,但從長遠利益來看,還是利大于弊。不過這茶業公司是縣屬企業還是鄉鎮企業,還得上報縣委縣府才能定下來。

會後,張高武和劉思宇專門到縣里向分管扶貧的康副縣長作了匯報,康副縣長覺得這事太大,又親自帶著二人向王縣長作了匯報。

王縣長白晰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給人一種斯文的感覺,不過如果你真把他當成白臉書生你就大錯特錯了,只看他眼鏡後面不時閃動的精光,就知道這是一個很有心智的人。

他坐在椅子上靜靜地听了張高武的匯報,思考了一下,說道︰「這件事你們還是先向蘇書記匯報一下吧,他是這個扶貧項目領導小組的組長。先听听蘇書記的意見再說。」

蘇書記听了他們的匯報後,表揚了張高武和劉思宇工作做得不錯,至于這個事,還得召開常委會研究一下,畢竟這個事涉及到上千萬的扶貧項目。

劉思宇接到費清雲的電話,讓他周末到省里去一趟,星期五下午,他把鄉里的工作交待了一下,就開著車往省城而去,李竹馨要回賓州,順便就上了劉思宇的車。

李竹馨到黑河鄉這近一年來,變得越來越干練了,劉思宇知道上次自己被雙規的事,這李竹馨在外面四處奔走,出了不少力,自己一直都沒有表示謝意。

車剛出了黑河鄉,劉思宇雙目注視著前方,嘴里說道︰「竹馨,上次的事謝謝你。」

「謝我什麼?」

「謝謝你為了我的事,找人幫忙。」

李竹馨的臉色便暗淡下來,「可惜我也沒有幫上什麼忙。」

「不,要不是你,不是李副市長,我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出來。我是真是謝謝你。代我向李市長問好。」劉思宇真誠地說道。

其實他到現在,都沒有想通余書記為什麼會親自到紅山縣讓紀委放了自己,難道是省里的費副書記打的招呼?不然就是鄧副書記和李副市長說動了余書記?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更為蹊蹺的事,這事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鄧副書記不說了,林志司令也沒有和自己細談這件事。自己上次去考察回來,本來想找林司令喝酒,打听一下那次的詳情,不巧的是他竟然到省里開會去了。這次臨離開黑河鄉時,劉思宇專門給林志打了一個電話,林志得知他要到省里,就叫他回來時喝酒,卻沒有說更多的事,看來很多謎都要等見到費三哥和林司令時才能知道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官場最新章節 | 一路官場全文閱讀 | 一路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