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國必勝論

作者 ︰ 費虛

第三百一十三章德國必勝論

如果讓中國能夠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來,實現向工業國的轉變,那麼這個國家將會很可怕,這是列強的共識

它擁有龐大的人口優勢,擁有豐富的資源——至少這個時代都這麼認為,煤鐵完全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龐大的國土如果全部用機械來耕作,能夠產生龐大的糧食儲備,即便這個國家的人口太多了些,但是戰爭對人口的消耗,以及戰時管制,糧食並不會成為中國的軟肋,光是中國東北的糧食生產,就能夠養活大半個中國的人口。

中國本來就是個原料產地,擁有工業體系之後,戰爭並不會使得經濟有所損害,反而會刺j 繁榮。

yao品、布匹、機械等等物資的供應,根本不是問題。

如果德國介入中國的東北開——據德國參謀部得知,美國正在幫助東北進行一項東北振興計劃,那麼日俄兩國將如坐針氈。

太bang了,一個東北,就能牽制日俄兩國,想想都令人興奮。

但是,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東北的掌權者,必須是親德派。

列強國家維持清廷統治的共識是穩定的,同時也在尋找著代言人,英國看中了袁世凱,日本選擇了全面撒網,既扶持黨人,又拉攏中國的立憲派,美國則是希望憑借強大的資本攻勢,讓它在中國的利益萬古長存。

李安生有美國背景,這是公開的秘密,而且美國也需要這個契入點,擠進中國,制衡英日同盟。

早年德皇就提出過,由德國、中國與美國結成同盟,由于清廷的猶豫,以及泄密,導致被日本從中破壞。

現在李安生忽然提出需要德國扶持東北的工業計劃,這是怎麼回事?

德皇並不太關注遠東的局勢,或許扶持中國對抗日俄也是心血來chao,但不妨礙他興致勃勃的就此展開討論。

李安生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並不指望憑借他的一席話,就能讓德皇相信東北將來能夠制衡日俄,人家沒這麼天真,只要在德皇心中留下一點印象,這就夠了。

眼下還不是時候,李安生總要向德皇證明些什麼,只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夠讓德皇相信。

或許,應該早日推動辛亥,他的目標是東北王,有程德全在兩江遙想呼應,作為清廷倒台後數一數二的政治集團,放眼中國,誰能撬動他的地位?

到時袁世凱、黨人,只怕都要來拉攏他。

眼下,用一點農業技術,作為投名狀,向德皇證明他的價值,是一項無比重要的投資。

「去年東北的大豆、小麥等糧食繼續大豐收,似乎這幾年整個世界的產量並不理想,只有貴國的東北三省,糧食產量讓世界震驚。德國應該感謝東北糧食豐收,為德國帶來的成本降低,不然的話,大豆與小麥價格不斷高攀,我們可要多付出一大筆錢。」

的確,去年東北三省的小麥出產四百六十萬噸,出口二百萬噸,而大豆出產三百二十萬噸,出口一百六十萬噸。

光是德國進口小麥一百八十萬噸,其中東北小麥已經佔了三成,進口大豆四十萬噸,其中十萬噸是直接從東北進口。

而德國對東北小麥以及東北大豆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李安生給出了四十兩銀子一噸的大豆價格,實際上還是德國賺了大便宜,去年大豆平均出口價為五十六兩銀子,即便由德國方面付運費,東北只需要將大豆從碼頭倉庫運上德國貨輪,還能收獲一筆保管費,但德國還是認為價格公道的很。

要知道,德國從南美等地進口大豆的話,六十五兩銀子一噸都不止,還是東北大豆產量大,價格給壓了下去。

而李安生給德國的小麥價格,也只是在三十五兩銀子一噸,德國同樣賺了一筆。

李安生之所以讓德國人佔這個便宜,實際上還是谷賤傷農,尤其是大豆,畢竟世界市場需求有限,去年整個世界市場大豆貿易額為三十七億兩銀子,東北大豆能夠獲得的份額會不斷增加,但是要防範關稅保護與貿易壁壘

將來東北的小麥與大豆產量將會更加的驚人,除了加大農業恐怖主義力度,另外就是積極打開世界市場。

用大豆與小麥換戰艦實際上也是一招妙招,等于讓德國佬提前預定了小麥與大豆的生產。

東北正在倡導全民吃細糧,全面種植細糧,但是畢竟關內的老百姓還沒有這麼富,能夠奢侈到吃細糧,所以,東北養活全國人不成問題,但是總不見得白養,東北是靠農業崛起的,要是谷賤傷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錫良是清楚農業恐怖主義這回事情的,本來宅心仁厚的他極力反對,但是,東北的糧食產量越來越驚人,要是不這麼做,東北好不容易出現的繁榮景象就會曇hua一現,農業,畢竟是農業,不像工商業一樣。

東北其實稅賦是很重的,隱形稅賦,比如農業指導費,對移民的貸款吃息,種子與化f i,等等,一大堆的以貨幣或是以糧食為體現。

東北官庫中的存量越來越多,即便以貸款方式以及部分免費供給新移民,並且動全國進行儲備——中國歷代王朝都有大規模儲存糧食的習慣——後世也是如此,糧食還是嫌多,移民太多,土地開越來越多,種植糧食越來越多。

去年東北新移民一千三百萬人,東三省官府向他們供應了四百多萬噸的粗糧以及接近百萬噸的細糧,但是對應糧食產量來說,這點消耗還是無法將官府與李安生控制的屯糧機構的庫存消耗。

李安生為什麼要買戰艦,就是因為東北官府有這個實力,錢沒有,有糧食。

既然一時之間無法將更多的糧食換成錢,那不如換戰艦。

李安生甚至在考慮,繼續追加戰艦,將來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為什麼?糧食銷售不出去,只能依靠巨艦大炮來打開市場。

另外,說服德國等國家進行糧食戰略儲備,或許也是個好辦法,這次用二十萬噸大豆以及三十五萬噸小麥來換取一艘主力艦,實際上很值得。

德國方面已經確認了造價,也采用了李安生提出的方案,基本上就是德國正在設計的「德弗林格」級戰列巡洋艦的改進型號,采用平甲板艦型寬29米、吃水近1o米,設計排水量266oo噸、滿載排水量312oo噸,8m n5o倍口徑的3o5毫米主炮主炮沿甲板中線布置,以雙聯裝分別布置在尾兩端,這也是該類型的主炮第一次配置在德國的戰列巡洋艦上,雖然相比同期的英國戰巡主炮口徑偏小,但是有更快的sh 。

也通過了李安生的提議,采用油煤h n合燃燒動力,也就是以燃煤為主,燃燒時向爐腔內噴灑重油增加效率。

這艘戰艦造價一千六百萬兩銀子,加上必要的培訓費用,其他的雜七雜八,那麼多糧食剛剛好。

這麼多糧食還是分期付款,三年付清。

也許,每年儲備上七萬噸的大豆,以及十萬噸多一點的小麥,對于德方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這筆jiao易讓德國工業界jiao口稱贊,認為是一筆明智的買賣,雙方都有好處。

德國官方這一次集中購買大豆與小麥,然後轉銷給那些對大豆以及小麥需求迫切的資本家,既贏得了利潤,又收獲了政績。

資本家們省下了成本,自然感j 不盡,而德國造船廠又得到了訂單,同樣很高興,鋼鐵企業等企業同樣分享好處。

似乎,這樣的買賣多做一點也無所謂。

李安生借著這次機會,向德皇提出了用大豆與小麥換取機械設備與各項技術的要求,很顯然,他希望繼續將糧食買賣做大。

甚至,他還提出,用東北的糧食生產為抵押,向德國獲取巨額貸款。

如果由德國提供幫助,走德國化的工業化道路——事實上,德國是進行工業化最成功的國家——它的重工業展在體制的幫助下非常完善,需要的資金將會高達一億馬克,五千萬英鎊左右,三億七千萬兩銀子

憑借東北目前的財政收入,是遠遠不夠的,今年有望達到八千萬兩銀子,憑借逐步的積累與投入,能夠開啟東北的工業化,不過,李安生需要更快的度。

他等不起那麼慢,他需要高,加,一戰開打前就要形成一個初步的工業體系,然後憑借一戰的戰爭財來完善。

所以,在一戰前,他必須要籌集到起碼兩億兩銀子,用于東北的工業體系。

用糧食來彌補一部分,是個不錯的主意。

用糧食來換取德國的機器設備與技術,換取德國的工業援助,甚至用未來的糧食生產來抵押,向德國借款,表面上看來,這只是東北糧食貿易的換了一種方式,但是聰明人卻能從中看出,其實李安生是耍了hua招,這是在變相的導致德國進行糧食儲備。

不僅德國的糧食主要進口目標基本變成中國東北,而且德國還要逐年的增加糧食儲備,這既是替東北糧食出口拉了一筆大單子,又是一次成功避免谷賤傷農的成功運作。

真實歷史上,德國可是連一年的糧食都沒有儲備,李安生打算替他們儲備上一點,基本上,運作下來,德國的糧食進口全部給東北糧食給壟斷,而且真的能夠換取機器設備與技術,還有大筆貸款數額能夠達到三億七千萬兩銀子,四年下來,也不過是兩百多萬噸的糧食每年。

德國現在自身光是小麥就要進口一百八十萬噸,大豆四十萬噸,未來的需求還會增加,算下來,也只是每年儲備上那麼一丁點。

東北急切的需要轉型,必須降低對耕地的大量開,開始走工業化道路。

要不然的話,只怕東北真的要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用巨艦大炮來轟開人家的大m n,強行傾銷糧食,就像後世的美國一樣,想方設法讓你買美國小麥美國棉hua美國面粉。

其實李安生的這個計劃對德國也有好處,等于說中國東北用糧食貿易的資金來購買德國的機器設備,各種工業品,對德國的經濟是有好處的。

對李安生來說,總比向美國借款的好,美國佬的氣量可並不大,已經迅的給他拋棄。

「可是東北的財政收入可並不多,德國當然歡迎這麼一份大訂單,也願意提供借款,但是據我所知,貴國政f 是無法對這個計劃進行支持的,資金上完全不行。」

東北今年大概有八千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雖然這麼點財政收入完全不被放在威廉二世的眼中,但這時針對德國而言,要是對于俄國那樣的貧窮的農業國,或者日本那種畸形的國度而言,意義就很不一般。

如果真的幫助東北實現工業化,那麼財政收入也許就能夠迅增長,或許能夠跟日本比擬。

日本去年的財政收入突破了兩億兩銀子——當然包括了中國的賠款,在李安生看來,要過日本其實非常簡單。

「為了東北糧食,將來日本很有可能會對我國開戰,那麼東北的糧食,將會價格陡增。我認為,德國還是實行糧食戰略儲備的好。」

李安生繼續開始忽悠,是啊,日本跟俄國都是無法容忍東北走上工業化道路的,一個強大的中國非常讓他們警戒,戰爭是早晚的事情。

威廉二世也贊同這種觀點,尤其是日本,那種畸形展的國家,早晚會成為對外侵略的國家。

東北是日俄的勢力範圍,他們絕對不會放任東北的強大。

這麼看來,將來的確很有可能在東北生戰爭,似乎,糧食價格的確會猛增。

「德國的確應該儲備糧食,你的東北振興計劃,我們會認真考慮。但是,特使先生,你真的確定要在英國訂造戰艦嗎?不繼續向德國訂造?」

其實德國的船廠並沒有太過寬裕的容量,威廉二世的興趣也不是太濃,他只是不甘心訂單落在英國手中。

「說到底,我國還是準備走自造戰艦的道路,我們需要技術,需要從英國戰艦上頭找到借鑒,當然,我們也需要他們的技術。我承認,德國的蒸汽輪機技術已經過了英國,在艦炮、燃油鍋爐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但是,我同樣需要來自英國的技術參考。如果貴國願意提供更多的技術的話,我會考慮在明年訂造戰列艦。我國的主要敵人是日本,所以,我需要更大口徑的主炮,比如日本人剛在英國訂造的巨艦,我猜測主炮口徑達到了14英寸。」

威廉二世頗有不悅,提高了聲音說道︰「難道,特使先生認為,我們德國的戰艦不如英國戰艦?」

李安生接連搖頭,說道︰「不不,恰恰相反,我認為德國的戰艦更加屬于j ng品,生存能力遠強于英國戰艦,只是在主炮上面的步伐跨越的太小了些。」

其實今年以來,德國的主炮技術又有了提升,3o5毫米口徑5o倍徑的主炮sh 快sh 程遠,重量也輕,威力也相當不俗,考慮生存能力的話,李安生還是情願選擇德國戰艦。

「正因為德國戰艦是以英國海軍為假想敵,才使得在造艦技術上不斷進步,過了英國。如果假以時日,我敢斷定,英國的艦隊在海上將會完全不敢與德國海軍抗衡。只是,這需要時間,我相信,只要給德國十年時間,能夠硬生生拖垮英國。」

威廉二世頓時來了興致,連忙問道︰「這是真的嗎?特使先生,你的論調似乎很新穎,為什麼給德國十年的時間,就能拖垮英國?」

「英國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就已經隱含著嚴重的問題,187o年以後英國就在經濟展上顯1 出疲態。盡管絕對實力上頭,德國與美國還沒有完全越,但對于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保持領先的展度,絕對的落後是遲早的事情。」

威廉二世做出了請的手勢,希望李安生繼續談下去,翻譯似乎開始出汗,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幸好李安生突擊學習了一點德語,還能夠夾雜著一些半生不熟的德語來談話。

「在德國面前,我認為,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第二次工業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生,但技術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生積極作用。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經濟制度的創新機制,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j ng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新興產業。反觀英國,還在孜孜不倦的向中國,向全世界傾銷他們的棉紡織品,真是可笑。」

說到英國的棉紡織品傾銷,李安生似乎很憤慨。

而威廉二世則cha了句玩笑話,「對了,英國似乎還在全世界進行他們那賊頭賊腦的鴉片貿易,這伙h n蛋,他們當年對貴國可真是禍害不淺。」

李安生哈哈大笑起來,繼續說道︰「是啊,可悲的是,英國更加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o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設備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雖然由于世界市場的擴展,英國仍能保持經濟的低展,但其所佔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于像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m n佔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于慣x ng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方面落後于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佔整個工業的比重低,其產值佔整個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幾,真可憐。再這麼下去,我真不知道他們該如何維持世界霸主的寶座。」

「對,他們哪里有資格稱什麼日不落帝國,夕陽,他們只是夕陽,我們德國才是新興的霸主。」

威廉二世覺得李安生的話相當有道理,很有同感,忍不住叫起好來。

于是,李安生鼓足了勁,繼續忽悠。

「目前英國本土投資只佔3o,其他7o的資金投在國外,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x ng,並且形成了國內一個龐大的食利階層。依賴x ng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運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x ng必然成為一種制約經濟展的力量。」

這些都是李安生根據胖叮當提供的資料所研究出來的,確實,大英帝國的弊病很多,主要就是這些,積重難返。

威廉二世點頭道︰「還有法國,法國同樣是個依賴海外投資的國家,或者說,在海外放貸,看看法國佬,他們全部是在海外放貸的債主。」

「我個人很希望德國能夠幫助我們在教育上進行革新,我很欣賞德國的教育體制,我認為,德國強大的原因,還是在于教育方面。例如在政f 對教育的財政投入方面,1838年,普魯士政f 用于教育的支出達3oo萬塔勒,相當于同年英國教育支出的2o多倍,19oo年德國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9,同年英、法只佔o.9、1.3。德國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國民整體科學素質。從1851年到19oo年5o年中,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技術科學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共計兩百項,遠遠出英、法兩國之和,無疑,德國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大量新技術、新設備的迅采用,促使德國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正因為德國的強大,才使得我不斷的在分析德國成功的原因。也許德國的道路難以復制,但是,只要有那麼一點的勇氣去嘗試,就會受益無窮。」

威廉二世並不介意李安生對德國的深入研究與分析,這反而讓他感到面上有光,是啊,德國是個新興的,強大的,未來的霸主,英國注定只能靠邊站。

「我認為,是英國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礙了英國工業的不斷創新,在處于領先地位之後,英國所做的只是對舊體制和舊技術修修補補,從而使英國在面對世界x ng競爭時處于被動局面。換句話說,當一個國家喪失創新能力的時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英國的衰落是個事實,德國憑借目前這樣的展度,早晚會將英國遠遠地甩開。

李安生都不清楚,要是一戰能夠晚打上十年,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不過有一點他可以確信,那就是德國很有可能會打贏。

威廉二世沒有想到能從李安生嘴里听到這番高論,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才華也越來越讓他欣賞,他甚至恍惚間以為是德國參謀總部的某位高級參謀在向他慷慨陳詞。

是啊,德國要是能夠一直保持這個展勢頭,早晚會將大英帝國掀翻在地。

對方簡直說的是太對了,英國注定衰落,而德國將會迎著朝陽冉冉升起。

的確應該進行部分的戰略儲備,以防萬一,先從糧食開始。

而威廉二世也同時開始關心起李安生成為東三省總督的可能x ng有多大的這些八卦問題,在他看來,如果這個年輕人真能掌握東北大權的話,德國說不定真的可以考慮工業援助。

「我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取得東三省總督的權力,但是我保證我能給俄國與日本造成相當的麻煩。明年,也許中國會生點什麼?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1uan世出英雄。我希望能夠取得德國的支持,在將來可能的權力重新分配中,佔得先機。」

李安生不介意小小的冒充一下神棍,預言明年中國將會出現變局之類。

「我在東北三省的老部下有著強烈的愛國心,他們希望,能夠廢除東北的不平等條約,去除日俄的枷鎖,甚至,討回被俄羅斯所佔據的外東北土地。如果我能取得東北三省的權力,我不介意與俄國生戰爭,用炮火與鮮血來奪回曾經的國土。」

對于德國來說,避免兩線作戰是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比如施里芬計劃一直是圍繞著戰決,先解決一線,然後回過頭來對付另一線。

要是俄國陷入一場曠日持久大傷元氣的戰爭,那麼東線,似乎出現了重大的變化。

威廉二世站起身來,說道︰「如果將來你能將戰爭加諸于俄國,德國願意提供貸款,提供任何工業援助,甚至,是德國的軍火保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炮火1906最新章節 | 炮火1906全文閱讀 | 炮火1906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