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日本即便大借外債也是無法滿足整個海軍的造艦計劃以及陸軍的分一杯羹,于是,日本出現了極大的反對浪潮,要求減免稅負,抵制加稅。
加稅顯然是不可行的了,日本的賦稅已經到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
那麼,日本從何處來籌措如此大的一筆款項,來滿足海軍造艦計劃呢?
中國挑起的軍備競賽,日本無論如何也要應戰,不然的話,形勢將會相當的危險。
與其讓國運扭轉,倒不如財政破產。
財政一旦破產,那麼日本將會走上戰爭道路,這一點,許多的日本財閥以及之前陷入低谷的日本資本家們,想必會非常喜歡。
日本之前的大造艦以及增加對陸軍的投入,受益的都是一幫財閥資本家,而國家的權力也正在逐漸的為這些人所控制,尤其是資本與軍隊發生了聯系之後。
日本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戰爭的危險境地,可是它又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戰爭的能力。
東南亞是英國、法國、德國與荷蘭等國家的殖民地與勢力範圍,總不見得與這些國家開戰。
向東,則是迅速崛起挑戰英國霸主地位的第一經濟強國美利堅合眾國,日本顯然還無法確定對美作戰一定能贏得勝利,畢竟如今當政的,並不是後世的那些腦殘軍國分子。
唯一的突破方向只能是中國,中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很容易就會使得國計民生因為大規模的戰爭而走向轉折。
一場戰爭,改變兩個國家的國運。
目前連滿足「八四艦隊」的經費都沒有,何談「八八艦隊」,何談陸軍的進一步擴編。
唯一的辦法,是加重對朝鮮的盤剝,如同敲骨吸髓一般的盤剝,甚至,是削減教育支出。
這意味著,日本所一直頑強堅持的教育戰略,也將遭到挫折。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明治維新的三大方針是「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和「富國強兵」。「富國強兵」是目的,「殖產興業」是手段,而「文明開化」則是前二者的基礎和最重要的保證。因為教育是培養人才、發展科技的事業,因而也是改革社會的事業。
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樹立與「富國強兵」目標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以及為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培養大批專門人才等,都要靠大辦教育來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就成了日本實現近代化的關鍵所在,教育改革自然就成了明治維新各項資產階級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學制令》的頒布,是維新改革的重大事件。從《學制令》頒布開始,全國範圍的教育改革普遍展開。政府不斷頒布有關教育的法令,內容涉及從小學到大學,從國民教育到職業技術教育、師範教育的各種教育,以及學校管理、教學內容、教科書編纂等,名目繁多,數量浩大,明治維新時期其他任何一項改革都無法與之比擬。
日本的近代化,從明治維新開始,到資本主義工業化全面完成為止,用了不足半個世紀的時間。其中前20年,主要是引進、消化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文化,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鞏固新生政權的階段,也是從資本、人才、技術等方面為以後經濟發展培養力量的階段;後20多年則是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階段。
日本近代學校體系從建立到完善,始終是適應近代化的需要,服務于「富國強兵」總目標的。
這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普及初等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識水平。新學制實行僅35年,就基本普及了初等國民義務教育,譜寫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最為輝煌的一章,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堪稱奇跡。二是通過高等教育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從1878年到1900年共培養出35200多名大學畢業生,滿足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三是實業技術教育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明治政府辦教育,從開始就較重視實業技術教育。產業革命刺激了實業技術教育的發達,而龐大的實業學校網絡,又不斷地為企業輸送熟練的技術工人。產業革命後,日本資本主義經濟不斷增長,實業技術教育的普及也是原因之一。
李安生費盡心機掀起中日軍備競賽的原因,也有一點在于,拼命的打擊日本的經濟,試圖阻撓日本對教育的投入。
中國的崛起過程,必然是踩著日本的尸體實現的,已經初見成效,至少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使得日本的經濟已經相當的危險。
但可惜就可惜在,一戰開打,對于日本來說同樣是個難得的機會,緩和的機會。
要是給它這麼一口氣喘下來,那麼後果難料。
日本的經濟雖然遭受了重創,但是憑借著已經初步打好基礎的教育規模,一時之間還難以徹底打殘。
即便中國的棉紡織行業以及生絲行業已經初步的發展了起來,也無法一下子就將日本的喉嚨卡緊。
一個國家教育基礎良好國民素質具備一定水平,這個國家很難被一直打壓,李安生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總之,教育發達推動了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又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學校制度加以改進和完善。這種經濟與教育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日本的近代化過程中體現得比較充分。
進一步破壞日本的經濟基礎成為了既定國策,只有如此,才能不斷的削弱日本在教育上的投入。
而更進一步的進行軍備競賽,同樣能夠摧殘日本的財政份額分配,更進一步的激起日本的國內矛盾。
不過,李安生眼下也在積極的學習日本的教育經驗,畢竟日本推廣義務教育的效率相當驚人,而且成績斐然。
落後國家要完成其「追趕型」經濟發展戰略,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盡可能地利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的技術成果和經濟發展經驗。要做到這一點,教育不是與經濟「並行」,也不是「隨後」,而必須是「先行」。對經濟發展而言,教育事業發展的相對「超前」,正是經濟落後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社會發展模式上應有的重大區別,也是落後國家實現「追趕型」戰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為實現經濟上的「追趕」,首先完成教育上的「追趕」。日本在20世紀初能躋身于世界資本主義強國之列,與其教育的發達是分不開的。
教育投資是有效的生產性投資。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勞動力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要提高生產力水平,就必須開發人的能力資源,教育應該成為最主要的投資項目之一。
在日本,國家投資的教育費總額,1885年時就佔國民收入1.78%,佔國家行政費的12%;1900年時,佔國民收入總額的2.05%,佔國家行政費的9.8%。這說明日本政府辦教育是舍得投資的。
雖然不能跟二戰後從廢墟上崛起的時代,日本教育投資一度佔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這麼夸張,但是,仍然可以見到日本在教育上投資的氣魄。
當然,現在這氣魄是想要發揮出來都沒機會了,因為日本的財政收入大幅的減少,總不見得都餓死人了,還要投資教育。
教育事業的發展,加速了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但日本教育自身卻並沒有隨著「國富兵強」而完成其近代化過程。相反,隨著國力的強大,教育卻越來越被封建軍國主義思想所支配,成為天皇制政權對內維護**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重要工具。于是就形成了近代日本教育的「雙重性格」,產生了教育對近代日本歷史發展的「雙重作用」。
教育的「雙重性格」,源于明治維新時資產階級改革的不徹底。由于明治維新不是日本社會內部商品經濟充分發展後瓜熟蒂落式的社會革命,所以改革後的日本社會仍保留了較多的封建因素。在教育改革、建立近代學制的過程中,也始終存在封建皇道思想對西方自由主義教育思想的抵制。
明治政府大辦教育之初,也明確聲稱要把教育置于國家控制之下,使之服務于「富國強兵」的國是。國家要求于教育的,並不是培養具有自主意識和獨立批判精神的近代「公民」,而是要培養既掌握近代科學技術知識,又恪守封建道德規範的忠順「臣民」。因而在實際上,明治政府既重視教育在提高國民學力、培養技術人才方面的作用,又重視教育在「國民教化」方面的作用——向國民灌輸「忠君愛國」思想和封建倫理觀念。所以,明治初期,在推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學制的同時,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了以神道國教化為宗旨的「大教宣布」運動。1870年1月,政府頒布的《大教宣布詔書》中,突出宣揚了「祭政一致、億兆同心」,「明惟神之大道」等思想。同年5月頒布的《宣教使須知》進一步強調︰必須向天下庶眾昭明皇祖之大道,尊信皇祖之大教。1872年政府發布的宣教使《教則》,開宗明義三項內容︰從敬神愛國之旨;明天理人道之意;行侍奉皇上遵守朝旨之事。這種普及封建神道的社會運動與「文明開化」的教育改革同時並行,是頗具諷刺意味的。
1879年8月,明治天皇的侍講元田永孚借用天皇的名義,下達了《教學大旨》及附屬的《兩項小學條例》,對新學制實施6年來忽視「德育」的傾向給予嚴厲指責,批判歐化主義教育導致了「將仁義忠孝置于後,唯洋風之為競,終至于有朝一日不知君臣父子大義之地步」,要求學校教育以所謂「德育」為先,「明仁義忠孝之道,而道德之學則應以孔子為主」。同時學校要「昭示古今忠臣、義士、孝子、節婦之畫像」,使學生「從幼年始……忠孝大義就成為深入腦髓之第一感覺」。《教學大旨》是對明治初期教育改革中歐美自由主義教育思想的第一次公開清算和反擊。其後,封建主義、軍國主義的思想,在教育體系中逐步強化,全面滲透到日本教育的各個領域。
軍國主義教育體制的確立,以1890年的《教育敕語》為標志。與《大日本帝國憲法》中「天皇為最高主權,神聖不可侵犯」的規定相呼應,《教育敕語》又把天皇規定為最完美的道德化身,把「扶翼皇運之無窮,繼承皇祖之遺訓」、培養「臣民」對天皇的忠誠,規定為教育的內容。《教育敕語》實際上成了日本教育的最高立法,它確立了封建軍國主義思想對教育的全面統治。這一體制經過充實、鞏固,前後統治日本教育達半個世紀之久。
這一體制有著近代學制這一資本主義教育的軀體,而魂靈卻是封建主義、國家主義的教育觀念。
故而,在新形勢下,既要促使日本少投資教育,又要使得日本政府加劇封建軍國主義思想對教育的統治,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提爾皮茨在外交部總長陸徵祥的陪同下,參觀了青島要塞,他們將在短暫的訪問之後,前往江南造船廠考察中國的造艦情況。
同時,提爾皮茨也將慰問大批在上海的德國技術人員。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出意外的在幾個月後爆發的話,青島很有可能會成為協約國拿來做文章的一個巨大隱患。
德皇對青島的定位首先是軍港,次為商港,因而建了大批軍事設施稱為「青島要塞」。
駐守青島的德軍除原有永久性炮台以外,又修了一條防線,從浮山灣大體上沿今延安三路、鎮江路再沿海泊河到膠州灣,這條防線上有原有炮台,也有新建的炮台,全部由明壕與暗道相通。
而且,德國不僅對青島的岸防設施投入了巨資,還認真的經營著青島以及膠濟等鐵路沿線,這比其他列強國家要好的多。
提爾皮茨對于自己的國家努力經營青島地區,感到萬分自豪,德國就是有這個實力與底氣。
走在青島的大街小巷,許多人都感嘆,這是一個完全按歐洲風格設計好一個現代化城市。他們首先建立了現代化的下水道和排水系統.保證青島成為亞洲最清潔衛生的城市。在此基礎上,當地民工在德國人的指揮下鋪上寬闊的街道和人行道,建立了令人羨慕的電力系統。在整個城建過程中,德國人強調城市覿劃,力圖使城市布局合理、設施先進。
為了紀念最初的佔領者,當地政府在一個小山上建了巨大的紀念碑,在雄鷹下用中、德兩種文字刻著「獻給為愷撒大帝和祖國贏得土地的英雄」,特命名「棣特利希石碑」。後來許多德國游人專程到中國參觀此碑。德國佔領期的城市建設為後人留下富有意義的留念,許多商務公司在青島設立機構,其職員擁有自己的別墅市政部門進口成千上萬樹種進行綠化、防腐和保護防御工事,由于德皇授予海軍在其領地上有至高的權力,所以他們的城市建設均為高標準、高質量。直到今年德國人一直為此感到驕傲。除此之外,德國人在礦泉區附近開發了一片寬闊的半圓形沙灘區。習習的海風、宜人的氣候、清潔的設施,使青島具有一個馳名亞洲的風景優美的海水浴場。從此旅游業成為該城市的一個重要部分。總之這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對于千里迢迢自德國而來的士兵亦是如此。
德國租借膠州後,努力投資建設,使其發展迅速。從1897年到1913年他們成績斐然,殖民統治者把一些鄉村部落變成一個經濟繁榮的都市青島。青島已成為中國北部德國的商業、礦業、金融業、鐵路和工廠企業的中心,結果幾年之內青島便商業繁榮、工業發達。當地德國統治者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還有優越的政治體系、現代化的學校和相當高的衛生標準。
顯然德國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如能夠以利息、資源或勞力的形式回收資本,他們在亞洲的勢力,將以幾何級數增長。
德國的姿態和成功使其成為日本尋求亞洲霸權的主要競爭者,德國仍然在不斷的向遠東輸送資金與資源,
李安生想要一次性拿回青島,顯然有些為難德國。
不過,要是能夠取得一些突破性的進展,首先達成一些一致意見,對于一戰爆發後,德國在遠東的選擇,將會無比重要。
比如,北洋艦隊有權力在青島港停泊之類。
這樣一來,到時一戰一開打,北洋艦隊往膠州灣一擺開,看日本敢不敢前來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