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軍閥 (七十五)105毫米多管火箭炮

作者 ︰ 銀刀駙馬

小個子日本兵發出一聲慘號,雙手緊緊握住了刺入胸口的刺刀,掙扎了幾下,然後抽搐了幾下,不動了。

此時一名日本軍官也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右手高舉著一把東洋刀,嚎叫了一聲,向武衛前軍士兵們沖了過來。

看到這名左臂已經只剩下白骨斷茬的日本軍官,武衛前軍的官兵們全都一愣,而那良勝卻分開自己的部下,幾步沖到了日本軍官的面前,打算和他拼刀,而這時不知道哪里打來了一槍,日本軍官的胸前噴出了一團血霧,他腳下一滑,軟軟地向前跑了幾步,然後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娘的!是誰搶老子的生意?」那良勝有些光火地大叫起來。

一名武衛前軍士兵不知所措地放下了槍口還在冒煙的步槍,等待著長官即將開始的大發雷霆,那良勝卻並沒有理他,這位營長上前揪下了已經死去的日本軍官的領章和袖章,又從他手里取下了那把東洋刀,他欣賞了一番這把戰利品之後,竟然將自己的腰刀插回了刀鞘,然後拿著這把東洋刀,指揮著步下再次開始了沖鋒。

此時的那良勝,並沒有想到剛剛的炮擊和150毫米重炮的轟擊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沉浸于打敗日本人所帶來的勝利喜悅當中。

此時,天空中傳來了陣陣螺旋槳攪動空氣產生的刺耳轟鳴聲,一些武衛前軍士兵不由自主的抬起了頭,他們看到了一架飛機的身影一掠而過,機首的龍清晰醒目,武衛前軍的官兵們知道這是屬于友軍的偵察飛機,沒有過多的關注,而是快步的向前沖去。

黃昏時分,濰縣被武衛前軍攻佔。

「如果日本人現在打過來的話,咱們可就少了一個火箭炮連。」

徐元錦看著整齊地排列在帳蓬外面的一門門由騾馬拖帶的兩輪多管火箭炮,對楊朔銘說道。

「過幾天他們就能過來了。」看著地圖的楊朔銘不在意的點了點頭,目光仍然停留在了地圖上。

「武衛前軍收復了濰縣,可他們只怕未必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是誰這麼好心幫了他們大忙。」徐元錦的目光則始終停留在了那些火箭炮身上。

楊朔銘抬起了頭,微微一笑。

「他辮帥為江西做了不少的好事,這一次送他一場大功也是應該的。」楊朔銘說道,「何況,咱們的兵力本來就不足,他們武衛前軍雖然爛,但比起一點沒有受過訓練和從未上過戰場的人,還是能頂不少事的。」

從後世穿越來的楊朔銘本來對「辮帥」張勛沒有絲毫的好感,上一次出手相救也是為了大的戰略考慮,但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張勛反而成了有力的支持者,而通過身邊贛西子弟兵的進、講述,楊朔銘這才知道,張勛並不象他想的那樣壞。

事實上,張勛小時候的家境很是貧寒,年輕的時候吃過不少苦,14年張勛在湖南長沙參軍,後來因軍功一步步提升,屬于從最底層干起的軍事將領。由于年輕時的艱辛經歷影響,張勛有過很多義舉,象他捐資在北京建立了江西會館,資助在京的江西籍學生和貧苦人士就是一例。而他之所以在民國建立之後仍然留辮子,並且強令部下不許剪辮子,主要是因為張勛生性忠義,深受傳統文化教育和清廷「厚恩」的他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清朝的眷戀之情,其實也無可厚非。

講義氣的張勛一直感念素不相識的楊朔銘率軍相救的情義,在和張勛接觸了幾次之後,楊朔銘一點一點的改變了自己對他的看法,因此在戰斗力低下的武衛前軍攻打濰縣受挫的情況下,楊朔銘再次暗中出手,派了一個火箭炮營前去助戰,幫助武衛前軍奪下了濰縣。

楊朔銘看著徐元錦一直緊盯著帳外的火箭炮呆呆發愣,象是沒有听到他剛才說的話,不由得笑了起來。

「怎麼樣?這回知道我為什麼把這東西藏得這麼深了吧?」

「我真是想不出來,你那腦袋瓜子是怎麼長的,怎麼就能想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徐元錦回過神來,感嘆了一聲,說道。

「我還有好東西呢,只是現在受技術條件限制,沒法子弄。」楊朔銘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笑道,「只要再給我十年時間,我保證日本人見了咱們中國兵,馬上繞著走。」

「現在日本人怕是就得繞著咱們走了。」徐元錦朗聲一笑,眼楮仍然沒有離開火箭炮的意思,「我現在真想看看,日本人讓咱們用這種火箭炮敲過之後,是一幅什麼樣的死相。」

徐元錦盯著看的這種火箭炮,就是楊朔銘利用「超級電腦眼」設計的105毫米12管火箭炮。

其實這種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人和公司很早就開始了,由于楊朔銘的「天才」,設計方面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只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而已,對此楊朔銘仍然采取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的技術條件「優化組合」,從鄰近的福建、廣東等地購買了大量的和西方國家相比有些落後但相對便宜的機器設備,並招募了大批的熟練工人,在研制和生產過程當中,采用了類似「模塊化」的方式,克服重重困難,在很短的時間里,便制造出了這種在目前至少領先四十年的火箭炮。

這種被稱為「人和115年式」的多管火箭炮設計十分先進,這種火箭炮有12個發射管,能夠在20秒之內完成一次齊射,火力之猛烈,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火炮能夠相比。

這種口徑為105毫米的火箭炮發射裝置簡單輕便,它的大多數部件不需要工具就可以組合或分解,操作和維修都十分容易,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拆解開來,分成單管、雙管、四管或八管進行簡易發射。這種12管火箭炮的全重為5公斤,體形小巧,因為重量輕的關系,因而擁有良好的機動性,可以用汽車或騾馬拖帶,也可以用人力分解搬運,很適于丘陵、山地、叢林和水網密布的地區作戰。該炮所采用的火箭彈最大射程為6.5公里,戰斗部重7.2公斤,全重16.4公斤,對一個體力正常的人來說,正好可以搬運一枚火箭彈,哪怕是在復雜地形長途行軍,搬運者也能夠忍受得了。其實不光是火箭彈,這種火箭炮拆分之後的部件,單重也沒有超過0公斤的,而且尺寸也小,適合人背。可以說是一種設計相當「人性化」的火炮。這種火箭炮在設計時甚至還考慮了單兵作戰的可能性,一個身強體壯的士兵完全可以獨自把這種單管火箭炮和兩枚火箭彈扛到發射地點,進行遠距離發射,然後安然撤離。

標準的「人和115年式」105毫米多管火箭炮采用12發聯裝,發射速度極快,重新裝彈的時間也非常短,射擊時火力極為猛烈,105毫米火箭彈的殼體上有一條與火箭彈飛行方向一致的標線,用于簡易發射時瞄準。同時105毫米火箭彈還帶有一個極輕便的卡尺式瞄準具,上面有距離和方位刻度,將其卡在火箭彈上與標線平齊,即可以實現「三點一線」精確瞄準,在實施簡易發射的時候保證必要的射擊精度。

由于105毫米多管火箭炮設計先進,威力極大,為了防止被日本人發現,楊朔銘在生產過程中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甚至于專門研制生產120毫米榴彈炮來掩護這種武器的生產。因而直到中日雙方正式開戰前,外界對于這種武器的存在,一直是茫然無知,毫無所聞。

對現在缺少重型武器的中**隊來說,這種多管火箭炮在戰場上的出現,無疑大大的增強了中**隊的戰斗力。這也是楊朔銘在自己其實還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就敢和日本人當面叫板,並把北洋軍閥集團全體拉下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會看到的,這也是我給日本人的軍艦準備的禮物。」楊朔銘露出了一個惡狠狠的笑容,說道。

「軍艦可不比陸地上的日本炮兵,那可是活動的鋼鐵炮台。」徐元錦听了楊朔銘的話,搖了搖頭,說道,「這種火箭炮威力雖大,但肯定炸不動軍艦,只能給他們的人員造成重大傷亡。」

「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楊朔銘看了看徐元錦,突然向他露出了一個詭秘的笑容,「還記得你和我說的那個毒氣炮的事嗎?」

「你是說,你把那東西也弄出來了?」徐元錦大吃一驚,轉過頭看著楊朔銘,眼楮里全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本來就沒什麼難的。」楊朔銘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你可能不知道,我其實還給日本人準備了更要命的東西,只是不知道這一次能不能用得上。」楊朔銘起身看了看地圖,收斂了笑容,正色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高科技軍閥最新章節 | 高科技軍閥全文閱讀 | 高科技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