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員功能已開放,還等什麼,趕快行動起來加入陣列賺取積分吧!!!第一次海陸之爭落下了帷幕,更多的人急于要看穿越者在本時空的第一件自制火器的威力,暫時沒事做得人都來了,準備看個熱鬧。
林深河暫且充當炮兵教員,先滑膛炮的整個發射過程都演示了一遍。滑膛炮在17世紀的歐洲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規範的發射程序,有了許多不同的專用裝備,除了彈藥之外,炮車上最要緊的就是裝填工具了。可以說沒有裝填工具這個炮也打不了。在戰斗中,步騎兵對炮兵陣地展開攻擊佔領陣地之後,如果時間倉促不能拖走或者破壞大炮的話,就會設法破壞裝填工具。同樣,炮兵萬一需要棄炮逃命,第一件事情也是帶走裝填工具,這樣做一是防止敵人馬上利用這些火炮攻擊我方,二來如果能夠奪回陣地,有裝填工具馬上就能開火。
「這tm什麼蛋事。」應愈拿著來這些長長短短的木桿子來回打量著感慨的說了一句。他可是堂堂的130mm加農炮炮兵退伍,現在居然要一個從沒當過兵的小伙子來教怎麼打炮。
這套裝填工具是林深河逐一畫出尺寸和外形,然後由木材廠和機械廠聯合制造的:第一個是炮刷,木桿的頂端包裹羊毛,蘸水後用來熄滅炮膛內殘留的火星,炮兵小組在數據庫里查詢了半天也沒有羊毛的存貨記錄,先用木棉代替了,第二個是干炮刷,和前一個類似,作用是擦干前面步驟留下的水分;一個頂部帶渦狀螺旋型的鐵鉤子的木桿是用來清除炮膛內可能殘余的紙片或縴維的當時的歐洲火炮的裝藥已經采用了定量藥包,火藥按分量用用紙或法蘭絨包裹;頭部膨大的是裝填桿,塞緊火藥和彈丸的。最後還有一個點火棒,原版的比較復雜,林深河把它簡化了,用繳獲的一支短矛纏繞上火繩代替。
「現在開始試射吧。」經過幾次模擬的啞射之後,林深河看到大家基本掌握了全套射擊流程。決定開始正式射擊了。
試驗射擊,最簡單的莫過于直接朝海面上發射,但是博鋪外海海面上沒有礁石或者小島之類的參照物,無法測量炮彈射擊的實際距離,最後選擇的靶場還是港區內的一片荒地,靠近臨高角。
靶場上設立了靶子,用土堆成十二個墳包一樣的小土丘,分成三組,距離從400米、800米一直到1200米。另外在1500米外豎了一個標桿。
「報告,怎麼瞄準?」應愈已經進入到炮兵的角色里去了。他忽然發覺自己的炮兵知識在這門炮面前全部失效了,那身管上的瞄準器怎麼用,怎麼測算角度,一概不知。
「用這個。」林深河從前車上卸下一個小的手提箱,這個箱子和博鋪木材加工廠出品的光板木箱子完全不一樣,一看就是年代久遠,做工精良的產品。
「這個是我從美國帶來的,真正的18世紀炮兵用的測量工具箱。」
「這面牛b?」炮兵們的腦袋都擠了過來,想看看這19世紀的古董。
里面有一個是類似角度器的東西,是用一長一短兩把銅尺釘成直角狀的量具,兩尺之間有一個14圓弧尺連接,上面刻著刻度。林深河介紹說這叫銃規,銃規的用處是測量火炮的仰角。
他演示給大家看如何使用,將長柄插入炮口,經由所垂的權線,在弧度尺上讀出身管的仰角。
「這個角度有什麼用呢?」林深河說,「其實是要和射表配合起來的。」他給大家看箱蓋內側刻著一個表格,全部是英文的,有很多的數字。
「這是射表,所謂射表,就是工廠在火炮出廠前經過打靶測試得出具體射擊數據。比如在使用實心彈,裝藥1磅,上揚5度的情況下,炮彈可以打出多少距離。這個表上不僅有實心彈,還有榴彈、榴霰彈和燃燒彈的數據。」
「現代火炮上也有。」應愈回憶起自己操作過的130加農炮上的射表。
「沒錯,現代火炮上的射表概念就是這麼來的,不過當年和我一起打炮那美國佬說過,這個東西發源很早,16世紀就出現了。」
「打炮」這個詞在個別人的面容上露出了猥褻的笑容。
「有了射表,炮手們只要能估算出距離,就能知道該把火炮上調整到什麼角度了。」林深河又拿起了一塊帶著線的銅制方板。
「這個就是規度,是當時的炮兵測距儀。」他介紹了下測距原理和使用方法。這是一個采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距離的簡易數學工具,對受過完整現代教育的穿越者來說當然不值一提。
「不過,這玩意有意義麼?」張柏林疑惑者問,「我們都有望遠鏡,用望遠鏡就能大概的測距吧?還有專門的儀器。」
「要搞土著炮兵部隊的話這個給他們用正好,制造簡單,用起來也不算難。丟了不心疼。」
「這個是銃尺,其實是一把特殊的比例尺,是測算火藥量用。」林深河拿出了另外一把銅尺。
作為火炮的發射藥,西方的炮術家們認為最理想的裝藥值是當火藥完全燃燒完畢之時,炮彈正好射出炮口,早了,浪費火藥,遲了,則身管壁與炮彈的摩擦會使得炮彈出膛的初速降低。
這個理想值當然很難達到,但是鑄炮家們一直通過試驗來測試最佳的藥彈比,從16世紀開始,歐洲的鑄炮師們就在每一批出廠的炮上附贈銃尺。供炮手們在使用不同彈藥的時候計算裝藥量。
有了銃尺,炮手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大致推算出不同重量的彈丸大概裝藥量。不僅可以節約火藥,增強火炮射擊的安全性,對射程的精確標定也有極大的益處。這一技術在17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傳入國內。中國雖然號稱火器發明最早,但在炮術學方面基本沒有研究,藥彈比的概念比較模糊,火藥裝填隨意性很大,戰斗激烈的時候就會大量裝填火藥,往往造成火炮炸膛。所以規尺一傳入很快被視為「秘法」,以至于當時出版的許多火藥武器書籍里要麼根本不提此事物,要麼一筆帶過。以至到了清代
中國發明了火藥和大炮,卻沒發明出炮術。這種怪異的反差讓大家都有點不得勁。
「開始射擊吧。」
因為沒有射表可用,穿越者就從身管0度開始進行射擊。
首先試用的是傳統的鑄鐵技術造出來的火炮。幾個人挪動著炮架,用身管上那簡陋的準星瞄準了四百米外的一個土堆。
「這精確度」應愈覺得自己有點象是成年人卻在幼兒園和兒童一起做游戲。
滑膛炮射擊分為11個步驟,因為是冷射,第一、二個步驟就免去了,火藥是化工組用繳獲黑火藥造粒處理出來的細粒火藥,用粗紙包著,每包250克。
「裝二包吧?」
「好,二包。」
6磅的鐵圓彈從炮口滾了進去,听聲音沒有任何阻滯。這個游隙把握的還不錯,張柏林小心的用裝填桿把彈藥壓結實了這個算是技術活,不能壓得太緊,否則會形成悶燒現象,不爆發。
林深河隨即用長鐵錐從點火口伸進去,錐破藥包,然後往點火口里灌滿火藥。
「準備射擊!」隨著他的喊聲,旁邊的人趕緊豎起紅旗來。提醒就要開炮了。
「fire!」
「洋奴!」海軍有人評論。
隨著林深河的一聲吼叫,擔任點火工作的應愈把纏繞在短鐵槍上火繩吹了一下,湊到了點火口心跳得厲害,當年新兵連出來下部隊第一次實彈射擊都沒這麼緊張。
點火口上的黑火藥嗤得一聲著了,點火口象焰火一樣噴出半尺長的火花來,嘶嘶亂響。頃刻,大炮猛得往後一座,噴射出濃密的白煙和火光,伴隨著轟鳴的炮聲,一顆黑乎乎的炮彈飛了出去。
鐵彈拖著青煙飛出了四百米之外,結結實實的砸在了地上,泥土夾雜著火藥的余燼一起飛濺起來。
「好猛。」張柏林面如土色。這位大炮兵主義者顯然從沒有真正見識過大炮的發射。劇烈的爆炸,大炮後座的震動,辛辣的火藥味讓人感到這東西的威力之大。比起過去試放各種雜式火炮大號爆竹一樣的感覺完全不同。
大炮往後移動了幾米,但是身管、車架都完好無損。林深河顧不上火炮的熱量和嗆人的硝煙味,在身管上仔細的察看起來。
「怎麼樣?」季無聲有些擔心,畢竟鑄炮也是人生頭一回的事情。
「一切正常。」
「別大意,再看看有沒有裂紋什麼的」展無涯提醒著,鑄鐵炮不比現代兵工廠出來的大炮,「對了,我那還有台探傷儀呢,要不要拉回去看看?」
「這沒必要了吧。」林深河想這太奢侈了,「探傷儀還是以後鑄鋼炮的時候用好了。」
應愈也跑了過來,他的臉上沾染了火藥的黑煙:「大炮沒問題吧?」
「沒事,堅固的很。」
「走,一起去看看炮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