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爭權奪利(第三更)
公元189年,光熹元年五月,北疆神王劉泰在白山北面百里處將狼狽逃竄的獨孤宏大軍包圍,連續數次沖陣,匈奴鐵騎死傷慘重,為了避免匈奴困獸猶斗,劉泰下令全軍只圍不攻,並且讓人送去招降書,如今胭脂女王都是劉泰的女人了,難道還容不下整個匈奴嗎?當然,獨孤宏是必須死的,誰叫獨孤宏不但是胭脂女王的未婚夫婿,還是一個廢物呢?只要稍微有點本事,劉泰或許就會重新考慮一下如何對待獨孤宏
獨孤宏很悲劇,本來五月是獨孤宏與胭脂女王大喜的日子,可是如今卻被困在大草原上,進退不得,數十萬大軍損傷慘重,眼看大匈奴的末日,就要被自己親手推動,獨孤宏此時能好受嗎?
恩,草原的戰事暫且放在一邊,過後再論,暫時把目光放到剛繼帝位的小皇帝劉辯身上,如今劉辯已成為天下人的焦點,剛剛上任的劉辯,並沒有去學處理政務,而是整日yin亂後宮,幾乎和漢靈帝這個老子沒有任何區別,讓百官可謂失望不已,其實漢靈帝在位時就說過,劉辯沒有帝王威儀,整日只知游樂玩女,不適合做皇帝,但問題是,漢靈帝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也不是一個好東西啊
此時手握天下大全的乃是劉辯的母親何太後,何太後以天子年幼為借口臨朝稱制,獨斷專權,將大片土地和官位封賞給何氏一脈,本就風雨飄渺的大漢帝國,再次被打上一記重拳,不過何氏一族卻賺的缽滿體滿。
鬧到最後,有一個人看不下去了,是水?漢靈帝的親生母親,漢少帝的親女乃女乃董太皇太後,若論身份,董太皇太後無限高于何太後,乃是先帝的生母,當今天下地位、身份最高者,若董太皇太後想要掌權,誰敢說個不是?別忘記了,在百官中還有一位驃騎將軍是董太皇太後的親佷子呢。
不過可惜的是,被權利燻昏了頭腦的何進,怎會容忍驃騎將軍董重分權?如今西園八校尉和北軍都掌握在何進手中,董重只不過掌控幾千羽林郎吧了,怎麼可能是何進的對手?
果不其然,就在光熹元年,五月中旬,驃騎將軍董重因一件小事被何進抓著小辮子,直接打入了死牢,然後派人接受董重的軍隊,順帶在死牢中毒死董重,董太皇太後的靠山沒了,一個老太婆就算身份高又能如何?
就在六月初,何進又干下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也可以說直接把何進的家族推進了萬劫不復之地,什麼事如此恐怖?要整個何氏陪葬?
就是何進以董太皇太後老眼昏花為由,讓漢少帝下旨貶董太皇太後遣返老家,並且未免後患,在中途派人毒死了太皇太後,如此一來,何進可謂是把整個門閥士族都得罪干淨了,何進之所以能掌權,主要就是因為十常侍的原因,十常侍和門閥士族對立,何進此舉不是在進一步激怒門閥士族嗎?
隨後何進被幕僚許攸點透,何進頓時也慌了,,為了彌補過錯,何進親自入宮請旨,封董太皇太後為孝仁皇後,並且允許孝仁皇後董氏與漢靈帝同葬文陵,享受世人膜拜。
傳言,董氏和漢靈帝下葬當天,整個文陵都下起了暴雨,雨水只在文陵範圍,周圍沒有絲毫雨水,坊間都言,此乃漢靈帝的淚水,因為漢靈帝的母親是間接被漢靈帝自己害死的。
秋七月,漢室王族甘陵王劉忠薨,在漢朝上下掀起了不小的動蕩,漢室王族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有很多王氏斷絕,是不是真預示著大漢江山即將崩潰?
庚寅,在何太後的極力要求下,孝仁皇後,漢靈帝的生母董氏被移出文陵,送往幾周河間慎陵安葬,原因只是這段時間,何太後一直做噩夢,其中大部分都有董太後的身影,為了驅逐董太後的鬼魂,所以才下了這麼個荒唐的決定,不過這道消息傳到北疆時,門閥士族都以為劉泰會公然抗旨,無視何太後的旨意,但不成想,劉泰沒有一點表態,好想對此事默認了。
同月,為了更好監視劉協,何太後下旨徒臨淄王劉協為陳留王,陳留在兗州,與洛陽只有虎牢關之隔,很方便監視其的一舉一動,為了保住漢少帝的帝位,何太後可謂不遺余力啊。
光熹元年注定是一個不安分的年,因為十常侍在朝堂上和各大州郡的勢力實在過大,何進深深忌憚,為了鏟除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何進听從袁紹的意見,又下了一個昏招,居然下旨讓外兵入京,這不是給自己鋪死路嗎?如果曹操在此,那一句「亂天下者,必進也」或許又要名傳千古了吧,當然,現在曹操位高權重,身在兩淮地區,坐擁十數萬兵馬,怎會去洛陽?
何進招外兵入京的消息,不知道被什麼有心人泄露了,十常侍聚集在一起,當面向何太後哭訴,希望何太後能饒他們一命,何太後本就是一個心慈手軟的婦人,見十常侍服軟了,也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下詔要何進入宮與十常侍議和。
得到詔令的大將軍何進,不顧袁紹等人的勸阻,執意要入皇宮見自己的妹妹,在何進看來,十常侍不過是一群狗奴才,能拿自己如何?難不成還敢對自己動手嗎?反了他們了。
何進不擔心,可袁紹等人卻提緊了心,匆匆帶著西園兵馬跟上何進的腳步,進入大漢南宮,可最後,還是遲了一步,何進獨自一人走入宮門,遭到十常侍的刺殺,大怒的袁紹、袁術二兄弟,率領西園人馬殺入南宮,見到宦官便殺,即使一些宮內的侍女都不放過,原本神聖無比的大漢皇宮頓時變為一片廢墟。
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劫少帝及陳留王逃往北宮德陽殿避禍,何進部將吳匡撞上帶兵前來救援十常侍的車騎將軍何苗,戰于朱雀闕下,苗敗,被吳匡斬殺,本來與何進是親兄弟,在這種時候卻出賣了何進,實在是自找死路。
辛末,袁紹在南宮找到被王越保護著的何太後,何太後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全權處理洛陽軍政,請求袁紹救出少帝,當然,也不能忘了陳留王,臨時被任命為司隸校尉的袁紹,趁勢在混亂的洛陽中大肆誅殺帝黨人物,其中原太尉,現司隸校尉樊陵,原司徒,現河南尹許相及諸多官員被殺,並且袁紹對外宣稱,無少長者皆斬之以掩人耳目。
同時,剛剛到達北宮的張讓、段珪等中常侍得到何苗被殺的消息,頓時大驚,連忙帶著少帝和陳留王從密道逃出洛陽,讓、珪等人走小平津,欲過河前往北疆求助劉泰,早已回到洛陽,重新被任命為尚書的盧植領兵追擊讓、珪等人,半路攔住,斬殺數人,讓、珪無奈投河而死,可惜的是少帝與陳留王在亂戰中不知去向。
隨後盧植得到消息,戰亂中,有人看到少帝與陳留王往南方而去,連忙帶人追趕。帝與陳留王在南邊一民舍中得民家露車,露車自駕西方北邙山而去,中途相遇急行軍受詔入京救駕的董卓,隨後帝與陳留王落入董卓手中,董卓將二人送回洛陽,並且將西涼兵帶入洛陽,西涼兵強悍,袁紹不敢輕舉妄動,隨後董卓下令強行接收各大防務,美名曰為帝護駕,實則想要乘機霸佔皇城。
其實此時帶兵入京的董卓,兵馬不過三千人,袁紹手中的兵馬遠遠超過董卓,畢竟西涼鐵騎雖然機動力強,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趕到洛陽的,來的只有董卓親自率領的三千前鋒部隊,少帝與陳留王回到洛陽後,少帝秉承眾議改元昭寧,希望大亂之後,能有一個太平的天下。
不過進入洛陽後,董卓想的卻是如何控制中央政權,掌握洛陽衛戊軍隊的兵權對制霸洛陽來說極為重要,為了收攏何進與何苗死後留下來的北軍和羽林郎,董卓接受李儒的意見,讓心月復大將華雄帶領兩千人馬晝伏夜出,第二日凌晨大張旗鼓的進入洛陽,做出一副兵馬源源不斷進入洛陽的假象。
如此一來,何進與何苗留下來的部曲見得董卓勢大,無奈之下只能交出了兵權,即使司隸校尉袁紹和被任命為虎賁中郎將的袁術,也不得不交出了兵權,袁術受高人指點,及時離開了洛陽,帶著從皇宮中搶來的巨額財富,回到南陽老家養精蓄銳。
就在董卓收編了洛陽所有兵馬,軍事強盛之時,荊州牧丁原終于領著荊州兵來到了洛陽,見到洛陽城上便是董卓的西涼軍旗,丁原可算是一下子就糊涂了,什麼時候洛陽城開始插西涼軍旗了?難不成大漢的天下已經被董卓給搶了?滿臉不可思議的丁原在一番查探後,終于知道了董卓此時已經入主洛陽了,北軍、西園校尉、羽林郎全部落入狼子野心的董卓手中,丁原頓時懊悔不已。
其實丁原之所以這麼晚才到,就是因為不願意參入到皇室的混亂中去,畢竟誰勝了,對丁原這個外者都沒什麼利益好言,但並不代表丁原就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漢的權柄落入董卓手中啊,畢竟丁原對漢室的忠心,那是一點話都沒得說的。
可如今董卓大勢已成,丁原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把大軍駐扎在城外靜觀其變,獨自一人進入洛陽面見天子,隨後丁原在朝堂上被漢少帝封為執金吾,其實漢少帝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老忠臣丁原能保護自己,因為漢少帝已經發覺董卓的野心,近來董卓雖然沒有要求自己升官,但卻大肆排除異己,將西涼將領送入朝廷為官,一大票兵痞子成為百官中的一員,沒有哪個皇帝會比這個更郁悶的。
見沒有絲毫救駕之功的丁原一下子就被封為執金吾,董卓一下子就腦了,在董卓心里想,老子都沒有升官發財呢,憑什麼你丁原就可以這麼快上位?真以為老子好欺負了?
(君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