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的時候,團里來了一道命令︰因為稅閣沒有如期佔領,二十五師先機已失,五十二軍軍部只好調整部署,命令二十五師向九山以東轉移,最終同第二師陣地相餃接,構成由南向北戰線。
天剛擦黑,一四五團、一四六團就開始奉命轉移,對面的日軍一點都沒有察覺,兩個團非常順利撤了出來。到了晚上九點來鐘,一四五團進入了臨時宿營地。
就在官兵們清點人數,整理帳篷準備休息的時候,二營長奚耀之、三營長何培德悄悄回營了。
第二天一大早,團里將一五零團謊報佔領稅閣的情況上報二十五師師部,並將奚耀之、何培德戰場逃離的情況上報旅部。一四五團此戰又損失了兩百多人,暫時留下來整編。其實一四五團休整也只有一天的時間,四月十五日,一四五團接到命令去防守連防山。
徐州會戰,日軍南北兩線均沒有達到目的。尤其是北邊的第五、第十師團,他們一開始氣勢洶洶南下,後來陷入苦戰,最後丟盔卸甲敗逃,這就是一場潰敗。
可日軍統帥部腆著臉說︰「這不是一個敗仗,只是指揮官的一次小小的失誤,第五、十師團余部不是潰敗逃跑,而是做新的戰略轉移。」
日軍大本營口頭很硬,心里還是認識到這就是一場慘敗,這是日本軍隊和日本政府所不能承受的羞辱。日軍大本營此時已經無法在考慮戰略上深入與分散的問題了,因為在華日軍必須立刻擊敗中隊,他們必須用一場勝利來證明「皇軍無敵」的神話。
台兒莊戰役的失敗也震驚了日本天皇,他作出決定︰迅速向中國大規模增加兵力,發動更大的進攻,誓報台兒莊戰役慘敗之仇。
為達到全殲徐州地區精銳部隊的目的,四月中旬,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方面軍從平、津、晉、綏、蘇、皖一帶糾集了是三個師團共約三十萬兵力,這其中就包括了自徐州潰敗以後重新集結並休整補充兵力之後的第五、第十師團,並另外配有各型重武器及飛機數百架。這些日軍采取南北對進、側翼迂回的戰術,他們兵分六路對徐州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企圖圍殲雲集在徐州附近的第五戰區主力部隊。
五十二軍被緊急調往邳縣,正是經過補充以後的日軍再次向南進攻,伺機謀取圍殲徐州地區五十萬精銳部隊的時候。
日軍板垣師團進攻臨沂不下,除派出莊野支隊南下與磯谷師團會合,又繼續派阪本旅團南下,這支部隊已經到達棗莊東南面。磯谷師團因為進攻台兒莊失敗,他們繞過台兒莊同阪垣師團的部隊會合後,他們計劃攻取邳縣,然後越過隴海鐵路南下,再取徐州。
第五十二軍這次奉命防守的就是邳北燕子河、連防山至艾山以西一線,四月十六日,五十二軍各部隊陸續到達預定陣地。
四月十七日清晨,一四五團進入連防山。連防山是一個有將近四五百戶人家的大村子,它的四周建有三米多高的土圍子,土圍子外邊是建牆時取土所形成的壕溝,里面灌滿了水。壕溝外是麥田,開闊平坦,視野極佳。村內有街道、商店等,很多房子是磚石結構,這種村子只要加築工事,組織好火力網,應該很好堅守。
連防山處于全軍陣地之正前方,為全軍重要的前進據點,只要守住這個地方,全軍的陣地都會得到掩護,因此二十五師幾乎所有的炮火都是為了保衛這個據點所設。
一四五團正在慶幸分到了一個好地方,各部隊也正在準備構築工事,這時,又來了一道新的命令,師里命令連防山交由七十五旅一五零團防守,一四五團轉移到半步店子、虎皮山防守。
半步店子在連防山以西五百米處,是個二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從半步店子再往西三四百米就是虎皮山,和虎皮山南面相連的就是艾山,艾山是連綿的丘陵。
虎皮山其實不能稱為山,頂多也只能算一個小山岡而已,因為它最高處不過二十米,東西長約一千米。虎皮山地勢低緩,山上沒有幾棵樹,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上多石少土,想建成掩蔽部都必須從山下取土再運上來,因此構築工事極為吃力。
虎皮山工事如此難建,有寨牆和堅固房屋可以堅守的連防山卻交給了一五零團。上次就是這個一五零團謊報稅閣已被佔領,致使一四五團受到重大傷亡,因此一四五團上上下下心里極為別扭。
臨近中午的時候,吳城和趙栓柱來了,他們帶來了緊急從洛陽運來來的補充新兵,還有師里下發的一個布告。
這個布告上寫道,一四五團二營營長奚耀之無視軍法,膽怯畏敵,臨陣月兌逃,現經軍部軍法處依法審理,即日對奚耀之執行槍決,以正軍紀。
對于這份布告,一四五團官兵很不服氣。稅閣陳岑之戰,先有一五零團團長高鵬謊報軍情,後有奚耀之、何培德臨陣月兌逃,按照軍規這三人都該受到軍法處置,而現在卻只槍斃奚耀之一人,這種處罰極不公正。
李青林拿著這份布告半天沒說話,吳城在一邊問︰「老大,你怎麼看這件事?」
李青林沉默了一小會,最後道︰「上次一四六團增援我們的時候,我和他們長官談到了這件事,他們說高、何這次絕對不會有事,只有奚難逃一死,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張二苟在一邊氣憤道︰「前天我去團部去領給養、彈藥,團部軍需官就說了,高、何都是陝西人,是軍長、師長的同鄉加親信,即使有罪上邊也會包著的。」
趙栓柱接口道︰「咱們五十二軍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立功、受獎、提升都先緊著陝西人,其他的就算是‘黃馬褂、綠帽子’都排在後邊。像咱們這些第十師過來的,一不是他們同鄉,二有沒有黃馬褂、綠帽子,所以每次打仗時都擺在在前邊,撤退時擺在後邊,就像是小娘養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很明了,大家都搖頭嘆氣,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