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洞蠱市
蠱市到底是哪個聰明的蠱蟲最先創辦的這已經無從考據,至于為什麼只知道廝殺的蠱蟲也懂得交易這個東西,就更是誰也不清楚,對于它們來說,只要知道蠱市自從創辦之後,倒是真方便了無數有靈性的蠱蟲們這就夠了︰
自從有了蠱市,它們完全可以拿自己殺死卻用不著的蠱來換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蠱,比如說火屬性的蠱就不能吞食寒性的蠱來增加毒性以及成長,同樣寒性的蠱物也不能靠著吞食火性的蠱來成長,要是之前,它們殺死對手之後,就只能棄尸,可是有了蠱市,它們就可以將尸體換成相同屬性的蠱的尸體,來為自己實力的增加添磚加瓦,這樣即是廢物利用也也多少減少了些危險。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每次爭斗都不會受傷成為勝者,爭斗雖然是它們的天性,可如果有一種額外增加實力的選擇,傻瓜蟲才不選呢!
當然,蠱市也分大小,每個金蠶蠱基本上都控制著一片的蠱市,可是要論規格的高低,估計是今天的最大,因為今天擺攤的,可是蠱洞之中,最高級別的王者級別的金蠶蠱。
平時它們各自都在自己的地盤上盤著,不要說普通的金蠶蠱,就連上百年的金蠶蠱,也沒幾個見過這些王者級別金蠶蠱的面,所以今天也可以說是蠱洞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場面了!
當然,這些二十和項思妃他們倆不知道,他們只是在老太太的帶領和翻譯下,來此地選購自己需要的蠱!
說實話,之前听著老太太的介紹,二十真恨不得將所有對方提到的蠱都打包帶走——這些有著各種功效的蠱蟲,不管是出門行走護身,還是用來保命救人都是必不可少之物,當然更多的是用來殺人滅口的,這簡直是出門斗狠,以及居家必備防賊、防盜、守山門的寶貝啊!
要是把這些都帶走,再有幾個懂得喂養的,那自己見人還用的著狼狽逃竄?那完全可以說是逮著誰滅誰,像小鬼子的那個什麼鬼蛆,完全被其中的很多蠱蟲都克的死死的,甚至有幾個還可以令其反水按照自己的命令行動,這絕對能讓對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浴血灣當初要是有幾個,那之前那一戰的情況估計就會反過來
——當然,這幾個能控制其他蠱蟲反水的,也都是其中有個大蠱的心頭寶貝,想要可以,可代價也不低啊!
只要一算起打包所要付出的代價,二十立馬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在此之前他原本以為對方所求的並不多,不就是消除罪孽嘛,最好能死後入的輪回投胎轉世為人,實在不行轉世為畜生也可以
——說實話,剛听到這個答案的時候,他心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些蟲子們簡直是太純潔、太樸素了!
要是人們都像他們這樣低要求,那只要有點慧根的,都能達到無欲無求的境地,要是修起佛法來,豈不是容易許多?
這些蟲子們不像人一樣有著無窮的**,因為不會說話,所以更不會像人一樣誹謗別人造口舌之孽,要知道,人們因為口舌而造的孽在人一生所積累的孽障里面可佔了一大筆的,而蟲類就算是造殺孽也是本能驅使,功德和陰德最擅長的就是消除這個!
二十甚至還起過將所有的蠱蟲都度化超生了的念頭,可是當他用秘法了解到這些小蠱蟲們到底造過多少殺孽之後,就再也不這麼想了,確實除了殺孽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孽緣,可那罪孽就算把自己所有的功德和陰德加在一起再乘以十,也度化不得
——殺生太多,怨氣太重,可以說,這些蠱蟲本身就是怨氣的產物,它們之所以能擁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能力,它們的毒之所以比普通毒蟲更毒,也正是因為它們本身已經不再歸屬于普通的毒蟲的範疇,而它們的毒也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毒,其中包含著怨念以及其他東西!
了解到這些的二十差點就準備直接出洞——這一份份因果雖小,可架不起數量眾多,而且更關鍵的是,根據老女乃女乃的講述,這些被殺死的毒蟲也因為秘法的原因而無法投胎轉世,而且不知道什麼原因,從洞中出去的蠱蟲,哪怕死在外面,其靈魂也會回到洞中來,這樣日積月累,這數量……只能說不可計量!
他也總算知道外面那些鬼畫符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就是為了阻止這些死去的蠱物,在外面到處亂跑去嚇唬人以及害人,它們每個的怨念雖然很小,可是經不起數量眾多,要是不加限制,估計光是怨念,這外面早已經是死域了!
之前他還沒發現,可是一旦用地藏王的秘法望去,那眼前入目的景象可以說讓人毛骨悚然,說是蟲海那一點都不為過,各種形態已經死亡的蠱蟲,外加上蠱人,可以說是你口中有我,我口中有你,二十看到這種情形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刻關閉秘法——太恐怖了點!
說他自欺欺人也好,說他被嚇住了也罷,反正他是打死也不準備再看了,那情形也太慘烈點!
當然同時他的心中倒是起來點惻隱之心︰
不管怎麼說,這些蠱蟲本意本不願意廝殺,都是養蠱者強迫所為,一開始是朦朦朧朧依靠本能無所知,再怎麼廝殺也只是本性使然,等成就金蠶才能有點點的小靈性,可一旦成就金蠶蠱,也就等于說失去了進入輪回的可能,而等它們像這些大金蠶一樣能思考有靈性的時候,已經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了,就算要回頭,也是沒有門路
——當然,事情也沒有絕對,也有幾個例外的,一個是老女乃女乃身上的蠱的原身,另外一個就是小丫頭身上的那個蛇形金蠶蠱的原身,倆蠱當初在外被主人指揮著咬人的時候,被一個有法力的大和尚阻止過,而且和尚念其乃本性使然,所以分別用佛念在其身上點了一個佛印,並念了一段經文。
(君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