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日記 22

作者 ︰ 花鈴子

隨著一聲︰cao你媽的!麻叔麻嬸的戰爭又開始了,戰爭的導火索是麻嬸做的菜忘了放鹽,麻叔說︰這菜太淡了,沒味。

麻嬸一听,頓時火冒三丈,一下蹦起三丈高,雙手掐起腰,開罵了︰媽的,老娘辛辛苦苦給你做出菜來,端到你面前,你他媽連動也沒動,跟死了似的,還嫌好道歹的,嫌菜淡呀,你他媽吃鹽去,齁死你個王八蛋!

麻叔說︰我就是說菜淡了,你他媽至于嗎……

話還沒說完,麻嬸又罵上了︰不至于?老娘給你洗衣服,做飯,看孩子,一天到晚累得跟孫子似的,你他媽干嗎了,你除了自己洗個褲衩還洗過什麼,啊?

麻叔說︰地里的活不要老子干嗎,老子不干活,你他媽吃屎呀?

麻嬸又吼上了︰地里的活算個屁呀,我寧願去地里干活也不願意看著孩子,你他媽生了一個又一個,當老娘是母豬呢,老娘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喂大,你爹娘給咱們看過一天孩子嗎?啊?你看他們給孩子做的衣服,大的能當睡袋,小的露著肚子,這哪里是給孩子做的衣服呀,這簡直就是給老娘做的呀……

麻叔說︰干嗎又要扯到他們呀,孩子是他們的,也是咱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咱們的。咱們過咱們的日子,他們過他們的日子,再說了他們要忙地里的活,也沒時間看孩子呀……

罵麻嬸說︰沒時間?什麼沒時間,老娘的娘家人怎麼有時間,人家地里的活一大堆,我每次回去還要給你看孩子,人家又要忙地里的活,還給孩子買東西,不要花錢呀……

麻叔說︰父母是沒給咱們看孩子,可是他們也不是去閑著沒事去度假呀,他們在受累呢,勞動來,勞動去,還不是都給了咱們,再說了,你每次只回娘家又不回我父母家,他們總不能也天天住在你娘家看孩子吧……

麻嬸听到這里火冒三丈︰哦,你這麼說就是說,俺們娘家給你看了孩子到成了錯了,啊,人家供吃,供穿,供喝的,啊,你有沒有良心呀你,哎呀,天呀,日子沒法過了……

說著,麻嬸一蹲在地上,雙手拍著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大哭起來……

麻叔說︰老子根部就不是那個意思……

麻嬸一听,頓時不拍大腿了,又像機關槍一樣發射了起來,說︰什麼不是那個意思,你就是那個意思,我真他媽後悔,當初怎麼找了你這麼個白痴。人家都和我說你傻,我說出來都丟不起這人,你說,每次我我和你吵架回娘家你為什麼不叫我,你還是個男人嗎,那麼小氣。還有那次,我讓孩子他爺爺買雞蛋,他爺爺說人家沒有了,結果我去了,人家還有,你說,他為什要撒謊。還有一次,王婆說,你父母明明看到我和孩子在娘家,他們卻裝作不知道,故意不來看孩子……和你說了吧,以前村里早有傳言,沒有一個人說你家好,都說你家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真他媽是啥大人啥孩子,要不是要不是家里人極力反對我找外地人,我還跟了你這個窩囊廢!

麻叔一听也火了︰你他媽這段都成套了,每次吵架都是從頭到尾背一遍,不帶差一個字兒的,有完沒完呀!要人家買雞蛋,還他媽暗中調查人家有沒有去買,你他媽是FBI呀,你嫌我父母不去看孩子,你他媽怎麼不帶著孩子去看老人呢,還有,你以為村里的人就說你們家好嗎,不知道自己吃幾碗飯的蠢貨,你他媽愛找誰找誰去!

麻嬸一听又來勁了︰cao你姥姥,cao你媽……

麻叔也不示弱︰cao你姐姐,cao你妹妹……

麻嬸抄起桌子上的碗就摔在了地上,一聲清脆響後,粥飯濺了一地,麻叔也怒了,隨手抄起一盤菜摔在了牆上,菜湯順著牆往下流,菜葉吧唧吧唧的往下掉……

麻嬸一看,不甘拜下風,雙手一發力,把桌子也掀了,滿地狼藉……

接下來倒霉的有︰櫃子,椅子,碟子,勺子,籃子,框子,醬油瓶,醋瓶,酒瓶,水缸,水壺,洗臉盆,尿盆,窗戶,玻璃,門……

實在是沒的東西打了,就開始打人,雙方充分顯示了他們的功夫底子,在他們的戰斗中可以看到多種武術流派,如摔跤,柔道,散打,更令人驚嘆的是女方竟然用處了失傳已久的貓拳,將男方撓的滿臉開花,而男方也用出了傳說中的王八拳進行了猛烈的反擊……

最後麻嬸一看,對手武藝高強,不可強攻,只可智取,就把戰火嫁接到了豬的身上,開始拿鞭子抽豬,麻叔一看,毫不示弱,拿起刀子就給豬放了血……

戰爭進入了短暫的休整期,戰場上已經是血流成河……

麻嬸卷起鋪蓋,氣哼哼的回了娘家,回家一匯報,說麻叔為了芝麻粒兒的小事就和她發了火,自己是如何的一忍再忍,終于忍不住,才發了火,然後,就主要控訴了麻叔如何如何不對,態度如何如何惡劣,脾氣如何如何暴躁,腦子如何如何一根筋……然後又著重強調了自己,如何苦口婆心,如何日夜*勞,如何用心良苦,如何態度和藹,對方如何不能理解,如何不能體諒……娘家人一听,很顯然,俺女兒一點錯也沒有呀,全都是麻子的錯呀,cao,找他們評理去……

麻叔則向他父母闡述了麻嬸的惡行,說她心眼小,脾氣暴,不懂事,不理智,愛面子,無理佔三分,胡攪蠻纏,抓住小辮子不放,然後又著重描述了自己如何忍讓,如何寬容,如何無奈,平日里自己是多麼勞苦,一切都為了這個家,卻得不到理解……麻叔父母一听,很顯然,麻叔一點錯也沒有,都是麻嬸的錯呀,不行,找他們評理去……

雙方一對陣,結果說辭完全對立,雙方本著先入為主,尊重第一手資料的科學態度,都相信自己孩子所說的,而不相信對方所說,本著‘我有理,你沒理’的原則開始艱苦卓越而緊張刺激的談判……

女方說,我們女兒是個勤快,賢惠,持家過日子的好媳婦,這樣的媳婦你打著燈籠沒處找,你們兒子還不知足,又沒什麼本事,還和她吵架,還給豬放血,你們該好好管管自己的兒子……

而男方說,我們的兒子很優秀,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勤勞養家,這樣的男人都爭破頭,你們別不知道自己扒幾碗干飯,吵架的事都是你們女兒沒事兒找事兒,掀了桌子,砸了尿盆,還問候俺的娘家人,你們應該好好管管自己的女兒……

雙方最終無法達成共識,並且又吵了起來,這家說這家不喜歡孩子什麼也不給孩子買,那家說家蓋房子都沒給添上一分錢,這家說這邊的親戚三大爺的干外甥娶小妾你們也不拿禮錢,那邊說,這邊死了六叔的八婆你們也沒吊孝……接著又把前年後年,雞毛蒜皮的小事撤了一大通,雙方都認準自己有理,吵得面紅耳赤,到最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最終,因為一盤菜引發了一場家庭大戰,而且戰爭規模逐步升級,越打越熱,兩家陷入戰爭泥潭,席卷整個村子……

村里的人都來勸架了,雙方一看和對方說不明白,就開始和鄉親們說,都痛斥了對方的胡攪蠻纏,不可理喻,然後再把對方惡性一一列舉,擺在世人面前,以已引起大家的共鳴,達到同仇敵愾的效果……

而人們一邊听他們訴說,一邊勸,哎,有什麼好吵的,都是一家人,都後少說兩句,少說兩句……

心里卻在想,千萬別停呀,不然可沒熱鬧看了……

而遠遠站著看熱鬧的人,卻說著截然相反的話題,五爺爺說,不得了呀,不得了呀,這個娘們兒太潑辣了,听說把一碗滾燙滾燙的湯直接扣到麻子臉上了,人家都說那臉麻子就是給燙得……

另一邊的王婆說︰哎呀,他五爺呀,你是不知道呀,別看麻子裝的老實,也狠著呢,听說拿刀把他老婆砍了,流了一地的血,現在剛搶救過來,人家娘家人可不干了,找他來算賬了……

後面的村長說︰兩口子打仗,娘家人就不該摻和……

王婆卻說︰你這話就不對了,閨女被欺負,娘家人不給撐腰誰撐腰……

村長說︰那就非鬧大不可……

七姑說︰該鬧大就鬧到,事兒大事小,關鍵是要爭出個理兒……

還真他媽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不知道五爺爺在看熱鬧的時候他自己的三個兒子不養老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七姑在引論別人的時候,她又找到新情人了沒有,王婆在議論別人的時候他的時候她的小女兒做小三被別人的老婆打了,現在出院了沒有……

家庭矛盾的最簡單,也最復雜,一是家庭成員斤斤計較,一句話,一個屁,都可能是爭論的焦點,而且一旦爭論起來必然要扯到其他的問題,什麼陳年舊事,雞毛蒜皮,並且一頭腦發熱必然是能說的說,不能說的也說,這必然擴大戰爭規模……

二是無法溝通,一旦發生矛盾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說話,每個人說起來都是自己一肚子委屈,別人什麼都不對,自己什麼都有理,永遠不會站到別人的角度上去想……

三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一定要別人說好,自己才覺得好,似乎活著就是為別人的活著……

四是抱怨,有點小問題就說個沒完,整天抱怨這抱怨那,哪怕是地上出個窟窿也要怪老公長得太胖……

五是人的本性,人都喜歡新鮮的東西,即使整天對著鮮花也有看膩的時候,到那時就看什麼什麼不順眼,看別人的老婆,怎麼看怎麼順眼,因此互相看到就煩,煩了就吵……

六是謠言,有些人的特點是一听到什麼馬上就信以為真,哪怕開始不信,時間長了也會慢慢相信,謠言就像一個挑撥離間的圈套,它似乎是敞開了門對著當事人說︰來吧!而傻比們說︰我們來了!接著,謠言散布者便達到了他的目的——又有熱鬧看了……

為什麼我們不相逢一笑泯恩仇呢,為什麼要計較那麼多呢,為什麼非要去追究那一個字兩個的字的意思呢,它們真的那麼重要嗎……

為什麼我們自己越說越覺得委屈呢,為什麼我們說著說著就哭了呢,為什麼我們越說問題越復雜了呢……

為什麼我們不能對那些說三道四的人說︰老子樣就怎麼樣,管你吊事,去你媽的這不是活的很灑月兌嗎……

我們為什麼要把壞的結果強加在毫不相干的對方身上呢,為什麼我們不是出了問題解決問題而是無休止的抱怨呢,這樣除了加深矛盾對問題的解決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我們不能看清人生呢,看清人這一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呢,是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浪漫,還是天長地久的平淡呢,我們走到一起是為了什麼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在看別人的熱鬧,而其不知他自己也正在被別人看熱鬧,人言可畏呀,人人都在議論別人,其不知別人也在正議論自己,自己在說別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呢,都說背後莫論他人非,但誰又能做到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諸葛亮日記最新章節 | 諸葛亮日記全文閱讀 | 諸葛亮日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