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之開國大將 華北和華中的日軍兵力密度對比兩黨抗日的積

作者 ︰ 雜牌醫師

[原創]華北和華中的日軍兵力密度對比兩黨抗日的積極『性』

2011-8-514:07:18出自鐵血

潛龍待雲

發帖于︰中國歷史

有人說是華北地區的日軍兵力密度為三平方公里兩個日軍。所以華北地區的八路軍承受的打擊壓力小。姑且不算這個數字沒計算進幾十萬偽軍的兵力,就按照這個三平方公里兩個日軍來計算吧。大家都知道日軍在華北的佔領區面積是逐漸縮小的。也就是說三平方公里兩個日軍的兵力密度遏制不了八路軍的發展,反而使日軍處于下風狀態。

那麼國民黨在華中的情況如何呢?

[轉自鐵血社區./]

華中日軍和國民黨部隊主要作戰的是第11軍,下屬7個師團和3個混成旅團約有20萬人左右,這個11軍的防區,西起宜昌東到馬鞍山。從地圖上沿著長江量了一下,東西長800多公里,如果長江南北各有100公里的縱深的話(實際縱深遠遠高于此數)那麼11軍得防區有2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下來一平方公里的面積還不到一個鬼子,比所謂的華北地區三平方公里兩個鬼子的差距不大,而且偽軍數量遠遠少于華北的數量,這樣日軍留在地方上的守備力量就很多,消弱了鬼子的機動兵力。

而就是這個11軍,國民黨引以為抗日資本的24次會戰居然有10次是由11軍發起的,一直到抗戰結束,11軍的防區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不斷擴大。而面對11軍20萬日軍的國民黨正規軍隊有100萬以上,不斷的喪師失地,面對華北幾十萬日軍(少的時候20萬,多的時候50萬)加幾十萬偽軍的八路軍少的時候幾萬人,最多的時候也就是有四十萬正規軍,卻在不斷的收復失地,請問各位嘲笑八路軍不抗日的各位看客,對這個數字對比有什麼感想呢?

附11軍發起的10次會戰(不是由11軍主導而是和其他部隊合作展開的不算)

(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

本文內容為我個人原創作品,申請原創加分

轉載請注明出自鐵血,本貼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戰烽火之開國大將最新章節 | 抗戰烽火之開國大將全文閱讀 | 抗戰烽火之開國大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