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邊關界口,再向北行,就是烏丸地界。放眼望去,茫茫戈壁荒灘,無邊無際,沒有草木,沒有水源,沒有生命;有的只是沙灘,碎石,和動物的骸骨。
據說,烏丸語稱這片戈壁荒灘為︰嗚啦嗚啦哇啦啦眯秋,譯為死亡的荒蕪之地。漢人的稱呼則簡略得多也形象得多——死亡之海。
這片死海寬約三百里,長貫東西,將中土與烏丸隔絕開來,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由于沒有道路,並且狂風呼嘯,飛沙走石,人馬行在其中,當真是舉步為艱。若無向導指引,中華軍隊根本不可能穿越過去。
好在袁紹舊部田疇,對于這一帶的地形頗為熟悉,當先走在前面,充當向導指引部隊前進。吳凡與李湛師徒二人又接連施放天變技能,令狂風呼嘯的茫茫戈壁灘上竟是變得風和日麗,使得四十七萬遠征軍僅用三天時間,就突破了這道死海,進入廣褒的草原。
不過,人馬雖是全部突破死亡之海,押糧運草的車輛卻是丟下了幾十輛,蓋是因為陷入流沙所至。
吳凡沒有在這件事上過多的糾結。運來的糧草是按照四十七萬人馬三個月所需而配給,而一旦和烏丸弓騎兵打起來,肯定要死很多人。換言之,吳凡早就把不可避免的糧草損失計算在內,除非遇到軍糧被劫、被燒,否則,正常損失下,所剩的糧草肯定足夠支持這支遠征軍三個月。
而在穿越死海施放天變技能的過程中,吳凡也終于領教了天變技能蛋疼的成功率。經常施放六七次才能成功一次。可見還是技能熟練度太低的緣故,而上次在烏鼠山火燒烏丸弓騎兵之所以一次成功,完全歸功于人品爆發所致。
回去後,得閑暇之際,還得盡快把天變熟練度提高上來才行。這樣低的成功率實在是令人蛋疼,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有施放這六七次天變的時間,戰局都不知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吳凡心中暗暗告誡自己。
遠征軍剛一進入草原,等待他們的就是烏丸弓騎兵的連番襲擾。
前番在損失了五萬弓騎兵後,烏丸城還剩有二十九萬士兵,那個殘廢的烏丸將軍自然是沒能逃回烏丸城,實際上,他死在邊關守軍手里。
而烏丸首領蹋頓,是通過那一千余名逃兵得知五萬弓兵騎全軍覆沒的消息的。本來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立即再派十萬弓騎兵強攻北平,卻被巫師勸止,于是就按兵于城中不動,等待漢軍來攻,打算來一個以逸待勞。
烏丸巫師,相當于中土的諸侯軍師。不過,巫師在某些方面的影響力,甚至比烏丸首領還要大,原因在于越是愚昧落後的民族,對于神靈越是膜拜不已,而烏丸巫師由于身兼巫術,自然在烏丸族人心中影響甚大。
如果說烏丸首領是權力領袖的話,那麼烏丸巫師就是精神領袖。運用洗腦統治加精神灌輸的方法,令烏丸族人對其擁崇備至。
烏丸巫師擁有訓獸技能,這是一種漢人所不具備的技能,可以將野生動物訓為己用。當遠征軍在戈壁中跋涉的時候,頭頂數百米高空上盤旋的蒼鷹,卻是巫師的眼線,及時地將遠征軍的進軍情況回報給巫師。
于是,當遠征軍終于走出戈壁,剛一進入草原,立即就遇到烏丸弓騎兵的襲擾。
這些烏丸弓騎兵每隊一萬人,由普通的大眾臉烏丸武將率領。武將本身武力不高,約莫八十點左右,統率也不出色,和武力差不多的水平,但是,卻是每個武將都帶有飛射兵法(弓騎兵種最高兵法)。加之烏丸弓騎兵士氣很高,飛射兵法的發動就極為頻繁,兩軍剛一相遇,遠征軍先頭部隊就受到慘重損失。
危急時刻,呂布、張遼、華雄、顏良、文丑、徐晃各率本部騎兵紛紛在移動加速屬性下及時趕到,眾人紛紛發動突擊兵法,追著烏丸弓騎兵的一頓猛揍,亂軍之中斬殺烏丸武將七人致使這些負責襲擾的十萬烏丸弓騎兵部隊在損失近四萬人後,紛紛返回烏丸城。
而遠征軍則趁此時機加緊行軍,途中又屢克烏丸弓騎兵的襲擾,于半個月後,終于抵達烏丸城西三十里處。
這個時候,遠征軍還剩有四十一萬人,烏丸城則剩二十四萬人。
雖然以總人數論,遠征軍的數量遠超烏丸軍,但是,由這一路的交鋒,不難看出烏丸弓騎兵的強悍之處。縱使遠征軍在呂布等一流猛將的統率下頻頻發動突擊兵法,雙方戰死比例卻仍然以遠征軍居高。
吳凡手下的這些戰將皆是三國名將,在烏丸弓騎兵面前竟然都受到如此慘重的損失。這也就難怪袁紹當年手握近百萬雄兵,卻仍然對烏丸望洋興嘆了。
另外,吳凡在這半個月的行軍中,也終于明白了蔡琰所說的琴律的作用︰基本上就相當于一座移動型軍台樂。不過,與軍樂台影響氣力不同,蔡琰的琴律卻是增持部隊士氣的。
一路之上,蔡琰騎著毛驢位于中軍位置,一手攬箏,一手撥箏,箏弦起處,音波影響範圍可達方圓十余里不愧是特殊人物,果然牛b處在音波範圍內的士兵,不論受到怎樣的重創,士氣值始終保持在120以上。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遠征軍才沒有受到更大的損失。
此外,前文說過,袁紹曾經對吳凡講,遠征軍一旦進入烏丸地界,士氣值就會滑落得非常快。由此,蔡琰的琴律在這個時候就幫了大忙,否則,遠征軍行到這里,恐怕至少已經損失一半人馬。
此時,遠征軍停駐在一座石山腳下,烏丸人管這座山脈叫西山,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在烏丸城西。西山不高,海拔也就二三十米,山上光禿禿的全是石頭,少量生長著一些樹木,它的山脈向北延伸,但中途有一道山梁向東探出一段,距離烏丸城最近處約十里。
吳凡與眾將登上山頂,極目遠眺,可遙見完全由青石砌築的烏丸城,堅固異常。再看烏丸城周邊地域,盡是荒灘,原因是烏丸人以放牧為主,牧民們進城的時候,馬匹牛羊就在城外散放,久而久之,把城周圍的草木都啃光了,被大風一吹,沙子就翻了上來,形成如今的地貌。
吳凡極目遠眺了一陣,看著西山向東探出的那道山梁點了點頭,道︰
「我軍長途遠征,如今已達烏丸城附近,必須建一城塞以為屯駐,為攻此堅成而準備。」
隨後以手指向那道距離烏丸城僅有十里的山梁,道︰
「此處與烏丸城距離剛好,又可據險守之,是為建造城塞之最佳所在。」
眾人紛紛循著吳凡手指的方向望去,不由得連連點頭稱善,不過也有人面露難色。
荀攸這時不無擔心地對吳凡道︰
「都督大人此策甚好,只是那山梁與烏丸城距離太近,建造城塞之際,我軍必定屢遭烏丸弓騎兵襲擾,傷亡必是異常慘重。」
郭嘉搖頭接道︰
「縱使傷亡慘重,此城塞也是必須建造。一旦此城塞建成,我軍進可攻,退可守。而且由于距離烏丸城極近,便于我軍發動突然攻擊,令敵軍措手不及。」
這樣的道理荀攸也是明白的,只是出于預見到士兵傷亡較重,才會出言相告。見吳凡及眾將都是一副了然之態,自然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而吳凡之所以堅持要在那麼危險的地方建造城塞,除了郭嘉所說的這些原因之外,就是他在玩《三國志9》的時候所積累的經驗了︰打四個蠻族,首先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地在蠻族城市附近建造一座屯兵設施,而後突然將設施內的部隊一遭調出,蜂擁攻城,令蠻族措手不及,堅城即可拿下。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己軍傷亡必定十分慘重,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何況又是對付屬性變態、兵員眾多的蠻族。
屯兵設施中,陣最簡單,建造速度也最快;城塞最復雜,建造速度也最慢。但是,城塞可以屯駐最高達五十萬部隊,並且城防也高,遇到敵軍來攻,還可發動落石把敵人砸成餡餅,非常強悍。
相比之下,陣就寒酸多了,防御很低,駐軍也僅有十萬,遇到敵軍來襲只能靠普通箭矢抵御。像烏丸弓騎兵這樣的屬性,基本上幾萬人的部隊一走一過就能把陣給拆了。
這也是吳凡舍陣而建城塞的根本原因。
就算付出慘重傷亡,建造城塞也是勢在必行
主意已定,立即開始著手實行。建造城塞不是一天就能完工的,沒必要等到明天天明再正式開始。吳凡把眾將中所有帶「營造」技能的單獨調出來,配給十萬士兵,由袁紹統率,進行建造城塞的工作。要求夜以繼日,一刻一停,五天之內必須把城塞給我建起來
超過一日,軍中衛士盡斬;超過兩日,軍中校尉盡斬;超過三日,所有將官盡斬
畢竟,在烏丸城如此近的距離建造城塞,烏丸弓騎兵必定大舉進攻。除了這建造城塞的十萬士兵之外,其他二十二萬士兵完全是在拼了性命在保護他們,雖然僅僅五天,卻不知會戰死多少人,如果五天內還建不起來,吳凡絕不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