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這句在未來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話,很是精闢的概括了混社會的真諦。
佛家講,有什麼樣的因,就結什麼樣的果。
尚文遠想賺錢,折騰出了《貨幣戰爭》,還自鳴得意的搗騰出了所謂的超前炒作方式。如果單從圖書的事情而言,他是成功了。但由此結出的果,卻是讓他第一次品嘗到了苦澀的滋味,這味道,有味極了!
他不想跟政治沾邊,不想跟政府有任何的交集。但現實是,從他開始給雙江出版社寫信的時候,就已然被卷入了一個大圈子。
94年,這是改革開放之路上,最為深刻的銘記。
在3年的「清污」行動中,我黨有人還把商品經濟理論當成「精神污染」來批判,計劃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烙印,加上意識形態的影響,使整個改革步履維艱。
如果不是南巡老人家在4年初,就毅然的推動特區和增加開放城市的進行,從而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那後面陸續展開的關于經濟體制的改革,就不會到來。
身為重生者,尚文遠當然知道未來局勢是怎麼樣,**的方向問題,選擇起來絲毫不帶猶豫的。
改革開放是必須深入的,不改革國家就沒有活路。
但蒲清泉或者說有關領導,要求的報告是未來的經濟發展局勢和嘗試提出解決辦法,那就不能跑題。
從哪個方向入手呢?當然是從物價上。
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社會上任何一種大的變動,如果沒有以前的各種小的變化的累積,是不會發生的。
要探尋未來嚴重的通貨膨脹的根源,還得從改革開放最初階段開始。
只有從歷史的角度,分析物價變化的過程,解釋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在內的歷史演進要求。挖掘通貨膨脹發生的根本原因,運用總結通貨膨脹的本質,分析未來為什麼會發生通貨膨脹,尋找導致物價為什麼會上漲。根子找著了,才會有解決辦法。
所謂的當局者迷,身處我國從未有過的大變局時代,很少有人能從上帝視角,來審視改革開放的每一個細節,但尚文遠能。
尚文遠為什麼這麼篤定,他能寫出一篇讓人信服的報告呢?就是因為他前世曾幫一位老人家,自費出版過一本《2世紀年代通貨膨脹問題新探》的純學術著作。
這位大學里的老教授,從事經濟學研究幾十年,原本是想通過這麼一本書,為當政者提供鏡鑒的。但無論是各大出版社,還是民營書商,對純學術的東西,都不感興趣。出出來誰買啊?收你一兩萬塊錢,扣除書號費和印刷成本,還不夠幾個煙錢。
這也是我國搞基礎研究和冷門學術的學者的悲哀,為什麼?國家不重視,老百姓不感興趣,都急著撈錢,急著生,急著死的,誰有空理你這玩意?
這好比有位快7的老學究,一生的心血,煌煌幾百萬字,就是探尋一個漢字「了」。這書誰能書?最後還不是幾位頗有點不忍的編輯,私自掏錢,幫老人家出了幾百本,一解老人家死時能瞑目的夙願。
尚文遠當時也是看著老教授,土都埋脖子上了,還可憐巴巴的把最後的一點積蓄拿出來,要出一本書。心情不落忍,一沖動,就把那本關于通貨膨脹研究的學術論文,拿過來就出了。
沒要老人家一分錢,公司買了個書號,然後編輯出版後,又私底下跟出版社發行公司勾兌,才把這本書發到各個新華書店。
書一印出來,尚文遠親自把書送到老教授家里。孤苦伶仃的一個老人,接過書,嚎啕大哭,彼時那場景,至今尚文遠想起來,還滿不是滋味,心里止不住的泛酸。
當時在編這部學術著作的時候,尚文遠那段時間剛好沒事,就接過手來,親自編輯。畢竟一篇稿子要讀十多遍,甚至更多。還要查證資料,核對數據,而且年代有點偏遠,資料都不好找。
這麼一通下來,不說專家,至少尚文遠也能明白通貨膨脹是個什麼玩意兒了,也明白了發生在年代末而且延續影響到9年代的那場通貨膨脹的前因後果。
「就以老教授的那本書為藍本吧。」尚文遠在想,如果還有機會,一定要想辦法,跟老教授,哦,這時候應該還年輕,重新結識一遍。就讓前世的這本在洶涌的「錢」潮里,根本沒激起一朵小浪花的書,在這個時空,通過自己的手,煥發出他應有的色澤吧。
按老教授的研究成果來看,發生在明年開始到整個年代末的這段,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年代市場機制還剛剛起步,因此價格紊亂、價格管理的低效率、價格體制改革的失當等一系列價格機制問題。
自個不是經濟學家,也不能照搬老教授的總量分析模型,以及總供求模型的那些公式推導,再說,不是專門搞經濟學的,根本搬不過來。
但可以用文字表述清楚,比如改革開放前的價格體制,是計劃經濟體制,是以穩定物價為方針,保持市場價格穩定為主要內容。953年後,國家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逐步走上以指令性計劃為特征的計劃價格體制。
這種具有極大缺陷的價格體制,各類商品價格實行的高度集中管理,導致商品價格嚴重扭曲。
決策者忽視價格在國民經濟中的調節作用,少用價格手段調節國民經濟的不平衡問題,反而采用行政手段,如糧票、油票、菜票、肉票等票證。
商品流通交換采用調撥方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交換。
從這幾方面來說,以吳市場為主的那幫經濟學家,積極推動市場化,是正確的。
但他們忽視了價格放開後的管理,以及國家對價格管理的低效率。自然推導出來的解決方案,會有很大的偏差,而且吳市場這幫人也不是很純粹的研究經濟,更多還是在盤弄政治。
經濟意識上的偏差和各種政治利益上的因素,造成國家後來的價格改革與財政體制改革不配套,與金融體制改革不配套,與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不配套,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配套,而且物價改革「闖關」時機失當,加快了通貨膨脹的發展速度。
尚文遠在文章中,以老教授的那本書為藍本,把不久的將來,為什麼說一定會發生通貨膨脹,發生的規模有多少,影響有多深遠,都一一作了詳細的闡述。
病根是找出來了,但解決方案呢?老教授提出的方案,還是很全面的。
首先是要逐步提高基礎性產品價格市場化程度。理順價格關系,包括形成一個合理的比價、差價以及國內價格和國際市場價格的接軌,導致產業結構向合理化、協調化發展。
特別是合理制定糧食收購保護價格,維護農民利益,穩定農民收入。天下有糧,萬戶皆安嘛。
對于基礎性產品,包括電力、石油等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又不能完全市場化,完全市場化後,不利于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必須要完善壟斷行業的價格形成機制。
而且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對于勞動力要素,比如工資標準,要由國家制定一個中準價,其余工資水平應逐步放松管制,實行市場調節,薪酬由市場決定,逐步扭轉長期勞動力價格偏低的狀況。
其次,就是要提高政府管理價格機制的職能,正確把握政府對市場價格的行政干預尺度,不能侵犯市場主體的定價自主權,妨礙市場公平競爭,但也不能放縱價格暴漲暴跌,放任市場價格混亂,總之就是要控制一個度,既要有利于保護競爭,又要消減市場缺陷和不完全競爭帶來的消極影響。
在文章的最後,尚文遠「超前」的提出,我國的改革開放,必須要健全法律法規,從「人治」逐步發展到「法治」,而未來政府的職能,應當從管理者的角色,逐步轉向服務者。
寫報告不容易,特別是沒有互聯網的時代。而寫這種事關嚴肅的經濟局勢發展和芻議的文章就更是不容易。如果不是尚文遠當時的一個不忍,或許,自己這一家子,就得在激烈的漩渦里,被攪得粉身碎骨。
有什麼因,結什麼果。尚文遠就覺得,往後不能再搬弄這麼驚險的事了,太可怕。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隱藏起來的小富翁最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