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騎兵追之甚急,須臾即至,為首一將,黑紫臉膛,斜眉鼠眼,鮑嘴獠牙,生得可不是一般的猙獰丑陋。
「你就是文丑?」趙雲橫槍傲視,喝問道。
文丑只當他是公孫瓚的手下,哈哈大笑道︰「既知某名,何不下馬早降!」
趙雲呵呵笑了兩聲,道︰「果然是人如其名,還真不是一般的丑,你爹娘怎麼就給你取了這麼一個怪名字?」
矮人怕說銼,丑人怕說丑,文丑聞言便是大怒,將他的滿嘴鮑牙咬得咯咯作響,喝罵道︰「堅子,你作死!」縱馬抬槍,直取趙雲而來。
趙雲也不答話,提起虎膽亮銀槍與文丑戰在一處。兩人連斗三四十回合,不分勝負。文丑是袁紹麾下的重將,號稱河北四庭柱之一,排名僅在顏良之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名震河北。如果趙雲是剛剛出道的話,臨敵經驗必然不足,想勝文丑恐怕不易。但此時的趙雲在劉澤麾下十年,尤其是經歷過虎牢關對陣呂布的赫赫戰績,無論是經驗還是閱歷,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呂蒙這會兒也該成年了吧),對陣文丑這樣的勇將,自是不懼。
一桿虎膽亮銀槍在趙雲的手中上下翻飛,如蛟龍出海,又似猛虎歸林,趙雲愈戰愈勇,精神抖擻。文丑卻是越打越心驚,公孫瓚的手下,何時竟出現如此悍勇之將?他沒有出現在虎牢關前線,自然不識得趙雲。更不知道趙雲有單槍會呂布的驚世這舉,否則他也不會輕視趙雲了。
這時,東面殺聲四起,一彪人馬殺了過來,旌旗招展,為首的竟是長史劉備。劉備被公孫瓚安排做後援預備隊,聞前軍戰敗,急急地率軍前來救援。
文丑見敵人援兵勢大,慌忙蕩開趙雲的長槍,跳出圈外。道︰「今日暫且到此為止。明日陣前再來廝殺,告辭!」引兵倉皇而退。劉備初來,兵勢正盛,一路追殺了近十里。方才收兵。
趙雲亦不追趕。回身去見公孫瓚。
此時公孫瓚收拾了一番。雖然戰袍上的血跡未干,卻也沒了狼狽之色,拉著趙雲的手。爽朗地大笑道︰「趙將軍真英雄也!袁將文丑乃河北名將,萬人難敵,今日卻敗在將軍手下,哈哈哈,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公孫將軍謬贊了。」趙雲淡淡地道。其實趙雲現在並不年輕,早過了而立之年,只不過他生得俊美非凡,白面如玉,才讓公孫瓚誤以為他不過二十出頭。
「不知趙將軍現居何職?」公孫瓚張口問道。
「在下在劉太守麾下任軍司馬。」趙雲據實而言。
「軍司馬?」公孫瓚一听,滿臉的婉惜之色,旋即哈哈笑道︰「以趙將軍這般的勇武,卻只做個司馬,可惜可惜,真如明珠蒙塵,黃金失色,在潤德手下,趙將軍真是屈才了!現如今我治下渤海太守出缺,不知趙將軍願意屈就否?」
趙雲一听,心里便很是不舒服,不是說公孫瓚和主公劉澤有兄弟之誼嗎,怎麼剛一見面就來挖牆角?這什麼人呢!不過趙雲面上卻是古井無波,淡淡地道︰「雲一介草民,蒙劉太守抬愛,能夠統領千軍,已然心足!多謝公孫將軍的美意,只是在下才疏學淺,又如何擔得了太守重責,萬不敢就。」
笑話,憑著劉澤和趙雲的關系,又豈能是一個郡太守就能收買了的。
公孫瓚面色有些黯然,不過似乎他還有一些不甘心,還想說什麼,這時劉備已收兵回來,對公孫瓚道︰「備救援來遲,主公受驚了。」
「無妨無妨,今日幸得趙雲將軍相救,我才得周全。」公孫瓚含笑道。
劉備與趙雲見禮,知曉他是弟弟劉澤的部下,不禁喜出望外,驚問劉澤何在。
他們敘話之間,劉澤也率兵趕了過來,劉備連忙迎了上去。兄弟倆當年涿郡一別,竟然已是八年未見,不禁淚泗橫流。不過此時還不是互道離情之時,劉澤上前與公孫瓚見禮。
「幸得賢弟派兵相助,否則今日為兄只怕是性命難保。」公孫瓚還是一如既往的爽朗。
「听聞伯珪兄與袁紹大戰于磐河,小弟雖然兵微將寡,但卻也不敢袖手旁觀,特來相助。」劉澤倒是不慍不火。
公孫瓚收攏敗兵,所幸諸軍只是潰散,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失,鄒丹、關靖、嚴鋼、田楷、單經俱都回營。嚴綱垂頭喪氣,他所率的白馬義從幾乎全軍覆滅損失慘重。不過公孫瓚倒沒有多加責備,畢竟今日一戰全軍皆敗。公孫瓚下令在磐河東岸扎營下寨,與西岸的袁紹大營遙遙相對。
是夜,公孫瓚在大營中設宴,為劉澤等人接風,不過公孫軍新敗,酒宴之上也沒有歡歌笑聲,氣氛比較沉悶。
酒宴之後,劉備單獨將劉澤喚到他的營帳之中,兄弟倆八年未見,自然少不了體己的話。
「弟弟可曾成家否?」劉備此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頷下一縷短髯飄逸,顯得有幾分老成。
「弟上月方才成親。」劉澤如實以告。
劉備大笑道︰「好好好,卻不知是哪家的閨秀,能入潤德的法眼?」
「蔡邕蔡中郎的長女蔡琰,表字昭姬。」
「噢,大儒蔡邕的女兒,想必也是才華橫溢,的確配得上吾弟,異日為兄必當親自去平原拜訪弟婦。」
「兄長在幽州呆得可順心否?」劉澤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劉備看了一眼劉澤,道︰「弟弟何出此言?」
劉澤道︰「大丈夫立身天地間,何苦寄人籬下?我深知兄長有鯤鵬之志,不如我們兄弟攜手,共創一番基業如何?」
劉備半響無言,輕嘆了一聲道︰「我知道你素來看不上伯珪,但方今天下離亂紛攘,沒有深厚的家世背景想在亂世之中創下一番基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現在雖然做了平原太守,但一郡彈丸之地,又如何能敵得過袁紹公孫瓚這些大鱷?」
歷史上的劉備雖有英雄之志,但出身微寒,先期也不過只想謀一官半職而已,在公孫瓚手下做到了平原國相,一直到公孫瓚敗亡之前才南下徐州救援陶謙,算是獨立出去了。但你要說那時的劉備就有了問鼎天下之心恐怕言之過早了,畢竟劉備幾起幾落,在赤壁之戰前劉備一直掙扎在生死存亡線上,要一個朝不保夕的人口出狂言說我有帝王之志那估計是得了失心瘋了,劉備真正有位登九五的心思恐怕還得在荊州時站穩腳跟才有這個想法吧。所以劉澤這個時候提出讓劉備自立似乎有點不靠譜,何況此時的劉備在公孫瓚手下正得到重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公孫瓚地跨幽、冀、青三州,實力雄厚,隱然有王霸之氣,雖然今日界橋小敗,但劉備對公孫瓚的信心,卻沒有動搖。
劉澤搖頭苦笑,看來這個時候想說動劉備很難。「公孫瓚志大才疏,遠非英雄之輩,今日雖然小敗尚未動搖公孫瓚的根本,但已完全暴露了公孫瓚的短板。袁紹和公孫瓚的爭雄之戰,不會因為界橋之戰的終結而結束,這將會是一個開始,也許三年也許五年,兩強之中必將會有一個倒下,我敢斷言,一統河北的,必定不會是公孫瓚。」
劉備面露懷疑之色,道︰「弟弟是不是太悲觀了,公孫家在幽州樹大根深,此時更是新得冀東、青州之地,疆域千里,甲兵數十萬,袁紹就算再勢大,三五年之內恐怕撼動不了伯珪吧?」
劉澤無奈地暗自嘆息一聲,總不能說歷史就是這樣的,三五年後公孫瓚敗給了袁紹**于易京吧,只得道︰「是與不是,我也不過是猜測而已,將來若是公孫瓚敗于袁紹,盼兄長及早抽身,弟在南面掃榻而迎。」
劉備應了,兄弟倆皆沉默無語,劉澤便起身告辭了。
劉澤的軍營扎在公孫瓚大營的南面,雖然夜已深了,但眾將見劉澤未回,都候在帥帳未回,見劉澤回來,才各自散去。
獨趙雲一人在後,見眾人皆已經離去,他仍躊躇未行。
「子龍還有事否?」劉澤很奇怪,趙雲平時剛毅果斷,從來沒有吞吞吐吐的時候。
趙雲遲疑了一下,還是將白天公孫瓚有意招攬他的事情和劉澤說了一下。
「不錯嘛,公孫瓚一開口就給子龍郡守的位子,勢大氣粗啊。」劉澤笑眯眯地道,想子龍這樣的大將,任何人見了恐怕也是求之若鶩。
趙雲正色地道︰「雲已立誓今生只效忠主公一人,就算是三公九卿的位子雲也不屑一顧。雲只是擔心公孫瓚為人心地不純,主公率兵救援他應當感激才是,可他卻在背後挖牆角,如此做法看實令人寒心,主公須得提防他才是。」
劉澤點點頭,道︰「這個我心中有數。不過象子龍這般英雄,天下幾人不想招攬,公孫瓚有此意也不為過。子龍,今連番惡戰,你早點歇息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