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賈迎春 第125章

作者 ︰ 香溪河畔草

林如海被親眷覬覦家產,各種逼迫的事情,讓乾元帝想起了自己被徐家牽制的那些日子。

乾元帝大為感慨︰人心不古!

對于黛玉這個孤苦一孤女,乾元帝深感同情︰「唉,都是徐家作孽,逝者已矣,最可憐就是林家小姐,無父無母,又無兄弟,一個弱女子,想要立足,難啊!」

對于如何褒獎林如海之事們,乾元帝頗為躊躇︰「林如海的心思朕明白,大約是怕唯一女兒被人欺負了,只可惜林家沒個親生兒子,不立嗣子,林家爵位香煙就要斷絕,這事棘手的很!」

迎春一笑︰「臣妾其實有個想法,且不知道合適不合適,聖上答應不笑話臣妾,臣妾才敢奏對!」

乾元帝被迎春宜喜宜嗔的可愛而模樣逗笑了,龍心大悅︰「說,朕不笑話!」回頭又對元春道︰「貴妃也不許笑啊!」

元春靠著乾元帝,笑盈盈應聲是。

迎春大喜,忙著將身一肅,︰「多謝皇上。」

乾元帝伸手一撈,將迎春攬住,哈哈一笑︰「愛妃多禮了,還請賜教!」

迎春便把黛玉次子出繼林家為嗣的主意說了︰「如此一來,無論是資產分配,還是爵位繼承,都有黛玉妹妹自己決定。左不過都是林姑父血脈,有好有歹自己商量,如此,林姑父香煙得繼,家產也不會旁落,再沒誰會欺負林妹妹這個林家遺孤了,如此,豈不兩全其美!」

元春抿嘴笑嗔︰「妹妹錯了,三全齊美!」

乾元帝額首笑道︰「愛妃果然聰明,這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就這麼辦!這一回,朕要看看那些個老臣再要如何唧唧歪歪!」

「臣妾們替林妹妹謝恩,多謝聖上眷顧!」元春與迎春同時謝恩,相視而笑。

黛玉的兒子承爵,縱然姓林,也是元春嫡親佷子。自己疼愛的弟弟之子即將成為忠義候府開府爵爺,元春瞬間美成一朵花兒。

再者,林家的當初被收回去侯府,正是被徐家所佔,如今徐家倒台及時,正好還給林家後人,如此巧合,嚴絲合縫。豈不是冥冥之中自由定論?

如今對元春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徐家倒霉更讓她高興了。

大仇得報,娘家興旺,元春豈有不美之理!

隨後,朝堂之上有了一番大動蕩。

如今朝堂上可謂瞬息萬變。昨日高官厚祿,今日變成階下囚。昨日還是庶民百姓,轉眼變成個皇親貴冑,國家柱石。

這些變幻莫測的大事中,與榮府相關的事情,則有兩宗。

第一宗,便是乾元帝曉諭百官,傳令天下。大力褒獎為國殉職的前江南巡鹽御史林如海,乾元帝以為林如海赤膽忠心,可謂萬名表率,下旨旌表,敕封林如海為忠義候,世襲罔替。林如海牌位入忠烈祠,永享皇家供奉。

林家祖上侯府賜還給林家小姐林黛玉繼承,林如海之爵位,則由林家遺孤林黛玉次子出繼林家,承襲爵位。

乾元帝當殿宣讀林如海的敕封旨意,滿朝文武聞之喜淚縱橫,百官跪地三呼萬歲。

乾清宮頓時歡聲雷動。

第二樁事,卻是一樁禍事。且也與榮府有關,寧府賈珍被查出來,國孝期間聚眾賭博,家孝期間與人通奸生子。

御史當殿奏對,證據確鑿。

乾元帝當殿下令收監,命刑部會同京兆尹共同審訊。

三日之內,三審三決。

賈珍因為罪證確鑿,不容抵賴,畫押認罪。

兩罪並罰,賈珍被奪爵罷官,抄沒家財,發配嶺南,永世不許返京。賈蓉被牽連,查無大惡,與其繼母妻兒,姑母一起,被遣返金陵原籍。

敕造寧國府被收歸國有。

迎春得知寧府並未陷入謀反罪,震驚之下大喜過望。

迎春對著太後娘娘上次求子觀音磕了三個響頭。

迎春雖然不知道這一世發生什麼變故,寧府並未牽扯上謀反之罪。不過,惜春能夠逃月兌了被官賣的下場,迎春欣慰萬分。

不過,迎春不敢大意,因為謀反源頭忠義郡王尚未落馬,誰也不知道忠義郡王他日落網會是什麼情景。

其實,賈珍到底有沒有謀反,迎春也拿不準。

迎春以為,忠義郡王就是一個毒瘤,一旦挑破,必定會毒素蔓延,許多人家將會因此家破人亡。所以,有備無患才是上上之策。

隨後,迎春讓錦鯉給賈璉傳話,讓他派人護送尤氏返鄉之後,迅速替惜春尋找一戶與賈府有舊良善人家,厚置妝奩,迅速出嫁。

賈璉雖然不知道迎春此意何為,卻是跟賈母尤氏商議之後,派遣賈環護送寧府眾人返鄉。

尤氏姑嫂出京之日,迎春再派錦鯉扮作太監出面,分別贈送尤氏賈蓉惜春三人每人一萬銀票,一盒百年老山參。

迎春見惜春當初所畫的燒瓷圖紙還給了惜春,其中夾了一張指寬的便條︰既醮之婦,從夫家之罰!

惜春觀之渾身顫栗不止,她是聰慧女子,知道這話必定暗示兄長賈珍還有大罪不曾揭破,惜春沖著皇宮三叩首而去︰「多謝二姐姐,此去萬里,恐怕再見無期,二姐姐善自珍重!」

三月後,賈環返鄉。

惜春給迎春一套小兒百衲衣。

惜春已經嫁給當地一戶跟榮府有舊木姓的耕讀世家。

惜春的丈夫是家族次子,秀才出身,如今就任族學塾師。

惜春三日回門,言稱夫君人才俊秀,待人溫和,婆婆待人也和善!

迎春稍稍安心。

回頭卻說榮府。

卻說這日徐家倒霉之際,賈璉正在當場,得知林家覆滅真相之後,賈璉震驚萬分,齜目欲裂,只如萬箭攢心一般。

原本榮府下山痛心于姑媽的夭壽!

林家門風淳樸,林如海姑父人才俊秀,這是多麼享福的日子啊。闔府上下暗嘆姑媽賈敏沒福氣。如今方才得知,這一切竟是人為之禍,可憐姑媽一家竟然死于非命。

怎不叫人憤怒心痛!

賈母得知自己女兒竟然被人害死,甄家作為榮府姻親卻袖手旁觀,或許還參與其中,噸是叫賈母心痛如絞。

賈母狠狠哭了一場,思前想後,知道眼下不能跟甄家翻臉,榮府兩位女兒還押在太後與聖上手里呢。

徐家三朝元老,兩代皇後,眨眼之間,說倒就倒了。堂堂後族貴冑,轉眼變成奴婢。甄家同樣顯赫一時,如今還不是說罷免就罷免了。

昨日還是椒房貴戚,今日變成庶民百姓,布衣荊釵,三餐艱難。

雖說是徐家甄家罪有應得,這種轉眼富貴化煙雲的變幻,卻不得不讓人心驚膽戰,物傷其類。

賈母雖覺徐甄二家罪有應得,卻也看明白一個道理,這世上沒有鐵打的富貴。所謂榮華富貴,不過在帝王一念之間。

榮府的榮寵比之徐家甄家,其中差距豈止一星半點?

威威赫赫的徐家甄家也倒了,遑論榮府?

所以,榮府眼下必須順著乾元帝的意思。

乾元帝寬宥甄家,榮府便不能跟甄家翻臉。

不僅不能翻臉,還要假裝不知道甄家的惡行,雲淡風輕的跟甄家交好。

賈母痛定之後定下如此謀算,她固然疼愛女兒賈敏,卻也不能不把榮府榮衰放在前頭。賈母隨後密召賈璉夫妻商議,得出決議,對外,賈璉鳳姐必須要裝作擔心賈母身子而故意隱瞞賈母的模子。

對于甄家,賈母指令賈璉要故作糊涂,對于林如海一案真相,要表現出一幅十分相信朝廷說辭的態勢。對于甄家人,則要一幅完全相信甄家無辜的樣子。

正是有了賈母決策,這才有了賈璉路送銀錢,甄應嘉痛哭流涕這一折。

賈璉當時雖然表現的十分安然,真情實意流露,實則,心情很復雜。

再有那甄應嘉感激之余,心中是否慚愧,就不得而知了。

話說榮府上下一體瞞著林如海被謀害的消息,為了確保消息不泄露,賈母鳳姐就連探春惜春也沒告訴。

可是,黛玉依舊從蛛絲馬跡上頭察覺了端倪。因為,賈母總是會默默盯著黛玉出神。然後,黛玉有因偶然踫見賈母在佛前禱告,隱約之間提到對不起女兒女婿之言。

第二個讓黛玉警覺之人則是黛玉所養那只鸚鵡。

卻是寶玉這個呆瓜,得知姑母遇害的詳情之後,曾經跑去威瑞軒廊下落淚︰「妹妹真可憐!」

結果,被鸚鵡偷听去了,當著黛玉說了出來。

鸚鵡學著寶玉的聲音惟妙惟肖,黛玉因此猜測父母之死必有端倪。

然後,黛玉智套寶玉,黛玉繞來繞去,寶玉很快被繞暈了,一時順嘴,說出了姑母姑父的真正死因。

黛玉當即便氣得手腳冰涼,暈厥了。

好在寶玉警覺,直說林如海一家被徐家謀害,並不沾染甄家,否則,太後娘娘施恩林家,豈非成了笑話!

黛玉的性格,必定無法消受!

黛玉是個心思重的,隨後郁結于心,病倒了!

好在紫鵑有寶藥在手,一番悉心照料,細心勸慰,黛玉總算好了。

隨後,黛玉借用榮府的家庵櫳翠庵,替父母兄弟誦經七日祈福消災。親自寫下祭奠文章,備述大仇得報,惡人伏法。

這才略略放開懷抱。

轉眼便是三月三女兒節。

榮府擇定這一日替寶玉黛玉過小定。

賈母遞了喜帖進宮,向元春迎春姐妹報喜,元春姐妹分別賞賜了小定禮,姐妹賞賜一般無二。都是御制錦緞四匹,御制錦衣四套,御制金玉頭面四套。再有玉如意一對,表示自己對弟媳婦的認同。金雁一對,祝賀小夫妻白頭偕老,情比金堅。

再有文房四寶一全套,御制四書五經新書一全套,玉質腰帶兩根,紅木書箱一對,賜給寶玉,表達了姐妹對于寶玉這個兄弟的期望。

賈母帶領闔家女眷接了兩位娘娘賞賜,歡天喜地派發賞賜。那笑聲在大門口守門的小廝也听見了。一個個笑眯眯相互作揖︰「恭喜恭喜,今日老太太高興,只怕五兩賞賜封兒跑不掉了!」

眾人正在高興,忽听林之孝家里驚喜的聲音︰「老太太,二女乃女乃,寧壽宮大太監萬福來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之賈迎春最新章節 | 紅樓之賈迎春全文閱讀 | 紅樓之賈迎春全集閱讀